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她起身整了下衣裙,又对着镜子理了下头发,才匆匆往厅而去。
荣筝出了暖阁,又穿过了东间,走了一段,才到了厅。
舅太太派的是自己的陪房孟嬷嬷。
荣筝一跨进门,孟嬷嬷就站了起来,笑语盈盈的向荣筝行了一礼,说道:“表小姐,我们太太让老奴给您送点东西过来。”
荣筝笑着道了谢,请孟嬷嬷坐,又让紫英给上了碗秋茶。
“姥姥身体还康健吗舅舅们,舅母们可还好我的那些姐姐哥哥们都还好吗”
孟嬷嬷笑着一一回答了。
荣筝得知长辈一切安好也就放了心。如今除了荣家,就是外家齐家是她最亲近的人了。
“老夫人时常念叨你,还说等过了年要派人来接你过去住段时间。表小姐不知道,如今二小姐的婚事都定下来了。”
荣筝听说她二表姐的婚事定了,也替二表姐喜欢忙问:“是哪户人家”
孟嬷嬷笑道:“定的是我们大太太娘家堂兄的侄儿。”
前一世她的二表姐就嫁的是大舅母家的娘家侄儿,她差点给忘了,便又嗔怪道:“这么大件事怎么也没人来通知我们一声,不然也好去给二表姐道喜。”
孟嬷嬷抿嘴笑道:“荣家老夫人的服还未满,想着荣家是不走亲戚的,所以太太也没让通知。”
荣筝倒不好说什么好。
孟嬷嬷又起身道:“我还得去给老爷和太太请个安。”
荣筝会意便让紫苏赏了孟嬷嬷一两银子,还道:“天气冷,劳烦嬷嬷跑这一趟。拿去买酒吃。另外请帮我转告外祖母,就说等过了灯节得空了我就去看望她老人家。”
孟嬷嬷笑吟吟的接过了道了谢。
荣筝又吩咐紫苏送孟嬷嬷去上房那边。孟嬷嬷退下了,脸上一直端着笑,心里却想,这个表小姐看上去倒稳重懂事了不少,看样子是长大了。这下老夫人总该放心才是。
荣筝让人解了地上还绑着夹板的两口箱子。肖王氏帮荣筝打开了箱子,立马就呆住了,不由得感叹道:“三小姐,齐家人可真是大方啊,送您这么多好东西。”
荣筝便上前来看,果然箱子装满了东西,从笔墨纸砚到香囊玉器,还有两匹布。俱是上等的杭绢。这么一匹,他们家的铺子里是要五两银子一匹的。
荣筝让紫苏和紫英帮她把东西收拾出来,除了一部分留作自用,其余的全部拿去送人。上到父亲、大伯父、大伯母等,下到身边服侍的这些近人,亲疏有别,她送的东西也轻重有别。
连三房那边服侍荣筱的大丫鬟果儿都得到一串琉璃珠。在荣筝的礼单里,杜鸿是排除在外的。她故意忘记了他,今生不想再和那个男人有半点的牵扯。
荣筝行事大方,一时间得了众人的赞赏。荣筝微微一笑,十分的大方得体。前世她不曾做这些,虽然也活得自在,不过能得长辈们的欢喜,想来她今后的日子也能过得更舒心些,她也乐意讨好。
外家送她这么多的东西,自然是外祖母和舅母们心疼她的意思。母亲早早的走了,就留下了她一根独苗,齐家又担心继母对荣筝不好,处处便替荣筝想到了,所以格外的大方。
“爹爹,姥姥派人来告诉我,说过了年想邀我去齐家住一阵子。”
荣江点头道:“岳母想你了,你去小住一段时间也好。”
荣筝不想留在家看马氏的脸色,自然是能有多远就躲多远。她从父亲的书房里出来时,恰巧遇见了前来给父亲请安的杜鸿。
两人皆是一愣,荣筝遥遥的隔着行了个礼就从别处走了,两人不过打了个照面,连句话也没有说。
第六章 试探
杜鸿望着那抹窈窕的身影渐渐远去,眉头微拧。
刚才荣筝可曾正眼瞧过他一眼,还是在她的心中,他从来就是这般的微不足道。他如今虽然只是个依附荣家读书的外男,但他也是个争强好胜之人,自然也盼望着有一天能够金榜题名。难道不管他怎么努力,在荣筝眼里看来还是不值一提么那么往日里她待自己的情谊又该如何解释呢
想到这里杜鸿心中有些憋闷。他盯着院子里的泡桐树看了半晌,才抬脚往荣江的书房去。
荣江正坐在书案后细细的品他那一盅才沏好的大红袍,刚才院子里的一幕他已经瞥眼看见了,脸上却装作若无其事一般。
等到杜鸿到了跟前,恭恭敬敬的给他行礼时,荣江含着笑点头道:“你来了。我这里正好有新茶,你尝尝吧。”说着便吩咐旁边的小童给杜鸿也沏了碗大红袍。
杜鸿受宠若惊,忙起身道了谢接了。
等到水微凉了些,杜鸿轻轻的品了一口,笑着赞叹道:“还是二伯伯这里的茶好,这样的大红袍,怕是要百来两银子一斤吧。”
荣江笑道:“有银子还不见得能买到,总共就那么几棵茶树,一年能出多少的茶,再说还有一部分是要上供的,我们寻常百姓家能喝到多少。”
听荣江这么一说,杜鸿更觉得珍贵无比,又细细品了一回,果然香气醇厚,回味带甘。
“二伯伯,学堂里已经放了假,我明天就要回家去了。往日里二伯伯对我多有照顾,所以特地来辞一辞二伯伯。”
荣江见他仪表不俗,品行高洁,在自己面前又十足的一派晚辈恭谦有礼的样子,加上膝下凄凉早就有提拔杜鸿之意,待他也格外的亲切。杜鸿与筝姐儿的那点事在他看来也没什么,要真是杜鸿以后金榜题名,就是将筝姐儿许给他又如何。只是有一点让荣江觉得遗憾,毕竟杜家还是太单薄了些,不比荣家有底蕴。
杜鸿自然不知晓荣江的心思,谦卑有礼的陪坐了会儿。荣江又让身边的人给杜鸿封了十两银子给他,算是给晚辈的压岁钱。
杜鸿给荣江磕了头。
荣江端了茶自饮,杜鸿是个有眼力劲的,忙起身告辞。
荣江点点头,便由着他去了。
杜鸿回到三房这边他居住的屋子里,丫鬟司琴和知书俩已经和婆子们把要带走的箱笼收拾妥当了,其实也没多少的东西,大多是不带走的,过了灯节又要回来。
“才二表少爷过来找过您,奴婢说您去二老爷那边了,二表少爷还等了一会儿才告辞。”
杜鸿皱眉道:“他找我也没什么要紧的事。”
“鸿表哥,听说你要回去了,我来帮你收拾收拾。”荣筱的声音已经传了过来。杜鸿才坐下,又忙站起来。须臾间,荣筱已经出现在门口了。后面跟着她的丫鬟果儿。
“哪能麻烦妹妹了,我没什么东西好收拾的,再说你看司琴她们已经帮我归置好了。”
荣筱看了眼地上的箱笼,她打开眼了一眼,都是些随身的衣物什么的,十分的简洁朴素。她只看了眼,又笑嘻嘻的关上了。打趣的和杜鸿说:“鸿表哥,你回来的时候帮我和三姐姐带两样东西吧。”
杜鸿听荣筱牵扯上了荣筝,眉毛一挑,忙问:“不知妹妹们喜欢什么东西”
荣筱笑道:“不过是些女孩子们喜欢的小玩意儿。听说东角楼那边的街巷什么买卖都有,鸿表哥选那细致精巧的小物件给我们姐妹们捎几件回来,我们都喜欢。”
杜鸿笑道:“这个极容易,几百钱,叫两个小子出去,保管给你们拉一车回来。”
荣筱撇撇嘴道:“让那些眼拙的出去能买着什么好东西,什么金呀银呀,玉的,我们家又不是没有。表哥可不一样,你的眼光我是知道的。这事就拜托你了啊。”
杜鸿又笑着问了句:“成,回去没事的时候我就四处逛逛,有什么好东西就替妹妹们留意着,等我进来的时候再亲自给你们带回来。只是不知你们怎么谢我”
荣筱笑道:“有什么难的,鸿表哥不是喜欢澄心纸么,我找爹爹要一刀送你。”
杜鸿忙说:“这个回礼也太贵重了。”
“所以啊鸿表哥帮我们仔细的选几样就成了。”
杜鸿很想问问他表妹到时候荣筝又怎样谢他,只是面子薄实在不好开这个口。
荣筱又仿佛一眼能看穿他的心事似的,点头笑道:“到时候我撺掇着三姐姐再给你做个荷包,好不好”
杜鸿不假思索的说好,可是面露难色,迟疑了下方低声和荣筱说起了刚才去二房那边外书房遇见荣筝的事来。
荣筱听后也是一怔,现在家里的人都说她这个堂姐病好后和以前不一样了,人人都夸她懂事持重了不少,想毕笑道:“三姐姐我最是清楚的,鸿表哥你别多想。”她狡黠的眨了眨眼,又低声在杜鸿耳边说道:“你还是不放心的话,要不我帮你试试她如何”
杜鸿很是诧异忙问:“如何试”
荣筱见她表哥没有反对,心下当时就有了主意。
她从杜鸿屋里出来后,径直去二房那边找荣筝。
荣筝此刻却坐在暖阁里的炕桌前,端正了身子,正临书帖。那专注的样子让荣筱吓了一跳,揉揉眼,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看见的。
荣筝听见了声响抬头看了一眼,见是荣筱忙掷了笔笑说道:“四妹妹来了,快请上坐。”
荣筱看了眼荣筝笔下的字迹,有些恍惚道:“三姐姐,你什么时候开始学写字了。”
荣筝自嘲道:“都说习字能磨练性子,我又是个毛毛躁躁的人,想静下心,所以好好的学一下。这法帖还是刚从爹爹那里借来的。”
荣筱这是真正的感受到她堂姐有些变化了,又想到来此的主要目的,笑道:“三姐姐,我鸿表哥明天就要回家去了。明天我们一道去送送他,好不好”
荣筝闻言深深的看了一眼荣筱,荣筱有双清澈明亮的眸子,宛如一泓清泉般透明。她们姐妹俩情谊深厚,以前什么话都说。她自然知晓荣筱的用意,想了想方道:“我就不去了,这边的事多。到时候你帮我送送就成。”
以前不是这样的,不管什么事,只要牵扯上她鸿表哥荣筝都是笑吟吟,举手投足间都透露着一股欢喜。可像现在这般的刻意疏离,到底让荣筱替她表哥感到有些心酸。
新书期间求收藏,求推荐
第七章 和气
转眼就是年末了,家中自然没有以前过年那般热闹,家里连红灯笼、对联、门神也没有贴,显得无比的冷清。
虽然在孝中不宜热闹,但遇着过年一家子总还是要团聚的。再说大伯父一家已经决定过了灯节就回京去了。
主持中馈的是大伯母方太太,负责操持团圆饭的是马氏和杜氏妯娌俩。家里五个女孩子,自然也没她们什么事。除了年幼的荣笙,大家都聚在荣筱的屋子里说话。
荣筠坐在炕上正和荣筱对弈,这里荣笛在旁边插科打诨。荣筝则规规矩矩的坐在下面的雕填漆椅上,磕着瓜子,沉默寡言。
荣笛看了一会儿下棋,觉得没多大的意思,又在荣筝跟前坐着,和她说话。
“你怎么回事啊,进来这么久了连句话也不大说。我和姐姐就要走了,你就不想趁着时机好多和我们亲近亲近吗”
荣筝含笑道:“我话不多,不知道说什么好。反正也在自己家,不用什么约束吧。”
荣笛撇撇嘴说:“你当真变了,以前可不这样。”
这是荣筝近段时间里听得最多的话,她不改变自己能成吗她不想再走以前的老路。
“那我以前是怎样的”
“以前你可喜欢热闹了,又喜欢往我和姐姐身边凑。难道你都忘呢我们刚回汴梁时,你在我们房里听了一晚京里的趣闻。”
荣筝有些不自在道:“那是以前的事了,奶娘说长大了就该有个稳重样。”
“哼,你这个人也挺没意思的。”
因为荣筝不大爱搭理人,荣笛心里不痛快,她本来也是个争强好胜的,喜欢身边所有人都围着她转,再加上小姑娘家也不懂得要隐藏自己的情绪。总觉得荣筝轻慢了她,便和荣筝争吵了起来,气呼呼道:“好没意思,我都这么低声下气的和你说话了,你竟理也不理我。”
荣筝微怔,她这个堂姐和曾经她如此的相似,那时候她在家的时候,总觉得所有的人都要围着她转,捧着她。在荣家本来也没什么,本来是自己的娘家,继母对她极为的宽容大度,从不挑剔指责她什么。下人们被她管教得服服帖帖的,哪个不奉承她,将就她。日子十分的舒坦顺心,不可一世。可到了廖家后,身边的人已经不是跟前这些了。她浑身带着刺,又经不住婆婆对她的磋磨,哪次不是一身的伤。
如今荣筝看到了曾经的自己,她少不得起身道:“大过年的,你和我吵也没用。话不投机半句多,不合拍,彼此走开就是。何苦要扭着闹。”
荣笛见荣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