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程雪飞看出里面装的是钱,厚厚一沓,至少有几百上千了:
“既然是博华给你的,你就留着,否则他心里肯定过意不去。”
张春桃很坚决地说:“不,我不要他的钱,铁凤的事,我不会跟任何人说的,你让他放心,但是如果再有第二次,他再来求我也没用了。”
程雪飞只好接下了信封。
转身离开时,程雪飞犹豫着,该不该告诉张春桃于大荣正在医院外。
斟酌了一下,觉得还是别多此一举了。
万一于大荣不是来看张春桃的,那岂不是很尴尬?
程雪飞跟张春桃告辞离开。
打开病房的门,突然看见门口地上放了一堆东西。
一网兜红苹果,和几样营养品。
这是——
程雪飞脑子里倏地冒出于大荣蹲在医院墙根抽烟的情景。
这是于大荣送来的?
程雪飞赶忙朝外边扫了两眼,哪里还能找到于大荣的影子?
她拎起苹果和营养品,转身回到病房:“张主任,有人把这个东西放到门口。”
张春桃漠不关心地瞟了一眼:“肯定是有人放错了,你再放回去吧,估计一会儿有人来找。”
程雪飞再次辨认了一下这些东西,她记得这就是于大荣面前的那堆红苹果。可是,于大荣为什么不直接进来呢?
是怕被她撞见吗?
还是于大荣压根就没打算进来看张春桃,只是想默默地把东西放下就走?
刚才于大荣蹲在墙根抽烟,一脸愁苦与纠结,难道就是在纠结到底要不要进来。
所以,于大荣究竟是因为有程雪飞在这没进来,还是他压根没打算进来见张春桃?
如果于大荣不打算进来见张春桃的面,是不是也意味着,他不想让张春桃知道,这些东西是他送的?
在短短几秒钟里,程雪飞脑子里闪过几十个问号。
第471章
不会缠着他生儿子
纠结了很久,她才告诉张春桃,说:
“这应该是于大荣于站长送来的。”
张春桃听了这话,整个人好像颤抖了一下。
程雪飞察觉到了张春桃的巨大反应,但她装出什么也没看到的样子,把东西塞进床头的柜子里,说:
“我刚才进来时,看见于站长在医院门口,他应该是想来看你的,估计见到我在这,不好意思进来,放下东西悄悄走了。”
这么一说,程雪飞似乎确定了自己刚才龌龊的想法没有错:
于大荣和张春桃,也许真的有感情方面的纠葛?
虽然这么想很离谱,但这就能解释的通他们两个之前各种奇奇怪怪的反应了。
程雪飞悄悄地在心里倒抽了一口冷气:
真是活久见!
两个最不可能的人居然扯到一起了!
程雪飞佯装淡定地把苹果和营养品放好,抬头再去看张春桃,只见张春桃两眼放空,神情呆滞,心思已经不知飞到哪去了。
程雪飞不忍多看,悄悄走了。
回到幼儿园,跟四位女教师、程春生和两个孩子,还有郑桂香母女三个,一块吃了晚饭。
吃完晚饭后,她交代郑桂香,以后每天到县医院里,给一位叫张春桃的病人送饭。
要是她在,她会去送,她不在的话,让郑桂香,或者其他人帮忙送一下。
顺便看看病人有什么其他需要,能帮的尽量帮。
郑桂香都答应了。
忙完,程雪飞和程春生带着两个孩子回到住处,安顿两个孩子睡下后,她就在书桌前,拧开台灯,给姜鸿宇写信。
她把关于铁凤被强迫结扎,然后偷袭张春桃的事说了。
不过,她的重点是张春桃和于大荣。
他之前就和姜鸿宇讨论过那两人之间奇奇怪怪的反应,当时姜鸿宇坚定地以为,这两个人绝不可能。
现在程雪飞终于有了证据来证明自己的猜测。
写信写到深夜,写了满满四大张。
她把信装进信封,找出一张邮票,放在舌头上舔了一下,贴在信封右上角。
一边贴邮票一边感叹:
我怎么这么八卦?
——
这天晚上,黄博华回到家里时,黄母和铁凤也都等着他的消息。
因为张春桃被打一事,已经在坝子村传开了,传的沸沸扬扬,而且人人自危。
那些之前跟张春桃打过架的、有过仇的,都担心会不会查到自己头上。
这人虽然名声臭,人人喊打,可好歹人家是个正经干部,是公家的人。
现在她在坝子村附近被打了,派出所肯定要到坝子村查问。
黄母和铁凤婆媳两个感觉到村子里的紧张气氛,回到家里,开始真正害怕起来。
难怪黄博华回来要发那么大火,看来真的惹大麻烦了!
等黄博华的自行车进了家门时,婆媳两个赶紧凑上去:
“怎么样,你想到法子没?听人家说上头要严查,是不是真的?”
黄博华取下皮革包,一脸冷漠:“是的,乡长和派出所所长都发话了,一旦抓到人,立马枪毙!”
黄母倒抽一口凉气,往后就要栽倒。
铁凤眼疾手快,扶住了她。
黄博华怕把老太太吓出个好歹,又板着脸说:“派出所的人去问过张春桃了,张春桃说是被一个过路的酒鬼打的,现在派出所查不到人。”
黄母嘎嘣一下又站直了:“真的?”
“真的!”
黄博华一脸不耐烦地进了堂屋。
婆媳两个也一块跟了过去。
到了堂屋,黄博华才带着气说,他今天是厚着脸皮到医院去求张春桃,张春桃才没有把铁凤供出来。
不然,铁凤这时候已经进去了。
铁凤捏着衣角,低头不敢说话。
黄母却振振有词地说:“算她还有点良心!”
到了晚上,黄博华洗完脚,躺到床上睡觉。
铁凤出去倒了洗脚水,回来拾掇了一番,也躺到床上。
灯线一拉,屋里漆黑一片。
两人一人一个被桶,背靠着背,谁也不搭理谁。
往常铁凤还会因为要生儿子,主动去戳黄博华几下。
现在结扎了,也没了戳他的理由了,躺下后就没话了。
可是黄博华回想今天的事,仍然心有余悸,他觉得有必要给铁凤提个醒。
就耐着性子,口气严厉地警告铁凤:“以后不要听任我妈摆布,老太太年纪大了,脑子糊涂,想一出是一出,千万不能听她的话,听到没?”
“听到了。”铁凤唯唯诺诺地答应。
“再也不要打人,能保证吗?”
“保证。”
“以后见了张春桃,跟她客客气气的,别吹胡子瞪眼!”
“哦……”
“以后家里有任何事,先跟我商量,我同意了,你才能去做,知道吗?”
“我知道了。”
黄博华见铁凤难得这么顺从,一句话不反驳,突然气顺了。
铁凤听话的时候,也没那么讨人厌。
他想起今天白天,程雪飞跟他开玩笑的话,说铁凤结扎是有好处的。
结扎了,就不用担心怀孕了。
当时黄博华心情焦躁,没来得及体会这话的意味。
现在想想,居然真的有种解脱了的感觉。
以后,铁凤再也不会缠着他生儿子了!
他终于结束了被当成“种猪”的日子了!
那么——
黄博华的思绪在黑暗中漫游着,游着游着就开始浮想联翩。
他微微抬起头,等着铁凤来戳他,那样他就正好借坡下驴,今天晚上,也许会是个良宵。
可是等了很久,铁凤仍然一动不动,最后等来了铁凤打呼噜的声音。
黄博华把被子往上拉了拉。
——算了,良宵没了,又是一个安心睡觉的晚上。
——
第二天就是表彰大会。
程雪飞早早起来,精心打扮了一番。
穿上了上次从申城买的毛呢半身裙,海马毛毛衣,黑色连体打底袜,外穿一件呢子大衣。
打扮好了以后,把孩子送到幼儿园,在幼儿园吃了早饭,又到邮政局,把昨晚写好的信投进邮筒,然后坐车回西埠乡。
她是今年大会的主角,戏份很重,不仅要接受表扬,还要当着几千个人的面发表演讲,跟老百姓讲讲她的致富之路。
演讲的提纲已经写好了,揣在口袋里,到时候按照提纲,临场发挥。
她不想把演讲搞的跟学术报告一样。
对着父老乡亲演讲,要尽量亲切生动、诙谐幽默,所以她完全没有压力。
第472章
表彰大会
在西埠大街下了公交车。
今天的西埠大街,格外热闹,堪比庙会。
那些小商小贩们,早已占据路两旁的位置,开始吆喝着张罗生意。
程雪飞下车后,直接去了乡政府大院。
大院里已经有好些干部家属,揣着瓜子和花生,在那侃大山。
一见程雪飞出现,纷纷跟她打招呼:“哎呀,小程师傅今天穿的真俊,又洋气又漂亮。”
“你没看人长的好看,就是披个破麻袋都好看!”
“人好看,衣服也好看,哪哪都好看!”
“主要还是人好看,不然,这衣服给你穿,你能穿的这么俊?”
“我穿不俊,你穿能俊了?”
一群女人叽叽喳喳议论程雪飞的衣着打扮,程雪飞也只是点头笑笑,去找黄博华。
黄博华正忙着跟林秘书他们交代今天的大会流程和注意事项,看起来很忙。
程雪飞没打扰他。
但黄博华看见程雪飞后,还是把工作推了,过来找她。
程雪飞掏出信封还给黄博华:“张春桃让我把钱给你,她说她会保守秘密的,让你放心。”
黄博华接下信封,揣进怀里,叹了口气说:“哎,我们家欠她的。”
到了九点钟,表彰大会要开始了,锣鼓班子敲敲打打,人群潮水般从西埠大街上涌过,涌到了西埠中学。
一群小学生手晃动着手里的塑料花,在门口高声喊:
“欢迎欢迎,热烈欢迎!”
西埠中学的操场上已经一片人海,彩旗飘扬。
这场面比去年隆重多了!
程雪飞被安排在第一排座位。
前排都是西埠乡重要的干部,还有几个私营厂长,都是本地大拿。
程雪飞刚坐下,立马有一群人围过来套近乎,闹哄哄的,程雪飞几乎分不清谁是谁。
等到快十点钟时,表彰大会正式开始,先请王乡长上台讲话。
王乡长是由老基层提拔上来的干部,说不了太高大上的话,就用家乡话简单做了个开场白。
然后是戏班子上台演戏,再换一个杂技表演,然后就由林秘书主持大会。
林秘书也比去年进步多了,去年还是一脸青涩,说话会紧张。
今年站在台上,看起来很稳重,很有气场。
林秘书先是给优秀的乡镇企业家颁发奖状。
今年不光发奖状,还很阔气的,一人奖励了一个搪瓷缸子。
缸子上面印了个鲜红的“奖”。
这些厂长们一手拿着奖状,一手端着杯子,各个喜笑颜开。
然后是表扬干部。
在一拨又一拨“成功人士”上台领奖中间,穿插着表演。
除了一个戏班子,一个杂技团,还有西埠中学师生们奉献的合唱、朗诵、舞蹈。
一个乡镇的表彰大会,居然办的有声有色。
大会持续了一个多小时,干部们和厂长们基本该表扬的都表扬了,观众们的兴致也渐渐弱了下去。
等到林秘书开始替程雪飞上台热场时,群众们的兴致顿时又都上来了。
林秘书举着高音喇叭,大声吆喝道:“让我们热烈欢迎,我们西埠乡,第一个万元户,程雪飞同志,请她上台!”
“哗——”
台下顿时掌声雷动,都踮着脚、抻着脖子,瞻仰一下这位万元户的风采。
程雪飞笑着站起身,伴随着山呼海啸的欢迎声,走到主席台。
掌声随着她的到来又到达顶点。
程雪飞站在台上,望着台下成千上万张面孔,黑压压一片。
这场面,忽然让程雪飞有了一种“功成名就”的错觉。
她接过林秘书手里的高音喇叭,先说了声“谢谢”,台下的掌声才渐渐平息。
她掏出了口袋里提纲,准备开始演讲。
本来还打算,把这演讲当成单口相声说的,可是眼看着黑压压的人群,她又改变主意了。
老老实实演讲吧,别卖弄小聪明了,给大家提供一点致富的思路。
这年代,百废待兴,遍地机遇,她一个人只有两只手,不可能把所有的钱都挣了,干脆透露一点给自己的老乡。
比如,这时候,义吴小商品市场已经建立起来了,只是名声还不显赫,但是只要到那里走一走,总能摸索出一条赚钱的路子。
比如,近几年,是乡镇企业的黄金年代,尤其到了八六年以后,乡镇企业会异军突起,迅速壮大。
许多几十年后规模宏大的大公司,都是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