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七零夫妻养娃日常-第12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兰应了声,招呼另外两人烧煤炉,好了后分工合作忙活起来。
  她们忙活的时候,林薇则上楼喊三个孩子起床。
  因为过年期间几乎每天都有人办酒,三兄妹这段时间玩疯了,昨晚十一二点才睡,早上个个睡懒觉不肯起床。
  费了番功夫把他们弄醒,林薇开始给他们分配任务,让他们招呼今天来的小朋友。
  明明和贝贝性格有点像,都爱热闹爱表现,想到中午有热闹,立刻打起了精神,并行了个不太正式的军礼说:“保证完成任务!”
  瑞瑞站在中间,看左右两边的人都跟打了鸡血一样,沉默片刻后也慢慢地举起了手。
  ……
  吃过早饭,差不多十点半左右,宾客陆续到来。
  邓湘云自然是来得最早的,她家就在隔壁,过来旧shigG独伽也方便。之后来的是赵丽刘丹和杨怡,因为几家都很熟了,她们都是拖家带口过来的。
  按照分配的任务,男人由宗绍招待,女人由林薇招呼,孩子们则由三个孩子带着玩。
  刚随军上岛那会明明因为个头矮年龄小,想当老大没人服他,但如今的明明是当之无愧的孩子王。
  虽然明明现在还不满七岁,但他和瑞瑞都遗传了父母,唔……主要是父亲的身高,去年疯狂抽条,如今身高看起来跟八九岁的孩子差不多。
  再加上明明当了一年多班长,气势足得很,小脑瓜子主意又多,不管是年纪小的,还是稍微大一点的孩子都愿意跟他玩。
  和哥哥比起来,瑞瑞的人缘就没那么好了。
  瑞瑞虽然没当班干部,但他每次考试都是第一,作文还上过报纸,公告栏光荣榜上长期有他的名字,家属区里的家长们教育孩子最常说的一句话是——你能不能跟人瑞瑞学学?
  这种情况下,瑞瑞的人缘能好才怪,不被人欺负,都是因为有哥哥罩着他。
  当然,瑞瑞本人也不太在意这些,随着年纪增大,他变得越来越不爱搭理人了,现在关系好的除了妹妹和哥哥,也就一个小石头。
  因为担心瑞瑞性格越来越孤僻,林薇问过他原因,得到的答案是他觉得同龄孩子都太笨了。
  林薇噎了下,问:“明明和小石头不也跟你同龄吗?你跟他们能玩到一起,跟别人怎么不行呢?”
  瑞瑞闻言说:“如果我不跟哥哥和小石头玩的话,他们会伤心的。”
  林薇明白了瑞瑞的想法,瑞瑞跟明明和小石头玩,并不是因为他们比同龄人成熟很多,而是因为他们一个是亲哥哥,他们一起出生,一起长大,一个是上岛后的第一个小伙伴,所以瑞瑞包容了他们的幼稚。
  意识到这一点后,林薇觉得很棘手。
  虽然明明也经常觉得自己是大聪明,但他的情况跟瑞瑞不同,比如当林薇不知道他知道的事时,他会说“妈妈你好笨哦”,然后得意洋洋地告诉林薇答案。
  因此明明说人笨,实际上是小孩子得意洋洋的显摆,但实际上他并不觉得别人有多笨,所以他跟谁都能玩。
  而瑞瑞说同龄人笨,实际上是觉得他们太幼稚了。
  虽然在班级里,瑞瑞和人交流没有障碍,但这并不代表他们相处得来,而是他在迁就别人。所以同学们对他的印象都很好,但一年多过去,明明和小石头都认识了不少新朋友,他身边却依然只有这两个孩子。
  林薇知道原着中瑞瑞跳过级,后来还考上了首都大学少年班,但她原本不打算那么早让他跳级,他太小了,哪怕心智成熟,身高年龄的差距也会让他很难融入集体生活。
  因此她想的是让瑞瑞按部就班地上到三年级,之后再根据他个人的意愿决定跳不跳级。
  但现在林薇觉得,让他按部就班地读下去未必是好事。
  在和宗绍谈过后,夫妻俩找瑞瑞谈了跳级的事,不过当时学期已经过半,而且过完年还不知道什么情况,他们就没折腾,打算新学期再让瑞瑞跳级。
  虽然瑞瑞觉得同龄孩子幼稚,但有哥哥妹妹和小石头带着,他也愿意参与他们之间的游戏的,孩子们那边相处起来也算融洽。
  ……
  仍是十一点半左右开席,因为要招呼宾客,林薇和宗绍分开坐,明明瑞瑞和孩子们一桌,贝贝则因为年纪小,被迫跟妈妈坐到了一起。
  小姑娘不太开心,嘴巴翘得能挂油瓶。
  林薇看得好气又好笑:“跟妈妈坐一起不好吗?”
  贝贝逻辑清楚地说:“没有和明明哥哥和瑞瑞哥哥坐一起好玩。”
  赵丽噗嗤笑出声:“行了,你还是让贝贝去孩子们那一桌吧,看把小家伙委屈的。”
  贝贝听到赵丽的话,眼睛亮晶晶地看着林薇,目光里满是期待。
  林薇:“……”
  最终,鉴在宗贝贝小朋友的强烈要求下,林薇还是把人送到了两个儿子身边,并嘱咐兄弟俩:“别光顾着自己吃,记得给妹妹挟菜。”
  虽然两个孩子一口答应下来,但吃席过程中林薇并不能完全放心,时不时要往孩子那一桌看一眼。
  林薇看,席上其他人也跟着她看,见明明瑞瑞照顾起妹妹来像模像样,便有人夸赞道:“你们家老大老二真懂事。”
  不过这年头大孩子照顾小孩子是常有的事,大家夸归夸,并不觉得多稀奇。
  但也有惊讶的,赵丽看了会说:“明明平时看着不着调,照顾起妹妹来还挺像那么回事。”
  其他人闻言,更仔细地朝隔壁桌看过去,然后纷纷附和、
  明明瑞瑞两个孩子,要说谁更讨人喜欢,那肯定是明明,瑞瑞有点太沉默了。
  但要问想让谁当自己的孩子,那绝大多数人会选择瑞瑞,原因不仅是因为他成绩优异,更因为他稳重可靠。
  兄弟俩之间也是瑞瑞照顾明明更多,再加上明明孩子天性,看起来就更不着调了,不像是会照顾人的。
  今天的明明,着实出乎大家的预料。
  而明明在听到大家的夸赞后,自动忽略了前半句,自信地挺起胸膛,想:
  那当然,他可是老大!
  作者有话说:
  二更


第129章 准备
  当初办贝贝的满月酒时; 宗绍那些战友就说要灌醉他,后来因为一些插曲没灌成。
  如今宗绍将要调职去羊城,他们自然不会手软; 你一杯我一杯搞起了车轮战,一副不把宗绍灌醉不罢休的模样。
  宗绍看在眼中,无奈地问:“你们这么多人灌我一个,好意思吗?”
  一群人都是厚脸皮,面不改色地说:“当然好意思!”
  周建海最直接; 直接给宗绍漫上酒:“少废话; 喝!”
  损友!
  宗绍端起酒杯说:“这杯我敬大家; 祝你们日后都夫妻和美; 阖家安康。”送到嘴边看向其他人; “愣着干什么?一起喝啊。”
  “喝酒喝!”
  愣神的人端起酒杯; 仰头干掉杯里的酒,结果刚放下酒杯,宗绍就又举起了倒满酒的酒杯说:“这杯我还要敬大家; 祝你们日后步步高升,前程远大。”
  宗绍都把祝酒词说完了; 大家还能怎么样; 喝呗!
  但这杯酒喝完,大家就琢磨过来了,早喝完的不再等着其他人撂杯子; 直接端起酒杯要跟宗绍干。
  宗绍面露遗憾,他还准备再敬大家一杯呢。
  之后一个人喝完,立刻有第二个人上; 但宗绍见缝插针也能找到机会敬大家。
  所以最后他虽然喝醉了; 但其他人也没讨到好; 酒席还没结束,他们这桌就醉倒了一大半。没醉的几个也都差不多了,不是趴着围墙往外吐,就是走路歪歪扭扭,一看就喝大了。
  林薇被人喊过来看到这场景,不由有些头大,问其他人桌的人:“他们怎么喝成这样?”
  他们家院子就那么大,前面摆四桌,后面摆两桌,宗绍在前院招呼人,她在后院招呼人,因此不太清楚情况。
  被问的人笑呵呵道:“宗绍不是要调职走了吗?他们没收住就喝多了,没事,等酒醒就好了。”
  大家想灌醉宗绍是真,舍不得他也是真,只是男人嘛,不好意思抱着人痛哭,就拽着人喝酒。
  行吧,反正她也做好宗绍被灌醉的准备了。
  只是喝醉的人太多,有点出乎她的意料才多问了句。
  好在这会酒席还没散,那些家住在家属区的,林薇直接安排没喝醉的男人帮忙送回去。那些没结婚或者媳妇没来随军的,林薇则托人把他们搬到了客厅沙发和次卧床上躺着,宗绍则找人送回了主卧。
  把人安顿好后,林薇叫来三个孩子,让他们去楼上玩,顺便看着喝醉的几人,免得他们吐了都没人知道。
  本来明明不想一直待在上面的,房间里酒味太重了,很难闻。但妈妈说这是重要任务,完成了给他们算工资,明明就……勉强答应了。
  明明答应后,两个小的就好办了,他们都愿意跟着哥哥走,而且他们还三带一,带上了小石头。
  安排好喝醉的人,宴席也差不多散了,林薇下楼送客。
  其他人吃完就走了,赵丽等人却没有离开,林薇把人领到客厅,泡了壶茶,洗了点水果,招呼她们坐下聊天,剩下的碗筷自有张兰三人收拾,这是之前跟她们说好了的。
  她们聊天的时候,外面洗碗的三人也在聊天。
  三人中身形微胖的女人问:“里面那个穿蓝色衬衣的,是不是郭家村大队的?”
  基地周边这些大队,大致上分为两类,靠海以打渔为生的是渔业大队,不靠海种地为生的是农业大队。张兰和陈立华所在大队虽然都是农业大队,但并非同一个大队。
  因此,瘦些的女人并不认识陈立华,问:“郭家村大队的谁?她怎么会来这里吃酒?”
  家属区里的人和周边大队并非完全没有来往,像养鸡场、海鲜旧shigG独伽供应站这种脏活累活比较多的单位,招不够人的情况下,也会从周边大队招工,周边大队也会将孩子送到军区小学读书。
  但总的来说,两边来往并不多,这是很正常的情况,就像周边各大队的人,平时也主要是跟大队社员来往,只是本地人姻亲多,大队之间的来往看着就频繁些。
  但家属里住着的人都是随军军嫂,跟本地人没有姻亲关系,互相之间自然没多少走动的机会,所以瘦些的女人才会这么问。
  胖些的女人说:“郭家大队不是办了个养殖场吗?就是她搞起来的,本事可大了。”
  瘦些的女人咋舌:“我听说他们大队的养殖场规模可大了,专门给部队供应鸡肉鸭肉的,就是她办起来的?”
  屋里林薇也在询问陈立华近况,其他人天天见,发生什么事都能立刻知道,只有她因为忙工作,一两个月不见得能来家属区一次。
  如今的陈立华变化可不小,脸上再无当初离开周家时稚气,眉眼舒展了,说话谈吐自信了许多。
  说到近况,不得不提到养殖场,外头的人以为郭家村大队养殖场的鸡鸭是专供部队的,实际上并非如此。
  虽然部队下面的养鸡场因为规模不大,供应不了那么多鸡蛋和鸡肉,但周围大队办养殖场的不少,县里还有养殖场,都是供应单位。
  虽然周建海是军官,但级别算不上高,做不了这方面的主,顶多给陈立华行些便利,让她能见到负责采购的人,自己去谈。
  陈立华带着出栏的鸡鸭和下的鸡蛋鸭蛋,的确争取到了一笔采购订单,但郭家大队养殖场成立最晚,想挤掉其他供应单位可不容易。
  部队的订单,只是能让养殖场活下来,真正让养殖场发展到现在规模的,是鸡鸭的二次加工与销售。
  当然她们只是闲聊,并非陈立华汇报工作的场合,她说得比较简略,只说养殖场规模要再扩大,她计划对外招工,接下来一段时间可能会很忙。
  邓湘云说:“忙是好事,说明你们养殖场发展得好。”
  “当初你来我们家属区的时候,瘦瘦小小的,谁能想得到,现在要喊陈主任了。”赵丽感慨道。
  “但再忙也不能忘了终身大事,你们单位有没有合适的?没有要不要考虑在部队里找?”妇联主任爱给人做媒,军属安置办跟妇联楼上楼下,刘丹耳濡目染也受了些影响。
  “没错,这是正经事。”赵丽是个爱看热闹的,给了邓湘云一胳膊肘说,“你这当嫂子的可得尽心点啊。”
  “怎么是我不尽心,明明是她一心扑到工作上,没心思考虑这些事才对。”邓湘云叫苦,问陈立华,“你说是不是这样?”
  陈立华没想到自己会被催婚,不过她年纪虽然小,但怎么说也是能独当一面的女强人了,不至于为此羞红脸,大大方方地说:“我是想着现在还年轻,抓紧时间奔事业,等事业起来了再考虑这些事。”
  赵丽几人不太赞同这样的观点,劝道:“就是因为你现在年轻才好找,等年纪大了选择面就窄了,而且你现在事业不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