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荣筝让浮翠赏了两人酒钱,就让他们回去了。
    这里厨房的饭菜也备好了,如意过来服侍荣筝用饭。
    经历过这么多事,她哪里有什么胃口。如意在跟前劝道:“夜里还长着,奶奶多少也得吃点垫肚子。饿着怎么行呢,仔细明一早奶奶又说头晕胃疼。”
    荣筝勉为其难的吃了半碗清淡的汤面。
    夜里躺在床上的时候,荣筝望着黑越越的帐顶,和身边的如意说着话。
    “那边的人有没有为难你”
    如意如实道:“奴婢被两个粗婆子看管了起来,哪里也不许去。当时奴婢急得不行,偏偏又打听不到半点关于奶奶的事。那时就怕奶奶出个什么意外。后来看守我的那两个婆子走了,我就趁机跑了出来。幸好身上还有点钱,雇了辆骡车赶了回来。奴婢倒是心疼奶奶,奶奶您没出什么事吧”
    荣筝辗转了几次,说道:“我当时就差点要了他的命。现在想起来,当时我就那么大的胆量呢,敢径直朝他脸上刺去。如意,说不害怕绝对是骗人的,他威胁我说要对君华动手。我我真不知该怎么办。君华要是有个三长两短,不全是我的过错么”
    如意是个泼辣的性子,听了此事后,气得从床上坐了起来,愤愤不平,破口就骂:“真是衣冠禽兽,罔顾伦常。这样的人就该让他不得好死”
    荣筝道:“好啦,所幸我们都没出什么事。他打的什么算盘我十分的清楚,这事要好好的谋划一番,不能先乱了阵脚,叫人给牵着鼻子走。”
    如意才又躺下,询问道:“奶奶可都告诉郡主呢”
    “郡主身子不好,我哪里敢开这个口,只好想别的法子。能自己处理就自己处理吧。”
    “这倒也是,郡主要是知道了,那还了得。只是奶奶受的这份屈辱,迟早叫那个乱人伦的混账东西给还回来。”
    今天受的侮辱荣筝终身难忘,两世为人都不曾有人这样的羞辱过她。这口恶气自然要出只是在出气之前,她得想办法弄清一些事情,她得摸清沐璟到底有多大的能耐,沐璟的身后到底站着谁,敢说出那样狂妄的话。
    “如意,明一早你让人去把崔七爷给我请来,我有事要请他帮忙。”
    “好,奶奶放心吧。听闻这个崔七爷最是大爷信任的人,听说没有他打听不到的事。交给他奶奶该是放心的。”
    荣筝有些困了,说道:“好了,不管出什么事,都明天再讲吧。”她打了个呵欠,合眼安睡。
    恍惚看见沐瑄从外面走来,一身银灰色的铠甲,在阳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辉。荣筝见到了沐瑄满是欢喜的向他跑去。
    “君华你总算是回来了。”
    沐瑄却半点没有喜色,本是左手的地方却空空如也。肩膀处冒着鲜血,脸色铁青,冲她吼道:“你还我手来,还我手来”
    荣筝吓得大叫了一声。直到有人在旁边用力将她给推醒。荣筝睁开眼来看见了烛台上的光亮,才知道原来是在梦中。她额头上全是汗,小衣也全湿了。心口乱跳得厉害。
    如意焦急的关切道:“奶奶做噩梦了吗”
    荣筝披了衣裳坐了起来,不敢再睡了。如意安抚了荣筝一阵,又披了衣服下地在香炉里撒了一把安眠的香药。
    后来再睡时,是她身子再也支撑不住了。一晚上噩梦不断,全是折磨。等到她再次睁开眼的时候已经是朝阳将窗户染黄了的时候了。
    如意听见了动静走了进来,陪笑道:“奶奶您醒呢”
    荣筝有些虚软无力,看了她一眼,说道:“夜里一直睡不好,没想到都这个时候了。”
    如意笑道:“奴婢让厨房给奶奶炖了燕窝粥,这会儿还温温的。”
    随即有小丫鬟捧了巾帕热水进来,雨棠也进来了。几个丫鬟服侍着荣筝梳洗完毕,又用青盐擦了牙,漱了口,用了一碗燕窝粥。分派了两件事,又有肖王氏进来给荣筝请安。荣筝应付了两句。
    浮翠进来禀道:“奶奶,崔七爷来山庄了,说在棠梨书斋等候奶奶。”
    荣筝点点头,道:“先让他暂时等会儿,我去给郡主请了早安就去那边。你让人好生伺候着。”
    荣筝换了身柳绿色的素面褙子,白纱挑线裙子,便去了锦绣院。
    她跨进了锦绣院,有丫鬟在给廊下的花草浇水,见她来了纷纷问好。荣筝点头问道:“郡主在哪间房里”
    丫鬟回答说:“崔七爷来了,郡主在东厢和崔七爷说话。”
    荣筝一时有些怔忪,不是说崔尚州在棠梨书斋等着她嘛。怎么这么快来锦绣院呢。后来转念一想,崔尚州来给郡主请安是多么寻常的事。她便径直去了东厢。
    “郡主昨晚睡得可好”
    荣筝一进门就问候,端惠郡主正和崔尚州说着话,那崔尚州又是一副侧耳聆听的样子,两人说得正是兴致,突然听见了荣筝这一句,都匆忙回过头来。端惠倒没什么,含笑道:“你来了。”
    崔尚州的脸上却显得有些不自然,这细微的情思却完完整整的落在了荣筝的眼里。
    荣筝抿嘴微笑:“郡主昨晚用了药,今天头疼的病可好些呢”
    端惠还来不及回答,崔尚州立马插嘴问道:“郡主的病又犯了么”
    “关大夫都说没什么事,你们一个二个比我还紧张。昨晚睡得还好,早起倒不觉得头疼,头晕。”端惠又仔细打量着荣筝的脸,见她异常的敷了重重的脂粉,可脸上还是掩盖不住的憔悴,关切道:“看样子妹妹昨晚没有睡好。”
    “是啊,一晚都噩梦连连。”
    端惠含笑道:“别是想的东西太多了吧。过两天我带你去云台寺住几天,听听佛法静静心也好。”
    荣筝慌乱的答应着,没有想太多。
    崔尚州随荣筝一道出的锦绣院。后来跟着荣筝来到了棠梨书斋。
    荣筝拿了明前龙井招待崔尚州。以往崔尚州出入棠梨书斋时,完全没有把自己当外人,这里的书更是随他爱翻哪本就翻哪本。就是躺在这地上也没人敢说他什么。如今沐瑄不在家,面对着荣筝多少有些拘束。
    此刻他规规矩矩的坐在圈椅里,微微的向前倾着身子,一副恭敬的样子。
    荣筝有些焦急道:“崔七爷,对不住。让您大早的赶来,我实在是没有法子了,能想到的人只有七爷兴许能帮上忙。”
    崔尚州听荣筝说得焦急,意识到出了事,敛眉问道:“大奶奶,您不急。慢慢说到底出了什么事”
第一百六十二章 直觉
    
满院子的朝阳,却因为方位的关系,阳光根本无法透过玻璃窗照进屋内。c,
    荣筝端坐在大理石书案后,略垂着头,尽量保持着语气平静。昨下午的事她言简意赅的向崔尚州大略的说了一下。
    崔尚州听后勃然大怒:“这也太不是东西了”
    荣筝反而还劝崔尚州:“七爷你先别动怒别的事暂且放一边,我只是特别的担心君华。昨晚一夜的噩梦,全都是不好的征兆,偏偏他隔我们太远了,怕鞭长莫及。”
    崔尚州忖度道,他就是再有本事也无法将手伸到军营里去。
    “世子他就算再禽兽不如,也不至于对自家兄长下毒手吧”
    荣筝说:“他说的话几分真我也不清楚,所以需要七爷帮我。”
    崔尚州忙道:“大奶奶请吩咐。”
    荣筝不缓不急的道来:“我只想让崔七爷暗中帮我调查一下,看看世子到底有多少的本事。西北大营那边有多少背景。若是世子背后有人的话,请帮我查一下,那个人是谁。”
    “就这些吗”
    荣筝点头说:“只有先弄明白这些,才知道世子他到底是唬弄人的,还是当真心狠手辣。我也好想应对之策。”
    崔尚州道:“好,我会去查明真相。不过在我还没查明之前,希望大奶奶别冒然行动,也切勿鲁莽行事。”
    荣筝道:“我知道的。正好这里郡主说要去云台寺住几天,我也趁机躲一躲,月底王妃的生辰,看样子郡主也是不愿意去的。不管出什么事,我选择和郡主在一处。别人也奈何不了我。”
    崔尚州道:“大奶奶自己多保重。还有郡主那里也让大奶奶费心照顾了。”
    “她是我大姑姐,如今又住在家里,本来就该相互照顾的。七爷不用特别吩咐。这事我半句都不敢向郡主提起,等到以后有个定论了再告诉她吧。”
    崔尚州点头说:“也好,郡主她毕竟体弱多病。”
    崔尚州得了荣筝的命令便去细查沐璟的底细。
    沐璟虽然是个没有任何实权的纨绔子弟,可是身份闪耀,手下养了不少的能人,从幕僚到护卫,想要下手查沐璟的事,是有些难度的。好在崔尚州对王府极熟悉,他打算先从王府着手,从沐璟身边最亲近的人开始。
    接下来的日子,荣筝都在不安总渡过。她害怕沐璟再有什么行动,几乎不出山庄。铺子和庄上有事她也只让负责的人来山庄向她禀报。别说这两处,就是回荣家和齐家她也不敢。
    在去云台寺之前,荣筝去书斋找了好几部经书,每日在清音馆伏案抄写。说来也奇怪,原本乱纷纷的心思,在抄经文的过程中竟然找到了安宁。
    郡主见了总是夸奖荣筝的字写得好,不免又让她给自己写了两幅卷轴。
    四月十七,王府那边遣了人来请郡主和荣筝回王府住几日。来的不是别人,而是严太妃身边的陪房,尤嬷嬷。
    端惠再怎么不喜欢王府那边的人,但是多少也要给太妃几分颜面。亲自接待了她。
    尤嬷嬷穿金戴银,遍身绫罗。行为气派和大户人家里的太太夫人没什么两样。郡主抬举她两分,她也十分的受用。
    “二姑奶奶回来了,这些天太妃和王妃都特高兴。正巧王妃的寿辰要到了,所以让老奴来这一趟,请郡主和大奶奶回去住几日。”
    端惠含笑道:“倒辛苦嬷嬷来往这一趟。只是这里我身子抱歉,大夫又说要好生静养。已经和云台寺的主持说好了,打算去清心静养一段时间。”
    尤嬷嬷诧异道:“那么说郡主是不打算回去呢”
    端惠道:“王妃的生辰是件大事,我会派人送寿礼去的。只是我一个寡妇,出入这些场面也不大合适。”
    尤嬷嬷奉了严太妃的旨意来,她也是知道王妃对栖霞山庄这对姐弟不喜的,如今见郡主拒绝,也在她的意料之中。
    “那大奶奶呢她总要回府吧”
    郡主含笑着说:“大奶奶要陪我去云台寺,她也不回去。”
    “大奶奶也不回啊。”尤嬷嬷来之前还以为就算请不动郡主,至少可以请动大奶奶,但目前来看,似乎一件都办不到。这山庄里的人确实有些孤傲,都拿着架子,难怪王妃会不喜。
    郡主说:“是的,我已经和她商议过,她也答应了。嬷嬷要是不信可以去问她。”
    尤嬷嬷哪里敢不怀疑郡主的话,忙道:“老奴不用了。”
    不一会儿端惠便端茶送了客。
    送走了尤嬷嬷,端惠让人叫来了荣筝,与她商议:“太妃身边的人来请我们回府,我已经回绝了。只是再怎么说也是一家人,做得太绝了好像也不大好。我已经让人备了份寿礼,君华的那一份,你给准备吧。”
    荣筝点头道:“是给王妃的寿礼吧”
    “对,不用太费心思。应应景就行。送得太丰厚了,说不定人家看也不看一眼。她难道还缺什么不成,差不多就得了。”
    荣筝应着是。
    “对了,你这些日子都在抄经书,已经抄了多少呢”
    “大悲咒已经抄完了,楞严经才抄了三卷。”
    端惠微笑道:“没想到你倒是个有慧根的。没抄完也没关系,我们去云台寺可以慢慢的抄写。”
    从锦绣院回来后,荣筝简单的拟了一个单子,交给了如意:“你照着单子上写的,去看看库里有没有,有的话就用库里的,没有的,现让人去买。在二十前给我办妥了。”
    如意看了一眼单子,只见上面密密的写了有十几样东西,点头说:“奶奶放心吧。”
    且说尤嬷嬷并不如意的坐了轿子回了王府。
    她径直去了严太妃的静宜居。
    彼时,严太妃小憩才醒。她还没进门就听见了里面传出的笑语声。尤嬷嬷不敢肆意上前打扰,询问着廊下的丫鬟:“可是来什么人呢”
    丫鬟回答道:“嬷嬷不知,是崔家太太来了。”
    “是大太太还是四太太呢”
    “两位都来了。”
    尤嬷嬷心道怪不得,她去了耳房歇息。
    这里崔大太太正兴致勃勃的和严太妃说些当年的旧事。
    “那还是承平八年吧,老奴刚养了我们绣姐儿。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