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沐荣华-第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伯母方太太点头说:“你大伯父在任上,我要主持一家的中馈,还要管教几个儿女,也实在走不开。你大伯父还说明年开春就接了你祖母上京去,哪曾想她老人家最终没有等到开春。”

    方太太说着,眼角就湿了,捏着手帕,当着荣筝的面拭了拭眼角。

    荣筝听得大伯母这样说,忙道:“伯父、伯母孝顺。只可惜祖母没这个福分享用。”

    “谁说不是呢。几年没见,筝姐儿也知道宽慰人了。”

    荣筝记得小时候听母亲说过,大伯母和祖母不和睦,婆媳俩矛盾有些大,经常是母亲出面调和,所以等大伯父去京城上任时,祖母并未跟去,而是和小儿子住一起。如今听到大伯母这番话,心里冷笑了两声。可真是人活一世,都戴着面具,看谁更会演。

    正说着话,荣筠和荣笛姐妹来了。

    “你们两个哪里去呢,妹妹来了也不陪陪。”方太太嗔怪着。

    姐妹们彼此问了好。

    荣筠拉着荣筝的手笑说:“母亲说过了年就要回京去,只怕这一走,姐妹们就再难见面了。”

    荣筝道:“可不是,不如明天我约了两位姐姐去大相国寺逛逛”

    方太太笑道:“只是天气太冷,这些天也没什么看头,要是春天去就好了。”

    “也快了,还有十来天就过年了。”荣筝抿嘴笑道,心想过完年,大伯母就会带着堂姐们回京去,要准备明年秋天荣筠的选秀。

    果然方太太道:“哎,只怕没那闲工夫了。你大伯父说耽搁不起,等过了灯节就该起程了。京中一堆事,还得处理。你什么时候和你娘上京城来,大伯母让你姐姐们带你四处逛逛。”

    荣筝道:“姐妹们哪里轻易出得去门,只怕是想逛逛也不能了。”

    方太太笑了笑,并未向荣筝提及她大堂姐要准备参选之事。

    荣筱带着丫鬟过来了。

    “姐姐们都聚集了。”

    荣筱是叔父家唯一的女儿,她是长女,下面两个弟弟,在家很得宠。婶母杜氏爱若珍宝。往日里和荣筝也十分的和睦。

    “就缺你了。一两天没看见你了,难道你也病了不曾”荣笛笑嘻嘻的看着她。

    荣筱道:“哎,天气冷,不大愿意出门。我是从三姐姐屋里过来的。听说你在这边,就赶过来了。”荣筱体弱,遇着这样的天气她总是藏在自己的暖阁里。杜氏疼爱女儿,怕她冻出病来,所以一概连晨昏定省都免了。

    “你找我有事”

    荣筱笑道:“能有什么事,知道你好了,我找你玩。”

    方太太见她们姐妹们言笑晏晏,留神看去,荣筠容貌最为出众,心下畅快。好在明年端午孝期就满了,不耽搁荣筠待选。她一心想要替女儿谋富贵,心道要是顺利就好了。

    “爹爹说灯节允许我出门,到时候我们姐妹几个好好的去逛一逛汴梁城。”

    荣笛听着心向往之,拿眼看着方太太。

    方太太道:“我答应让你们出去,但是可别给我惹事啊,不许乱跑。”

    荣笛见母亲这样轻松就答应了,欢喜得上去搂住了方太太的脖子撒娇。

    荣筠笑着和妹妹们说:“你们看看她这轻狂样,也不知道害臊,还当自己是小孩子要吃呢。”

    荣筝冷眼看去,心想要是她母亲还在,她也这般的和母亲撒娇。她想起前世的那些过往,暗想要是母亲还在,她也少走多少的弯路。想到自己,眼睛有些酸涩,忙别过了头去。

    求收藏,求推荐

第四章 吃枣

    

每到年末的时候,铺子上的掌柜们便要回荣家和叔父对账。每到这个时候,三房是最累的时候,掌柜们对账,掌柜娘子们也会进府来拜见祖母和马氏、杜氏。

    祖母病故,家中有孝,不宜治酒热闹。掌柜娘子们亦不好来叨扰,只好让各自的嬷嬷们送了问候的礼来。

    家中也没有备酒席,杜氏和荣渝商量,在会仙楼定了两桌席面,款待掌柜们。

    马氏正看下面庄头呈上来的单子,她略认得几个字,看个账簿礼单什么的也不成问题,看后眉头就皱到了一起,和身边的陪房周嬷嬷道:“今年的收成不好,孝敬上来的也太少了吧。好在不治什么年酒,不然只怕不够呢。”

    周嬷嬷说:“今年年成不好,夏天的时候先是干旱了两个月,接着又暴雨不断。还下了一场冰雹。”

    马氏对于三房管理家中生意的事本来就有些不满,和周嬷嬷闲话道:“我听说三叔在会仙楼定了席面宴请那些掌柜老爷们。当真是好大的手笔。我们这一房到底是人丁不旺,没有个管事的。天知道他们给我们的账面有没有动什么手脚。”

    周嬷嬷旁的也不敢多说,只笑眯眯的说道:“太太,您还年轻,老爷身边除了个卉秋别的人也没有,再好好的养几个小爷,您再教导成才,以后不什么都有了。”

    “嬷嬷的道理我懂,我还满心希望生个小子,哪知是个丫头片子。下次老爷去任上我也跟着一道去。只是在汴梁生活惯了,换个地方又没那么顺心。”

    马氏看了一遭,拿了张二十两的银票出来,给了周嬷嬷,道:“一会儿你把这银票送到三小姐那里去。还有给她选两块好布料,她自己愿意做什么就做什么。这枣子她也是爱吃的,给她分一半吧。窝丝也给她拿两匣过去。”

    周嬷嬷笑道:“到底太太是个慈心的人。三小姐跟着您也是她的福分。”

    马氏冷笑道:“我这个后母岂是好当的管教严厉些又说我刻薄恶毒,好人谁不会做。老爷不就是想要个贤良的名声,我也做得来。我不仅要对三小姐好,还要把她宠到云端,不管她做什么,要什么我都会顺着她,由着她。就看她有没有这个福分消受。”马氏说着,看了眼躺在热炕上睡得正香的女儿,微眯了眼睛道:“只有她才是我十月怀胎生的心肝。她的将来我会好好的替她维护,让她荣华富贵一辈子,谁也阻拦不了。”

    周嬷嬷怀里揣着银票,让两个小丫鬟捧着布匹,带着枣子和往荣筝住的院子里而去。

    荣筝正坐在滴水檐下看院子里的如意和巧心踢毽子,怀里抱了个手炉。脸蛋红扑扑的,看样子气色已经完全恢复了。

    荣筝瞧着周嬷嬷带人进来了,坐着没动,等到周嬷嬷走至阶下才微欠着身子,含笑道:“周嬷嬷来了,屋里请坐。”

    周嬷嬷笑呵呵的说道:“外面这么冷,三小姐怎么不进屋去”

    荣筝说:“屋里怪闷的,我出来透透气。”

    周嬷嬷便将马氏让捎的东西一并奉上,荣筝也没留她喝茶,周嬷嬷说了几句闲话就回去了。

    荣筝将枣子分给了屋里的众人,东西虽小,但看得出来大家都是十分欢喜的。纷纷的向荣筝道谢。

    虽然是件小事,但身边人流露出的欢欣却刺痛了荣筝。她闷闷的想,从前的自己当真就这么的不堪吗

    荣筝握着二十两的银票,上面的每一个字她都清楚的看了一遍,心想虽然目前不缺吃穿,可日后总有用得上的地方,什么时候短缺了,她不好再向马氏伸手,便把银票交给了紫苏让她帮忙收起来。

    肖王氏坐在西面的屋里喝茶,紫英走了来和她道:“奶娘没看见刚才小姐请我们吃枣子时笑得有多好看呢。”

    肖王氏摸摸她的手道:“没出息,吃两个枣子个个都这么欢喜。”

    “枣子谁没吃过呀,不过难得的是小姐请我们吃。奶娘您说说,是不是我们小姐这场病好了后就变了许多。”

    肖王氏仔细回想了下,就在上个月前,荣筝还是个喜欢拿眼瞪人,稍不如意就大发雷霆,一点也不好伺候的刺头,更是不知道怜下。以前老夫人在的时候还能管教一二,老夫人走后,更是有些肆意,性子不免有些娇纵。没想到这一病竟连脾性也改过来了,看来病得好。肖王氏又皱眉暗骂,生病有什么好的

    “要真慢慢的改过来就好了。以前太太在的时候小姐也不这样,挺知礼的一个孩子。太太走了,新太太进了门后,小姐也慢慢的变了。如今这样就好了,希望大小姐不要又变回去。”

    紫英笑道:“小姐是长大懂事了,肯定不会再像从前那样。我们这些做下人伺候的,想来今后也能落个好。”

    肖王氏点头说:“那你还不跑快点儿献殷勤去,在我这里嚼什么舌头呢。”

    紫英笑嘻嘻的说道:“奶娘又拿我们打趣。”

    她出来的时候正欲去暖阁,却见门口有人在那里探头探脑的。她心下一沉忙走了去,将门拉开了,一个小子差点跌了进来。

    “伴云,你在这里做什么”

    伴云笑着和紫英问好:“紫英姐姐,我们家爷让我捎封信过来。”

    “信呢”

    伴云忙将信递到了紫英的手上。

    紫英看了一眼,见是杜鸿的笔迹,点头道:“好了,信我会拿给我们小姐的,没事你下去吧。”

    “三小姐身子大安呢”

    “安呢。劳你关心快快去吧。”

    “啊,好的。”伴云飞快的往院子里扫了一眼,瞥见廊下有粗婆子在抬水,便不再多看。

    紫英拿着信便往荣筝住的暖阁里去,及至跟前,恭恭敬敬的呈上,禀道:“小姐,三房那边的杜爷写给您的信。”

    荣筝愣了一下,她差点忘记了还有这个人。思量了片刻才将信接了过去,还没有拆,就听得紫英说:“小姐,这位杜爷对您可真好。刚听说您病了就打发人来瞧,还送药来。又打听得您好了,忙忙的又写信过来关心。”

    荣筝有些微怒,瞪了紫英一眼。

    紫英身子微微的发抖,惊出一身汗来,再也不敢多说一句话,腹诽道:还是以前那位小姐

第五章 疏离

    

荣筝将那封信拆了,展开来看,熟悉的字迹早已相隔多年。信上也没写什么重要的事情,全是些家长里短的关切。

    荣筝皱了皱眉,三两下看完了信,便将信纸丢到了火盆里去,信纸一沾火炭,立马就燃烧了起来。

    紫英更是诧异,她家小姐的举动让人有些看不准。以前杜少爷写信或是捎东西过来,她家小姐不是很宝贵么,反反复复的看上好几遍,还要仔细收捡了,放在五斗橱后面的那个暗格里。

    荣筝望着信纸燃烧殆尽,她才松了一口气,什么也没说,只对紫英挥挥手让她下去。

    杜鸿,字雁声,是三婶母娘家的侄儿。因为家道中落,在荣家的族学里念书。听说这两年有很大的长进。

    叔父不是士子,更不懂写文章那一套,对于这个妻族的侄儿自然也看得很淡。可杜鸿和他们这一房走得近。原因是年初时,杜鸿写了篇文章找了父亲帮看,父亲看后大为赞赏了一番,当场就送了杜鸿他一方刻了山水的端砚。或许又是因为父亲没有儿子的关系,对杜鸿更加亲近了几分,还去学馆里给先生打过招呼让好好的照看杜鸿。

    荣筝和堂妹荣筱走得近,杜鸿又是荣筱的表兄,再加上他时常到这边来找父亲,彼此都很熟悉。杜鸿生得俊秀,又有文采,风度翩翩,曾经的荣筝对他倾心不已。荣筝又是个娇养金贵的小姐,品貌风流,杜鸿焉能不喜欢。两人互赠东西,又私下书信来往,转眼已有半年有余了。

    要是从前的荣筝自然也会萌生出几分痴情来,可是前世的经历告诉她,她和杜鸿并不可能走到一起。那些人早就在打她的主意,就等着她什么时候露出马脚来,然后再废了她的名声。前世她就是这样傻乎乎的被人牵着鼻子走的,不然她怎么可能嫁到南阳的廖家去。

    荣筝自重生后,第一次将身边的情况好好的重新审视了一遍,将来的路该怎样走,她隐隐的有了个目标。

    只是要想办成事,得有用得上的人啊。荣筝没个亲哥哥可以依靠,虽然后面马氏给她添了个异母弟弟,但年岁隔得远,又隔了一层肚皮,终究不可用。再有就是三房里她那两位堂弟,一个和叔父一样的品性,只知吃喝玩乐,奢侈无度,还有一个倒是喜欢读书,可惜是个书呆子,读到最后也没中举。听说娶了个知府家的小姐,拿着公中的钱过日子。再后来听说叔父有意带着他做买卖,他倒能横下心来学习,管了几家铺子。

    想了一圈,还真没什么可用的人。荣筝想得有些头晕。

    “小姐,舅太太派人送东西来了。”

    荣筝才从纷乱的思绪里回过神来,忙说:“知道了,请她厅上坐。我这就过去。”

    她起身整了下衣裙,又对着镜子理了下头发,才匆匆往厅而去。

    荣筝出了暖阁,又穿过了东间,走了一段,才到了厅。

    舅太太派的是自己的陪房孟嬷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