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表哥万福-第42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门告状,衙门要我拿出证据才肯受理,我公婆因为我男人的死,相继病倒了,要钱治病,家里还有五个娃儿等着揭锅,我也是走投无路,就听人说,说郡主出身名门,很重家风名声,是个活菩萨,见不得百姓受苦、含冤,又,正好郡主今儿要去龙凤寺,若能拦截郡主的车驾,当众为夫鸣冤,郡主指不定就能帮我出头……”
  虞幼窈沉默了一瞬,轻叹了一声:“起来吧,不论如何,你总归是无辜的,既然求到我这儿,我也不能置之不理。”
  张氏连忙磕头:“多谢郡主开恩。”
  接着就被夏桃扶了起来。
  虞幼窈唤了孙婆子上前,交代道:“你带几个人,先随这位大婶一同回家,将她的公婆和孩子一并接到虞园,寻医术高明的大夫替他们治病,家里没了撑家的男人,往后的日子也不好过,在我名下的产业里,给他们这排几个合适的活计,也能养家糊口。”
  张氏不敢再提替夫伸冤的事了,郡主不光请人为公婆治病,还为他们一家安排活计,她已经很感激了。
  虞幼窈也知道,张氏公开拦截她的车驾,就是为了替夫伸冤。
  虽然这件事,被她连消带打,避重就轻蒙混过去,也没人敢提及,可也不是这等小恩小惠,就能真正糊弄的。
  于是,她话锋一转,安抚道:“你先夫为国捐躯,乃为大义,你虽然再嫁,可抚养的却是烈士遗孤,二嫁的丈夫,多年来为幽军效力,没有功劳,也有苦劳,我做主请武穆王麾下的黄军师过来,届时你就将自己的情况一五一十地告之黄军师,黄军师自然会为你做主。”
  张氏一听这话,自是激动不已,扑通一声,跪倒在马车前,“咚咚咚”又是几个响头:“民妇谢郡主恩典……”
  如此一来,这件事也算是处理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了。
  老百姓们深感韶懿郡主圣善,仁厚,纷纷称讼。
  而楼上的韩六公子,却颇有一种虎头蛇尾,草草收场的无力感。
  一切都按照计划在进行,也没有任何错漏,可偏偏就像一拳,打到了棉花上,使了全力的力气,却是徒劳无功,好端端的一桩阳谋,生生变成了一场闹剧。
  韶懿郡主如愿以偿地,插手了张氏告状一事。
  可这个插手,却和他们想得不一样。
  韶懿郡主是故意提了抚恤一事,抚恤一事牵涉了幽军,武穆王不可能坐视不理,一旦武穆王牵涉其中,士族反而陷入了被动局面。
  这算不算是偷鸡不成蚀把米?
  帷幕重新放下,挡住了马车里影影绰绰的人影,马车“哒哒”地继续前行。
  若不是走投无路,平头老百姓哪里敢拦截贵人车驾?
  张氏的前夫死了没几年,倘若拿到了抚恤银,军中平常照拂一二,日子虽然苦一些,也不会走投无路。
  北境苦寒,战士们的晌银和抚恤,都高于其他地区,按照入伍时间长短,所参与的战事,以及军功大小起算,少则八、十两,多则百来两。
  只要不是坐吃山空,抚恤银对普通老百姓而言,形同于一笔巨款。
  她听殷怀玺说过,军晌都是优先发放烈士军属的抚恤银,为此周厉王和王妃,不惜便卖家产,那么在周厉王活着时,就不存在长久拖欠抚恤银一事。


第880章 击敲鸣冤
  周厉王死后,北境被长兴侯搞得乌烟瘴气,本该放发给张氏的抚恤,张氏并没有拿到,因为事涉了周厉王之死,旁人也都讳莫如深,抚恤一事就这样不了了之。
  这就给了她借题发挥的借口。
  虞幼窈紧绷的情绪终于放下来了,藩王不干政事,但是与藩王相关的事,藩王是可以名正言顺地出面。
  抚恤金一事被重新提及,幽军无论如何是不能置身事外,那么将张氏告状一事,交由幽军来处置,再好不过了。
  只要她不沾手,这事就牵扯不到她头上。
  士族再多的算计,也是徒劳。
  这件事,看似被她轻描淡写地化解了,可这其中凶险,身在局中,她是最明白不过。
  这是一桩阳谋,士族从一开始就没有掩饰他们的险恶用心。
  张氏这一跪,已经将她推到了风头浪尖之上。
  美玉岂能与顽石相撞?
  能与顽石相撞的,只有锋刀。
  幽军就是这一把切金断石的锋刀。
  虞幼窈采取迂回术,从抚恤银入手,在大庭广众之下,将张氏的悲苦,推到害死周厉王的一干士绅身上,看似是在祸水东引,也是在逼幕后之人自乱阵脚。
  旁人对周厉王之死讳莫如深,不敢大肆谈及。
  但这并不包括,朝廷亲封的韶懿郡主。
  此举,果然让士族乱了方寸,迫使他们一早安插挑唆的二混子,在大庭广众,众目睽睽之下无所遁形。
  至此,虞幼窈才掌控了局面。
  但是!
  她的反击,才刚刚开始。
  虞幼窈轻弯了一下唇儿:“去州府衙门。”
  叶枭慈正在衙门里处理公务,乍然听到“咚咚咚”地击鼓声,一下接一下,重重地砸进了耳朵里。
  他眼皮不由得重重一跳,顿时有股不好的预感。
  果然!
  外面传来急促的脚步声,一个衙役火烧眉毛似的,冲进了书房里:“大、大、大人,不、不好了,韶懿郡主过来了,正、正在外面击敲鸣冤!
  “什么?”叶枭慈握着毛笔的手一抖,一滴墨就滴到公文上:“你刚才说,是谁在外面击敲冤鸣?”
  衙役抹了一把冷汗:“是、是韶懿郡主。”
  叶枭慈在官场练就多年,一张喜怒不形如色的脸,顿时破功了:“这还真是,出人意料呢。”
  衙役也是一脸懵逼,谁不说不呢?
  震惊过后,叶枭慈拿起一旁的乌纱帽戴到头上,整了整官服:“本官倒要看看,这个韶懿郡主到底在玩什么把戏。”
  州府衙门外面,鼓声阵阵,咚咚咚的鼓声,穿透了附近的大街小巷。
  韶懿郡主在州府衙门击鼓鸣冤一事,也传得沸沸扬扬。
  从四面八方赶来的百姓们,将州府衙门围得水泄不通。
  衙门外面紧闭的朱漆大门,伴着“哐隆”一声响动,被衙役拉开,紧接着衙门时传来“升堂”的声音。
  虞幼窈将鼓槌放回原处,接过春晓递来的帕子拭了手,之后整理好仪容、衣冠,等待堂内传唤。
  大周朝地区实行州、县两治。
  州官统辖下县,已经是地方最大官员,但州府也分为上、中、下三等,上州对中、下两州有统辖权,中州对下州有统辖权。
  州府一般还会兼领其他官职,边境州府的职权,也大于一般州府。
  州府的官职一般是正三品到五品不等,具体品级要视治下地区大小、人口、繁荣、军事等,各种情况而定。
  叶枭慈任辽东三省的州府,但同时他还身兼巡抚一职,职权范围延伸到山陕地区,直接遍及整个幽州,统御地方兵、政、民三司,堪称一方封疆大吏。
  因此又称“幽州州府”。
  幽州州府,这只是叶枭慈个称。
  换个人任了州府,若不能同时兼巡抚一职,也不能称之为“幽州州府”。
  边境巡抚,职能大于其他地区,是由吏部会兵部主持,对地方藩王有制约作用。
  又因各地分设了总督一职,不定期差遣的巡视官,及形形色色的公差御史等,也都在一定程度上,对巡抚起着牵制乃至控制作用。
  所以,州府看似风光,但最主要作用,还是为了牵制藩王而设立。
  叶枭慈看似总揽一省之军、政、民三司,权利通天,被视为“封疆大吏”,但是和其他地区不同的是,边境的军权是掌握在藩王手中,州府有调动权,却并无掌控权,又因州官要牵制藩王,也都时时受到朝廷控制。
  权利大是真大,但危险也是真危险,除了临江叶氏子弟,一般人还真应付不来这样的局势。
  故而,叶枭慈一般不会掺合藩王和士绅之间的事,以免不小心掺合其中,惹了一身骚。
  但毫不疑问的是,叶枭慈在北境权利通天。
  虞幼窈要做的,就是借叶枭慈之手,将算计了今日这一切的人,从阴沟里揪出来,将他们公开处刑。
  不一会儿,就有一个衙役急步过来,卑躬曲膝地请虞幼窈进了公堂。
  叶枭慈例行公事地询问:“堂下何人击鼓?”
  虞幼窈有爵位在身,见官不跪,她朗声回道:“小女子虞氏幼窈,京兆人士,乃吏部左侍郎宗正嫡长女,圣上亲封一等圣尊正一品懿从韶懿郡主,见过叶大人。”
  叶枭慈颔首:“韶懿郡主不必多礼,”接着,就转头吩咐一旁的衙役:“设坐,请郡主落坐。”
  衙役连忙进了内堂,不一会儿就搬了一张黑檀木太师椅,放到了堂中,并请虞幼窈坐下。
  虞幼窈并未推辞,敛衣落坐。
  叶枭慈又接着问:“郡主既敲了鸣冤鼓,进了公堂,那么本官就要依律办事,若有怠慢不周之处,还请郡主海涵。”
  虞幼窈点:“理该如此。”
  叶枭慈这才问:“郡主有何冤情,还请如实交代。”
  虞幼窈从椅子上站起来,站到了公堂前,对叶枭慈屈身行礼:“本郡今日上龙凤寺进香,在返回的途中,却遭遇一民妇,在朗朗乾坤,众目睽睽之下,公然拦截本郡车驾,跪地喊冤,如此荒唐行径,原也不是什么大事,本郡也只当这民妇不通礼法。”


第881章 杀人诛心
  叶枭慈眼皮重重一跳,突然觉得握在手中的惊堂木,有些烫手了,站在堂中的韶懿主翠冠霞帔,身姿笔直,目不斜视,一举一动都尽显了世族贵女,该有的风范与涵养,风骨内蕴,威仪外显,不偏不倚。
  他脑中陡然蹦出了一句话:士族踢到铁板了!
  果然!
  虞幼窈继续道:“这民妇病急乱投医,却也无可厚非,本郡断没有跟百姓计较的意思,然国有国法,朝有朝纲,明辨冤枉,审冤平讼,原也是官府职责所系,本郡又岂能干政乱法,僭越朝纲?岂非乱了国法?本郡虽然蒙天家恩典,受皇恩浩荡,以外臣之女,封了郡主之位,却时刻谨言慎行,奉公守法,安份守已。”
  士族当街算计不成,但张氏拦截她的车驾,当街喊冤一事,必定会有流言传出,士族一定会利用舆论来对付她。
  名高妒起,宠极谤生。
  甭管她插没插手张氏告状一事,一但这件事传开,仍然有一些自命不凡之人,会认为苍蝇不叮无缝的鸡蛋,是她不知安分守已,仗着郡主的身份,公然插手官府之事。
  她虽然身正不怕影子歪,可往往欲加之罪,何患无词?
  传言传得人多了,假得也会变成真的。
  她需要一个光明正大,以受害人的立场,彻底断绝旁人恶意揣测。
  叶枭慈身为幽州州府,无论是牵制藩王,还是平衡士族,都建立在一个前提之下,那就是州府的职责。
  平赋役、听治讼、兴教化、厉风俗,凡养民等等,皆躬亲厥职而勤理之。
  朝廷颁发了国策,收容了大批流民,番薯的推广种植,是重中之重,与他直接相关,而眼下防治疫病,也是迫不眉睫。
  这两件事,虞幼窈都是关键。
  叶夫人今儿早上,去了龙凤寺,甚至还毫不避讳地与她提了叶女先生,就是叶枭慈在向她示好。
  她和叶枭慈有共同的利益,在此之前,叶枭慈的立场在她这边。
  这才有了击鼓鸣冤一事。
  当然,这是她的第一步计划。
  叶枭慈目光闪了闪,顺水推舟道:“郡主所言是极,明辨冤枉,平冤讼法是官府责内之事,有百姓越过官府衙门,求到了郡主跟前,固然是因郡主圣善仁德,百姓不通礼法,又何偿不是当地吏治不兴,以致百姓求助无门,这才病急乱投医,找上了郡主,累了郡主受惊,也是本官有失察之过。”
  县衙在州府衙门治下,叶枭慈对幽州各县有督治、监察、问责之权。
  虞幼窈面色有些凝重:“本郡原也困惑,张氏有冤为何不去县衙鸣冤,但当时四周的百姓议论纷纷,本郡也不好撒手不管,便打算问明情况,而本郡身边的护卫却意外发现,人群里有人故意挑唆、煽动百姓们。”
  叶枭慈面色顿时凝重起来:“郡主可有证据,证实方才所言?”
  虞幼窈道:“本郡命护卫将他们一一捉拿,他们也在大庭广众之下,承认自己是收钱办事,眼下他们就在外面,由本郡身边的护卫看守。”
  叶枭慈一听就明白了,韶懿郡主是有备而来,拍了一下惊堂木:“来人啊,把犯事者带上来。”
  就有衙役走到堂中,拱手领命。
  衙门外面的百姓,也自觉让出一条道来。
  叶枭慈看向了虞幼窈:“郡主请稍坐片刻。”
  虞幼窈道了一声谢,坐到了太师椅上,她原以为绅对绅,这是武穆王和士族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