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表哥万福-第21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许多。
  虞老夫人还没说话,就听到镇国侯府夫人话锋一转:“但是啊,麝药香丸是窈姐儿做得,也是窈姐儿想出了灸治的法子救了明昭,我这个做娘的,可不得要好好谢谢窈姐儿。”
  但凡不是个傻子,便也能听出来——
  镇国侯夫人这话,既承了虞老夫人拿了麝药香丸救宋明昭的情份。
  也应了虞幼窈救命的人情。
  没有因宋虞两家的关系,而仗着多年相交的情份,就不认这份人情。
  宋老夫人瞥了镇国侯夫人一眼,笑了:“我的话都让她说完了。”
  也是认可了镇国侯夫人方才的一番说辞。
  虞老夫人难得露了笑容:“瞧瞧你们一个两个,这是多大点事,麝药香丸虽然难得,只要寻齐了药材,又不是做不得,也就是多费些工夫和心神的事儿,哪能比得上明昭的命重要,感激窈窈这也没错,可窈窈一个晚辈,你们可要适可而止!”
  话是这么说,但是对于镇国侯府的表态,她还是十分满意的。
  钱债易还,人情难偿。
  如非必要,世家一般是不愿意欠下人情,以免将来“人情”,与家族利益起了冲突,危害了整个家族。
  救宋明昭是情份,但镇国侯府能认下这份“人情”,她自然是乐于见成。
  有了这份人情在,孙女儿将来也多了一份保障。
  宋老夫人是个人精,哪儿不明白她的心思,也笑了:“麝药香丸效果能这么好,可不是轻易就能做出来的,史御医也说了,便是宫里贵人们用的,也不如你家的好。”
  说到这儿,她目光柔和地瞧了虞幼窈一眼,这才继续道:
  “香药这东西,是要讲究灵性,便是相同的配伍,一千个人,一千双手,做出来的效果,也是各有不同,像窈窈这样在香药上拥有惊才绝艳天赋的人,也是凤毛麟角,所以做出来香药,都是带了灵性,但这样的香药,也不易做得,过程中需要消耗极大的心神,也不易多做,否则容易损伤心神,也是我们家幸运,碰到了窈窈。”
  史御医说,像这样有灵性的药香,便是许嬷嬷也未必做得出来。
  明昭的症状太诡异了,胡御医救不了明昭之后,就说要回宫里当值,不愿再留在府里。
  其他御医看过明昭之后,也推说无能为力。
  史御医这样老迈,又致仕的御医,一般是不会轻易再出手,肯来镇国侯府,也是看在老侯爷的面子上。
  肯留下来救治明昭,却不是看在镇国侯府的面子。
  而是因为宋虞两家是世家,有了虞幼窈做得麝药香丸,他就有把握救治明昭。
  不然,史御医是不可能为了明昭毁了自己多年的名声,让自己晚节不保。
  明昭能活命,关键是在虞幼窈身上。
  虞老夫人却是不知道这个,听得也是一愣:“也是我孤陋寡闻,竟然不知道香药里头,竟还有这样大的名堂。”
  心里却有些后悔,不该一出手就送了两枚出去,她可是不愿意,让孙女儿耗损心神再做麝药香丸了。
  心神耗损一时半会瞧不出害处,害得却是寿命。
  三姐儿总是病秧秧的,便是心神耗损过度。
  令怀身子病弱,便也是身体元气不足,心神难养,这才伤了寿命。
  瞧着虞老夫人一脸无知样,宋老夫人是既羡慕,又嫉妒:“你这是身在福中不知福。”
  瞧瞧她手上戴得手珠,屋里薰用的香,嘴里吃用的茶,哪一样不是孙女儿亲手做来孝敬得。
  从前身体比她还要差,如今瞧这精神头,叫人不羡慕都不行。


第446章 家有一老
  虞老夫人白了她一眼:“这福气,你可没少享用。”
  宋老夫人听笑了。
  虞幼窈坐在祖母身旁,听着长辈们说话。
  许嬷嬷之前也说了,她于调香一途极有天赋,做出来的东西有灵性,同样的配伍,由她做出来的,效果总要好上许多。
  而加了灵露之后,这份灵性仿佛得了升华,效果就更好了。
  昨儿,祖母要带她去镇国侯府,她借着回窕玉院换衣裳的时侯,拿了两粒没加灵露的麝药香丸,悄悄将祖母送出去的替换了。
  宋明昭用的只是普通的麝药香丸,但即便是普通的,因出自她手,效果也是极好。
  两个老人家说着说着,就看向了虞幼窈。
  镇国侯夫人满脸都带了笑:“明昭这一次能醒过来,也是多亏了窈窈,不光这样,昨儿我尽顾着明昭去了,一时也没注意我家老夫人的身子,也亏得你这孩子细心,发现老夫人也是强撑了精神,给她用了镇心理气丸,不然我家老夫人可真要遭罪了,可真不知道要怎么谢谢你了。”
  老夫人遭罪是小,就怕这一口命没熬过去。
  虞幼窈连忙摇头:“宋世子能醒过来,也是史御医救治有方,我可不敢居功,镇心理气丸也是平常祖母用了,有些提神宁心的作用,想着宋祖母担心宋世子,想来也是心神不宁,这才给宋祖母用了一丸,能帮到宋祖母自然是好!”
  是史御医提醒了镇国侯府,麝药香丸能救宋明昭的命。
  宋明昭能醒过来,麝药香丸确实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后面灸治、用针、用药,缺了一环也不行,却是史御医的功劳。
  宋老夫人听了这话,就瞧向了虞老夫人:“这孩子,跟你一样实在。”
  分明是救了人命的事,叫她轻描淡写的一说,也成了举手之劳,不足挂齿,换作旁人少不得就要挟恩图报了。
  道谢的话说了一嘴,谢礼送了,人情也欠下了。
  宋老夫人身体不好,也不好在虞府久呆,宋明昭也才刚醒,家里只有宋婉慧看着,镇国侯夫人也不放心。
  于是,说说聊聊半个时辰,宋老夫人就要走了。
  虞老夫人也不留她。
  虞幼窈准备了些平常吃用的香、茶,就与祖母一起,将宋老夫人和镇国侯夫人送出了门。
  待回了安寿堂,虞老夫人看了镇国侯夫人送来的礼单后,就拿给了虞幼窈:“你自己看看吧!”
  虞幼窈接过来一瞧,有些吃惊。
  光是厚厚一沓的十几页礼单,就已经很吓人了。
  而礼单中,大多都是一些精贵的药材、香料,莫说是麝药香丸,就是一些再贵重的药香,也能做了。
  显是镇国侯府数代积藏,压箱底的好东西。
  除此之外,好茶、字画、古董、珍籍、玉器,首饰这些也有不少,也都是挑了最名贵的送。
  虞幼窈看得直啧舌:“不愧是京里头最老牌的勋贵人家,还真是大手笔。”
  虞老夫人颔首:“你便收着吧,也不用觉得受之有愧,一个宋明昭,就能抵过镇国侯府的整个库房,他将来的前途大着呢,镇国侯府将来的风光还在后头,更何况,你宋祖母也没少得了你的好。”
  若非如此,宋老夫人哪能头天晚上在鬼门关里走了一遭,第二天连气也不带喘地,一早就拖着老身子过来了。
  这是人情欠得太大了,诚意少不得要摆足了。
  有了今儿这一遭,但凡是个讲理,又重礼数,还要脸面的人家,真到了将来讨人情的时候,就冲着镇国侯府今儿这送上门来的“诚意”,也要悠着些,不能过份了来。
  “我要是不收,该急的也是镇国侯府。”虞幼窈忍不住感慨,能活得像祖母这样大岁数的老封君,真正都是人精,没一个简单的。
  都说拿人的手软,吃人的嘴软。
  收了镇国侯府这样多精贵难得的东西,不管别人怎么样,至少她就没脸,再向镇国侯府讨那所谓的“人情”了。
  看,这就是老人家为人处事的精髓。
  礼数到了,情份也全了,便是这“人情难偿”的事也大事化小了。
  虞老夫人听笑了:“单说其中一株紫晶玉珊瑚,还是高祖皇帝当年登基后,论功行赏,赏给忠勇镇国侯的,整个大周朝就寻不出第二件来,这也是宋老东西活得明白,换个人怕也舍不了这样的血本。”
  虞幼窈笑了:“所以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
  紫晶玉珊瑚不仅是一件稀世珍宝,还可以入药,调香,她手中就有一张古方,上面需要用到紫晶玉珊瑚入药。
  利用得好,表哥的腿兴许还能更早恢复。
  这株紫晶玉珊瑚真是瞌睡遇到了枕头。
  虞老夫人嗔了她一眼:“镇国侯府的谢礼到了,那是他们的事,你救了宋明昭也是事实,可别真傻乎乎地,收了点他们家的东西,就不好意思讨人情了。”
  虞幼窈还真厚不下脸皮了。
  麝药香丸虽然是她做的,可她真没有半点,救了宋明昭性命这种自觉。
  收了镇国侯府的谢礼之后,其中的珍贵药材、香料,用处极大,也自觉占了便宜,还真没打算去讨这人情。
  见她目光直闪,虞老夫人就明白,真让自己猜对了,就白了她一眼:“将来若是遇到了为难的事,在不触及镇国侯府利益的前提上,人情该讨了,还是要讨回来,不然镇国侯府那边总欠着人情,时日久了,怕也不自在了。”
  虞幼窈仔细一想,祖母说得也有理。
  镇国侯府送了一大车的谢礼过来,又认下了这份“人情”,就是拐了弯子地表示,在镇国侯府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也不怕欠下人情。
  虞幼窈回了窕玉院。
  虞老夫人已经让人,将镇国侯府送来的谢礼送了过来。
  许嬷嬷正指挥下人在盘点,登记,造册。
  到了第二日,虞幼窈早上学了半个时辰的宫仪,梳洗之后,只简单用了早膳,就去了京郊的温泉庄子。
  那处庄子,虽然距京里不远,可这一去一来,路途也不近。


第447章 三小姐委屈(求月票)
  虞老夫人不放心,不仅将青袖派了过去,还安排了五个壮实的婆子跟着,另外在府里又挑了十个武功不错的护院。
  虞幼窈见祖母实在放心不下,就道:“我带着长安一道过去,长安的武功十分了得,表哥回幽州没带长安一起,就是担心我管着家里,难免会到外头走动,出行不方便,留着我使唤的。”
  表哥腿脚不便,身边跟着一个武艺高强的下人,倒也说得过去。
  她也不担心曝露什么。
  果然!
  虞老夫人一听了这话,脸色好看了些:“既然如此,那就快去快回。”
  周令怀不是一般人,她当然也不会天真认为,跟在他身边的人,会是一般人。
  周令怀向来疼爱窈窈,肯将长安留给窈窈使唤,可见长安武艺不错,能护得了窈窈。
  她信的不是长安,而是周令怀!
  等虞幼窈上了马车,长安飞身到马车顶棚上。
  马车不紧不慢地出了府。
  秋干气燥,天气还没改凉,这一路晃晃悠悠,走了一个多时辰,等到了庄子上,虞幼窈也是头昏脑胀,浑身都难受。
  得知虞幼窈过来了,虞兼葭连忙出来迎接:“大姐姐,你怎么过来了?”
  虞幼窈刚从马车上下来,便理了下衣裳:“三妹妹在庄子上一住就是几个月,这段时间,京里头不太平,祖母和母亲也都要照应着,便也没时间过来看你,再过几日便是中秋节,祖母心里念着你,便让我过来接你回家。”
  虞兼葭垂下了眼睛:“我原也在和族婶一起商量着回府过节的事,却没成想大姐姐竟亲自过来了,这一路距离不近,大姐姐赶了许久的路,也是辛苦,快到屋里去。”
  虞幼窈颔首,与虞兼葭一道进了屋。
  这处温泉庄子几经修缮,院子里湖山、凉亭、曲径、花木,处处都透了雅致。
  屋里头一应用具,也是处处妥当。
  还真是休养的好去处。
  方才见了虞兼葭,她身段虽然透了弱态,可双颊薄红细润,气息平顺,可见这病确实是没有白养了去。
  进了花厅,虞兼葭吩咐下人上茶。
  透明的琉璃小碗里,盛了黄金色的茶汤,上头浮着三两朵菊花,花茶入口之后,略带了一缕苦涩,入喉之后,又觉得唇齿回甘,清热又解渴。
  还真是不错。
  虞幼窈搁下了茶杯:“这菊花茶味道不错。”
  虞兼葭一听就笑了:“这是我前些时侯,采了庄子的野秋菊,照着《茶经》上记载的方法,自己炮制的,”说到这儿,她突然就想到了,虞幼窈平常也喜欢炮制这些,又道:“庄子上到了七八月,漫上遍野都开遍了小秋菊,附近的百姓,在闲暇之余会上山,采些回家,蒸了之后,晾晒,天气酷热的时候,喝一些解暑,我闲来无事,就学着他们,也上山采了一些,便也觉得这个夏日,也清爽了许多。”
  虞幼窈淡淡笑了一下:“我瞧着三妹妹气色红润,连精神也好了许多,看来三妹妹在庄子上的日子,倒也悠闲自在,祖母瞧了定会十分高兴。”
  虞兼葭柔声一笑:“也是亏得大姐姐帮我打点着,吃穿用处处精心,这悠闲自在的日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