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炮灰真少爷科举升官日常-第18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侯爷,这位是……”
  刘清远有些疑惑,能在武安侯的主帐停留,还是个少年,往常怎么没有一点儿风声。
  “此乃圣上派来与宣抚使同来的特使,今科解元徐瑾瑜是也。”
  徐?
  刘清远在自己脑中将有名有姓的世家大族捋了一遍,可也没有一点儿头绪,只得客气道:
  “徐解元,久仰久仰!”
  能以解元之身,被圣上委派重任,已经不是自己能琢磨透的了。
  众人寒暄一番后,遂进入正题。
  “刘太守,此番来此,可是灾民出了什么问题?”
  “劳侯爷记挂,灾民目前伤势稳定,重伤者约有三百六十人,轻伤者约六百二十人,另有一百余人因为外出得以避险,只是失去了避风之所,身体无虞。
  现如今,救济棚的秩序就靠官差与这些康健的百姓来维持,倒也勉强可以运转。”
  刘清远一开口,便如数家珍般将救济棚里灾民的受灾情况,安置等一一道来,一看便知是费了不少心思的。
  武安侯听的也不由暗暗点头,而随后刘清远说完这些,看向武安侯不由苦笑道:
  “不过,侯爷这突然的送粮,倒是让我有些心中不宁了。”
  刘清远说着,看了一眼徐瑾瑜,还是低声道:
  “您就没问问,朝廷什么时候才能拨粮给您?当初七郡捐的粮食,能让卫家军撑到现在已经快到极限了,您怎么还……”
  刘清远说着,声音却微微打颤。
  他就怕,那些粮食也是将士们的保命粮!
  “朝廷的粮啊……就快到了!”
  武安侯也看了一眼徐瑾瑜,如是说着。
  随着武安侯这话一出,刘清远原本因为担忧而发红的眼眶里,一颗含着,悬而未落的热泪终于不可置信的落了下来。
  “侯爷,您,您说什么?”
  刘清远的声音已经不由自主的打了一个磕巴,可还是一错不错的盯着武安侯。
  而武安侯这时那因一直严肃端方,愁眉不展导致眉心挤出的川字纹也在这一刻舒展开来,他的声音别提多畅快了:
  “本侯说,朝廷的粮食很快就到了!到时候,给百姓们还了粮食,大家伙一道过一个好年!”
  武安侯是今日晨起时收到赵庆阳押粮临行前送来的信,信里详细描述了这批粮食有多么好,有多么多。
  看的武安侯恨不得插了翅膀先飞到锦州去看一眼!
  而根据信件的时间推算,只怕用不了两日,就有一大批粮食抵达军中了!
  “这,这可真是一件大事儿啊!”
  刘清远也不由高兴的一拳砸在掌心,顿时喜极而泣起来。
  武安侯也乐呵呵道:
  “所以啊,你就放宽心吧,多大点儿事儿!本侯还能饿到了自己人?安安心心照看着受灾百姓便是!”
  “是!”
  刘清远下意识的大声说道,下一刻却因为自己的失态,不由自主的涨红了脸。
  仓皇之下,刘清远与对面的少年对视上,他有些尴尬的低下了头,徐瑾瑜只淡笑为其解围:
  “素来听侯爷说刘太守一心为民,今日见到您这般情切,若在世召父杜母,实为百姓之福报。”
  “徐解元如此谬赞,某愧不敢当!”
  刘清远忙推辞,只是随着心里的巨石落下,他的整个面貌精神都焕然一新,仿佛变了一个人似的。
  徐瑾瑜也是这个时候,突然发现这位刘太守的举止之间有些熟悉:
  “学生今日一见刘太守,便觉应是相熟之人,倒不知您昔日高中前曾就读何处?”
  “吾亦觉得与徐解元颇有几分眼缘。”
  刘清远这会儿看向徐瑾瑜,目光中满是欣赏,这样的少年郎,气质非凡,一举一动,皆可入画,便该是先生们曾经督促他所要学习的君子之风。
  “吾曾就读过东辰书院,只不过才疏学浅,如今说来,倒让先生们面上无光了。”
  刘清远如是说着,可是语气中的自豪却不容作假。
  他以自己是东辰学子为傲!
  徐瑾瑜随后不由眼睛一亮:
  “原来学生竟与您师出同门!”
  “什么?”
  刘清远一时也激动起来,人生四喜中的他乡遇故交之喜,刘清远今个可算感受到了!
  这少年虽与自己不是老友,可是他娓娓道来书院里,山长、先生们的近况,仍让刘清远忍不住几度落泪。
  “……徐小兄弟见笑了,如今我这般境况,倒是无颜再叨扰先生。”
  三言两语下来,刘清远待徐瑾瑜的态度顿时亲厚起来,他有些狼狈的笑了笑,又抹了把泪。
  玉郡这等地方,他能被丢过来,实在需要说自己曾经出身赫赫有名的东辰书院了。
  “正深兄此言差矣,倘若山长和先生们知道,东辰书院有您这样能沉下心,安抚一方百姓的父母官在,也将以您为傲。”
  刘清远摆摆手,随后又与徐瑾瑜说了许多武安侯听不懂的话,气的武安侯翘了翘胡子,随后背着手去处理公事了。
  闲言几句,刘清远的情绪也渐渐平静,大惊大喜之下,让他的面色还有些苍白,眼眸却熠熠生辉。
  等刘清远听够了东辰书院之事后,这才看向徐瑾瑜:
  “说起来,徐小兄弟既然与宣抚使大人同来,想必圣上必有叮嘱,若是有什么我可以帮上忙的,我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徐瑾瑜听了刘清远这话,不由一笑:
  “说起来,还真有一事请教正深兄。圣上听闻边疆百姓自今秋起,有多地罢耕,不知可有此事?”
  “罢耕之事?”
  刘清远没想到徐瑾瑜一语便问到了关节,他斟酌回答道:
  “罢耕之事,确有此事,但实在是越贼太过猖狂,玉郡城外的百姓有大片平坦的土地可以耕耘,可越贼数次烧杀抢掠,甚至有一整个村子当年都颗粒无收。”
  刘清远面色沉痛,此事他还曾想上司写信请求抚民,但也经过了两个月才有答复。
  而在那段时间,刘清远自掏腰包也不能够,还是当时正值秋日,村民们进山找吃的这才勉强撑了下来。
  “这件事并非因百姓之过,还望徐小兄弟回京后能在圣上面前美言几句,倘若圣上要降罪,我愿领受,便不要也责怪这个百姓了。”
  他都已经被发配边疆了,还能怎么罚?
  徐瑾瑜听罢,不由笑着摇头:
  “正深兄这话就错了,圣上并无怪罪之意,并且圣上深知百姓受战火之苦,此行派吾等来此,是为行劝耕之宜。”
  “劝耕?!”
  刘清远不由自主的拔高的声音。
  这不是胡闹吗?
  这位勉强可以成为同门的小师弟看着光风霁月的,怎么说话这么不靠谱?
  武安侯一边听,一边喝水都没忍住喷了出来:
  “再别折腾这些百姓了,只要越贼一日不退,一年辛苦毁于一旦也不过是须臾之间!”
  刘清远自知自己无法改变这个京城来的身份不明的小师弟的想法,期盼着武安侯能让他清醒过来。
  而徐瑾瑜看着二人反应都这么激烈,自己却淡定的喝了一口茶水:
  “侯爷,在此之前,您能想到军粮危机可解吗?”
  “呃……”
  武安侯顿时不吱声了。
  一旁的刘清远看到武安侯顿时熄火的一幕,不可置信的瞪大了眼睛。
  不是吧侯爷,您往常不是跟炸毛的鸡似的,逮谁叨谁吗?
  今个就这?
  就这?!
  刘清远看武安侯是彻底指望不上了,他遂苦口婆心道:
  “徐小兄弟,我在这里已经三年了,这仗也打了三年了,玉郡的百姓,尤其是与越国接壤之处的百姓有多苦我都看在眼里,他们现在就剩一点儿活气了,真的,经不起一点儿折腾了。”
  除此之外,刘清远更怕的是这位徐小兄弟和那宣抚使为了功绩强行劝耕,届时百姓必会与其产生冲突。
  可自古,民对上官,都是鸡蛋碰石头,能落着什么好?
  武安侯这会儿虽然不吱声,可也一直瞧着徐瑾瑜,虽然说,当初他因为这少年的容貌形似故人,先入为主的对其多了几分信任。
  可之后少年的步步筹谋,由不得他不信。
  但,军粮之事,可用计筹谋,劝耕之事,却无法相提并论。
  徐瑾瑜摩挲了一下指尖,唇角含笑:
  “这件事正深兄可以放心,我可以起誓,我将让百姓毫无后顾之忧的耕种,不会有丝毫逼迫之举!”
  刘清远听罢,不由犹豫了下来,他看着少年那副淡定自若,仿佛成竹在胸的模样,不知该如何作答。
  “今日与正深兄一谈,倒让我对于玉郡百姓的了解更深,我亦知百姓撑到今日十分不易,但若不耕种,待到明年秋收之时,即便圣上大仁大义免去税收,那罢耕百姓应何以果腹?
  身为大盛子民,若有地不敢种,此非百姓之难,更该为吾等之耻。正深兄一心为民,应当知我所言非虚。现在距离春种之时,还有不少日子,正深兄可以仔细斟酌斟酌。”
  徐瑾瑜知道,自己等人若要劝耕自然无法绕开当地的父母官,是以他索性与这位刘太守直接挑明了说。
  以刘太守在百姓间的声望,他应是一呼百应,届时劝耕之宜也将事半功倍。
  刘清远来时眉头紧锁,回去时亦是如此,可这中间的跌宕起伏,他就算告知外人,只怕也无人会信吧?
  出了军营,被冷风一吹,刘清远冷静下来,这才发现自己竟然被那少年三言两语说动了心。
  “不能拿百姓做赌,不能……”
  刘清远在心里念着,可是还是不由自主的想起少年那句:
  ‘明年秋收时,罢耕百姓害何以果腹?’
  是啊,他们……该何以果腹?
  ……
  两日后,官道之上,一支见头不见尾的车队正缓缓驶向了卫家军营。
  赵庆阳算了一下时间,自己已经有大半月没有见到瑜弟,一时激动的摩拳擦掌。
  “弟兄们!快快快!今个晌午能不能上营里的弟兄们吃到这批新粮,可就看咱们的了!”
  “那必须能!”
  “就是!好久没有吃这么白的白米饭了!”
  “不知道侯爷舍不舍得给咱们顿干饭吃?”
  “去,这么多粮,就是天天吃,日日吃,也不怕吧!”
  所有人兴致高昂的朝军中赶去,甚至还有人高唱起了歌儿。
  而武安侯那是早早留在营外开始转悠起来,他也不说自己干嘛,倒是惹的两个守卫的小兵有些战战兢兢,两股颤颤。
  不知过了多久,远处的大路上终于仿佛一场春雨落下后,那个挨个挤挤挨挨冒头的笋子一般,一个个属于卫家军的影子冒了出来。
  而他们的身后,是一车又一车的粮食和银两!
  “可算回来了!”
  武安侯差点没在原地蹦了起来,随后就巴巴的迎了上去,一面对着将士们嘘寒问暖,一面毫不犹豫的打开了粮食口袋,随后就笑的见牙不见眼。
  据知情人所言,侯爷当初娶媳妇,可都没有这么高兴过!


第146章 
  “有粮食了!”
  源源不断的运粮车进入军营; 不知是谁喊了一声,整个军营一下子沸腾了!
  这两日,武安侯昭告全军; 一日两餐,且餐食也是稀多稠少,将士们还需要操练,经常饿得烧心,只能饮水饱腹,一时士气低迷。
  再加上那群越军日日烹羊煲汤,香味被风送到军营; 不知惹的多少人馋夜里做梦都是羊汤的味道。
  可一觉醒来; 腹中空空; 让人失落又难受。
  可现在好了; 军中有粮了!
  只要能混个肚儿圆,已经都是大多数人梦寐以求的了。
  于是乎; 不训练的将士们也冲上去七手八脚的帮忙; 军营里难得热闹非凡,一改这几日的低迷。
  武安侯自个带头扛粮食; 一边扛还一边笑话那些看到粮食激动的走不动道的将士们:
  “瞧你们那点儿出息!这就腿软了?传令下去; 今个火头军营拿好菜刀锅铲; 给大家伙做一顿结结实实的干饭!
  一个个都把口水先收一收,手里没劲儿,眼珠子反倒都要瞪出来喽!”
  武安侯这话一出; 众人顿时发出一阵哄笑; 随后一个个都卯足了劲儿; 为着晌午那顿干饭,使出了吃奶的力气; 那叫一个热火朝天!
  今日依旧下着细雪,徐瑾瑜撑着伞,在一旁静静的看着眼前这一幕。
  这支运粮车队正浩浩荡荡,犹如一条长龙蜿蜒着匍匐前进,为整座军营注入了生机与活力。
  而其旁不远处,那撑伞静立的瘦弱少年一身雪白狐裘,整个人仿佛与雪色融合,眼神淡淡的看着这一切。
  仿佛,眼前这盛景与他并没有什么关系。
  而徐瑾瑜也确实并未局限于这眼前的欢欣,这才只是一个开始。
  外头的风雪大,可是将士们却热血沸腾,仿佛不知道疲倦一般。
  而徐瑾瑜静看了片刻后,便回到了帐子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