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表哥万福-第23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之前在山东时,他见平阴的玫瑰花开得娇艳,便送了一车进京。
  小姑娘也十分喜欢,在信中提了,用平阴玫瑰做了口脂,等他回来的时候涂给他瞧。
  确实梨花犹带雨,海棠新沾露,好看是极。
  周令怀陡然倾身,将坐在面前少女搂进了怀里:“别哭,给你带了礼物。”
  表哥的怀抱,不甚厚实,却是那样坚实。
  虞幼窈也不哭了:“我是为了礼物才哭的吗?!分明是太久没见表哥,想表哥了,这才哭的!”说完了,就推开了表哥,红着眼儿巴巴地看着表哥,期期艾艾地问:“表哥,你有没有想我呀?”
  小姑娘一双睡凤眼,显得娇贵。
  却偏生如桃花眼儿似的,眼窝子浅得很,情绪一上来了,眼周就像生了桃花瘴似的,透了一片的薄红,十分的鲜妍。
  周令怀轻笑了:“平阴玫瑰做得口脂,很好看。”
  虞幼窈破涕为笑了,表哥虽然送了一大车平阴玫瑰给她。
  但做成了各样东西,口脂就没做多少,她平常也舍不得用。
  今儿一早,得了表哥回府的消息,她是特意涂了平阴玫瑰做的口脂来迎表哥的,表哥还记得这件事,肯定也是想她的。
  周令怀递了一杯茶过去。
  虞幼窈双手捧着茶杯,小口小口地喝水,渐渐也平复了激动的心情:“表哥初回府里,要先去安寿堂拜见祖母,我们快过去吧!”
  这么久没见表哥,虞幼窈有很多话想对表哥说,可眼下也不是好时机。
  周令怀点头:“那就走吧,也不好叫舅祖母一直等着。”
  虞幼窈率先下了马车,长安这才上了马车,推了周令怀下来。
  两人一起去了安寿堂——
  一路喋喋不休说个不停的虞幼窈,终于住了嘴,跟着表哥一起给祖母请安。
  周令怀一走就是四个多月,这次回来了,不光老夫人高兴,连二房的姚氏,也带了一家大小来了安寿堂。
  周令怀刚入府那会,姚氏虽不至于瞧不起这个幽州来的侄儿,可说到底,只是上门来打秋风的,也没有多看重。
  看在他遭了家变,小小年岁也是一身残病,多多少少也有些怜悯,却也只是淡淡地处着,没有亲近的意思。
  直到周令怀在学堂里,对言哥儿几个多有提点,她这才意识到,这个幽州来的侄儿,不是个简单人物,这才亲近了一些。
  到了后来,闲云先生专程上门来拜访周令怀。
  她这才惊觉,这哪儿是上门打秋风的,分明是虞府烧了高香,迎了一尊大佛进了门。
  周令怀能常住府里,她是求之不得。
  与长辈请了安,周令怀微笑:“这阵子让舅祖母担心了。”
  “一家人不说两家话,回来就好。”周令怀能安然回来,虞老夫人这半悬的心,也就放下来了。
  仔细端详,见周令怀气色不错,面上带了疲惫,可精神却比初入府那会强了不知多少,心里哪能不高兴的
  姚氏也笑了:“对、对、对,回来就好,你这一走就是三四个月,家里都念着你,想着幽州那边也不太平,也是提心吊胆的,如今可算是回来了。”
  周令怀颔首:“此次远去幽州,让家里担心,也实属无奈之举,”说到这儿,他话锋一转,就笑道:“我从幽州回来,带了些北境各地的特产,北境出产银耳,品质上乘,温补气血,美容养颜,另还带了天麻,行气活血,治疗头症颇有疗效……”
  虞老夫人摆摆手:“你有心了,”说到这儿,她就转了话儿:“幽州那边的事都处理完了?周氏族里有没有为难你?”
  原也是断了关系,以周令怀的心智,周氏族里便有多的算计,怕也落不到他身上去。
  说来周氏族里,还真是眼皮子浅得很。
  眼见周令怀这一脉落魄了,周令怀年岁小,一身残病,不能支应门庭,不相帮也就算了,竟然算计完了钱财,家业,还将人除族,连系出一脉的同宗之情也不顾及,就把事做绝了。
  宁欺白头翁,莫欺少年穷,周令怀的天人之才,这是周氏族里的损失。
  周令怀摇头:“三司会审一审完了,皇上就命人快马加鞭去了幽州,因当年幽王一案受到牵连的人,都纷纷得已洗刷冤情,周家也是一样,皇恩浩荡,感念我周家世代忠良,却门庭寥落,破格允我参与《文献集书》的编撰。”
  虞老夫人一下就坐直了身体,一脸惊讶:“自《律疏》编撰完成之后,先帝便提出了《文献集书》的构想,此书集历朝历代天、地、人、文之古籍大全,前期的筹备,就准备了数年之久。”


第490章 含笑九泉
  “先帝搜罗天下藏书,还召集了翰林院诸多臣子,及颇多致仕的老臣,民间颇负胜名的大德之人参与编撰事宜,甚至还一度出宫,礼贤下士,亲邀闲云先生和湖山先生。”
  闲云先生自在惯了,自然没有答应,却献了不少孤本珍籍,以及他的不少手书。
  湖山先生经了《律疏》,直言自己心有余而力不足。
  随后不了了之。
  先帝去世之时,《文献集书》也新编不久,弥留之际还心念着《文献集书》的编撰事宜,故而今上登基之后,仍然不敢怠慢了《文献集书》的编撰。
  《文献集书》十分宏大,集百家之典籍,包罗万象,参与编撰事宜的人多达上千人,至今二十多年,仍未完成。
  一旁的虞善言也是一脸肃然。
  心道,周表哥可真厉害呀!
  参与《文献集书》虽有皇恩浩荡的意思在里头,但若是周表哥自身才学不过关,皇上也不会安排这样的恩典。
  周令怀颔首:“舅祖母有所不知,《文献集书》原是高祖皇帝的构想,与虞氏族还有些渊缘。”
  虞老夫人连佛珠也不捻了:“这话又要从何说起?”
  周令怀继续道:“忠烈公推崇《天工开物》,称其为历朝第一全书,却犹憾《天工开物》虽博大,但宋公人微力薄,然《天工开物》内容有限,若能集百家之书,则惠泽万世矣,后著了不少相关书籍,高祖皇帝有感忠烈公大德,便隐有编百家书之构想,这才有了高祖皇帝恢复旧典的举措。”
  想要编一部包罗万象的文献集,并不容易。
  恢复旧典势在必行。
  虞老夫人一脸唏嘘:“竟不知,《文献集书》后面还有这般缘由。”
  周令怀继续道:“您也知道,编年文献表现的还是当朝者仁治文德之举,大周立国之初,却是不宜大张旗鼓,所以《文献集书》是从高祖皇帝就开始筹备,到先帝才彻底落实了。”
  先帝仁治,满朝皆为其仁治所折服,大周朝的国势,也达到了鼎盛时期,藩王归心,百姓称讼,文武百官无不拜服。
  此时不编文献,更待何时?
  却也是先帝仁治太甚,以致于当今圣上登期之后,惮压不住朝臣,短短二十几年,就将先帝仁治之功败坏了干净。
  也是可叹!
  唏嘘完了,虞老夫人高兴道:“好,简直太好了,参与了《文献集书》的编书,将来我们令怀,也能成为如湖山先生,闲云先生这般大德之人,为世人景仰称讼,便是不走科举入仕,亦能名留千史,你祖母,及父母泉下有知,也能含笑九泉了。”
  想到了虞妙芙,她不禁有些伤感,也不禁湿了眼眶。
  虞幼窈连忙递了一杯茶过去:“祖母,表哥有出息了,您应该高兴才是。”
  得知表哥领了《文献集书》的编书差事,就知道表哥大约还要顶着“周令怀”的身份,在虞府里呆一段不少的时间。
  虞幼窈心里比什么都高兴。
  姚氏脸上的笑容挡也挡不住了:“窈窈说得对,哪朝哪代皇帝都主张编书,这状元、榜眼、探花新进了翰林,也是要编书,但也不是什么书都能编,像《文献集书》这样的,没在翰林院几年,是连边也摸不着,这样的好事,当然应该高兴才是。”
  自从周令怀进府之后,京里头的祸事,那都是别人家的,喜事全是自家的。
  令怀参与了《文献集书》的编书事宜,虞府更是文名大盛。
  虞老夫人连忙捏了帕子,轻按了眼角,接过了茶杯:“人老了,眼窝子也浅,不管是高兴了,还是难受了,总要掉一掉眼泪,才觉得好受一些。”
  周令怀连忙道:“也只是挂名,隔三岔王去一趟藤文馆……”
  虞老夫人连忙道:“这也很了不得了,你到底年岁小,挂了名,在藤文馆待几年名声就显露了,将来还能通过藤文馆参与朝事。”
  到时候残病已经不能成为周令怀的阻碍,恶疾,残病不能入仕,但历朝历代却有不少大才,大德之人,都是破格录用。
  据她所知,目前参与挂名的人员,不是翰林院的才学出色的臣子,就是致仕的老臣、民间的大德之士。
  能在一千多人之中挂上名号,简直太了不得了。
  皇上如此恩赏,定是暗中体察了周令怀的人品,才德才做了这一决定。
  归根究底还是周令怀自己有才,才有了这样的机遇。
  姚氏连忙问:“正式文书大约什么时候能下来?”
  周令怀答:“大约就在这几日。”
  姚氏一脸喜气洋洋:“那敢情好,等宫里的文书下来了,咱们家就办个家宴,热热闹闹地庆祝一番。”
  虞老夫人大力赞同。
  一家人喜气洋洋。
  周令怀端着茶杯,垂眸。
  从前只是借住虞府,平常指点些虞府几个后生,倒也相安无事,若要长居久住,还得有个正经差事。
  不然再好的才学,却一直困于内宅,也是无所是事,总会教人心生微词。
  小姑娘有了个“像样”的爹,再有个虽然残病,却也有些才名的表哥,到了外头底气也更足了些。
  藤文馆编书,倒也不必牵扯上前朝,也不必日日前往,平常多注意些,也不必担心曝露了身份,给虞府带来麻烦。
  一家人说说笑笑,不知不觉就聊了许久。
  虞幼窈趁着祖母喝茶的功夫,连忙道:“表哥千里迢迢打幽州回来,一路车马劳顿,想来也累了。”
  她一提这事,虞老夫人就反应过来:“瞧我这记性,光顾着和令怀说话,竟然忘了这个,”说到这儿,她连忙瞧向了周令怀:“这一路回来,可算是辛苦了,快回去歇着。”
  姚氏也赶忙道:“许久没见令怀,这一聊就忘了时间,还是窈窈细心,记挂着表哥的身体,”说到这儿,她看了周令怀:“身体要紧,可别把身体给着累。”
  周令怀也没推辞,谢过了长辈的好意。
  虞幼窈顿时也坐不住了:“我送表哥回青渠院。”


第491章 执棋之人
  大家都知道虞幼窈和表哥感情好,许久没见面,想与表哥多亲近一些,也是人之常情,也都善意的笑了,并没有阻止。
  “表兄妹”俩回了青渠院。
  周令怀让长安对照礼单,将为府中各人准备的礼物,一一送过去。
  北境虽然地域贫脊,却有不少特色的东西,如蓝田玉石,唐三彩、葡萄酒,还有不少珍贵的药材香料。
  周令怀借口去了“幽州”,做戏自然也要做全套。
  “表哥,你肚子饿不饿?我准备了吃食你先用些。”虞幼窈使人去窕玉院,端来了一早就熬上了的药膳,新做好的八珍糕,并几样清淡简单的小食。
  都是周令怀平常爱吃的。
  周令怀并不重口腹之欲,平常饮食也清淡。
  进了虞府之后,虞幼窈心思细腻,两人经常一起用膳,见哪个菜他吃得多些,下次就会安排人换着花样做给他吃。
  久而久之,差不多也就摸索了他的喜好。
  每次也能准备合他胃口的饭菜。
  虞幼窈拿了银筷,夹了一颗色泽金黄的丸子,放到表哥碗里:“这是玫瑰梨丸子,是用玫瑰花酱做的花馅,表哥尝尝看。”
  周令怀在山东呆了四个月,氏族为了讨好他,进献不少宝物美食,玫瑰梨丸子就是平阴县的一道特色美食,他自然是品尝过的。
  玫瑰梨丸子是糖制的玫瑰花馅,味道香浓甜腻,他并不是太喜欢。
  不过虞幼窈既然亲手做给他吃,自然不能辜负了她的心意。
  于是,周令怀夹起丸子咬了一口:“色泽金黄,外皮酥脆,内里软嫩,口感咸香浓郁,比我在山东吃过的玫瑰梨丸子要好吃许多。”
  虞幼窈高兴不已:“我知道表哥不喜吃甜,花酱做了咸甜两种口味,表哥喜欢就好。”
  桌子拢共六七样小菜,不知不觉就吃完了。
  虞幼窈又盛了一碗白玉参汤,递过去:“表哥,你在山东这些日子,肯定没少辛苦操劳,要多喝些汤好好补一补才行。”
  周令怀接过白玉参汤,笑道:“有表妹源源不断准备的各种药香、灵露调理身体,此次山东之行,却是十分顺利,并没有太辛苦,身体也好了许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