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那些人的动作也是摇头晃脑,一个个喜气洋洋,逗的人忍不住会跟着嘴角上扬。
  队伍一般就是走走停停,从县城的东街一直表演到西街。
  遇到场地大的地儿能多逗留会儿。
  这一天下来,所有的主街道都能走个遍。“咚咚咚咚呛~”的声音能在耳边响彻整天。
  张迎春个子小,直接被大人们挤到了后面。
  人群之中一只不算宽大的手抓住她胳膊,“憨妮儿,来这边看。”
  是叶亮的声音。
  十五岁的小伙子长得快还壮实,他用力一挤,身前就多了个空隙,张迎春嘿嘿一笑,立即挤到夹缝中,跟叶亮一起近距离观看那些眼花缭乱应接不暇的表演。
  叶丽丽的个头儿更小,叶爱国让她坐在自己的右边肩膀上。
  宽大的膀子承载着六十斤的叶丽丽,不算太违和,但走起来的时候也相当费力。
  叶秀娟没心思看那些,她带着王饱饭穿梭在人群里卖水果糖跟巧克力。
  这些是她托宁宛在帝都捎的,县城没巧克力,也没有她卖的这类水果糖。
  卖出去一块赚一分钱,一天下来,也不少卖。
  傍晚,城里还有花灯看。不过天气冷,宁宛不放心孩子,下午时候就先跟着叶超回家。
  大房一家三口也要回去,小猪蹄一整天看不到牛金芳兴许会闹。
  叶亮、叶秀娟没提前回,说是跟着张福邓梅花两口子一起。村子里的其他社员也有暂时不走的,倒是不担心他俩丢了。
  回去的路上,结伴步行,时间好像全都放慢了。
  这种温馨的感觉,是宁宛上辈子都不曾感到的。
  天彻底黑下来时候到家。
  宁宛换了干净衣裳,在西屋里给小笼包小蒸饺喂奶。
  叶超不用去做饭,坐在床边守着。
  “阿超,之前咱俩写的手稿,你打听打听现在出版的行情。”
  宁宛记得这一年开始,文学作品开始给稿费了,就是忘记了从几月开始。
  问菜古玉,菜古玉表示,因为是平行世界,很多东西有所改变,要以实际为准,问一问比较踏实。
  叶超明白宁宛的意思,这也是他之前盼着的。
  他现在虽说涨了工资,但是为了体现自己的价值,叶超还是希望主业之外再多赚一些。
  如果真的能靠出版作品赚钱,那就再好不过了。
  “嗯,明儿我就打听。城里只有一家出版社,叫文明出版社。”叶超回答,“之前听王满仓说过,那边审稿子很严。”
  “嗯,严格了好,严格了能把控质量,优胜劣汰。不然随随便便就能领到稿费,大家都去写稿子,不做别的了。”
  宁宛倒是觉得这是优点,值得发扬。
  她接下来的几年里,就想靠着写书来赚钱,所以潜意识里,对出版社也是有要求的。
  宁宛暂时没说,等叶超打听清楚了回来再商量。
  两人正说着话,张喜凤敲门说晚饭好了,手里还拎着两个花灯。
  叶超开门,“爸做的吧?金鱼花灯,怪好看。”
  “是,你爸也就这点儿手艺。”张喜凤将手里的花灯递给叶超,人也走了进来。
  小笼包小蒸饺吃饱喝足,呼呼安睡。
  张喜凤轻手轻脚,轻声道:“婉儿啊,你快跟小超去吃饭,这儿妈看着。”
  她担心孩子掉下炕来。之前时候吃饭,一般都是带着孩子在厨房。今儿这吃饭时间撞上孩子睡觉时间,还是第一回 哩。
  “不用不用,一起吃,天冷,饭凉了伤胃。”
  宁宛边说边将菜古玉放出来,“小菜看着就成。”
  菜古玉也立即出声,“婆婆放心去,我看着就成。”
  “哎呀呀,好好好,我这是有些时间没瞧见你啦,过年好,小菜。”张喜凤乐呵呵地跟菜古玉打招呼。
  菜古玉一愣,想到今儿的日子,正月十五确实也算过年。
  他的两只前爪合在一起,对着张喜凤拜了拜,“过年好,婆婆。”
  “哎呦,使不得使不得。”
  张喜凤慌张躲开,连连摆手,“小菜你是龙王爷,可不能拜我,折寿,折寿呀。”
  宁宛憋笑,正想说什么,却见菜古玉一本正经起来,“没事没事,婆婆是小宛儿的长辈,也是我长辈,受得起。”
  他没否认龙王爷的说辞。
  宁宛的心忽然咯噔一下,感觉小菜的身份好像并不是她想的那么简单。
第218章 我得意门生,叶超
  宁宛仔细看了看菜古玉,面相上瞧,菜古玉倒是真的有些贵气。
  不过现在就算知道了也没啥用,索性菜古玉自己不说,宁宛也没多问。
  叮嘱菜古玉几句,宁宛跟张喜凤以及叶超去了厨房吃饭。
  叶亮跟叶秀娟还没回,留了些晚饭给放在了地锅里闷着。
  锅底还有些火星子在闪,保温没啥问题。
  第二天叶超赶了个早,进城之后先去了友谊照相馆找王满仓打听出版社的事儿。
  结果这一打听,从王满仓他师父口中得知,李师傅就认识出版社的人。
  李师傅的侄子李书记的爱人,也就是李师傅的侄媳妇正是文明出版社的社长。
  叶超赶紧又骑车子去了李师傅家。
  跟自己师父就没那么多客气了。
  叶超开门见山,把想要问问行情,打算投稿。
  李师傅对这方面没啥研究,但帮忙的事儿他没推脱。
  他爽快地拍板儿,“这样,小超,中午下了班来我家,我把人带这儿来,你当面问,想问啥问啥,都不是外人。”
  有师父这话,叶超瞬间踏实了。
  “行,那我听师父的。”叶超笑着应声,左右瞧瞧,没看见师娘,“婶子不在啊?”
  “嗯,昨天回了娘家,让我明天接她去。出嫁的姑娘常有想家的时候,支持她回家做几天闺女,高兴高兴。”
  李师傅说起媳妇的时候,眼睛里都是温和的笑意。
  叶超把这话听了进去,随后也没多逗留,直接去了国营饭店上班。
  下午重新回李师傅家,叶超拎着一盒点心,还有一兜苹果。
  才进门就听见了男男女女爽朗的笑声,貌似家里人不少。
  叶超将自行车靠在院子南屋墙根下,拎着东西,笑容款款地走向堂屋。
  “师父。”叶超还没进门就打起招呼。
  李师傅闻声,笑呵呵地看向门口。
  棉布帘子掀开,叶超出现在众人面前。
  屋里有煤球炉,比早上过来时候烧的旺,很暖和。
  甜香的地瓜味道袭入鼻息,好闻的不得了。
  屋里除却李师傅之外,还有两女一男。
  四个人都坐着马扎,围着煤球炉,炉子边沿上还放着烤熟的地瓜。
  “小超来啦,拿凳子坐。”李师傅先招呼一句。
  叶超把东西放茶几上,“师父。”
  他拿了凳子过来,对着其余三人笑着打招呼。
  李师傅给叶超介绍,在场的人。
  “这是我侄媳妇,林秀英,这位是总编高才,这位是美术编辑邱艳玲。”
  说完这,李师傅又拍了拍叶超的胳膊,“我得意门生,叶超,一年多出师,媳妇跟你们一样,都是知识分子,还有对最好看的龙凤胎!”
  叶超眨眨眼,师父咋啥也往外说?
  虽然是事实,但是……咳,低调呢?
  林秀英最先发言,“小超你不知道,我二叔每次回老家都得夸你,聪明好学,天赋高,长得还好。
  原本还以为二叔夸大其词,今儿见着了,是名不虚传呀!”
  林秀英看上去差不多三十来岁,性格开朗,说话的时候一点儿不做作。
  也因为这样爽朗地说话,瞬间拉近了距离,房间里并没有多加入一个人坏了之前的氛围。
  “社长过奖了,都是师父教的好。”叶超客气地回,又很有眼力劲儿地拿起水壶给大家的杯子里添了水。
  “叫社长外道,叫秀英姐就成。”林秀英接话,又主动切入主题,“听二叔说,你是想了解了解发表文章的事?”
  叶超感激地看着林秀英,对方这样不兜圈子,摆明了是给李师傅面子,拉实在呱。
  于是叶超也不扭捏,询问了一下现在的行情。
  比如说发表一篇文章,需要什么要求,对文章的题材有什么限制。
  比如想要出书的话,要如何申请,需要怎么操作。
  林秀英等人看出来叶超是有意投稿子,但是实话实说,想要被选中还得拿作品说话。
  当然,相对来说,只要叶超写的不算太差劲,倒是可以在排版的时候做些调整,弄到不显眼的地儿也能成。
  得了想知道的答案,叶超表示回家准备手稿,到时候给送出版社去。
  能不能过审到时候看了再说。
  见叶超没有自大,也没找李师傅给说情,林秀英对叶超的印象更是好了三分。
  不过在她眼里,叶超炒菜或许天赋高,但写文章咬文嚼字的,不一定能成。
  她还在李师傅那里得知,叶超就是小学文化。
  不是嘲讽,但小学文化的人能写出好文章来,她是没抱希望。
  主编高才同样心思,但出于礼貌,都没点破。
  美术编辑邱艳玲的年纪跟叶超差不多,她过来其实是李师傅为了避嫌特意安排。
  邱艳玲不来的话,只有林秀英一个女同志,即便是亲戚,李师傅也觉得不妥当。所以当时去找人的时候,顺便多叫了两个同志一起过来的。
  晚上叶超下了班回家,第一时间把打听到的事面对面告知宁宛。
  可以自由投稿,但是现在还没稿费,如果文化水平还行,只要加了公章证明政治身份干净,就可以给发表上。
  这个结果多少跟宁宛预判的差不多。她索性放弃发表文章的散钱,准备用第二个计划。
  第二计划实施起来难度大,周期长,现在已经到了着手准备的时候。
  “阿超,你有没有问,自己掏钱出版可以不可以?”
  叶超一讶,他之前问的够全面,没想到还是有遗漏。
  自己掏钱出版,他根本就没想到。
  宁宛看向西屋的门,叶超秒懂,立即在里面上了门栓。
  宁宛将两个小团子放在炕上,带着叶超闪身进了空间。
  叶超也严肃起来,知道媳妇这是有大事要讲。
  “阿超,我爸之前说今年可能要彻底整改教育的事,所以我一直督促你学习。
  实不相瞒,不出意外的话,到不了年底,应该能恢复高考。”
  宁宛的话刚说完,叶超就领悟到了媳妇的心思。
  “你是说,我们自己出辅助性的书籍?高中课本知识繁琐不容易学,我们总结一下知识点,将这些知识点归纳在一本书里,到时候卖?”
  叶超的话说完,两人的情绪都激动了。
  宁宛是因为叶超聪明的猜透了她的想法,叶超是因为媳妇这个大胆的想法。
  “是!”宁宛面容笃定地回答。
  虽说这个世界跟原世界不同,但她相信,思想进步青年那颗向学之心绝对是一样的。
  或许这么多年的生活磨破了那些莘莘学子的棱角,但绝对磨不平他们那颗求知的心。
第219章 谁乐意乱花钱?
  从叶超这里得知李师傅跟出版社社长的关系,宁宛决定自己去谈一下。
  不过在过去之前,得准备好要出版的手稿。
  她将之前写的那些手稿整理好,叶超在旁边帮忙。
  也不知道过了多久,终于按照宁宛的整理完成。
  想着明天去谈大事,宁宛也没在空间里逗留,带着叶超闪出。
  靠自己拿麻袋捡钱的时期、遍地是黄金的时期,马上就要到了。
  宁宛当天夜里激动的都没睡着觉。
  次日一早,她用了个不起眼的包袱将手稿包好,叶超把包袱挂在车把手上面,带着宁宛进城。
  出版社那边上班早,八点过来时候,已经开了门。
  叶超还要去饭店工作,宁宛没让他领着进去,在出版社门口道别。
  随后她背着包袱进去,有叶绍行给开的介绍信,跟门口的大爷说了声,大爷倒是没为难。
  因为没说出李师傅的名号,所以宁宛走的正常流程,编务高建军接待的她。
  洽谈室里,宁宛将包袱放下来,暂时没打开。
  高建军给倒了杯热水放桌上,“同志喝水,一路过来辛苦。”
  随后他两手捂着嘴巴哈了哈气,坐在了宁宛对面。
  宁宛象征性地抱着杯子,礼貌道:“谢谢啊同志。”
  “没事没事,应该的。像是你这样亲自来投稿子的创作者,我们应该尊重。”高建军温和地笑笑,右手扶了扶眼镜框。
  紧接着又简单地自我介绍,“我叫高建军,同志,你贵姓啊?”
  “免贵姓宁,宁宛。”
  “宁同志。”高建军的视线扫过桌子上的包袱,稍显诧异,“咱们这边的规章制度相应政策,没有稿酬,这一点,我想跟你讲清楚。”
  “我明白,所以我打算自费出版。”宁宛直截了当地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