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表哥万福-第44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见这位韶懿郡主,在辽东的日子,也并不怎么好过,可是受了罪。
  回头宫里的贵人们,肯定要问韶懿郡主在辽东的情况,便也能说道一二了。
  心里这样想着,李公公面上却没有表露:“今次过来,太后娘娘就赏赐了各地上贡的新茶,郡主便尝一尝鲜,不过咱家倒是觉得,郡主自己做的玉桂茶,茶香锐久,醇厚而鲜爽,颇有一番滋味。”
  比起贡茶,玉桂茶虽差了几分底蕴; 难得的是,此茶口味殊奇; 也算新奇,又是韶懿郡主亲自炮制的药茶,就显露出了不一般来。
  “太后娘娘她老人家,还惦记着我,”虞幼窈露出受宠若惊的表情来,接着,她话锋一转:“正巧,我也准备了一些东西,孝敬她老人家,便有劳公公一齐带回宫里去。”
  李公公连忙应是。
  两人说了一盏茶的话,表面上只是闲话,但内里的深意,懂的人都懂。
  一个“别有用心”,话里话外都显露了宫中的贵人,对韶懿郡主的厚爱与关切,小到今年的贡茶,大到得知韶懿郡主在辽东受了委屈,已经将韩阁老幽禁在府内。
  一个“闻弦知雅意”; 做出受宠若惊的表情,话里话外都表达了对太后娘娘的感恩戴德; 对朝廷的忠心,尽显了虞氏女该有忠贞节烈。
  双方你来我往。
  直到彼此双方,自觉将想要表达的意思,都表达清楚了,同时对彼此双方表达的态度,都十分满意之后,这场“充满玄机”的谈话,终于结束了。
  李公公满意地笑着,这才站起身来:“时候也不早了,咱家也该宣读太后娘娘的旨意,可不能误了时辰。”
  虞幼窈立马,带着谢府一行人跪到堂中听旨。
  这竟是一旨,加封进爵的懿旨。
  虞幼窈的封号由懿从圣尊一品郡主,变成了“懿昭尊正超品长郡主”,位份不止提了一个档次。
  皇上颁发的叫圣旨。
  太后娘娘并皇后娘娘颁发的叫懿旨。
  一般而言,所有大臣及其内眷的封诰,都是由皇上亲自下谕,由天子近臣根据口谕,拟定内容详情,再经皇上阅览后,用词谴句没有问题,将圣意表达的很清楚,没有偏颇、不详之处,就会亲自拟旨颁下。
  尔今,皇上封宫不出,朝政是由太后娘娘代为处理,一应旨意是由太后娘娘颁下,太后娘娘颁发的,虽然还是懿旨,但为了使懿旨,备具圣旨的龙威,懿旨上不仅要盖凤印,还要加盖玺印,以代表此旨,乃皇上示下,由太后代为传达圣听。
  不光虞幼窈吃了一惊,就连宣旨的李公公,也是心头巨震。
  皇上的姐妹,能被赐封【长公主】。
  皇上的姑母,才能被赐封为【大长公主】。
  皇上的姑祖母,才能被赐封【长郡主】。
  这么大事,宫里竟然一点风声也没有,偈连他也一直以为,这只是朝廷嘉奖的旨意。
  李公公心下骇然,心中隐有猜测,却半分也不敢表露。
  虞幼窈恭顺地跪地听旨。
  懿昭尊正超品长郡主,封号越长,身份就越贵重。
  “懿”是尊号;
  “昭”是当今皇帝之女的封号,宫中眼下只三位公主,除骊阳公主外,其余两位公主,都是以“昭”作为封号。
  如兰妃的女儿,就封了【昭】平公主;
  不过,史上不用特定封号的公主大有人在,有個别特别受宠的公主,往往都另赐更尊贵的称号。
  不能一概而定。
  爵位要分个三六九等,等级相同,品级不同,自然是品级越高的人,身份越贵重。
  品级相同,但等级越高的人,地位越高。
  “尊正”就是等级之分,是正级一等,是所有等级之中最高等级;
  “超品”是品级,正一品之上,才是超品;
  皇帝的女儿,统一都是皇品,如昭平公主,就是昭从皇一品公主,位份就是,从一等皇正一品公主。
  皇品之上,还有御品,如长公主。
  御品之上,还有超品,如大长公主。
  皇品之下,就是圣品,如懿从圣尊一品韶懿郡主,品级是从一等圣尊郡主,等级与昭平公主一样,品级却矮了昭平郡主一头。
  位份是:从一等圣正一品郡主。
  但宗室封号尊贵写否,首先要看等级,之后是品级,但这之后还要看封号,虞幼窈的封号里有一个“懿”字,地位自然水涨船高。
  而现在,她的封号直接提了不止一个位份。
  “懿”变成了“懿昭”,享受有了当朝公主方有的特地封号。
  “从”变成了“尊正”,由从级一等,变成了正级一等,这是嫡公主才有的等级。
  “圣尊”品级,直接越过了皇品和御品,变成了最高的“超品”。
  “郡主”的前面,又加了一个“长”字,由郡主变为“长郡主”,一字之差,地位天差地别,本朝重嫡重长,但凡能扣上一个“长”字,地位非同一般。
  历朝历代,只有皇帝的姐妹才能奉“长”,但还有一种特例情况,就是为朝廷做了巨大贡献,被破格封诰。
  如和亲公主。
  但这种情况,在史书上鲜少见到。
  太后娘娘为韶懿长郡主开了先例,又破格封诰,直接成了大周朝,除了皇上,太后娘娘,皇后娘娘之外,最尊贵之人。
  武穆王还要靠后。
  今后韶懿郡主的称呼,还要再改一改。
  李公公的腰杆儿,又不觉压低了几分,语气也不觉带上了谄媚:“韶懿【长】郡主,请接旨罢!”
  长郡主的爵位情况,借鉴了历史,不过细节处做了一些改动,请大家不要考究,不过长郡主的爵位,实际上是太皇太后的女儿才有的封号,太皇太后经历三代君王,她女儿的封号,也会随着每一代皇帝,而产生变化,封了长郡主的,年岁嗯,都是比较大的,辈分都很高,连公主还要矮,不止一头,只需要向太后,皇后,皇上行礼问好。
  不过这里,女主属特殊情况,封了长郡主,这种情况,在隋唐之后不见有,但其实在此之前,大长公主,长公主,长郡主啥的,没有十分明确的赐封标准!


第933章 食君之禄
  李公公格外,将【长】字加重了一个字,语气里充满了恭敬。
  虞幼窈低眉顺目,连忙双手举高过头。
  李公公满意地,卷起了太后娘娘的懿旨,小心翼翼地放入韶懿长郡主的手中。
  虞幼窈高捧圣旨,恭敬下拜; 声音恭切:“臣女,虞氏幼窈,谢皇上天恩浩荡,谢太后娘娘恩典。”
  李公公看着韶懿长郡主,心下微叹。
  太后娘娘为了替韶懿长郡主提一提位份,还真是煞费苦心; 为免使人垢病“韶懿长郡主”的封号; 冲撞了太皇太后之女“长郡主”; 刻意在封号里,加了一个“昭”字,表明了韶懿郡主的封号,是随了天家公主的封号。
  如此,就没人再多说什么。
  小小的封号,这内里头的深意却是不少。
  宣完了懿旨,李公公又拿了赏赐的名册宣读:“太后娘娘赐韶懿郡主,金丝楠阴沉木镶宝雕凤盒一只……”
  虞幼窈顿时上了心,宫中赏赐的物件,最珍贵的往往放在最前头。
  金丝楠阴沉木是御木,根据品级有一定的规制; 超出了会以“逾越”获罪,宫中更是鲜少赐下。
  除了五万亩良田,另有贡品无数,样样都是价值连城; 太后娘娘还从自己的私库里,额外赏赐了许多东西。
  不一会儿,一溜的赏赐; 很快就将前厅摆得满满当当。
  虞幼窈连忙谢太后恩典。
  然而,这还没完。
  李公公读得口干舌躁,歇了会气,又道:“皇后娘娘,得知长郡主在辽东一带,为了推动国策劳苦功高,还受了不少委屈,赞长郡主深明大义,懿德厚善,不辱家门,不负朝廷,也为长郡主准备了赏赐……”
  虞幼窈有些惊讶。
  接着,就听到李公公开始宣读赏赐名册:“皇后娘娘赐韶懿长郡主,翡翠玉如意一对,蓝田玉松山一棵……”
  之后,又有内侍宫女们,将一箱一箱的东西往大厅里抬。
  虞幼窈麻了。
  皇后娘娘的赏赐,仅比太后娘娘私库里的赏赐少一丁点; 但物品的贵重程度; 竟还在太后娘娘之上。
  整个大厅被摆得水泄不通。
  饶是豪富如谢府,也不禁看得眼晕。
  想到方才出去迎接李公公一行人时,十几辆马车,顺着街道,外加皇上的銮仪,竟浩浩荡荡,绵延了数里。
  虞幼窈连忙又谢了皇后娘娘的恩典,这才起身站起。
  双方交接了赏赐后,李公公又道:“长郡主的冠服兹事体大,耗时日久,内务府正在加紧督造,大约需要月余才能完工,待冠服完成,咱家会另行派人送过来,还请长郡主稍等些时日。”
  “长郡主”的冠服规制,仅在皇后娘娘之下,头上的翠冠,也要由三孔七凤鸾冠,换成十二翚(音同辉)四凤冠。
  翚是一种五彩雉鸡,比七彩凤凰少了两色,地位仅次于凤。
  大周朝除了皇后能用龙凤冠,其余后宫妃嫔、公主及宗亲,都只能用翚配凤,翚的数量多少,视位份大小而定。
  九翚四凤冠,是皇子正妃的礼冠规制。
  十二翚四凤冠是封“长”才有的规制,冠服相应的工艺,比起郡主已然是天差地别。
  月余这还是保守估计,内务府所有人加紧赶工,时间还算紧的。
  只不过,他们这些宫里当差的,向来不会将话往死了说。
  虞幼窈连忙道谢:“便有劳李公公,襄平一带还有诸多锁事,我一时半会也无法回京,便也没什么机会穿戴,缓一缓也是使得。”
  李公公笑容一松,就有些了然:“长郡主劳苦功高,咱家实在佩服。”
  他从京运河,一路坐船,到了辽省连城码头。
  上岸之后,在连城驿站下榻了两日,之后换了马车,一边打探消息,一边前往襄平,一路上走走停停。
  据他所知,龙城收容营还有一批流民没有得到安置,最后一批番薯,要到端午节之后,才能顺利扦插完成。
  大规模推广番薯种植,进行的很顺利。
  只是,眼下番薯才种不久,距离番薯收成,还有五六個月,后头的事还多着,韶懿长郡主不可能现在就回京。
  虞幼窈笑道:“食君之禄,担君之忧,我虽是女流之辈,人单力薄,但举家族内,皆蒙受皇恩,承天恩浩荡,我自幼承家族之礼法义理,自不敢辱没了家门,令家中蒙羞,令祖宗无光。”
  李公公听得甚为满意。
  虞幼窈招呼李公公吃了点用,用了些茶,李公公这才告辞:“明儿上午,咱家要送太后娘娘,对谢的表彰与赏赐,你们好生等着罢!”
  谢老太爷又是一脸受宠若惊,连忙道谢:“有劳公公辛苦。”
  临行前,虞幼窈安排了丰富的礼物,命人提前送到李公公车上。
  一家人恭恭敬敬,客客气气地,将李公公一行人送出了家门,目送李公公一行人渐行渐远,这才狠狠地松了一口气。
  回到前厅。
  谢老太爷摒退了下人,并让人守了门,这才问:“小窈儿,朝廷加封你长郡主这事,你早前可有收到消息?”
  襄平和京里,相隔不远,消息快马加鞭,视加鞭快慢,往往三五日就能送达。
  加封赐赏这事,向来是由内阁商议之后,交由太后娘娘定夺,朝廷若要加封赐赏,肯定一早就有消息传出。
  襄平这边随后,也能听到消息才是。
  虞幼窈摇摇头:“早两天,收到了虞氏族中的传信,说朝廷要赏赐东西,没有提过要加封的事。”
  虞氏族之前也未必知道这事。
  谢老爷子心里有些不安:“这样看来,加封之事,应该是叶大人为你请功的折子,送到京里之后才有的?”
  叶州府除了为小窈儿请功,还上呈了韩氏族相关的案卷。
  这些案卷都是经过审理,证据确凿,大抵是韩氏族陷害小窈儿,杀死刘大根,嫁祸白府,敷衍国策等等。
  其余一干罪名,尚在审理之中。
  暂不做处置。
  谢老太爷点头:“八成是了。”
  虞幼窈道:“方才我注意到,李公公在宣旨时,语气里明显也透了惊讶,加封之事,只怕没有经过内阁议事。”


第934章 专权干政
  谢府一众人,皆是一惊。
  半晌之后,谢老太爷才道:“太后娘娘这……岂不是落人口实……”
  皇上封宫不出,太后娘娘有辅佐朝政之责,凡朝中之事,经内阁众臣商议拟定后,交由太后娘娘裁夺; 就不算专权干政。
  可若是私自裁夺,就有了专权干政之嫌。
  这一纸加封的封诰,就有些耐人寻味了。
  虞幼窈心念一动:“太后娘娘处事还算公允,赏罚也算分明,加封一事,经不经过内阁议事拟定,也是板上钉钉。”
  谢府一众人,都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