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白太太受韶懿郡主点拨,决心从懿向善,这也成了韩氏族打击韶懿郡主的借口,而白记道地药铺门前张贴的告示,就是韶懿郡主包庇白府的“铁证”。
夏桃有些不解:“非功名在身的老百姓,不得在公众场合妄议朝政,非议朝廷命官,污蔑皇亲国戚者,罪加一等,以犯上之罪论处,他们怎么还敢非议您?”
虞幼窈淡声道:“法不以众论罪,当所有人众口一词,人云亦云,在人多势众之下,自然就有恃无恐了。”
泡了三个时辰的乳香,水变成了乳白色,乳香也变得软糯,虞幼窈将乳香,放入小巧的石磨之中,转动石磨,将乳香研磨成浆汁。
磨好的浆汁,就像牛乳,透着淡淡的清香。
这是做乳香精露的环节之一。
夏桃撇了撇嘴,虽然这一切是小姐计划中的一环,可小姐为辽东的百姓做了那么多事,百姓们非但不感恩,反而人云亦云,说小姐的不是。
她忍不住为小姐打抱不平:“您就不觉得、委屈吗?”
“委屈什么?!”虞幼窈一边添加乳香,一边转动石磨:“我只做自己觉得对的,并且应该做的,至于旁人怎么看我,随他们去。”
夏桃却为小姐感到委屈:“可是……”
虞幼窈知道她想说什么:“我虽然有圣善之名,也确实做了许多善事,但实际上我为老百姓做的并不多,老百姓也是人云亦云,觉得我心善,但其实并没有享受到,我的善心带来的好处,我又何必背着诸如圣善、活菩萨这样的包袱,给自己找不自在?”
她办了窈心堂,祖母为了替她博善名,少不得要为她造势,虞氏族乐于见成,自然要推波助澜,谢府也打着她的名义,配合她捐助浙江水患,北方旱灾,朝廷为了减轻赈济压力,也在大肆宣扬她的善名,募捐善款,发动民间赈灾。
令她的大好名声在大周传开。
后来殷怀玺,更是借着番薯缓解了北境旱情一事,公然向朝廷为她请功,这才将她的名声推到了至高点。
她的圣善之名,是他们故意传扬之故。
夏桃不服气:“您怎么没有为百姓做事?就凭您试种了番薯,不仅缓解了北境的旱灾,还让襄平及周边几个县区的老百姓们都能吃饱饭,他们就不该这样说您,还有辽东境内,上百万流民能够得到安置,这其中有多少,是小姐与谢府一起合作,要在北境发展蚕业,还要推广番薯种植之故?”
龙城还聚集了上百万流民,还等着安置。
都指望着番薯救命。
没有番薯,谁敢收流民?更别提小姐最近一阵子,又在忙着防治病疫,以及五六月的蝗灾事宜。
小姐的所作所为,哪一样不是为了老百姓?
虞幼窈无奈地转了话题,就问:“我的案子,查得怎么样了?”
夏桃连忙道:“张婆子说,州府衙门在连夜审问了张氏,以及十八个犯二混子之后,根据二人的口供,不过三天就将挑唆张氏,收买二混子,陷害韶懿郡主的案犯嫌疑人,一一抓捕归案了,并且将幕后主使之一,琐定到了襄平知县,贺大人身上,初步怀疑,他和韩氏族有勾结,不过还要经过下一轮的审问,才能确认。”
抓捕的人当中,与贺知县没有牵连,却被一个二流子指认,其中一人某某亲戚姑母的女儿的女儿,那个谁谁谁是个暗门子,他曾看到贺知县身边的亲信在那儿过夜。
暗门子,就是暗娼。
通常都是良家女子,不仅长得貌美,还有不错的出身,诗书礼仪,琴棋书画样样精通不说,还经过特别调教,上了床会伺候男人,下了床会吟风弄月。
大周朝官员不得狎妓,家里的妻妾都是正经出身,伺候人也就那样,不得劲。
许多外面正经的官员,都在外头养了暗门子。
倘若被人发现了,就宣称是外室,养外室虽然不体面,但也不会犯了律法。
贺知县的亲信在外面养了暗门子,就算做得再隐蔽,但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襄平就这么大,二混子们混迹在花街柳巷,这种不三不四的消息,最灵通了。
虞幼窈并不意外,若这个案子,交到贺知县手中,白府肯定要完。
她越过贺知县,直接告到了州府衙门,就是防着知县衙门,与当地士绅有利益上的牵扯。“这样看来,再有三五日,我的案子差不多就能告一段落,到时就该审理张氏丈夫刘大根的案子了。”
虞幼窈心里有了底,在炉子里添了碳,摆上瓷制的蒸馏器,将磨好的乳香浆水,倒入蒸馏器里,密封好。
最早的蒸馏器是青铜器,是为了蒸馏取酒。
后来有人用金、银、瓷、铁做出了不同材质的蒸馏器,工艺也改良了许多,蒸馏提取的效率也提高了不少。
夏桃点头:“州府衙门已经从县衙调取了,有关刘大根之死的案卷,开始调查取证了。”
虞幼窈轻弯了一下唇儿:“案子的进度,比想象之中还要快,叶大人办起事来,还真是雷厉风行,毫不含糊。”
她的案子并不复杂,也不是什么大案子,对州府衙门来说,也是小菜一碟。
关键还要看办案之人的态度。
虞幼窈取了玫瑰干花,将干花岛碎,反复研磨成了粉,磨完了之后,又筛了细粉,加入几滴益母果汁(柠檬),暗淡的红色,顿时变成了鲜亮的正红。
第893章 吊大鱼
再继续加入青果油(橄榄油)进行搅拌,将玫瑰花粉和青果油融合在一起后,加入峰蜡搅拌均匀,倒入唇脂盒里,凝固之后,一盒玫瑰口脂就做好了。
她用小银勺,轻挑了些涂在手背上,颜色鲜亮纯正,透了一般馥郁香甜的玫瑰花香,她滴了几滴水上去,用力擦拭,也不会轻易脱色。
而这时,蒸馏器里的乳香浆汁也沸了,一滴一滴的蒸馏水,从蒸馏器的馏管里,滴到透明的琉璃盏中。
不一会儿,琉璃盏就满了。
虞幼窈换了新的琉璃盏,将刚满的乳香蒸馏水摆到一旁冷却。
冷却过后的蒸馏水,会水、油分离。
金黄色的精露上浮,下面的蒸馏水,就是纯露水,提取比较简单,但只有含油较高,才能提取出精露。
纯露可用于净脸后润养柔肤,精油更珍贵。
这时,殷十走进了屋里:“按照您的吩咐,已经将混迹在襄平城中,士族安插的眼线和钉子都抓了起来,关在城外一处庄子上,派人严加审问,只等衙门正式审理刘大根死亡一案,就可以做为人证,交到衙门手中,成为指控韩氏族,陷害您的人证。”
虞幼窈轻笑了一声:“这段时间辛苦你了。”
士族为她安排了“张氏告状”这一出大戏,可以推断,士族肯定在襄平城中,安插了不少眼线和人手。
她故意指使白府张贴了,是受韶懿郡主点拨,决心从懿向善的告示,进而开展“优惠”活动,麻痹士族。
让士族误以为,对付她的时机到了。
觉得只要搞臭了白府的名声,斗垮了白府,就势必能借由这张告示,顺理成章地牵连到她身上。
士族的眼线和人手在暗处,不易曝露,但他们在襄平城闹出的动静越大,需要做的就越多,曝露的机会就越大。
传播消息,往往要在人比较密集的场合,如酒楼、赌场、闹市,她派人盯着这些地方,纵容襄平城内有关白府和她的不利流言,传得沸沸扬扬,就是为了将士族安插的眼线和人手抓捕起来。
人证抓到了手,也算彻底坐实了韩氏族污蔑、陷害她的事实。
殷十没有多说什么,只问道:“接下来,该怎么做?”
虞幼窈笑了笑:“继续放长线吊大鱼,不过我们抓了这么多人,恐怕会引起他们的警惕,你再安排一些人,继续在襄平城里,放一些对白府与我不利的流言,将襄平的水搅混了,越混越好。”
现在抓到的人,都是小杂鱼,真正的大鱼藏在背后,不会轻易冒头,必须要给他们创造冒头的机会。
殷十点了一下头:“这几天,每日都有百姓聚众到白府门前闹事,白府府门紧闭,连白记道地药铺都关了,会不会影响后续计划?”
虞幼窈表情一淡:“我的网已经撒下了,接下来就看白家夫妻,”她收了收笑容,眉目间渗了一丝凉意:“识不识相!”
……
白老爷和白太太龟缩在府中,听着府外疯狂叫嚣、漫骂,打砸的声音,终于为自己当初利欲熏心的行为,付出了惨痛的代价,流下了悔恨的泪水。
白太太茫然地看着丈夫:“事情怎么会发展到这个地步?韶懿郡主不是说,只要让百姓实打实地得了好处,白府的名声,就有挽回的余地吗?她明明答应过我们,不会让我们家,承担莫须有的罪名……”
白老爷面色颓然道:“可她没有承诺,不让白府损失惨重,也没有承诺,韩氏族不会继续对我们出手。”
讲白了,还是他们太托大。
自以为是地认为,韶懿郡主要利用白府,对付韩氏族,震慑其他豪绅,不会轻易抛弃他们,难免就有些有恃无恐。
白太太惊瞪了双睛,不可置信道:“这、这是什么意思?为了配合韶懿郡主对付韩氏一族,我们家主动承认了,售卖次等药材一事,还主动降价、折扣、赠药、义诊,我们家已经损失巨大,难道这还不够吗?”
白老爷苦笑了一声:“三国时期,吕布被曹操所擒,吕布对曹操说,曹公得到我,由我率令骑兵,曹公率领步兵,可以统一天下了,曹操敬吕布三国第一猛将之名,一时大为心动,但最后曹操还是杀了吕布。”
白太太愣了一下,下意识道:“因为刘备在一旁说,吕布是三姓家奴,这令曹操想到了,被吕布噬主的丁建阳和董太师,一奴不事二主,韶懿郡主要给我们一个惨痛的教训,让我们今后甘心受她驱使。”
一番话说完,她连骨头缝里,都渗出了冷意。
有句话叫,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韶懿郡主要用他们,并不会去纠结,他们是否真心投诚,将来是否会真的帮助她,去对付韩氏一族。
她用自己的方法,让白府无路可退。
韶懿郡主不会考验人性,因为她轻易就能拿捏人心、人性。
一个小姑娘的城府,真的能深沉缜密到这个地步吗?
白老爷点头:“韩氏族表面上针对的是白府,实际上他们的矛头,一开始就对准了韶懿郡主一人,这一切都是韶懿郡主的算计,她以白府为棋,精心布下了一局好棋,士族的反扑越疯狂,等到清算的时候,韩氏族干系越大,就越泥足深陷,不可自拔。”
白太太陡然反应过来:“韩氏族为了对付韶懿郡主,借助了不少士绅力量,难道,”她陡然瞪大了眼睛,不禁倒吸了一口凉气:“韶懿郡主不光要将,韩氏一族连根拔起,还要将与韩氏一族相关大小士绅一并除去!”
白老爷面色沉重地点点头。
白太太身体一软:“那我们现在该怎么做?”
白老爷无奈道:“我们已经彻底没了后路,便按照计划行事吧,韶懿郡主需要利用白府对付韩氏族,是不会放弃我们的。”
传言越演越烈,就在这时,白府门口又张贴了一张告示:白府慕韶懿郡主懿德,决定效仿谢府,将七成家财捐赠武穆王定北王做军资,并且向官府捐一批物资和药材,支援灾民防疫和安置。
第894章 不破不立
消息一出,襄平城内又是一片哗然,在有人心的挑拔,煽动之下,百姓们纷纷认为,白府妄图讨好武穆定北王和官府,逃脱罪责,更是群情激愤。
到了第二天,黄文献和安远将军就上了白府。
白家夫妻战战兢兢地当着黄文献和安远将军的面儿,清点了白府家财,将一叠又一叠的银票,交到了黄文献手中。
待家财交割完毕,白老爷和白太太突然就有种尘埃落定,仿佛了结了一桩心病,连日来的不安和恐惶,尽数落定了。
黄文献见他们还算识相,就道:“郡主让我给你们夫妻二人带一句话,白府与韩氏族合作多年,利害关系牵扯不断,白府借着刘大根之死,咬紧了白府,是最好的局面,有一句话叫不破不立。”
白老爷脸色胚变。
韶懿郡主的意思很清楚,韩氏族不会轻易放过白府,倘若不能在刘大根的案子上对付白府,就一定会从别的地方出手。
韩氏族和白府,作多年,正如白府掌握了不少; 有关韩氏族的把柄; 韩氏族同样也掌握了白府的把柄,并且只多不少。
因为那些把柄,多少与韩氏族有些牵扯,对韩氏族不利; 韩氏族暂时不会损人不利已; 选择了与自己没有干系的济民堂入手,还能借此机会; 把矛头对准韶懿郡主; 一箭双雕。
白府因张大根一案遭受重创,这是最好的结果。
至少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