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负责来往传话的卢婆子答应着去请管家娘子吴瑞家的。
这边荣筝又道:“外面出去玩,最要紧的是安全。护院的事就交给罗护院。这事还请紫英去帮我把罗护院请来,我亲自交给他事项。”
紫英便去传话。
荣筝又道:“玩得好,玩得尽兴。我们家说来还是有服未满,不能太热闹了,所以一概的丝竹就免了吧。只好在果碟子上下功夫。如意你把灶上的张嫂子请来,我有话问她。”
如意答应一声忙去请张嫂子。
荣筝见肖王氏在跟前,心想奶娘是府里的老人了,当年母亲在的时候,祖母在的时候,这些事经历过不少,便把自己的打算说了一遍给肖王氏听。
肖王氏听后点头赞道:“真是难为小姐了,处处想得这么周全。只要等管事的来商议妥了,就能定下了。”
荣筝道:“我年纪小,没经过什么事,想来有不少的疏漏。到时候还请奶娘提个醒。”
奶娘笑道:“小姐放心,奴婢都知道的。”
之前肖王氏还有些担心,太太不愿意管,小姐又是第一次料理这样的事,怕荣筝没个头绪。如今见她做事很有章程,主次分明,又细心周到,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没多久,那些管事的人都请了来,荣筝分别和他们商量好。确定好了用什么样的画舫,挂什么样的幔子,用什么样式的桌椅。还让罗护院找了几个熟水性的候命。又让灶上的拟了菜单来。荣筝看了半晌,删减了几样,重新添了几样。有两样自家厨房没怎么做过。
荣筝道:“去清风酒楼里预定吧。他们家这个做得好。”
肖王氏答应了。
家里的三位太太是不愿意出去,倒是小姐们都喜欢外出的。五位小姐,再加上一位沐三小姐总共六个人。另外荣筝还给齐家的姐妹们下了帖子,能来的有二表姐、三表姐和六表妹。这样一来就九个人了。加上自己手上的钱,已经足够了。
一切有了章程,荣筝也放了些心,只是不忘嘱咐各处要小心应付。
马氏听着周嬷嬷汇报完荣筝屋里的情况,她愣了半晌方道:“这个三小姐倒有些意思。还不满十三岁,行事倒像是个当家好些年的奶奶想出来的。又处处周全。”
周嬷嬷忙陪笑说:“谁说不是呢。”
马氏冷笑了两声,又和荣笙道:“你将来要是有你姐姐的本事就好了。”
荣笙还年纪小,不大晓事。不过这次荣筝并未宴请马家的人,这让马氏心下十分的不痛快。
新书求收藏,求支持
第二十三章 元宵
很快的就到了元宵佳节。
荣筝准备的事也齐全了。
还不到申时,齐家的表姐妹便坐了车子来荣家,准备晚上一道去汴河赏灯。
女孩子们都聚集在荣筝的屋子里。荣筝特意请了荣筠和荣筱过来帮来待客。荣笛则依旧是副客人的样子,诸事不管。荣筝知道指使不动,只好由着她去。
荣筝私下悄悄的和齐家二表姐蕴娴说:“上次二舅太太让人送东西过来,我听孟嬷嬷说起过二表姐你的亲事已经定下了,真是可喜可贺呀。”
蕴娴红着脸说:“你怎么都不去我们家玩玩”
荣筝道:“忙完了这阵子定去。也不知姥姥想我没有”
蕴娴道:“怎么不想,天天念你呢。”
荣筝还惦记着沐宝纹也不知她什么时候来,又不好去催促她。
这边都快酉时了,荣筝还不见沐宝纹的身影,暗想难道她不来了吗心里着实放不下,便让肖王氏遣了肖禄去打听。
到了酉正,天色都黑了,沐宝纹才坐了一顶小轿来了荣家。
荣筝亲自迎了出来,见到了她松了口气说:“我都差点让人去王府里问三小姐今晚能不能脱身呢,好在你过来了。”
沐宝纹满是歉意道:“家里也有事,母妃拉着我,也走不大开。后来母妃听说我有事才放了我,实在抱歉。”
沐宝纹是第一次来荣家。
她见着了荣筠,瞅着她笑,又点头说:“荣大小姐好久不见。”
荣筠陪笑道:“好久不见,三小姐近来还好”
沐宝纹笑道:“还好吧。”
等到了沐宝纹,就可以出发了。罗亮带着家里的护院们,护送着小姐们上车的上车,上轿的上轿。浩浩荡荡的出了门。
荣筝最后一个上的车,和她同车的是荣筱以及六表妹。沐宝纹坐的依旧是来时的轿子。
荣筱和荣筝说:“三姐,我听说今天这事都是你自己操持的,可真不容易啊。处处都要顾虑到,想来也辛苦。”
荣筝说:“本来是我闹着要出来玩的,不可能不管吧。以前祖母在的时候也常热闹,她走后倒冷清了许多,正好今年人这么齐全。想着姐妹好好的聚一聚,不然下次相聚还不知道什么时候呢。”
荣筱点头道:“这倒也是。大姐、二姐一走,不知什么时候才能见面了。”
齐家六表妹年纪小,不大爱说话,但是一直笑盈盈的,看上去很开心。
车轿出了大门一路往西而去,直至西水门便桥。
荣筝隔帘看去,两岸已是华灯初上,星星点点,一派富贵繁华的景象。
早已围了围幕,请小姐们小了轿。上了早就备好的画舫。长约三丈有余,宽约两丈不足。通体大红,只是漆色并不十分的鲜亮。在暮色的笼罩下,更显得有些颓暗,挂着白色的帐幔。早已有仆妇恭候多时了。荣筝见旁边还有两艘小船,便知是罗护院他们所用。荣筝看见了人群里的罗亮,向他微微颔首。罗亮心中明了,亦向荣筝颔首。
荣筝扶了婆子的肩头小心翼翼的上了画舫。
今天来的女孩子们不少,所幸他们准备的这艘画舫也够大。
平静微波的汴河上,除了他们家的船,别处也有不少的画舫,各式各样的。远远近近的,还有不少的丝竹声传了出来。
荣筠站在船舷边凭栏眺望,眼中也平静无波。
“大姐,进去吧,这外面冷。”
荣筠却道:“你先过去吧。我想吹吹风。”
荣筝莞尔,也就由着荣筠去了。她进到船内忙着招呼。桌椅是固定在船上的,倒不怕浪涛兴起的时候,桌椅倾倒。
荣筝忙着招呼姐妹们。荣笛和沐家三小姐倒混熟了,俩人坐在美人靠上说笑。也不知道荣笛说了什么,沐宝纹弯了腰,捂着肚子笑。满脸的红霞。
“荣三小姐,你们家这位二小姐说话真有意思。”
荣筝也忍俊不禁,道:“今天有疏忽的地方,还请三小姐海涵。”
沐宝纹摆摆手说:“你就别管我了,我和你们家二小姐自在的说会儿话吧。”
这一边蕴娴和三表姐蕴霞叽叽咕咕的不知说些什么,见她来了,两人都回过头来,蕴娴笑道:“我们家的那块池子也收拾出来了,去年的时候祖母还让大哥找人种了些莲藕、菱角下去。到了今年夏天,想来就能游船赏了。”
荣筝无不羡慕道:“我最喜欢齐家的那个园子了,有山有水,大舅舅又精通园林,布置得和江南那些园子一样。”
蕴霞就笑话荣筝:“你又没去了江南,怎么知道江南园子是个什么样”
荣筝笑道:“我看书啊,书上都写着呢。”
其实是廖家的大姑姐嫁到了扬州了,荣筝去过两次,对他们家的那座园子记忆深刻。那时候起,她就想要是她也能有座如此漂亮的园子就好了。种种树,养鱼养藕。修个亭台轩馆,傍水的地方再建个水榭。遇到开的时候,邀上姐妹们赏赏,游春游船。不知多么的怡然自得。
荣笙比谁都兴奋,在船舱里跑来跑去的,奶娘胆战心惊的跟在后面,又生怕荣笙去那窗户边,万一一失手掉进了水中。她就是有十条命也不够赔的。
荣筝皱眉训斥道:“姐姐妹妹们都规规矩矩的,就你是个淘气包,以后再这样,可不带你上来玩了。”
荣笙见姐姐训她,有些害怕,拉了拉奶娘的衣角。
奶娘瞅着荣筝脸色铁青,哆嗦道:“三小姐都是奴婢不好,奴婢定好好的看着五小姐。”
荣筝瞪了荣笙两眼,奶娘就把荣笙给抱走了,生怕把荣筝给惹恼。
站在外面吹夜风的荣筠进来了,脸上已有了两分浅浅的笑意。沐宝纹见了她,就撇下了荣笛找荣筠说话去。
“荣大小姐,什么时候我们再一起作诗好不好你写的诗,我嫂子都称赞说你的句子新奇。”她不好意思说她三哥十分的喜欢中意。
荣筠歉然道:“只怕要拂了三小姐的美意了。父母已经决定后日一早就起程回京了。”
“啊,这样啊。”沐宝纹满脸的失望。
荣笛上来笑说道:“三小姐以后上了京,我们也可以相聚啊。再说说不定什么时候我们又会回汴梁来。”
沐宝纹讪笑道:“这倒也是。”
荣筠心里却想,倘若顺利进宫的话,她只怕不能再这样和姐妹们自在的见面说笑了。此刻她竟有些感激荣筝安排了今天的赏灯。她向荣筝看了一眼,荣筝察觉到她的目光,也回过头来,两人点头微笑。
求收藏
第二十四章 游船
汴河东西贯通,沿河栽满了杨柳。年前就已经过了立春,赶着节气上来了,天气也就一天比一天的暖和。想来下个月,那两岸的杨柳也就染绿了。
画舫渐渐的在水上行驶起来,推开一圈圈的波浪。出了西门便桥,行不多远,就能看见金梁桥、太师府桥。不仅沿岸的柳树,就是桥梁也挂满了灯笼,犹如虹桥卧波。桥上行人如织,言笑晏晏。
沿岸的商铺酒楼,更是搭了山棚,挂满了各式各样的灯。将夜晚点缀得犹如白昼一般。
昔日里不大出门的小姐们都瞪直的眼睛看着两岸的景致。荣笛不由得也发出了一声感慨:“真是漂亮”
荣筠不大和姐妹们说话,自己去了船尾,倚着美人靠上,望着夜景发呆。荣筝悄然走上前去,挨着荣筠而坐。
“大姐,想什么呢”
荣筠有些强颜:“我看景致呢,只怕今生会再也看不见这样的景致了。”
荣筝觉得这位大姐可怜,低声和她说:“大姐,那天我和你说的话虽然有些违逆,不妥当。但却是真心的。要是大姐以后有什么心思想法,记得给我写信。我们姐妹一起想法子。”
荣筠怔忪的望着荣筝,荣筝的五官虽然还没大长开,可已经足够的秀气了。她眉头微蹙,却是一片的坦然。荣筠觉得荣筝待她的真,她拉着荣筝的手说:“三妹妹,你又能有什么法子。都说这是命,半点不由人。”
荣筝却笑道:“不是说成事在天,谋事在人么。哪里明知道是火坑还往里面跳的。你放心,我定会帮你想个法子的。”
俩人说着,荣笛过来了。荣筠慌忙的止住了这个话题。
荣笛上前笑道:“你们两个说什么呢,我也听听。”
荣筝见沐宝纹此刻一个人了,心想正好去找她打探一下,撇下了荣筠和荣笛,歉然说:“两位姐姐慢慢看。要吃什么让人给你们拿。”
荣筠的目光追随着荣筝而去,神情莫名。
荣笛挨着荣筠坐下,喃喃说:“姐姐,你有些奇怪。”
“我么,哪里奇怪呢”荣筠正色道。
“不仅你,就是三妹也很奇怪。”
那些私密的话荣筠不愿意告诉胞妹。
荣笛突然听见不知何处传来了一阵竹笛声,不由得侧耳细听,那笛声越来越近了。荣笛笑道:“姐姐,吹得真好听。”
荣筠点头说:“这支曲子叫梅落。”她目光如水的望着岸上的杨柳,缓缓念道:“中庭多杂树,偏为梅咨嗟。问君何独然念其霜中能作,露中能作实。摇荡春风媚春日,念尔零落逐风飚,徒有霜华无霜质。”
荣筝走到沐宝纹跟前,只见沐宝纹旁边立着个丫鬟,丫鬟手上端着个天青色的瓷盘,盘子里盛的是越梅脯子。
荣筝从丫鬟手里取过了盘子,自己端了坐在沐宝纹跟前,与她闲话起来。
“原来三小姐喜欢吃越梅。”
沐宝纹笑道:“我喜欢吃这酸酸甜甜的东西。”她见荣筝端着盘子,忙从荣筝手里取过盘子,放到美人靠上,说道:“哪里用你来服侍我呢。”
荣筝便和沐宝纹说起话来。
沐宝纹道:“要是往年的灯节都在京里过的,只是今年前面母妃身子不好,父王就没有让母妃跟着一道入京朝贺,我们就留了下来。其实在宫中过灯节,还没有今天有意思。”
荣筝微笑道:“不管怎样,能和家人在一处就是最大的幸福吧。”
沐宝纹点头道:“倒也是。”她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