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贫家子的科举路-第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所以,他要更加把劲才行。
  ……
  小高山村离横溪镇并不是很远,步行的话,约摸一个时辰就能到了。是以,等林三柱背着包裹到了镇上时,正是辰时时分。
  走了这么多路,林三柱的肚子早就饿了,他摸了摸衣袋里的两枚铜板,准备先去一趟布庄,然后再忙填饱肚子的事。
  横溪镇最热闹的地方就在昌平街上,这边店铺林立,光是布庄就有五六家,林三柱挑了中等大小的一间走了进去,因为他看到这家布庄里有成衣卖。
  店掌柜看到有来客,忙抬头招呼,等看清林三柱身上旧的发白的棉袄后,脸上的笑略收了些,“客官想买些啥?”
  林三柱有些局促,活了三十多年,他还是头回干这种卖衣裳的事,总觉得脸上烧得慌。
  只是一想到自己儿子期盼的小脸,林三柱啥不好意思的想法都没有了,自己又不偷又不抢,没啥可丢人的。
  林三柱定了定心神,解下身上的包袱,打开,而后把新棉袄往掌柜面前一推,满脸堆笑道,“掌柜,我想卖这件新袄子。”
  一听到来人是来卖袄子的,布庄掌柜并没惊讶,他们店里除了卖时兴布料,也有不少成衣卖,所以周边乡村,时常会有妇人拿了自己的绣活来,只要手艺好,他们布庄自是收的。
  掌柜拿起棉袄仔细瞧了瞧,用的只是普通棉布,再看衣裳的走线,嗯,针脚还算细腻,可以收。
  掌柜点头,“算你三十文吧!”
  “三十文?”会不会太便宜了些,林三柱记得自己这件袄子,光买布料和棉花就用去二十多文,再加上冯氏的做工,怎么也不止三十文吧。
  “掌柜能不能再给加点?”
  林三柱觉得,就算再便宜的书,三十文也肯定买不来。
  布庄掌柜有些不耐烦,“三十文,一文都不加,卖不卖随你!”
  要不是看在做工还不错上,就这种料子的棉衣,他才不乐意要呢。
  卖卖卖,林三柱把包裹往前一推,“我卖我卖!”
  布庄掌柜数了三十文钱,林三柱双手接过,仔细数过一遍后,就把铜板用包袱布层层裹好后塞到怀里,最后再看了看柜台上的那件新袄子,转身出了店门。
  没事,身上的旧棉袄还能再穿几年。
  肚子开始咕咕的叫,林三柱从衣袋里摸出早上老娘给他的两枚铜板,快步往前头的包子铺走去。
  大肉包两文钱一个,稍微小一些的是一文,馒头也是一文一个,还有更便宜的粗面馒头,一文钱两个。
  林三柱花了一枚铜板买了两个粗面馒头,剩下的那枚又重新放回了衣袋,而后,边嚼馒头边往前走。
  他准备先去书肆看看。
  总要知道还差多少银钱才行。
  书肆在另一条街上,出了昌平街往南再走上一刻钟就到了。
  路过三亭门时,就听得前头传来噼里啪啦的鞭炮声,想来是谁家在办喜事吧。
  林三柱停下脚步,伸长脖子想一探究竟,结果就看见好多人,正往响着鞭炮的方向涌去。
  “快快快,何老爷喜得贵子,要撒喜钱了!”
  撒喜钱?
  一听这话,林三柱哪里还顾得上啃手里的馒头,把它们胡乱往衣襟里一塞后,就跟着前面的人群,拼命往何老爷家冲去。
  ……


第8章 买书
  何老爷今年三十有五,在今日之前,家中只有闺女六个,添丁对他来说,早已成了心病一块。今年年初,家里夫人又把出了喜脉,听说这次怀相和前几次都不同,除了想吃酸的还是酸的,这下可把何老爷乐成了大傻子,当下在送子娘娘龛前许诺,“若喜得麟儿,必定撒钱三筐。”
  是以,等林三柱跑到何府门前时,看到的,就是那满满的三竹筐铜板,且竹筐外头还用红绸一圈圈缠了,看着喜气洋洋的。
  何管家也不废话,吉时一到,便大手一挥,顿时,众家丁齐动手,黄灿灿的铜钱如雨点般落了下来。
  这样的场面,林三柱还是头回遇到,一时还不太顺手,是以,每次起身蹲下,和撒钱的家丁正好来了个相反,这不,竹筐里的铜钱都下去一大半了,他也才抢了四枚铜板在手。
  好在,在银钱面前,人的潜力永远是无穷的,眼见家丁又抓了一把铜钱往这边撒,林三柱一改蹲地找寻的动作,而是直接往地上一趴,把落下来的铜板,压到了自己肚皮底下。
  一旁的人并不知道林三柱更换了抢钱策略,只以为这人因着抢铜板,一不小心摔了个狗啃泥,于是众人吓得都往两旁躲去,生怕被地上人赖上。
  如此一来,倒是便宜了林三柱行事,只见他把手伸到肚子底下,一寸寸搜寻起铜板来,一个、二个、三个,等摸到第九个铜板时,林三柱的嘴角,已忍不住咧到耳朵根了。
  最后,林三柱的这一趴,共趴出了二十三枚铜板,加上先前抢的四个,这次何府撒的喜钱,林三柱一共得了二十七枚。
  他拍了拍身上的灰尘,觉得同样是满身的泥土,可这活要比下地好上千倍。
  哈哈,今日可真是天降横财啊。
  见喜钱撒完,意犹未尽的人群逐渐散去,只留下一帮衣衫褴褛的乞丐还在等着,林三柱也在,方才他可是听得清清楚楚,那何府管家说了,待会儿还要布施白面馒头,他家狗子可从未吃过白面呢,更别说用白面做的大馒头了,今日自己一定要讨几个回去给儿子尝尝。
  对镇上的人来说,白面馒头只是日常,自然不会馋到与乞丐们抢食。
  很快,十几个热气腾腾的大蒸笼就捧了出来,再看里面的大白馒头,足有壮汉的拳头大,可见,喜得金疙瘩的何老爷,今日心情是多么的愉悦。
  乞丐们在家丁的指挥下排成了长队,他们当中,有人拿着碗,有人提着小竹篮,还有人干脆掀起衣摆,准备直接包着回去。
  而林三柱,早在等馒头的时候,就悄悄把包袱布腾了出来,所有的铜钱都被他贴身藏着了。
  何管家数了数乞丐的大致人数,然后对比了一下馒头的数量,最后决定先给每人分上四个。
  领到馒头的乞丐们个个笑嘻嘻,嘴里是说不完道谢的话。
  林三柱排在队伍中间,没过多久就轮到了他。
  何管家一手各抓两个馒头递了过来,林三柱忙抖开包袱接下,“多谢老爷,多谢老爷!”
  等看到四个白胖胖的大馒头时,激动的林三柱忍不住又加了一句,“何府小公子日后定能当大官。”
  在林三柱看来,这可是最好最好的话了,人家送给他这么多馒头,他总要好好感激才对。
  突如而来的讨彩话,让何管家一愣,紧接着便是满脸的喜色,他一家老小都在何府当差,自然希望老爷能越来越好,所以,这个乞丐说的话,实在太合他心意了。
  “你等等!”何管家叫住了林三柱,然后在众人诧异的目光中,又抓了八个馒头放到了林三柱的包袱里。
  看惯了脸色的乞丐,就没有不精的,自然知道,因为这个同行嘴抹了蜜,何府大管家才又多抓了馒头给他。
  于是,拎着包袱咧嘴傻笑的林三柱,很快就听到源源不断的讨彩话传来:
  “何小公子金榜题名!”
  “何小公子康康健健!”
  “何小公子喜结连理!”
  “何小公子洞房花烛!”
  “何小公子早生贵子!”
  何管家:“……”
  众家丁:啥啥?洞房花烛早生贵子?拜托,他们家小公子还在吃奶呢。
  ……
  找了个干净处,林三柱把馒头一个个摆好,再把包袱系的紧紧的。
  这样就不怕馒头会掉出来了。
  出了三亭门,前头就到了长亭书院,长亭书院是横溪镇最大的书院,院内有近两百多名学子。书院的两侧,则是几个小一些的私塾。
  书香文气聚集的地方,自然带动了不少文化产业,这不,在书院的对面,就有十几家书肆开着,启蒙书册,四书五经,各种笔墨纸砚,真是应有尽有。
  林三柱不识字,自然不认识牌匾上的各种店名,他摸了摸身上的几十个铜板,选了间最不起眼的书肆走了进去。
  看到有人进门,高掌柜几步上前,笑脸相迎道,“客人想买些啥?”
  至于林三柱身上穿着的旧棉袄,并未让高掌柜脸上的表情减弱分毫。
  他们开书肆的与旁的营生不同,在高掌柜看来,凡是会往书肆来的,必是读书之人,或者家中必有读书之人存在。
  老话都说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别看现下人家布衣蔬食、囊中羞涩,说不定啥时候,就突然来个鱼跃龙门,飞黄腾达了。
  所以,对高掌柜来说,上门都是客,他从不做轻视之事。
  见对方语气亲切,林三柱的不自在要好了许多,“掌柜,书肆有小娃儿开蒙的三字经吗?”
  “客人稍等。”
  一听是买《三字经》来的,高掌柜也没耽搁,转身就去书架把书取了过来,“这是刚到的一批,还带着油墨香呢。”
  林三柱双手在棉袄上擦了又擦,接过来后翻了翻,书本用纸白韧,印刷字体黑亮,一看就不便宜。
  果然,一问价格,两百二十文,乖乖,比族长说的还要贵上二十文。
  林三柱下意识摸了摸身上的铜板,“有没有便宜些的?”
  高掌柜又去拿了一本出来,“客人要的话,就算你一百文吧!”
  新拿出来的这本,看着六成新,该是放了好久的,林三柱翻开看了看,相比刚才那本,这本《三字经》虽旧上许多,可不缺页不少章的,正是自己需要的。
  可是,一百文,他也拿不出来啊。
  林三柱双耳发烫,“掌柜,还有没有更便宜的?”
  见对方满脸的窘迫,高掌柜心里有了数,喊过小伙计守着店铺后,自己就起身去了库房。
  约摸半盏茶功夫,高掌柜就捧了一叠书出来,“这些书忘了晾晒,前几日才发现遭了虫蛀,着实可惜,客人你挑挑看,若有能用的,就算你三十文一本好了。”
  一听才三十文,林三柱心中就是一喜,忙伸手把书接过,而后迫不及待的翻看了起来。
  结果,一连翻了好几本后,林三柱不免有些失望,这些书不但有蛀洞,且有几张书页都快掉下来了。
  唯一庆幸的是,蛀虫只吃了纸张的边沿部分,并没把上面的字给吃了。
  林三柱把十几本书都仔细翻看了一遍,最后矮子里头挑高个,终于挑出一本品相还算过得去的《三字经》,买了下来。
  “掌柜,店里有没有便宜的笔墨啊?”
  刚刚付了三十文,这会儿林三柱手上还有二十八文多余,要是可能的话,他想把笔墨也买了。
  知道客人说的便宜,绝对是最便宜的那种,于是,高掌柜直接从一旁的木框中,找了许多次品出来,其实也不能算是次品,比如这些墨块,都是不小心摔断的,还有这几只毛笔,基本都是书肆里的试用笔,有些也仅仅开过锋而已。
  饶是如此,价格也不便宜,这不,断墨条二十文一块,毛笔一支十五文,且这已经是最低价格了。
  高掌柜从断墨中给林三柱挑了最大的一块,毛笔也选了只开过锋的那种。
  林三柱在心里算着账,二十文加上十五文,一共三十五文,自己口袋里的铜钱全都掏出来后,还相差七文。
  没错,还差七文!
  怎么办?
  要不毛笔就暂时不买了吧,林三柱伸手想把毛笔拿出去,可脑海里,又浮现出昨日族学里的一幕。
  林三柱咬咬牙,解下包裹往柜台一放,道,“劳驾掌柜帮我看一下包裹,我去去就来!”
  说罢,便匆匆出了书肆,快步往城南码头而去。
  高掌柜只以为客人回家取银钱了,便没在多想,把书和包裹,还有方才挑好的墨条和毛笔,统统都收了起来。
  ……
  每年的十一二月,是码头最繁忙的时候,一则马上临近年关,再则,天越来越冷,说不得哪天江面就全冻上了,对买卖人来说,要是存货不足的话,那岂不是跑了生意。
  所以,这几日,码头上来来往往的全是货物,吃的,用的,玩的,趁着大雪落下来之前,众客商们,把年前该预备的货物都预备了起来。
  自然,这几日码头的搬运工们也是不愁找不到活计的。
  只是,如果你是生面孔的话,那么,轻松一些的搬运活计就轮不到你了。
  这不,林三柱在码头上走了一圈,发现除了搬运米粮可以随时上工外,其他像布料,箱笼,瓷器什么的,早就被各路小把头给包圆了。
  按他们的意思,要想加入的话,必须先交五十文的入伙费,且五十文也只能保证一个月的活计。
  林三柱只是临时过来挣买毛笔的银钱的,那入伙费什么的,自然不会去交了。
  也不知道林石他们在哪里,林三柱来回找了好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