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下定了决心,陈叶云突然如释重负,原来有了目标和追求的感觉是这样的。
第二天,她就去了高考报名点。
农场大门口摆了张木桌,上头贴了一张大字报写着“高校招生报名点”,桌子后面坐了个女同志,她正登记报名呢。
“小云!”正排队的张翠青看到陈叶云过来,连忙招呼她,“你也来报名?”
“嗯,我也想试试。”
“挺好的,你看看这报名的人得多少啊!我看咱农场出来了一大半。”
陈叶云四处望了望,长长的队伍一列又一列,张翠青说的肯定是太夸张了,但是农场来的人指定不少。
大家精神奕奕,常年下地干活早已粗糙的脸上也一扫疲惫,每双眼睛都充满了期待,等了十年的高考终于来了。
“没事儿,慢慢排着。”陈叶云把手揣进兜里也加入排队大军,幸好前头动作还挺快,登记的同志问了信息收了钱就算报名好了。
等轮到陈叶云的时候,她交了五毛钱的报名费,说了信息,看到登记的同志在上面写上自己名字的时候,心里不禁感慨。
“你准备得怎么样了?”张翠青也交了钱报名,在一旁等着陈叶云过来。
陈叶云娇憨一笑,“没准备呢,以前上课学的东西都还了不少给老师啦,我这回得再捡捡。”
“那也成,你考文科还是理科?”两人并排走着,逐渐远离人群。
“理科,我想考医科大学。你呢?”
“我文科,我以后想当老师。”
“挺好的!”
报了名,不少人都在互相询问,好像高考还没到来就能看见光明的未来了。
卫生所里两人都要参加高考,周医生还挺欣慰。付红本就是下乡知青,她指望趁这个机会回去,陈叶云挺有志气,周医生心里更高兴。
时间紧任务重,她们得抓紧时间复习。
不过,复习的第一个难关来了。
平日里,两人忙空了都抓紧时间看书,不过她们四处借了一圈只找到一本高一语文和一本高二数学书,还残损了一小半,复习资料不全。
“陈医生,你听说没?”付红看了会儿书,神秘兮兮地对陈叶云说话,“前几天怎么那么多知青来看病。”
陈叶云摇摇头,“为什么?”
“说是隔壁省有个知青病倒了,居然被特批回城了,所以好多人跟着学,想试试看能不能成。”
“啊?什么病啊?”
要是随便得个病都能回去,知青不就都走完了。
“他们学了一阵才打听到说是什么癌症呢,治不好的,这才走了,回城里大医院治。”付红一直忙着卫生所的事儿,前头还不知道这些弯弯绕绕,也是昨天才听说的。
不过知青们现在也收了心思,毕竟高考来了,只要考上就能走了。
下班时,陈叶云收拾着准备回家,临走问了句,“付医生,我和翠青约好明天去城里书店买书,你去不去?”
“你能帮我带不?我明儿有事。”
“好。”
第二天一大早,天还没亮陈叶云就起了。今天天气不太好,一起床就感觉到阵阵寒风,吹到手臂上激起一阵鸡皮疙瘩。她打开衣柜拿出件红色薄棉袄穿上,抓紧洗漱好,又拿了两个馒头背上包就出发了。
农场门口,张翠青已经等着了。
“吃早饭没?给你个馒头。”陈叶云一路走出来,刚把嘴里的馒头咽下去,递给她一个没动的馒头。
“我起得早正好没吃呢,谢谢。”张翠青一口咬下去,松软可口。
两人走出农场准备挤公交车去买复习资料。
等了二十多分钟,终于来了辆公交车,两人和其他等车的人一起挤了上去,公交车上歇脚的地儿都没有,人挤着人呼吸都困难。
好不容易到了地方,车上下来一大群人,看着男男女女,年龄各不相同,结果最后都朝一个地方去了,城里的人民书店。
人民书店是青峰最大的书店,书籍类别多数量多,一般大家说要买什么不好买的书都得上这儿来。
“天哪,这人也太多了。”张翠青看着眼前的场景不禁惊呼出声。
人民书店门口排了两条长龙,蜿蜒着到了街尾,压根看不见队伍尾巴在哪里。排队的人群中有不少青年人,也有些中老年。
“他们多早来的啊?”陈叶云低声嘟囔。
结果这话正好被旁边排队的人听到了,那人是个三十多岁的男同志,一脸骄傲地回答她,“半夜就来了,我们四点多过来的就排到这儿了。”
“我们快去后头排着。”陈叶云拉着张翠青的手往后找队伍的末尾,等两人站定排好队,往前一看已经看不到头。
大早上的寒风瑟瑟,排队的人却越来越多,大家都指望能买上一两本复习资料,陈叶云是听农场学校的老师推荐了一本《数理化自学丛书》,人老师说挺适合的自学的,讲得也明白。
“轮到我们得什么时候啊?”张翠青叹了口气。
陈叶云双手合拢放到嘴边哈了口气,“再等等看。”
最近降温了,在外头站几个小时手脚都发冻。
又过了半小时,前头突然躁动起来,人群中议论纷纷,不知道是谁高喊了一句,“今天的复习资料都卖完了,明天请早。”
“啊?”
“这就卖完啦?”
“我们排了好久的队哦!”
一时叹息声,抱怨声四起,各个愁眉苦脸站在原地,迟迟不愿离去。
“全国的印刷厂都在加紧生产,大家要谅解一下,明天再来嘛。”
“怎么办啊?难道我们耽搁这么久就空手回去啊?况且明天再来也不知道有没有。”张翠青有些烦躁,狠狠踢了一脚路边的小石子儿。
“不然我们去收购站看看?看看能不能淘到什么出来。”陈叶云记起之前进城逛街见到过有个废品收购站。
“成,咱们去看看。”张翠青说这话时说得小声,担心被旁人听见了到时候书又没了。
结果等她们两个赶到收购站的时候才发现,这里已经被包围了,在书店没买到书的人早早就将目光转向了城里最大的收购站,这儿各种废旧物品应有尽有,当然包括一些旧书。
“同志,还有旧书吗?”陈叶云赶忙去问管收购站的同志。
负责收购站的同志是个矮胖的男人,他真叼着根大前门吞云吐雾,“都在那儿。”
循着他手指的方向看过去,陈叶云和张翠青走到一处书摞前,那儿原本有挺高一堆高中相关书籍,现在已经被抢售一空。
只剩下地上躺着的几本孤零零的小学书籍。
“都卖完了吗?”
这同志咧嘴一笑,“卖完了,太好卖了,恢复高考的消息一出就很多人来问。早知道就该多收点高中的旧书嘛。”
他真是后悔,现在可不好收了,那是金疙瘩。
“不然我们去别的收购站看看。”陈叶云起身跟张翠青说话,准备再去找找。
“不用去了,城里每个收购站都没了,我这儿啥情况他们那儿就是啥情况。”
陈叶云和张翠青对视一眼,虽说知道希望渺茫还是要去亲眼看见,两人便在城里四处找寻收购站。
结果真被那人说中了,一共三个收购站高中相关的书籍都被买空了,有的人买不着高中甚至只能买初中的将就看看。
“哎,算了算了,咱回吧。”张翠青现在是彻底放弃了,什么办法都想完了,“我们回去借他们的书来抄就是,我不信整个农场没一个人买到。”
陈叶云努力凹个笑容,“也对,大不了抄下来看,真是万事开头难,后面咱们肯定能顺起来。”
两人互相打气一番准备回农场,这会儿离最后一班公交还有三十分钟,再晚就没公交车了,得自己走回去。
往等公交车的地方走的路上,张翠青碰见好几个知青,大家都没买到复习资料,各个都垂头丧气的,有人已经准备写信让城里的家人想办法寄过来了。
“陈医生。”
陈叶云正听着他们说话呢,突然听到背后有人叫自己,她回头一看,是上回自己去人家里给缝线的黄爷。
“黄爷,你也进城啊?手怎么样了?”
黄家老爷子迈步走过来,脸上皱纹因为咧嘴一笑舒展了些,“没事了,陈医生谢谢你啊,你手艺好。我进城看我表姐。”
“那就好,你以后多加小心,别受伤了,不然太遭罪。”
“陈医生,你进城买东西哇?”黄老爷子看她两手空空还挺纳闷,怎么进城了不买点东西回去这不是白跑一趟吗?
张翠青跟几个知青说完话回头找陈叶云,这才发现人和别人聊上了,她一听那人问话,赶忙倒了一通苦水,“可把我们累够呛,走了书店,收购站,都没买到。”
“你们要买高中的书哇?”黄老叶子眼珠子往上转,像是回忆什么,突然他猛地一拍大腿,“我那,那个表姐就是在收那些东西,有些旧的锅碗瓢盆,旧的书啥的。我刚从她屋头出来,里面堆了好些书。”
“有高中的吗?”陈叶云急切问他,声音中已经有一丝期待了。
可人却摆摆手,“这我就不知道了,我认不到字!反正她是一直给我吹牛哦,说她那儿看着破烂,但是想找啥都有!”
陈叶云和张翠青同时看了对方一眼,异口同声道,“那不然我们再去看看?”
说完,两人一起笑了。
毕竟这样的对话今天已经出现好多次了,一直充满希望,又一直失望。
管不了许多,两人又燃起了希望跟着黄老爷子走了十多分钟到了人表姐家。
黄老爷子表姐家在一条巷子深处,一座窄小的平房,房子瞧着是挺破旧,外头的瓦块掉了不少,门口堆着些杂乱玩意儿,一时认不清是什么。
“小芬姐,我又来了。”
陈叶云和张翠青跟着叫人,“芬大娘。”
刘芬今年快六十了,人精瘦小巧,加上背还有点驼瞧着不太高,就刚到陈叶云胸口位置。
她脸上皱纹密布,细长的眼睛瞥一眼自己表弟,“你咋又回来了,刚留你你还慌着走,这会儿还回来。”
屋里头,她男人听到动静出来一看,“你咋又回来了?还杀回马枪啊!”
黄老爷子笑笑,忙解释,“不是,我正准备回去就遇到了我们农场的陈医生,她手艺好啊,给我缝线的伤口好得快,今天她进城想买点儿高中的书,结果走了一圈都没买到。我这不是想起你屋头有嘛!”
刘芬这才打量旁边两个年轻姑娘一眼,一个穿着蓝色棉袄,有些微胖,笑起来挺娇憨,一个穿着红色棉袄,长得挺俊,模样不错。
“你们哪个要书?”
“芬大娘,我们两个都想买。”
“对的,你这儿真的有书吗?”张翠青心里还是有些怀疑,全城的书店和收购站她们都走遍了,这儿,瞧着不怎么样的地方,真能有她们想买的书?
“自己进来看。”
说完刘芬径直往屋里走去。
其他几人也跟着进了屋。
陈叶云走在倒数第二个,一进去就感觉里头光线不太好,还有些潮湿,屋里随处放着些收来的旧物,十分随意,反倒是书籍归置地挺整齐,摞了一摞立在墙角。
“小学,初中,高中的都有,甚至大学的都有几本。”说这话时,刘芬有些得意。
一听这话,二人赶忙上前寻找,结果还真有!高中的语文数学书,理科文科书,甚至还有陈叶云一直想买,人民书店都卖光了的《数理化自学丛书》,就是书籍都挺破旧了,不知道转了多少次手。
上头经常缺了页角,还有些灰,甚至有些书封面上还有些印子,看得出来是饱经风霜。
不过这都不是问题,只要有书就行,两人都有些激动,忙活一天终于有收获了,“芬大娘,这书怎么卖啊?”
“看你们是熟人,一本两分钱。”
“好,谢谢了!真是帮了我们大忙。”
“小芬姐,再给人便宜点嘛,人可是救了我的,不然我这手啊。。。。”黄老爷子絮叨着说话,引来表姐一个白眼。
“救的是你,又不是我,关我啥事!”
刘芬收了钱,拿个树皮袋子给她们分别装好。
买好了书,心里的大石头终于落地,陈叶云一看人屋里的挂钟,已经晚上七点了,最后一班公交车早就走了。
“我们走回去吧,也走不了多久!九点多就能到了。”
“我就不走了,我在这儿住一晚,公交车都没有了,走夜路不安逸。”黄老爷子懒得走回去。“这条道走回去的人还是多,你们跟着一起走就是。”
两人道了谢告了别,又准备返程了。
城里回农场的人还是有些,有人错过了最后一班公交车就自己走回去,脚程快点两个多小时就走到了。
最后时刻买到了书,陈叶云心里高兴,回家的步伐也走得轻松,“没想到最后还能遇到,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