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快穿]听说我是坏女人!-第10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现如今大宋是赵檀小皇帝执政,虽然亲爹宋徽宗不靠谱,但亲娘却极度靠谱。颜盈几乎手把手的教导赵檀怎么布局,怎么利用人心玩政治。赵檀对此学得十分的认真,而且速度神速,堪称天才。

    这或许有自己生的,哪里都好的滤镜在,但讲真有赵檀这个方方面面都受到颜盈严格教导的小皇帝,算是大宋之福。最起码有赵檀在,不会像历史那样,金国刚战略性退兵,整个大宋上下已经飞速的恢复了文恬武嬉的故态。

    历史上,公元1126年刚刚到来,宋徽宗就已经将皇位半强迫性的禅位给了宋钦宗,让他主持对抗金兵的工作,然后直接往南逃亡。不过没逃亡多久,金国就战略性撤退了,然后逃忙的宋徽宗赵佶被接回了东京。

    这时候,宋徽宗、宋钦宗两父子都以为天下从此太平了,于是一头栽进了酒肉声色之中。

    然后名将种师道在完颜宗望率金兵渡黄河退却的时候,向宋钦宗建议发动一次袭击,将金兵消灭。结果自视甚高,觉得危险已经解除的宋钦宗不但不采纳种师道的建议,反而还撤了种师道的职,让西北边疆的防御性,彻底崩溃。

    接下来宋钦宗一系列的骚操作,就不一一阐述了。反正到最后,宋钦宗只做了一年的皇帝,就和他那同样怂得真心实意的亲爹宋徽宗一起被掳,在金国唱了几十年的铁窗泪。

    只说现在,托颜盈这位视金国大敌的太上皇后的福,继位为大宋新一任帝王的赵檀同样对金国视为大敌,重视程度不下于西夏。完颜宗望率金兵渡黄河退却的时候,赵檀接受了种师道追击穷寇的提议,在让各路支援汴京战役的大宋军队追击金兵的同时,开始做防御金兵再次进攻的军事准备。

    可以说,在颜盈各种高强教育下,本性敦厚的赵檀很注重实际,不会像宋徽宗和历史上的宋钦宗一样没屁大本事,偏偏想得美。

    赵檀不会去想什么暗中联络在金朝的辽降将耶律余睹等人,里应外合搞垮金朝的骚操作,只会养精蓄锐,堂堂正正的以自身实力将侵略者打得屁滚尿流。

    这是公元1126年,靖安元年上半年发生的事情。

    靖安元年下半年,刚刚进入七月份,夜里贪凉的宋徽宗感染了风寒。估计是上了年龄的缘故吧,反正这一病,宋徽宗几乎缠绵病榻好几个月,最后在诸多太医联合医治下,宋徽宗病情终于好转,却整个人异常消瘦,几乎没了人形。

    守了宋徽宗几个晚上的颜盈忍不住埋汰。“该,看太上皇上还敢乱来不。”

    宋徽宗:“……金莲,朕真的只是夜里贪凉,没有吃五|石|散。”

    颜盈呵呵两声,一副‘懒得跟你争论’的表情成功将宋徽宗郁闷住了。怎么能这样怀疑他呢,他还是不是他的太上皇后的心头肉了?

    估计宋徽宗的表情太过郁闷,很好的愉悦到了颜盈。

    颜盈示意伺候的宫娥将水药端来。宫娥动作很快,一碗放了很多黄莲,苦兮兮的水药被宫娥端着,递给了颜盈、

    颜盈接过,一手用汤勺搅动水药,像哄孩子一样哄着宋徽宗喝药。

    “不用汤勺。”宋徽宗闷闷的说话,顺便将水药从颜盈手中接过,采取十分豪迈的方式,一口将水药闷了。

    过了一会儿,药效开始起效,没一会儿宋徽宗就昏昏欲睡。

    这时,赵檀下朝直接来了慈安宫。先问安,然后问颜盈,宋徽宗好点没有。

    “还是那样子。”颜盈回答了一句,顿了顿,随即问赵檀最近政务处理得怎么样?可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赵檀道:“儿臣有一点不解,为何科举取士取的都是文采风流之辈,而不是真正做实事,懂得为民做主的?”

    “这要问你父皇了。”颜盈淡淡笑了笑:“杯酒释军权嘛,和重文轻武一个道理。”

    赵檀:“……母后,儿臣想改进科举取士的制度,却不知该从何入手。”

    “增加杂科一项吧。”颜盈沉吟片刻,回答道:“农田水利、经济兵略、机械杂工,不拘四书五经中取士。”

    赵檀若有所思起来。

    颜盈又道:“这些都不忙,现在最主要的是与金国的战事。”

    赵檀:“母后料定金**队退去后,又会卷土重来?”

    “知道吗?金国对我大宋采取的是“以和议佐攻战”的策略。”颜盈顿了顿,突然“檀儿,你天资聪颖,知道这是什么意思吗?”

    赵檀摇头:“儿臣愚钝,不算天资聪颖,还请母后解儿臣疑惑。”

    颜盈敛目,笑了笑道:“檀儿猜不到很正常。毕竟你走的是堂堂君子之道,而不是奸佞小人走的阴邪之道……”

    其实很简单的,金国无非打的就是一面训练士兵加强进攻,一面又不断派使者同宋朝磋商议和条件。

    历史上可不就是这样,完颜宗翰派使臣到宋朝,提出划黄河为界,河北、河东(今山西省)的地方全部归金国。

    当时宋钦宗唯恐坐不稳皇帝的位置,简直对金国提出的要求百依百顺。先是派门下侍郎耿南仲和开封知府聂昌去办理割地事宜。

    宋钦宗还下诏给河北、河东的军民,令他们开城降金,又因为金国不喜李纲等将,立马撤了李纲等将的职,换上和他一样软膝盖,主动认爹认爷爷的投降派大臣。

    好像汪伯彦、黄潜善、秦桧等著名奸臣,就是这个时候上位的。

    颜盈细细的将金国皇帝以及将领们打的主意,揉碎了细细给赵檀分析。

    赵檀听得十分的认真,听到最后直接就恍然大悟,原来是这么回事。不过……“不是说女真一族未发迹前没读过什么书吗?怎么想的计谋一个比一个阴损?”

    “拿《孙子兵法》《三十六计》当床前读物,即使没读过什么书,智商都会比风花雪月、诗情画意糊了脑子的读书人好。”颜盈嘲弄的笑了笑,不怎么客气的道:“瞧瞧你父皇不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赵檀:“……”

    莫名想给亲娘点赞是怎么回事?

    “不是说读书不好,可身在其位、必谋其政,既然坐上了皇帝的宝座,自然要牺牲自己的兴趣爱好,为整个国家服务。”颜盈叹了一口气,继续说道:“反正别学你父皇,不然……在没有一个好妻子、一个好儿子的情况下,怎么灭国的都不知道。”

    赵檀:“……”

    “觉得母后说法夸张?”颜盈冷笑:“一年前,你父皇做那个梦的时候,母后就想说你父皇估计通灵了,才梦到了前世今生。母后未进宫之前也曾有过……”

    赵檀诧异满满的看向颜盈。

    “母后好像没提过母后以前的事?”颜盈轻笑一声,然后道:“其实也没什么好说的。不过是梦中的苦难,在现实中没了机会发生!”

    “哈?”赵檀这样子真的是一头雾水了,完完全全搞不懂亲娘说禅意十足的话语,意欲何为。说教?不像!想了半天赵檀都没有想出个所以然,干脆就道。

    “儿臣愚钝,没听明白母后的意思。儿臣只是想着母后聪慧,于政事上儿臣当事事多问母后的意思。”

    “母后的意思就是那样,凡事多思多想,要记得你是一国之君,不可任性妄为,得为国家为百姓多多考虑。”

    颜盈伸手点了一下赵檀的额头,力度很轻,就好像羽毛轻佛,痒到人心。

    “你父皇还要睡一会儿,对了,玉翡和玉珠两个丫头呢,今天母后好像一直都没看到她们俩。”

    赵檀摸摸鼻子,略圆润的包子脸浮现出一抹尴尬。“母后,这,儿臣刚刚下朝就来了慈安宫,没碰到两位姐姐啊。”

    颜盈木着一张脸,冷冰冰的。“母后不信。”

    赵檀:“……母后,儿臣真的……”

    “行了,不会说谎那就别说了,檀儿你啊,告诉那两只猴子,她们父皇病着呢,每天野得不见人,像什么话儿?”

    赵檀再次摸了摸鼻子,“母后你别生气,儿臣会好好跟两位姐姐说说的。”

    “行呗,回去批你的奏折吧。遇到不懂的,反正福宁宫离慈安宫距离挺近的。”颜盈感觉说累了,便阑珊的挥了挥爪子,示意赵檀跪安。

    赵檀乖觉的道了一句‘那儿臣告退’,就出了慈安宫回了福宁宫,开始批阅奏折。这工作时间短了不觉得,可时间久了就觉得很累,特别是精神上的那种累,可不是一般人能够忍受得了。最起码宋徽宗就忍受不了,宁愿每天写书画画就是不愿意批阅奏折。

    大概掌灯时分,赵檀终于将占据了整个案桌的奏折批阅完毕。

    赵檀搁下笔,揉了揉有些发酸的手腕,随后就在内侍的提醒下,去了慈安宫用晚膳。

    去的时候,赵玉翡、赵玉珠两个野猴子已经回来了,正顶着水缸站在庭院中央罚站。

    赵檀愣了愣,不过很快明了赵玉翡、赵玉珠这是犯了错,所以一向比较宠着女儿的颜盈,才会以头顶水缸的方式惩罚赵玉翡、赵玉珠。

    “别为她们俩求情。”正当赵檀发愣时,颜盈清淡却带着一丝恼意的声音响起。“犯了错必须处罚,天王老子来给她们求情都不行。”

 第71章 成了潘金莲(08)

    果不其然; 赵檀猜测得没错,他的两个姐姐赵玉翡、赵玉珠果真犯了错。

    错犯得还不小,反正足以让颜盈从温柔母亲变成虎妈; 而且是恶虎咆哮; 恨不得亲自上手将熊女儿往死里揍的那种虎妈。

    盛怒之下,可没人敢挑战。哪怕赵檀这位已经以十岁稚龄登基为帝,如今已经十一岁的帝王,都不敢招惹盛怒之下的颜盈; 谈何给两个姐姐求情。

    赵檀微微低了低脑袋; 完美错过赵玉翡、赵玉珠投来的求救目光。

    “今儿不站满三个时辰不许休息; 谁求情都没用。”颜盈示意宫人端了一张美人榻放在庭院上; 又让宫人将琉璃灯笼拎出来点上蜡烛摆放在周围; 即使天色渐渐擦黑,整个慈安宫也是灯火通明。

    这时候,颜盈才坐在了美人榻上; 姿势慵懒,可眼神却很犀利,几乎一动不动的盯着赵玉翡、赵玉珠二人。

    这下子; 赵玉翡、赵玉珠二人更加不敢乱动了。

    而且赵檀这坏弟弟居然在她们面前吃东西,惹得她们本就馋得很的肚子呱呱叫。

    颜盈轻笑了起来。

    “已经两个半时辰了。”颜盈示意宫人给自己倒茶。呷了一口六安瓜片茶; 再缓缓的开口。“怎么?对本宫的惩罚有意见。”

    脑袋上顶着的水缸这时候已经取了下来; 双手上还有,影响不了赵玉翡、赵玉珠两姐妹说话。

    赵玉珠率先一步委屈巴巴的道:“母后; 儿臣以后再也不敢了。”

    赵玉翡也道:“母后; 儿臣知错; 再也不敢欺辱姐姐们了。”

    颜盈挑眉:“嗯?”

    “两位姐姐欺负其他姐姐?”赵檀诧异; 停止进食的行为; 转而赞同颜盈教训体罚赵玉翡、赵玉珠的决定。“玉翡姐姐、玉珠姐姐你们俩到底怎么想的?是嫌弃自己飞扬跋扈的名声不好听,特意再添点不友爱兄弟姐妹的名声?”

    作为后宫的绝对胜利者,颜盈耀武扬威归耀武扬威,可她不会耀武扬威到和自己没什么利益牵扯的人身上。

    如果赵玉翡、赵玉珠去挑衅宋徽宗的儿子们,颜盈不会生气反而赞赏他们有胆识,可是去挑衅已经因为宋徽宗漠视,而低调做人的帝姬们,就很让人生气了。

    最起码颜盈很反感这种行为,哪怕赵玉翡、赵玉珠她们有理,是因为她们挑衅的帝姬嘴巴太臭,才会……

    颜盈都不喜欢他们的做法,明明有更简单更好的解决方式,偏偏她们选择明目张胆的欺负人?

    这……不是傻逼才会做的事情吗?

    嫌弃自己名声好得狠,想尽可能的嫁不出去?

    “今儿罚站几个时辰就够了,明儿乖乖给本宫留在慈安宫侍奉你们父皇,不然……呵,本宫有的是办法收拾你们。”

    颜盈这么说是有原因的,明儿算是大朝会,小朝会颜盈这位摄政太后可以不参加,可是大朝会必然要参加,好把控大致的方向。公元1126年(宋靖安元年)这一年,算是比较多灾多难的,先是金国举兵入侵大宋,顽强抵御迫使金兵北撤后,国内又开始不安稳。

    这个不安稳不是说又有匪寇作乱,而是发生了天灾,这是非人力不可抗拒的事情。

    江南富饶地带发生水患,淹没了不少良田房舍,不少百姓都流离失所。

    这种情况下,肯定要赈灾的。可大宋的官员很多都没有‘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的概念,基本上都是贪的。不是说好官没有,主要是好官真的太少了,就宋徽宗当政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