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表哥万福-第35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回头殷怀玺交代了身份,拿了信物,太祖父肯定要问他,殷怀玺对表妹的态度,毕竟整个谢府,只有他和殷怀玺接触最多。
  到时候他要怎么回答?
  殷怀玺和他说得那些话,他要不要跟太祖父提?
  他是真傻!殷怀玺是真狗!
  心思被戳穿了,不过目的也达到了,殷怀玺摸了摸鼻子:“当真以为,我这一拳,是让你白打得?!”
  谢景流拳头硬了,觉得方才那一拳打轻了:“狗!”
  殷怀玺装作没听懂:“我的事,可是从来没有瞒着窈窈,如果让窈窈知道,你刚才打了我一拳,你说她会不会心疼……”
  谢景流拳头痒了,真想照着他的脸再来一拳:“真狗!”
  殷怀玺又加了一剂猛药:“虞老夫人将信物交给我之时,让我暂时不要将这事告诉窈窈,等将来我与窈窈两情相悦,再谈嫁娶之事。”
  谢景流这下,还真有些相信,殷怀玺对小表妹是真心的了,可仅凭这一点,想让他做马前卒,他是嫌自己活腻歪了,找打了。
  殷怀玺话锋一转:“你要不答应,我就只能让窈窈亲自去与谢老太爷商量,谢府大难将至,窈窈肯定不会坐视不理。”
  谢景流忍不住破口大骂:“你说狗,你还真狗,我看你也甭叫殷怀玺,干脆改名叫殷狗子吧!”
  若殷怀玺真要将小表妹牵扯进来,也不会特地寻了他说话。
  但是!
  能说出这话那是真狗。
  你要不是我未来的三舅哥,不能得罪,揍不死你,当然了,殷怀玺只敢在心里想一想。
  谢景流神情有些复杂,楼船顶层开阔的地方,远远就能看到了,巍峨又森严的宫墙。
  他偏头看了殷怀玺一眼,殷怀玺低着头,摩挲着手中的信物,神情十分专注,他张了张口,到了嘴边的话又咽下去了。
  算了!
  有些话本就不该他来说。
  想来到也泉州之后,殷怀玺总要给太祖父一个交代。
  ……
  楼船上的房间很大,考虑到虞幼窈还在孝期,内里的布置淡雅舒适,翠珠年长一些,十四五岁的样子,模样长得普通,瞧着很是沉稳。
  见了虞幼窈之后,就口齿伶俐地交代:“表小姐封了县主,按照规制,屋里需四位大丫鬟,二等丫鬟六人,小丫鬟十二人,院里头一应下人若干,表小姐去泉州,屋里头伺候的人,也不定都会跟着一起,老太太也是担心表小姐跟前人手不足,委屈了表小姐。”
  虞幼窈点头:“我屋里的许姑姑,从前是打宫里出来的,我屋里的人也都是她在安排,让夏桃带你们去寻她。”
  碧珠和翠珠松了一口气,规规矩矩地退出了房间。
  表小姐态度温和,说起话来温声软语,不急不缓,应是个好相处的主子。
  不一会儿,许姑姑就过来了:“你外祖母挑得人是极好的,是谢府的世仆,规矩礼数,都是调教好了得,应是特意寻了宫里的嬷嬷。”
  “翠珠稳重,就留在你身边伺候,泉州和京里一南一北,风俗规矩上,都有很大的差异,你跟前不能没有一个年岁大一些,又稳重的人提点照料。”
  “翠珠年岁小些,就暂时安排去茶房里,到了泉州之后,平常吃用上,也与京里不同,有翠珠在,也能更稳妥一些。”
  虞幼窈点头:“就按姑姑的意思。”
  许姑姑握了握她的手:“还是你外祖母想得周全,有了这两个丫鬟在,也能让你和身边的人,都提前知道一些泉州的情况,到了那边也不至于两眼一摸黑。”
  虞幼窈用了一些药粥,又过了半个时辰,船终于开了。
  接下来,翠珠三不五时,就会提一些泉州的风土、风俗、人情,还准备了一些相关的书籍,让她打发时间。
  刚开始,虞幼窈还有些晕船。
  好在船上带了郎中,用了药,加之翠珠和碧珠伺候也尽心,大约三五日,虞幼窈就渐渐适应了船上的生活。
  夏桃晕船就比较严重,没两天就病倒了。
  有郎中照看着,倒也没有多大问题。
  商船到达泉州码头,已经到了十月二十。
  泉州气候较暖,十月的天气,和京里的秋天没什么区别。
  因要见长辈,翠珠服侍虞幼窈重新梳洗,换了一身浅杏色的小锦衣,斜襟上衣,并八幅湘裙,斜襟、袖遥А⑷挂'上用了杏色的的纹叶。
  考虑到虞幼窈,是头一次正式登门拜见长辈,也不宜“孝裳”登门,浅杏色素雅高贵,也不至于失礼。
  梳洗完毕。
  翠珠扶着虞幼窈上了甲板,咸湿的海风迎面扑来,码头上人来人往,一片繁华喧嚣。
  等在甲板上的殷怀玺,见虞幼窈出来:“码头上停船较多,你三表哥要安排装卸事宜,谢府派了马车过来接你,你大舅和另外四位表哥都过来了,这会儿在码头上等着。”


第748章 谢府
  谢府人口比虞府多一些,但关系却比虞府简单得多。
  太外祖父、外祖父、外祖母、三位舅舅、三位舅妈、五位表哥,都是一脉相承,感情都十分亲近。
  虞幼窈愣了一下,连忙道:“快下船吧,免得让大舅舅,和四位表哥久等了。”
  码头上人多,殷怀玺在前面开路,几个丫鬟和婆子,前后左右地簇拥着虞幼窈,以免人多冲撞了她。
  走了不多会,就看到挂了谢府徽记的马车停在开阔的地方。
  虞幼窈看到有人向她挥手,紧跟着大舅舅,就领了四个年轻男子,有些激动地迎上来了。
  谢府的人都长得不错,大舅舅谢巡四十多岁,须了一把美须,气质儒雅俊逸,三表哥谢景流的长相,就是随了大舅舅。
  虞幼窈连忙上前,给大舅舅行了家礼:“大舅舅好!”
  谢巡也有四五年,没见过虞幼窈了,从前粉粉嫩嫩的糯米团子,长成了窈窕大姑娘,像极了小妹,心里头是既酸涩又欣慰。
  他伸了手,轻轻拍了拍外甥女的小肩膀,点点头:“都是自家人,不行这些礼数,”说完了,他指了站在身后一步的表哥:“几个表哥,你从前都没见过……”
  大舅舅谢巡有两子,大表哥行洲和三表哥景流,大表哥二十有六,已经成家立业,生了个小侄儿,今年四岁。
  二舅舅谢辽有一子,是二表哥谢临渊,今年二十三岁,刚成家不久,目前还没有孩子。
  三舅舅谢迢也是两子,四表哥谢砚清和五表哥谢云泽,四表哥和三表哥,都是及冠之年,五表哥今年刚刚十八。
  虞幼窈一一行礼问好。
  几个表哥也都一一回礼,问安。
  谢云泽年岁最小,性子也跳脱,几次想要凑到娇小可人的小表妹身边,和小表妹说话,都让谢行洲给拦住了。
  待礼数完了,大表哥谢行洲摸了摸虞幼窈的头:“码头上不是说话的地方,小窈儿坐了大半个月的船,想来也是辛苦,就先回府安置。”
  四表哥谢清砚,扯了谢云泽一把,连忙附合:“对、对,太祖父、祖父、祖母,还有婶婶们都在家里等着小窈儿。”
  码头上鱼龙混杂,十分嘈杂,也不好久呆。
  二表哥谢临渊温声道:“太祖父,祖父和祖母,这阵子一直在念叨你,盼着你早些过来,祖母听说你坐的船进了海港,就嚷着要过来接你,也是好歹才把人给劝住,你跟前的许姑姑,带着晕船的夏桃,先一步回府安置去了,其余的下人和行装,会和装货的马车一起送回府。”
  虞幼窈点头:“那就先回府吧,这么久没见,我也想太外祖父、外祖父、外祖母他们,还有几位婶娘,以前都没有见过。”
  她眼儿亮晶晶地,语气透了欢喜和期待。
  每次谢府有商船进京,几个舅母都会为她准备礼物。
  她也会精心准备回礼,虽然没有相处过,甚至连面也没见过,可礼尚往来久了,多多少少也能瞧出好歹来。
  谢巡留在码头上。
  回谢府的路上,殷怀玺和谢家四兄弟一俩马车。
  虞幼窈带着春晓、碧珠、翠珠、柳儿四个人,坐了一辆马车。
  马车走得慢,春晓卷起了车帘,虞幼窈看到街道上人来人往,一片繁华景象,比起京里,也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八月份倭冦大举进犯东南沿海一带,没有波及到泉州,沿海一带百姓安定富足,民风也更开放一些。
  那种遮挡全身的幕篱,在大周朝并不时兴。
  小姐们出门,若不在街上久呆,也不用戴上帷帽遮挡,若是呆得久些,就要戴帷帽遮掩,帷帽上的纱罗,只到肩膀即可。
  沿街一路,虞幼窈就看到,有不少锦衣华饰的小姐,带着下人在街上闲逛,连帷帽也没有戴上。
  翠珠就解释:“泉州纳八方来客,风气很是开放,女儿家也能在街上随意行走,小姐虽在孝期,出来逛一逛,熟悉一下环境,也无妨碍。”
  这要在京里,身上戴了重孝,就要居陋室,深居简出,虞幼窈终于感受到,加诸在身上的条框,一下就松开了。
  谢府世代居于泉州,谢家大宅占地十分庞大。
  太外祖父住在主宅,几个舅舅也不住一起,众星拱月一般,围绕着主宅各住各的,宅子都是相通的,平常往来十分方便。
  大家不住一起,就不会因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闹腾,感情自然能处好。
  进了宅子之后,谢府在垂花门前准备了软轿,虞幼窈上了软轿,先去大房拜见外祖父,外祖母,还有大舅母。
  谢老太太见外孙女儿又瘦了许多,可是心疼坏了:“听说你之前病了,身体好些了吗?坐了这么久的船,有没有晕船?”
  虞幼窈握着外祖母的手:“我身体已经好了,再仔细养一阵子,就没事了,在船上,三表哥也很照顾我,船行得慢,每到一个港口,都会停靠上岸,休整一晚,再继续行船,一开始有些不适,在船上呆久了就已经习惯了。”
  王氏笑道:“大部分人第一次坐船,或多或少都会晕船不适,是需要多坐几次才能改善,我们小窈儿虽然在京里长大,却是随了我们谢家。”
  谢老爷子也是一脸赞同:“咱们小窈儿,模样性情都随了谢家,连就吃食上,也偏好泉州口味,合该是我们家得。”
  虞幼窈长相肖母,唯独一双眼睛不大像,却也是随了谢老太太,打小就喜欢吃海味,这种种地相似,使原本就是十分疼爱她的谢府一众人,对她更是牵肠挂肚。
  因为,在他们心中,虞幼窈不光是外孙女,更是一家人。
  大房这边亲亲热热说了一会话,谢老爷子就道:“你二舅,三舅一家,这会儿都在老太爷屋里等着,快过去吧!”
  虞幼窈听得一愣,按照规矩,她进了谢府之后,理应先进大房,拜见外祖父,外祖母和大舅母一家,然后由他们,带着她去拜见太外祖父,之后是二舅一家,三舅一家,这样一来,一应礼数就十分繁琐。


第749章 亲人
  如此一来,也确实不好再耽搁了。
  虞幼窈连忙从春晓手里,拿了亲手准备的礼物,恭敬地呈上:“我给外祖母做了一条抹额……”
  窄长地盒子里,摆了一条如意纹蜀绣抹额,抹额最中间,镶了一颗鸽子蛋大小的蓝宝石,如海水一般深邃透亮。
  谢老太太笑得见牙不见眼:“我们小窈儿绣活儿可真好,我瞧着上面的蜀绣,和平常看到的有些不一样,如意纹不像绣上去的,好像刻在上面的浮雕,乍眼一瞧,上面的如意纹仿佛会动一样。”
  虞幼窈抿嘴轻笑:“蜀绣明快逼真,生动立体,用了交叉针,螺旋针,虚实覆盖针,针法很特别,是一个好友教给我的。”
  唐云曦善绣,对双面绣很感兴趣,她就教了一些。
  唐云曦不想占她便宜,就要教她蜀绣。
  刚从双面绣里解脱出来的虞幼窈,表示一点也不想学,但为了让唐云曦没有心理负担地学双面绣,她只好硬着头皮学了。
  可把许姑姑给笑坏了。
  王氏也凑过去瞧:“快看上面的蓝宝石,这样纯正,毫无瑕疵的蓝宝,在大周朝可不多见……”
  两人凑一起,把抹额夸得天上有,地上无。
  这一幕,让虞幼窈想到了,祖母第一次收到她亲手绣的“万”字纹,双面绣抹额时的情形,心情难免有些黯然。
  谢老爷子心里酸溜溜地:“一会儿还要去老太爷屋里,你们可消停些,又不是头一次收小窈儿送得礼物。”
  谢老太太白了他一眼,咧着嘴乐。
  虞幼窈一扫心中黯然:“上面的宝石,是表哥从幽州带回来的,我屋里各样颜色还有许多,外祖母和大舅母要是喜欢,一会儿我命人送些过去。”
  谢老太太和王氏愣了一下,这才反应过来,虞幼窈口中的“表哥”,是送她来泉州的“周令怀”。
  谢老太太笑了:“这可是稀罕东西。”
  虞幼窈拿了抹额,帮谢老太太戴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