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表哥万福-第42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虞幼窈兴冲冲地到了大书房,突然放轻了脚步,摒住了呼吸,就想给殷怀玺一个“惊喜”。
  才靠近书房的大门; 她就听到里面传来; 殷怀玺的声音:“殷一,龙城收容营里的情况怎么样了?”
  殷一的声音; 随之恭敬回答:“目前还算稳定,朝廷支援了一批粮食,外来商贾; 及当地的豪绅陆陆续续捐赠了钱粮,只是近来涌入龙城的灾民越来越多,物资消耗太巨,收容营里内的物资,并不足以应付近二百万灾民的消耗。”
  殷怀玺并不意外:“物资还能消耗多长时间?”
  “最多五日。”
  殷怀玺面色沉了沉:“让当地官府上疏朝廷,言明灾民数量太巨,物资不足,请求朝廷继续支援物资。”
  支援的粮食比他预期的还要少。
  殷一不明所以:“可是,朝廷已经向湖广一带的粮产大地,征调了一批粮食,恐怕无力再支援……”
  殷怀玺淡声道:“你可知,我当初为什么要将逃荒而来的流民安置在龙城吗?”
  殷一下意识道:“龙城依山傍水,资源较为丰富,受渤海暖湿气候影响,又受北边高原干冷气候影响,属半干半湿地区,春秋季多风易燥,气温较低; 不易滋生病菌。”
  殷怀玺轻扯了一下嘴角:“龙城还与河北、京兆比邻,大批灾民聚集龙城,会给京兆和河北造成了一定的威胁,朝廷没有粮食,但,”他意味深长地笑了下:“有粮的人,大有人在。”
  殷一愣了一下,就恍然大悟:“您的意思是,让朝廷向民间征粮?河北一带虽然受了灾,百姓们纷纷逃荒,但河北是京三省的粮产大地,这一地的粮产,供养了整个京三省,还绰绰有余,肯定是不缺粮食的。”
  河北当地,那些坐拥良田的大户、商贾、地主们并不缺粮,雇一群身强力壮的护院,再象征性捐一批物资给官府,获得官府庇护,关了府门就能呆在家里,吃香的喝辣的。
  殷怀玺淡声道:“最担心辽东物资缺乏的人,是河北和京兆的达官贵人,只要将龙城缺粮的消息放出去,朝廷不会坐视不理,那些大户也不会袖手旁观。”
  从前流民四处逃荒,对朝廷造成了一定的威胁,但流民并不成势,朝廷虽然头疼,但也不会惧怕。
  如今将近二百万的灾民,都聚集在龙城一带,形成了大规模的集结,连幽军都未必能镇压得住。
  一旦辽东一带物资告磬,几百万灾民就会涌入有粮的河北,在河北集结成势,进而威胁京兆。
  殷一大为震惊。
  朝廷做梦也没想到,殿下会将流民大肆集结在龙城,威胁河北和京兆,变相的逼他们出钱出粮,将了朝廷一军。
  但是!
  殷一忧心道:“您这样做,就不怕惹恼了朝廷?”
  殷怀玺笑了:“国策受阻跟我有什么关系呢?”
  武穆王有什么坏心思?
  武穆王只是被逼接收了朝廷扔来的烫手山芋,有心要为朝廷分忧解难,但士绅不配合,他也心有余而力不足啊!
  殷一一阵恍惚。
  朝廷明确颁发了国策,勒令北境士绅全力配合安置灾民。
  如今国策实行受阻,使灾民无法疏散安置,导致大批灾民集结一地,当地士绅才是首当其冲啊!
  做为受到威胁的朝廷,首先要迁怒是当地士绅,前有周厉王之死,还未时过境迁,后有百万灾民威胁社稷,新账旧账一并算下来,士绅们就要遭殃了。
  殷怀玺轻笑一声:“我向来不喜欢给自己找罪受。”
  收容流民的好处,是显而易见,但好处背后,同时也代表了数之不尽的麻烦,收容营里的安全,物资消耗,病疫防治等等,这都不是辽东可以承受。
  最好的办法是,好处自己全占了,麻烦就交给旁人去头疼,去解决,他只需坐收渔翁之利即可。


第897章 以杀止杀
  殷一心中一定,接着又面含忧色:“可是,朝廷征粮需要时间,最快也要大半个月,我们目前的物资只够五六日的消耗。”
  殷怀玺淡声道:“不急,刘大根的案子,最多三五日就到了韩氏族身上,韩氏族一栽,北境的士绅们会不惜倾家荡产,哭着求着将大批物资送过来,北境士绅有多么肥,会超呼想象,届时不光收容营不缺物资,还能给流民们发放安家的粮食,幽军未来数年的军晌都不用发愁了。”
  谢府甘做出头鸟,捐了大半身家,敲打北境士绅。
  虞幼窈借着防治病疫一事,在这件上面大作文章,韩氏族沉不住气,利用刘大根的案子敲山震虎,打算给虞幼窈一个下马威。
  反而被虞幼窈揪了狐狸尾巴。
  虞幼窈稳坐襄平,以襄平为棋,操控襄平的舆论,将襄平的局势全盘掌控,一招将计就计,就引出士族安插在襄平的暗子,借这些暗子之手; 将她想要传递的消息; 真真假假,虚虚实实地传递给了韩氏族。
  远在西安的韩氏族吃了距离的亏,导致消息被混淆,自然就落入了陷阱之中。
  小姑娘原是打算; 利用豪绅重创士族元气。
  但韩氏族为了算计她; 不惜草菅人命的行为,彻底惹怒了她; 她不光要重创士族; 还要将以韩氏一族为首的一干士族连根拔起。
  殷怀玺轻笑一声:“杀鸡儆猴,远比敲山震虎更有威慑力。”
  这无疑给了北境士绅一个迎头痛击; 士绅元气大伤; 也就不足为惧了。
  殷一面色一阵激动:“郡主真乃女中豪杰,殿下谋事在外,难免顾此失彼,无法顾及北境局势; 自从郡主来了北境之后; 与您内外呼应; 殿下头疼的问题; 也都一一迎刃而解。”
  捐给收容营里的物资; 是要经过官府; 落不到殿下手中; 但如今殿下势大; 大头肯定是要捐给殿下; 才能达到讨好殿下的目的,发挥这笔钱最大的价值。
  谢府的白府就是将五成家财; 捐给了殿下。
  将二成的家财用于购药,捐给了官府。
  殷怀玺笑容一深; 转言又问:“之前听闻,龙城已经展开了流民的安置事宜?”他皱了皱眉; 显然对此并不赞同:“我早前就吩咐过,龙城一带收容的灾民; 皆是西北地区逃荒而来; 要先放在流民收容营里,多观察一段时间,派辽东当地的人,与他们多接触; 帮助他们了解,辽东一带的民风民情; 确定没有问题之后; 再作安排。”
  各地民风民情不同,贸然进行融合,会出大乱子。
  殷一无奈道:“也是迫于物资压力,不得已先将一批识文懂字,精通一技之长的灾民,及其亲属,分别安置到郡主、谢府; 以及您名下的产业; 早前士绅捐赠的物资很有限,也是谢府做了出头鸟之后; 士绅为免落人口舌,这才陆陆续续又捐赠了一批物资,不然连五天也撑不过去。”
  那些士绅确实是不见棺材不落泪; 殷怀玺蹙了一下眉:“都确认了没有问题?”
  殷一连忙道:“殿下请放心,三千潜蛟军化整为零,伪装成灾民混迹在各大流民收容营里,清理那些隐藏在灾民之中的威胁,他们都是久经沙场,身经百战,流民的那些手段,在他们手中无所遁形,因此提前安置的那批人,都是知根知底,进行过多次筛选。”
  殷怀玺声音淡薄锋利:“宁可错杀一百,不可放过一人,切不可给郡主和谢府惹麻烦。”
  能在饥荒之中存活,并且一路逃荒到辽东的灾民,没有一个是简单的; 灾民可怜归可怜; 但这其中肯定隐藏了不少隐患。
  他一早就安排了人手,清除这些隐患。
  殷一神色一凛:“是!”
  殷怀玺显然并不放心:“真正的恶; 只有零次和无数次,在难民收容营里,有幽军和官府镇着,他们不敢造次,一旦得到了安置,脱离了幽军和官府的视线,什么牛鬼蛇神,都要冒出头来,继续派人盯着他们。”
  虞幼窈倒吸了一口凉气,早前春晓与她提了,难民收容营里,每天都要死很多人,她心中虽然不忍,却并没有怀疑什么。
  却没想到,她还是太天真了。
  闹荒年间,饥民相食的惨事,在史上屡见不鲜,道德沦丧之人,多不胜数,殷怀玺凭什么如此大张旗鼓的收容流民?
  又是凭什么维持难民收容营里的安定?
  宁可错杀一百,不可放过一人。
  以杀止杀,残酷又铁血。
  潜蛟军每天都在收割人命,却没有任何人怀疑,因为流民忍饥受冻,身体早都就亏了,春晓都知道,流民营里每天都会死很多人,多正常啊!
  这时,书房里倏然一静。
  半晌过后,殷怀玺揉了一下额头:“进来吧!”
  一连数日不眠不休,令他颇为疲惫,回到虞园之后,精神一放松下来,就难免失了警惕之心。
  虞幼窈深吸了一口气,推门进了书房。
  殷怀玺站在窗边,正在修剪那株朱砂兰,朱砂兰喜温湿,到了襄平之后,因襄平气候较冷一些,便有些萎蘼不振。
  虞幼窈专门寻了擅长伺弄兰花的花农细心照料,这才勉强养活。
  她突然停下脚步,隔着数步之遥,看着殷怀玺的背影,倏然发现,不过大个月没见,他仿佛又瘦了许多,薄薄的衣料服贴在身上,越显得宽肩窄腰,劲瘦无比。
  殷怀玺放下剪刀,转过身来看她:“过来。”
  “十九哥……”虞幼窈反应过来,连忙上前。
  还没来得及反应,就被殷怀玺抱进了怀里,他的怀抱异常坚实,身上还透了一股长途跋涉后,风尘赴赴的气息。
  虞幼窈心中酸涩,声音也闷闷的;“什么时候回来的?早知道我今儿就出门了。”
  “我也是才到虞园不久,”殷怀玺听她语气与从前一般,透着亲昵与关切,眼中透了笑意:“看时辰,想着你差不多该回来了,就没去寻你。”
  顺便再了解一下,襄平的具体情况。


第898章 又气又心疼
  虞幼窈瘪了瘪嘴:“你怎么又长高了这么多?”
  殷怀玺一低头,就见小姑娘乖巧地靠在他怀里,个头刚刚到了他胸口位置,显得纤细又娇小。
  泉州属南方地区,个头要比北方人矮一些,女子身高普遍在四尺八左右(约1。60),显得娇小玲珑,精致可人。
  虞幼窈是随了母亲谢氏,打小就长得娇小,哪怕圆胖一些,也不显得粗笨,痴肥,反而更显得娇润、可爱。
  虞幼窈一脸郁闷:“到了辽东以后,我都成了小矮子,出去走一圈,是个人都比我高,冬梅现在都给我改梳高环,戴小冠,外出的绣鞋,也都换成了双层的鞋底。”
  殷怀玺用力抿住嘴,只是嘴角有些控制不住地抽动。
  他目测了一下,小姑娘的个头,差不多有四尺七左右(1。56米),照这个速度,到十六岁能到四尺八出头(1。63); 就顶天了。
  见他一直不说话; 虞幼窈有些恼了,仰起头来看他:“你怎么不说话,是不是也觉得我长得矮?”
  小姑娘瞪圆了眼睛,一脸不善地盯着他; 殷怀玺虎躯一震:“南方女子; 身高普遍在四尺七八,与你差不多高; 这叫娇小玲珑; 你年岁还小,以后还会长个; 等再过几年; 一定会比许多南方女子长得高。”
  谢谢,没有被安慰到呢:“矮子里拔高个?”
  殷怀玺头皮一麻:“黄军师和安远将军,他们就是土生土长的鞍山人,还有汝真血统; 长得人高马壮; 虎背熊腰; 你别光看我长得高; 和他们一比; 我还要矮上一截。”
  高祖皇帝亲征北伐; 将草原上一支汝真族打散; 汝真族被迫南迁; 到了鞍山一带定居; 为了收拢人心,高祖皇帝给予汝真族自治权。
  后来汝真族与当地汉人通婚; 融入了汉人生活。
  但是,鞍山一带的鞍民; 依然保持着草原的生活习性,喜食牛羊肉; 长得很是高壮,血液里流淌着了草原人彪悍; 参军之人不在少数。
  虞幼窈试想了一下; 倘若积石如玉,列松如翠的殷怀玺,顶着一张郎艳独绝的脸,搭上虎背熊腰的身形?
  下一瞬!
  她就被自己吓到了; 猛地打了一个哆嗦,连忙用力摇头; 将脑中“恶寒”的画面驱逐。
  画面太美; 令人不忍直视。
  殷怀玺放开了她,他不是多注重教条,也不是守规矩的人,骨里头那一星半点的克己复礼,都用在了她身上。
  他连忙转了话题:“虞园还住得习惯吗?”
  “挺好的,”虞幼窈也不纠结个头了,点点头:“听孙伯说; 虞园里的风水格局; 是你精心布局,我没有不习惯。”
  殷怀玺见她气色不错; 就问:“身体怎么样了?”
  “我整天呆在虞园,身边还有许嬷嬷照顾着,哪有什么不好?!倒是你; ”虞幼窈没好气地瞪他,有些气恼道:“眼底又青又黑,你自己说,你到底有多久没有好好休息过了?”
  殷怀玺自觉理亏,识相地闭紧了嘴。
  见他一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