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说着又去厨房找了只干净的瓷碗出来。
    贺永年听到苏怀夏的邀请,心里很诚实的跨进门槛,在空位上坐下。
    杨文勒是和贺永年是真不对盘,看见他坐下,就想开启嘲讽模式,却被身边的严教授给拉住。
    他们这些大学经济学教授现在正在和zheng府的智囊团对于到底要不要彻底开放市场开展着激烈的辩论。
    贺永年是仅剩的一个还没有发言的中立方。他在学术界的分量很重,如果他能开口说话,会减掉不少压力。
    杨文勒明白这一点,闭上了嘴没有再说话,就只是不爽的哼了几声。
    原先的四位教授又喝了碗汤,于冬清和马为党继续劝苏怀夏读他们的研究生。
    贺永年奇怪:“这姑娘今年考的大学,你们干什么劝一个本科生上研究生这不是拔苗助长吗”
    杨文勒接话嘲:“既然我们这边有需求就必然有它产生的原因。这位姑娘可是高考658分的状元呢”
    “你考了658分农大”贺永年不敢置信,“你志愿填坏了吗”
    “这位同胞,你这话什么意思啊”马为党眉毛纠结在一起,看看贺永年胸前的校徽,“怎么着,还看不起我们农大了”
    贺永年高傲的没有理睬马为党:“你数学考了几分呀”
    苏怀夏:“歪着脑袋想了想,98分吧。”
    “满分一百分”
    苏怀夏点点头:“满分一百分。”
    贺永年放下手中的汤碗,拿了手帕出来擦干净嘴。
    然后十分严肃认真的看苏怀夏。
    当胡梓琴和许绍昌走进院子,好不容易找到贺永年,正想和他打招呼,问他为什么中途离开的时候,就听他这位对学生十分严厉,收徒严苛的老导师,用一种带了点诱惑的语气说:
    “你来跟我学经济学吧。我手里有特招的名额还没用掉。你658分的分数,去农大实在太可惜了。我收你做关门弟子,保你两年内读出本科学位,两年内读出硕士学位。如果你需要的话,我还能帮你联系哈佛和剑桥的导师,你看怎么样。”
    还没资格做关门弟子的许绍昌:“”
    刚才还被骂垃圾的胡梓琴:“”
    四位老教授:“把这老家伙叉出去”gd1806102:
    第68章 第68章
    许绍昌和胡梓琴都是被贺永年惊得红红火火恍恍惚惚他们觉得要么是自己出现了幻听; 要么就是贺永年今天头脑有些不正常
    不是说这姑娘连初中都没毕业吗自己老师要求这么高,怎么会说出非常匪夷所思的话。
    “老师你”许绍昌脱口而出想阻止贺永年; 可想想自己导师说一不二的性格,还是乖乖闭上嘴。
    一旁的胡梓琴可不知道里面的道道; 瞧见苏怀夏被贺永年如此青睐,心里又是恼怒; 又是嫉妒; 开口冷嘲:“小夏,原来你初中毕业了呀后来有没有上高中呢”
    苏怀夏微笑:“没上高中。”
    胡梓琴在心里哼哼唧,高中都没上,真不知道那老头看上她什么难不成是因为那张脸
    “但我直接考大学了。”苏怀夏顿了下; 接上后半句。
    胡梓琴:“大学考上了”
    苏怀夏笑:“对呀。”
    胡梓琴还是不相信。考过大学的人都知道这年头上个大学有多么不容易。考生多; 学校又少,胡梓琴不相信一个小学生能够通过自习上大学。
    “您好请问,是苏怀夏的家吗”忽然,门口又原来一个低低柔柔的声音。
    苏怀夏觉得这声音耳熟; 转过头一看,竟然真的是个熟人:“小柔姐你怎么来了”
    温小柔看见里面的苏怀夏脸上也露出高兴的神色; 将背后背的行礼放下; 在里面找了会儿,然后小心翼翼从最底下找出个用红布包着的信封; 走到苏怀夏的面前交到她手上。
    “这是”苏怀夏疑惑。
    “这是省里和县里给你的高考状元奖金。省里给了你一千块; 清水县里给了三百块。一共是一千三百块钱。你数数看吧。”温小柔说道; “他们本来是要汇给你的; 可是你下乡的时候登记的家庭住址已经模糊了。他们不放心走邮递路线,就打电报问了陈杰哥,知道你大概的地址。觉得我比较细心,就让我一路寻过来。没想到运气还不错,找没多久就找到了你。”
    “这么多钱”苏怀夏诧异,没想到她这个状元还挺值钱。
    许绍昌胡梓琴在旁边听到这信封里的明细,都有点儿呆。
    胡梓琴没想到的是,一直被自己碾压的苏怀夏,竟然真的考上了大学,而且还是状元
    许绍昌看着苏怀夏手里厚厚的信封说不上的羡慕和嫉妒。这姑娘光是奖金就收了一千三百块啊相当于一个工薪家庭好多年的工资啊他当年考大学的时候也是华京的状元呢可他哪里有什么奖金
    等等胡梓琴目光也停留在苏怀夏手里的信封上,清楚了信封上面印的清水县几个大字。
    清水县胡梓琴觉得有些耳熟,她好像听他的同学说过这个地方。他妈是个报社记者,好像说她同事在报道一个大新闻,是某个省的高考状元被顶替的事情又想想苏怀夏外公救得那些叔叔伯伯的势力如果是真想顶替别人好像也不是不可能
    “小夏啊,你下乡的地方是清水县吧听说那里发生了件大事。他们那里的高考状元被人顶替了,你不知道这件事儿啊”胡梓琴语调不好听的问。
    这问题问的一点水平都没有。苏怀夏就是高考状元,怎么可能不知道这件事。苏怀夏笑笑不回答,贺永年却是特别讨厌这种违法乱纪的事情:“什么高考还敢随便乱顶替是你顶替了别人,还是别人顶替了你”
    马为党和于冬清参与过这件事,看不得苏怀夏被人误会,张口想为她做辩解,外面忽然又传来一阵敲门框的声音:“您好问这里是苏怀夏的家吗”
    苏怀夏心想今天可真热闹,还好她没有关门。
    “是我家,请问您找我做什么呀”苏怀夏回答。
    “哈哈哈,小夏你不认识我了我是你秦姐姐啊。”秦覃远走上前自来熟的拍拍苏怀夏的肩膀。
    苏怀夏仔细一看,才发现这个打扮摩登的小姐姐是当时过来采访的记者。
    “啊原来是秦姐”苏怀夏赶紧请坐,“饭吃了吗”
    秦覃远摇摇手:“我不是过来吃饭的我等下回报社还有事儿。”
    她也从口袋里拿出了个黄信封,塞到苏怀夏手里:“你是一千块钱,分别是清河村知青点培养出八个大学生新闻的采访费,还有高考状元被顶替案件的采访费。小夏啊,你真是我的福神,今年的最佳员工奖,我拿定了”
    秦覃远可能等下真有事,给完钱也不耽误,又风风火火地出去了。
    一眨眼工夫,苏怀夏就到两千三百块。满屋子的人,包括那几个教授都是有点愣。怎么感觉这钱也太好赚了。
    胡梓琴更加受打击,刚才那记者她认识,就是他同学妈妈的同事,是人民新报的王牌记者。调查起案件来,铁面无私。
    她对苏怀夏这么热情亲昵,苏怀夏就一定不是那个干坏事的。那她状元的名头就坐实了。她心里不是滋味,原来一直遥遥被她甩在后面的人,现在死死压在她头顶上,让她怎么都翻不了身。
    “清河村”严教授在秦覃远走后,把她那句话之间的那句话之间的三个词细细的回味了下,“杨教授,你有没有觉得清河村这三个字有点耳熟”
    杨文勒早就发现这件事:“把几篇论文的邮戳是清水县邮局,清河村是它下面的村啊”
    严教授拍着大腿,恍然大悟。
    两个首都大学的经济学教授面面相觑,然后默契的转过头问苏怀夏:“小夏啊你下乡的地方是清河村吧你们那里有没有一位在经济学方面很有造诣的教授像是被打下去后,还没有来得及平反的”
    “咦没有啊。”苏怀夏回答。
    “在清河村的农场里我是最后一个走的。而且我也不记得我们那儿的农场有学经济学的呀。”于冬清补充道。他就是从清河县平反上来的。
    “那你们那儿有没有很会写论文的,还给我们投过稿的”杨文勒焦急地又问。
    “你们说是”苏怀夏听到有些教授的问题,瞬间就反应过来他们说的是顾鹤之。觉得这也不是什么坏事,没有多想就开口回应。还好,临时又想起,自己帮顾鹤之誊写的那篇论文里,那些个冒犯语气,赶紧打住话头,“你们说的是什么呀,我不懂。”
    可她欲言又止的样子,都被两位老经济学家看在眼里。他们能在灾难里安然存活下来,都是极其擅长察言观色的人。光是苏怀夏一开始的那几秒犹豫,他们就知道苏怀夏铁定和那几篇论文有关系。
    “严教授,你看这个。”杨文勒突然发现了什么,从位子上站起来走向厨房的灶台,从那里拿了张写着留言的纸条回来。
    上面有苏怀夏的笔迹。苏怀夏今天早上习惯性的早起,为沈卿做了早饭。然后又去睡觉。沈卿七点上班,起来的时候,苏怀夏已经回去补回笼觉了。所以她留了张纸条,提醒沈卿吃饭。
    “这这笔迹”严教授煞有介事的拿过纸条。他有点老花又有点近视,甚至还从兜里拿出放大镜细细地一个字一个看过去。
    “这笔迹对不对”杨文勒对笔迹鉴定这方面没有严教授厉害。
    严教授看了半晌没有说话,就只是抬眼认认真的瞧杨文勒。杨文勒瞬间明白了他的意思。笔迹千真万确,要么苏怀夏就是那个人,要么他们关系密切。
    “小夏,你就把那人告诉我们吧。你知道现在我们正在说服国家要不要彻底打开市场。那位同胞的两篇论文,就是我们论证的基础。他对国内市场经济提出的所有意见都一针见血,可无奈就是这两篇都是匿名论文,我们拿它当论点实在是太没力度了。你就帮我们一下,请这位牛人出山吧。”杨文勒恳求。
    苏怀夏一听这事情这么任重道远,当然不可能再把顾鹤之推出去。他可没有耐心管这些事儿。当初他特地隐姓埋名,说不定早就料到现在这样的情况。
    于是苏怀夏依旧保持着她那滴水不漏的微笑:“教授您在说什么,我不是很懂。”
    杨文勒和于冬清又是对看几眼,知道干问问不出什么可靠信息的,于是,两个人都生了歪念头。
    “小夏,你考了658分吧去农大太可惜了,来我们首都大学吧我们首都大学不仅是综合排名第一,而且我们经济系也是第一中的第一。你这么高的分,值得最好的。”严教授说。
    “对对,严教授说的没错。我和严教授手里都有特招指标。而且我们的奖学金指标也没用出去。你来我们学校,我和严教授两个人的特招奖学金都给你,一共三千块。而且你也别选当谁的闭门弟子了。我和严教授一起教你,我们俩的资源都是你一个人的。”杨文勒这已经是裸的贿赂了。
    马为党和于冬清:“”
    他们现在有种引狼入室的感觉。明明是来请来让这两个老家伙游说的,怎么也变成抢人了
    胡梓琴和许绍昌早就已经风中凌乱这苏怀夏到底什么人啊怎么感觉全世界的人都在抢她作为一个学生,这么抢手,她也是独一份吧
    苏怀夏也很无语,但没想到这两位经济学教授对顾鹤之这么执着。那些橄榄枝明显不是冲着她本人,而是冲着顾鹤之抛过来的。她当然不会答应。
    “小夏不要听他们的,我们俩也不抢你了你也是我们俩一起的关门弟子。我俩的资源也都是你的而且我们俩也有奖学金,合起来可有四千多呢别看咱们农大可能综合排名不如他们,但是我们有国家扶持,我们有钱啊你在生物上这么有才华,来我们这儿是没错的”马为党和于冬清看苏怀夏这么抢手,登时着急,这种外敌入侵的时候,他们也顾不上吵架,齐心协力先把苏怀夏要到手。
    两位老教授的执着打动了苏怀夏。她知道这两位老教授是真的想为华国人做些什么。而且苏怀夏觉得他们满腔的热情足以浇灭蝴蝶效应带来的危险。
    “我还是留在农大吧。我真的很幸运能够受到两位教授的垂青但于教授我认识得更早些,帮了我很多。而且他的专业和我的专业更贴近些,所以我还是当他的研究生吧。”苏怀夏回答。
    于冬清听见苏怀夏选他,惊喜来得太突然,一时还没反应过来。
    直到听到那边杨文勒和严教授一阵长长的叹息,他才回过神来自己赢了这场战争
    于冬清克制不住心里的狂喜,拍着桌子哈哈大笑。拧开了桌上那瓶从没开封过的茅台,倒了酒对着苏怀夏敬了杯:“小夏,这一杯我敬你。你选我就放心吧,我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