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白府因张大根一案遭受重创,这是最好的结果。
至少刘大根的死; 与白府没有干系。
只要韶懿郡主遵守承诺; 还白府一个清白,白府还有东山再起的机会。
黄文献又道:“眼下白府的处境越糟糕,等冤情平反的时候,白府就越清白; 越无辜; 白府一系列的优惠活动; 成了痛改前非; 捐赠的行为; 也成了向善从懿; 白府指认韩氏一族的行径; 也成了弃暗投明。”
白太太眼睛越来越亮; 黄军师肯说这番话; 那就说明武穆定北王承了白府捐赠的情。
安远将军也道:“俗话说,知错能改; 善莫大焉,现在做的越多; 白府将来的处境就会越好。白府经此之一劫,蒙受巨大损失; 权当是买了一个教训,希望你们从今往后; 真正能做到向善从懿; 立德立信。”
白老爷激地不已,躬身下拜:“小民受教了。”
黄文献和安远将军前脚刚走,州府衙门就派兵把白府围了起来,衙役驱散了; 堵在白府门口的百姓,大力敲开了白府的大门; 将白家夫妇传唤进了衙门。
刘大根一案,在没有新的证据之前,白家夫妇是以嫌疑犯的身份,被传唤到公堂受审。
案子如火似荼地进行。
黄太太和宁远将军夫人的募捐,也红红火火地展开,百姓们穷归穷,但是他们热情爽朗,有钱捐钱,没钱也都站出来捧个人场,农耕时节百姓们不算太忙,附近的山民,甚至自发地组织村民上山采药捐赠。
防疫病疫的药材,如半夏、艾草、白芷、苍术等,都是常见的药材。
谢府和白府捐赠的药材,也都陆陆续续送往龙城,虞幼窈名下的香坊; 因为药材、香料比较齐全,组织了一些百姓,日夜不停地加紧赶制,各种避疫的香药,脂玉楼还将各类避疫的香方,以张贴告示的方试,向百姓们公开。
百姓们可以自己采药,自己制作。
经常使用这些香药,在日常生活中,也能起到防病的功效。
有老百姓惊奇地发现,身上一些轻微的风寒症状,因为用了避疫的香药,竟然两三天就不药自愈了。
到药店去一打听,就知道了,原来避疫的方子,大多都有扶正袪秽,清洁空气,袪湿行气的功用。
只花少许的时间,就能减少生病,省了药钱,又省了因病耽误活儿的损失,百姓们何乐而不为呢?
要知道,北境物资本就缺乏,药材价格也不低,许多百姓都吃不起药的。
一时间,制香用香风靡了整个襄平县,及周边各个小县,甚至还有向外扩散的趋势。
脂玉楼未开先火了。
就连虞幼窈在听说了这事之后,都忍不住感慨:“要不是那些方子,都是《天香录》和各种香典上记载了,并且都是十分难得的方子,我几乎都要以为,是不是白芍姐姐和青袖姐姐,寻人演了一场场戏,为脂玉楼造势。”
脂玉楼制作各中避疫香药,用于灾民防治病疫,这是站在大义的立场上,建立了良好的经营形象。
公开香药方子,这是造福百姓。
香药方子真实有效,这变相说明了脂玉楼的实力。
春晓忍不住笑:“您手中的香药方子,那都是大浪淘沙之后,传承下来的好东西,也只有您不当回事,换作其他人,少不得也要藏掖着,为自己谋利。”
甭看那些香药方子,用的药材、香料都是常见的。
但是,春晓却是知道,越是高明的大夫,开的药方就越精简,用的药材配伍就越普通,就好比孙伯,他自己研究了不少药方,大部分用药,都是控制在十种药材以内,便是复杂一些的病症,也不会超过二十种。
而香药也是如此。
小姐研制的天泽香丸和膏油,从最初的上百种药材的配伍,渐渐浓缩成了三十多种,所用的香料和药材少了,也更简单了。
不仅降低了成本,效果也更好了。
虞幼窈轻笑了:“个人的力量始终有限,只有让百姓们一起重视,才能达到真正的防预,不要以为灾民得到了安置,就不会爆发疫症。”
春晓愣了一下:“难道不是吗?”
虞幼窈摇摇头,解释道:“灾民逃荒到了辽东,一路上挨饿受冻,身体亏得厉害,眼下灾难还没有真正过去,他们都憋着一股劲,狠撑着,等他们安定下来了,有了食物,精神一松,气儿一泄,会有不少人病倒,病症都有一定的传染性,一传十,十传百,普通的风寒就演变成了温疫。”
防治病疫的香药,有的驱秽避邪、有的扶正温阳、有的袪湿行气,能很好的防病养神,再配合官府一些防治病疫的药,效果立竿见影。
这是药治。
第895章 香坊
另外,中医还讲究治病先治心。
将人的精神养起来了,给人一种心理上的暗示,让他们在潜意识里相信,用了这些药身体能好,身体才会对抗病疫,轻易不会发病。
春晓恍然大悟:“我早前就听说过,很多灾民进了流民收容营都病倒了,那些流民历经千辛万苦,终于到了流民收容营,往往一顿热饭下了肚,紧绷的精神一放松,一口气儿就去了。”
一路逃荒,对流民的身体、心理、精神都造成了极大的创伤。
虞幼窈听得一愣,忍不住抿了抿唇:“每天都死很多人?”
春晓点头:“听说每天至少都有上百人死去。”
虞幼窈半晌才道:“只能尽早将灾民安置妥当,也能避免大批灾民聚集一起,倘若爆发了疫症,牵连是上百万灾民,郎中数量不足、药材大批消耗,这都不是北境可以承受,将灾民分散收容,可以减少疫情发生的机率,就算疫症不幸发生,一个村子,几个村子,也更好控制一些,救治相对容易。”
灾民数量少了,就能得到有效的控制,不会波及太多人,同时也能集中资源,进行救治。
香坊规模很大,清洗药材,晾晒,炮制等,都有专门的人在做,大家手脚麻利,干起活儿来有条不紊。
青袖带着虞幼窈在香坊里逛了一圈。
虞幼窈发现这处庄子很大,而且里面种了不少药材和香料,有些吃惊:“这里原来是一处药庄吗?”
青袖点头:“这处庄子,地处神女峰山下,以坡地居多,种不了农作物,却适合种一些常见的药材和香料,拢共有三万多亩,种了三百多种常用药材及香料。”
虞幼窈震惊了:“居然这么大?”
北境的士绅十分排外,外来人想要置办产业非常困难。
青袖笑了:“不光这处药庄,连药庄附近的山林都买下了,拢共有七八万亩,将来香坊发展起来,还可以继续开劈药园,只需向衙门办理购地即可,我寻了负责安置灾民的幽军,挑了一批懂些药理的难民,签了长工的工契,让他们种药,虽然庄上所产出的药材,没法自给自足,但至少能解燃眉之急,不会被当地的药商卡脖子。”
来了襄平之后,虞幼窈每天都忙得不可开交,也没时间管香坊的事,早前听白芍说了一些,认可了白芍和青袖的能力,就没再关注。
竟然不知道,青袖和白芍两人,不声不响就干出了这么大的阵仗。
她震惊不已:“辽东一带药材价值偏高,这一处药庄应当很紧手,你和白芍姐姐是怎么弄来的?”
白芍和青袖来辽东时,虞幼窈给了她们一大笔钱,让她们随意支用,用于香坊搭建。
青袖解释道:“药庄的原主人是西安的一个药材商,因牵连到周厉王一案,被抄家灭门,他名下的产业被朝廷收回,后来户部和兵部清算,历年来拖欠幽军的军晌,拿不出现钱,就只好将查抄的士绅产业,抵了一部分给幽军,交由幽军自己代为处置,这一处庄子,就是通过了温管家,从幽军手中购买得来的。”
虞幼窈恍然大悟:“朝廷虽然将药庄,抵给了幽军代为处理,但实际上幽军并没有所有权,不能进行耕种,产业的买卖也要经过官府,由官府上报朝廷,又因牵连了周厉王,寻常人不敢沾手,难免就砸到了手中。”
“神女峰这一带,只适合药材生长,但药材伺弄起来十分麻烦,寻常人做不来,原来种的药材,也荒了大半,庄子的价格继续走底。”
青袖点头:“这处庄子,每亩荒地以三百文价格出售,种了药材和树的地,每亩八百五十文。”
虞幼窈惊喜道:“可算是占了大便宜了。”
青袖深以为然:“能以这么低的价格买下这处药庄,除了辽东一带的地价本就很低,这处药庄卖不出去,一直砸在手里太可惜。主要还是,温管家出面打通了官府的关节,官府知道要买庄子的人是您,也犯不着为一处与他们没啥干系,也落不到好处的庄子和您过不去,自然愿意卖您一个人情。”
虞幼窈自然也明白这些:“北境物资缺乏,药材价值偏高,香药制作成本太高,就限制了香药定位人群,以及产量,限制了脂玉楼的发展,购买药庄自给自足,能大幅度降低成本,这段时间,辛苦你们了。”
脂玉楼的定位,一直是贵有贵货,有钱人可以用得起,但也有一些物廉价美的产品,普通老百姓咬一咬牙,也能用得上位。
甚至,每一个季度,还会举办一些优惠活动,将一些积压,又不宜久存的货,以折扣的形式处理掉。
脂玉楼未来要向全国、甚至是海外诸国供货,倘若成本价格太高,辛苦一场,恐怕也只能赚一个辛苦钱。
两人又进了香坊里面。
三进的大院安排得明明白白。
每一道工序都划分了区域,都由单独的小院来做,一个小院设了三个小管事,一个负责院子里的运作,一个负责制作,一个专门负责品质。
另外每十人分一个小队,每一个小队都有专门负责的药材和香料。
一道工序做完了,会有专门的人过来清点、检查、造册,如果没有问题,就会立即送往下一个区域,进行进一步的加工。
工序细化了,流程也多了许多,但每个区域的责任划分也更简单明析。
但凡在哪个工序出了问题,直接寻那个区域的管事,就不会出现互相攀咬,推托责任的情况,每个人的责任,明明白白地,这就杜绝了一些人的侥幸心理,为免出了错担责任,办事也会更认真。
虞幼窈对这种管理方式,大为赞赏。
这时,白芍过来了,笑道:“这法子还是从小姐那儿学来的,小姐要赶制避疫香药,之前提了将制作香药的工序分开,由单独的人负责,形成流水型的制作,给了我很大的启发。”
虞幼窈很感兴趣。
第896章 将一军
“回来之后我就和青袖商议,青袖懂些香药,就将香药制作,划分成了五个大区域,香、药材处理区,香方配伍区,半成品区,成品区,质检配货区,每个大区域,还划分了很多小区,小区还划分工序,都有单独的人负责,管理……”
虞幼窈仔细听着:“你们想得很周全,集权治人,分权治事,运用恰如其份。”
青袖还有些忧心:“这么做有一点不好,就是需要大量的人手,我们之前培养的人还远远不够,散工只做一些简单的避疫香药,倒是没有问题,等将来制作一些复杂的香药,就完全不行了,另外契工每月月钱,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虞幼窈道:“香坊需要发展; 这也是急不来的事; 我看这批散工做事还算麻利,你们看看哪些人能用,可以与他们签长期的工契,香药制作流程细化了; 工序反而简单了; 招收一些人品不错,又手巧的人; 按照需求进行针对性的培养; 想来很快就能上手,等他们上手了; 产量就会大幅度提高; 磨刀不误砍柴工,这是好事。”
老实说,白芍和青袖的所作所为,已经超乎所料了; 一个治事; 一个治人; 相辅相成不说; 又是一块儿长大情同姐妹; 彼此都了解彼此的性儿; 配合起来也默契; 跟着祖母一起; 也见过世面; 简直不能太干了。
换作她自己,也不能比她们做得更好。
白芍又转了话题:“第一批香药已经赶制完成; 明儿就会派人送到龙城,以后香坊每十日出一次货; 直到流民彻底安置妥当。”
虞幼窈从香坊一回到虞园,书云就过来禀报:“小姐; 殿下回来了,在大书房等您。”
“十九哥回来了!”虞幼窈惊喜不已; 连忙拎了裙子; 就跑去了大书房。
辽东一带民风彪悍,没那么多条条框框的礼教,但虞幼窈是世家女,到了豆蔻之年; 男女大防的规矩也要注意一些。
九韶院做为闺院,也要避讳; 虞园安排了前院大书房; 平常与几位舅舅,表哥们,外客往来,都在前院那边。
虞幼窈兴冲冲地到了大书房,突然放轻了脚步,摒住了呼吸,就想给殷怀玺一个“惊喜”。
才靠近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