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荣家方太太和马氏听说王妃派人送东西来了,忙不迭的都让自己得力的陪房去二门上迎王嬷嬷。
王嬷嬷落了轿,见两位体面的管事妈妈来迎她,也格外的有面子。面容更加和蔼了,一路说笑着,去了荣家的长房。
彼时方太太、马氏在厅上已经等候了。荣筠、荣笛、荣筝、荣笙,四个女孩子都在。荣筝心中暗想,他们家和王府走动不多,何时又这般的热络了。
忖度间,两位陪房已经迎了王嬷嬷进来了。
王嬷嬷进了厅,笑着给方太太和马氏行了礼。方太太和马氏都知道这是王妃跟前的脸面,不敢怠慢,只受了她半个礼。
荣家四位小姐给王嬷嬷行了礼,王嬷嬷忙道:“不敢深受。”忙还了。
这边方大太太请王嬷嬷上坐,王嬷嬷哪敢,见下面相对而放一溜圈椅,都设着青缎子闪金绣团的椅袱,她方在下面的一张椅子上坐了。
丫鬟适时的捧了茶果来。
“老奴奉了我们娘娘的旨意,来送灯了。”说着便有个穿墨绿缎子比甲妇人提了个宫灯进来。
荣筝看去,见是一盏八角宫灯。梨木的框架,镶嵌着八面琉璃,每一面琉璃上都画着人物,凑近细看,却是八仙过海的故事。
方太太忙道了谢:“有劳娘娘了,这灯是内造的吧,真漂亮。”
马氏也跟着附和,就是坐在下面的小姐们也都说好看。
王嬷嬷笑道:“是今年宫中赏下来的,想着马上要灯节了,娘娘让老奴送一盏过来。”
方太太让人将灯收了。
王嬷嬷送到了,也没有立马要走的意思,慢悠悠的喝起茶来。方太太和马氏也都是聪明人,猜到这位王嬷嬷肯定还有别的事要吩咐。又殷勤的让厨房备饭。
王嬷嬷倒没有拒绝。
新文求收藏,求推荐
第二十一章 口风
饭罢,方太太和马氏陪着王嬷嬷说话。荣筠姐妹等都退了下来。荣筝和荣笙分别回自己屋里去了。马氏让奶娘把荣笙带回去午睡。
王嬷嬷见时候也差不多了,笑说道:“老奴见荣家会调教孩子,几位小姐都生得不错。尤其这大小姐和三小姐都是容月貌的,太太们可真是有福气。”
方太太和马氏两人交换了个眼神,彼此心下一片明了,王嬷嬷突然提起这个难道是想给小姐们提亲
方太太不得不打起了十二分精神,马氏心里却想,要是给荣筝提亲的话只怕对方非富即贵。到是荣筝那丫头有福气。不过她首先想到的却是自己的亲生女儿荣笙。哎,也不知是什么好姻缘,要是能给笙姐儿也相门好亲事就好了,只是笙姐儿还太小。胡思乱想了一通,恍恍惚惚的听得那王嬷嬷闲话起家常来。
“我们这些人家的女孩子都是娇生惯养捧出来的。你们看看我们家大小姐,那不用说是有郡主封号的;二小姐是娘娘跟前亲养的,如今婚事已经定下了。剩下的就是三小姐,自幼在娘娘屋里长大的,娘娘待她和二小姐也没两样。如今也定了洛阳的陆家。还有四小姐、五小姐,哪个不是手心里的疼。”
方太太顺势问道:“不知你们家二小姐定的是哪户人家”
王嬷嬷笑道:“是永寿公主的侄儿。”
方太太笑道:“还真是门当户对的金玉良缘。”
王嬷嬷点头道:“永寿公主在云南,听说还有两年才回京。只有等回京了才行大礼。”
皇家嫁娶,也轮不到方太太说什么,只是随声附和两句。
王嬷嬷接着又问:“不知你们家大小姐十几呢”
方太太笑道:“旧年冬月里才及笄。”
“哟,那是大姑娘了。嫁妆什么的早就准备齐全了吧,不知定了没有”
方太太心里一跳,手心微微的出着汗,她不安的看了眼马氏。马氏也有些惶惑,暗道原来是冲着荣筠来的,没荣筝什么事。她突然觉得松了口气,腹诽道,我就说那个丫头哪里有这么好的福气。
方太太望着王嬷嬷笑吟吟的脸,忖度了一番,才缓缓说:“我们正准备过了灯节回京,预备秋天的选秀。”
王嬷嬷豁然开朗,忙起身向方太太道喜,说:“怪道不得了。我瞧着荣大小姐才貌俱全,想来一定能选上。将来你们家还会大富大贵。”
方太太喜欢听这样的话,可今天听着不免有些发虚。王妃遣了身边的婆子来问这些话,王妃到底是什么打算。她却是不敢问的。
王嬷嬷又坐了一盏茶的功夫才道了别。方太太和马氏齐将王嬷嬷送至院门外,又让周嬷嬷送上了轿。
妯娌俩这才回了房。
方太太脸色凝重,不大好看。马氏却殷勤起来,拉着方太太问:“大嫂,您说是不是王妃要给大小姐说亲啊”
方大太太茫然道:“我不敢问,只好往这上面猜了。如今看来怕是要将豫王府给得罪了。”
马氏忙说:“大嫂快别多想。送大小姐入选是早就决定好的事。王妃想来也不会怪罪,这不是让个嬷嬷来探口风了嘛。大家都没说破,只好当不知道。您说是不是”
方太太点点头,心想只好如此了。
且说王嬷嬷坐了轿子回王府,立马就去了王妃的银华殿回话。
“娘娘,他们家的大小姐是要预备秋天待选的。”
王妃听了,倒有些诧异,随即又冷笑道:“哟,想着去是攀别处的高枝了。倒是可怜了我们瑢哥儿,一片痴心,没个好下场。”
王嬷嬷猜度道:“娘娘预备和三爷实话实说么”
王妃皱眉道:“这个你就别问了。他们荣家想要攀高枝,我倒要看看,那荣大小姐有没有这样的福气和运气。”
还不到傍晚,王嬷嬷来家里打探荣筠的事就瓢到了她耳朵里。
荣筝微微的有些惊讶,这事有些奇怪。前一世根本没有这样的插曲。当然她也没有和荣筠去王府参加什么诗会。前一世,过了灯节后,大伯一家就上路了,到了清明祭祖的时候也没回来,只让管家稍了份祭礼。端午除服的时候,大伯家也没露面。九月十九,他们就接到了管家送来的信,信上说大姐已经入选上了,封了从六品的选侍。
只是她这位大姐虽然有才有貌,可是在后宫一直不太顺坦。好不容易有了宠幸,才从选侍进到了才人。偏大姐并不怎么得宠,进宫三年了,才有了身孕。后来生了位公主。据说皇上连看也没看过公主一眼。可惜公主有福没命,长到四岁的时候殁于痘疹,死后连个封号也没有。皇上怜惜大姐,才把份位又进到了贵人。后来又听闻大姐丧女后,心情一直抑郁,加上没有宠爱,宫中势单力薄,几番折腾就病下了。只可惜大姐才活了二十七岁就殁了。死后,皇上念及曾生育过一位公主,最终封了个荣嫔。
大姐去世的消息传来时,她刚养了琪姐儿不久,身子还没有恢复。只让廖显帮她在菩萨面前上了香,供了经卷。如今想来也不知廖显到底有没有做这些。
大伯官运亨通,得力于他的才干,和大姐入宫并没多大的关系。
荣筝将以前的事情都想了一遍,想着大姐可怜,年纪轻轻的就去了。她既然能预知到将来的事,要不伸手拉她一把,阻止她入宫,说不定今生能走出另一番别样的人生。
可是大伯那边,哪里是她轻易能插手的。
荣筝在屋里踱着步子,百思不得其解。
正好肖王氏进来了,笑着禀道:“小姐,太太让您过去商议灯节的事了。”
荣筝点点头,又问:“太太是不是还要准备宴席给大伯一家送行呢”
肖王氏点头说:“是,小姐倒料着了。”
荣筝叫了紫英,主仆俩去了马氏院子里。
马氏正和周嬷嬷商议事情,见她来了,满脸堆笑道:“三小姐过来了。”
荣筝点点头。她心中唯一所担心的,就是大姐的将来,想着要不要打听清楚王嬷嬷到他们家来,是奉了王妃什么的命令来的。或是说王妃对大姐到底有什么想法。
此刻,她想到了沐宝纹,暗道,或许从她那里能打听到什么。眼下正好有个机会。
第二十二章 筹谋
马氏交代完了周嬷嬷,周嬷嬷便退下办事去了。
这里马氏就应付起这个与她隔了一层肚皮的女儿来。
“我找你来,是想问问你,十五那天你有什么安排”
荣筝笑道:“想好好的陪两位堂姐一天。她们这一走不知什么时候还能再回来了。”
马氏点头道:“倒也是,你们大姐要准备入宫待选。要是选上,这一辈子都怕出不了宫门了。你们姐妹聚日无多。正好汴河里要放水灯,我说要不你带了你的姐妹们出去赏灯吧。”
荣筝道:“我倒也这么想。既然太太开了口就这么决定了吧。不过我还有一个要求,就是想再邀请一下王府里的三小姐。”
马氏明白荣筝想还礼,笑道:“成,这事你自己计划去。要用银子给我说。”意思是请不请得到,怎么安排你自己来,我可不管。
荣筝也的确不想让继母插手,于是便答应下来。这边又去了荣筠房里,和她商议怎么回请沐宝纹赏灯的事。
荣筠一人在屋里做针线,听见丫鬟通报荣筝来了。她才放下针线,起身相迎。
荣筝自己揭了帘子走了进来,笑吟吟的说道:“大姐这般下功夫,是给自己赶嫁妆不成”
荣筠脸一红,忙道:“你又来打趣我。”
荣筝并不和荣筠客套,上了炕坐了。将荣筠未做完的针线拿来看了眼,见是一方绫帕,扎了荷莲叶的样。看样子是准备夏天用的。
“大姐手巧,这荷绣得可真好看。就跟池塘里长出来似得。”
荣筠神色淡淡的,将针线收了,陪着荣筝说话。
荣筝将自己的来意说明了。
“我想着后天好日子,大姐你又还没回京。就把三小姐给回请了,就请她赏灯吧。画舫船我们家自己就有,让人收拾出来,在汴河里游一圈。两岸多少景致,看也看不够。我想了,也不用备什么席面,只准备两桌精巧的果碟就好。”
荣筠听着堂妹这样说,便知道她早就有安排,点头道:“三妹妹做主吧。”
荣筝瞅着荣筠笑:“不知大伯定了什么日子起程”
荣筠道:“十七。”
荣筝想,有两天的盘旋,看样子不大可能将大伯一家留下来,但是只要弄清了来龙去脉,就算大伯他们回了京,也能好好的谋划盘旋。反正距离待选的时间还早。
荣筠想了想又道:“既然是回请王府的三小姐,我也出一部分的银子吧。”说着便叫丫鬟拿银子来。荣筝没有和她客气。
荣筠出了十两银子,荣筝自己再出十两,继母那里肯定还有帮衬,想着席面应该没问题了,画舫也是齐全的。手中就宽裕起来。
荣筝见荣筠身边没有旁人,悄声问道:“听说大姐回京是要准备待选的,你自己有什么打算”
荣筠红着脸说:“三妹妹这是什么意思。自然是家里人让我做什么,我就做什么。难道还会违逆父母的意思”
荣筝见荣筠有些发急,忙宽慰她:“大姐别急。我们姐妹俩私下里说几句真心话。人人都说皇宫里富贵,我看呀那后宫的日子并不见得那么好熬。大姐偏偏又是这样脾性温柔的,要是有个帮衬就好了。”
荣筠急忙向荣筝摆手,正色道:“三妹妹别乱说话。”
荣筝才觉自己有些失言,又笑道:“要是大姐不愿意的话,不如我们想想法子。”
荣筠骇然,盯着荣筝瞧,仿佛不认识她似的。
话还没说话,丫鬟进来回禀事情,荣筠拉着荣筝的手急切的说道:“刚才那些话三妹妹可别拿出去乱说。不然我们俩只怕都死定了。”
荣筝笑着点头:“大姐放心,我心里有数。”
她回房后,赶紧给沐宝纹拟请帖。隔日一早,就让肖王氏送到王府去。
到了巳时二刻肖王氏就回来了,笑着回禀:“小姐,王府家的三小姐已经答应了。”
荣筝便喜欢起来,忙忙的和肖王氏及紫苏几个商议明日宴请的事。
怎么个宴请法,请哪些人,用什么样的画舫。荣筝也理出了个头绪来。她一一吩咐道:“这件事太太不愿意插手。只好我自己来做。好在钱是够的。画舫我们家自己也是有的,出去问问管家娘子就知道了。什么样的规格,用什么样的幔子。点什么样的灯,这些都要和管家娘子过来商量一趟。卢嬷嬷,还得麻烦你去请吴嫂子过来一趟。”
负责来往传话的卢婆子答应着去请管家娘子吴瑞家的。
这边荣筝又道:“外面出去玩,最要紧的是安全。护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