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女主她儿媳-第9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没有证据,也都是猜测而已。再说了,淑妃,我可是来助你的。”
  齐淑妃眼一眯,并未因她这话放松警惕:“你什么意思?”助她?她们又不相熟,她能有这么好心?
  秦兰月把茶盖放在桌面上,端起茶杯,启唇吹了两口热气出来,任那水汽飘到了齐淑妃的脸上。
  这态度行为太过轻慢,齐淑妃脸色难看的挥了挥手,拍散了茶气,就听她道:“打打杀杀有什么意思,哪里有神神怪怪来得精彩?姐姐知道什么叫借尸还魂吗?”
  在齐淑妃疑惑的注视下,秦兰月呷了茶水,缓缓道:“我那表妹,洵王妃就是。”
  “我有证人的,你知道宋驸马吗?”


第96章 
  ◎热闹过头◎
  宋驸马的大名; 齐淑妃怎么可能不知晓。那位可是梁京城里有名的变态大笑话,也全是拜沈云西所赐。
  齐淑妃从秦兰月面儿上掠视而过,巧了; 这一位亦同样在对方手中吃过苦头。齐淑妃浸淫深宫多年,她在指尖儿心头细细的一掰算,一弹指顷,就把秦兰月那点儿心思掐算得明明白白。
  这女人是心有盘算; 想拉她入伙,更甚者是欲叫她当马前卒,出头鸟。
  但她仍揣着明白装糊涂:“贵妃这话实在没头没脑的。”
  得知了秦兰月的把戏,齐淑妃足了底气,一抚衣摆,心不慌了; 气也顺了; 一扬头,说道:“什么借尸还魂,你该去找道士; 找我做甚; 我一深宫妇人; 没多大见识,听不懂贵妃你在说什么; 也没法子为你分忧的。”
  秦兰月见此; 便把茶碗放下,做出推心置腹的姿态来,付诸一笑说:“淑妃姐姐这话说得可不对; 这可不是为我分忧; 既有同样的仇人; 缘何不能同仇敌忾呢?”
  齐淑妃皮笑肉不笑:“是同仇敌忾,还是想用我杀人,而你不留痕,你自己心里清楚。”
  宫里的千年狐狸,你在我面前玩这点儿心计。那全皆是老娘玩剩下的。
  秦兰月倒没想到她这么直接,既如此,也省了虚与委蛇,她顿了一顿,直言道:“我确实想借你的手行事,毕竟我现在的身份不好主动伸手。但借尸还魂之事,并非我胡诌乱言,难道淑妃娘娘你就没发现她的不对劲之处吗?对太子、对你,对我,自打从城郊回来,就大变了心性了。”
  她一提,齐淑妃微闪了闪眼。别说,还真是,前头那沈家的一心对她的域儿,便是嫁给了元邵一片心意亦不曾动摇,卫老夫人寿宴上,还要死要活的差点抹了自己的脖子,这些都是她看在眼里的。哪曾想,不过去庄子住了几月,回来之后,就跟变了人一样,把他们当仇人了。
  但这也不是不能解释,人在大受打击之下,改换心性亦是常有的。
  秦兰月又说:“不仅如此,她那话本子更是奇怪,旁人做了什么,她像是什么都知道一样。我原也只是怀疑,并未多想,直到遇上宋驸马……”
  在齐淑妃微拧眉头的注视下,秦兰月挨近了她,娓娓道来。
  承熙宫里,两人交近低语,及至午时,齐淑妃才神色不动的告辞离去。
  齐淑妃一走,秦兰月面对殿中宫人便又端起了那副假做派,到内殿独处,亦不敢放轻松。
  身穿湖蓝服饰的宫婢将饭食端到内中来,又关好了房门,才近前来伺候她用饭。那宫婢与秦兰月递上玉箸,说道:“那洵王妃邪门儿得很,婢子看她怕真是不知哪儿来的鬼怪。咱们往常在她身上吃了多少亏,如今刚进得宫来,娘娘何苦就非得和她对上呢?”
  秦兰月看了看绿芯:“你懂什么,正因为我刚进宫来,皇帝还在兴头上,就得趁这个空儿,把该做的事全都做了。男人,得到了满足,时间一长,你以为他还会像现在一样偏向我?”
  真的白月光都能落个那样的下场,她这个假的,还能越得过真的去吗?等他把过往的遗憾补足,就该醒过神儿了。
  不趁情浓时候打击异己,等失势了再追悔莫及?她此回进宫来,是奔着太后的位置去的!
  如今养子在身侧,恩宠于一身,她当然要趁这大好时机扫荡前路。
  而最大的阻碍不就是洵王府的那两口子吗。
  至于邪门儿什么的,“你还真当她是什么厉害的鬼怪了。”不过是和她一样重生回来的罢了。
  秦兰月想得很通,前世的沈太后,活得比她长久,又大权在握,知道京中权贵臣子的隐秘并不足为奇。
  “左右有淑妃顶着,我们坐山观虎斗,看鹬蚌相争便是了。”她用了半碗汤,优雅的拭了拭唇角,好整以暇的问道:“十二现在何处?叫他一起来用饭吧,正好我前两日给他做了一对护膝,让他试试好用不好用,若不合适,我再给他改改。”
  虽知道她对十二皇子这番呵护备至是为他们来日的大局,但绿芯想起秦兰月留在安侯府里亲生的九公子,还是不免心情复杂,她这位主子,到底还是因为老侯爷替身那事,连亲子也膈应上几分了。
  亲母不见踪影,丈夫两看相厌,妹妹也因做姨娘那事生了嫌隙,最亲近的几个人都生了厌斥,便一心奔着权势去了。当然,许是她自己都没发觉,其实她暗里还是存了几分和洵王妃较劲儿的心的。不然也不至于还没进宫,就先一步筹谋起拉宋驸马入阵的事儿了。
  绿芯按捺下诸多杂乱的心绪,回道:“陛下要亲自考校十二殿下的骑射,午膳应是在紫宸殿用的。”
  那老陛下像是把十二皇子当作了他和白月光的亲子,上心得很,若非年岁不够,学问本事差了一截,前头又有洵王和三皇子这两个成年的在,那架势,说不得真就把那十二殿下扶做储君了。
  秦兰月笑了笑,很满意这个发展,自用了饭食,便取了书坐在窗边,神色淡淡的翻看。
  庆明帝带着十二皇子过来时,见着这般熟悉场景,又失了神。
  而另一头齐淑妃从承熙宫离开后,回到自己宫里用了午饭,又出宫去了靖王府看儿子。不想,才走到外院仪门,就见沈云西从府内出来,迎面往她这边走来。
  齐淑妃眉头狠狠一皱,冷冷上下打量完,没给好脸色:“你来做什么?我们靖王府庙小,可供不起洵王妃你这尊大佛。”
  对齐淑妃夹枪带棍的话,沈云西也不生恼,只俯了俯身,问了好,方不紧不慢的说:“从这边路过,想着许久不见了,就顺道过来看看二皇兄和二嫂了。”
  齐淑妃冷笑:“你倒是好心。”
  沈云西嗯的点头,对旁人的夸奖欣然接受:“我确实人美心善。”她语调轻而平,眉眼顺和,不正经的回答也硬带了一股子正经味儿。
  齐淑妃:“……”
  我那是在夸你吗?我那是在阴阳怪气,你还真就顺竿子往上爬了!
  见过不要脸的,没见过这么不要脸的。齐淑妃胸口起伏不定。
  沈云西只当看不见,还兀自说道:“幸亏今日来了,我要再迟些日子过来探看,怕是都要认不出二皇兄了。说起来也是怪他自己,多大的人了,走路还能把自己磕成傻子,比较起来,真是连傻子都不如的。”
  她往齐淑妃渐渐发青的脸上一瞄,平心静气的继续道:“二皇兄瘫成这样,肯定是没救了的,淑妃娘娘你以后也没什么指望了,还是认命吧。”
  她就是故意的,专往齐淑妃心坎儿上戳,齐淑妃也确实被戳到了,元域现在就是她心口上碰不得的伤,触一下就疼得咬牙裂齿的。
  沈云西根本不给她说话呵骂的机会:“淑妃娘娘,我说这些你不会生气吧。”她一斜眼,从齐淑妃身侧往外走,边走还边说:“哦,生气也没有用,我这个人心直口快,都是实话实说的。”
  齐淑妃整张脸都青了,一把挥开扶住她的宫人,出气叱喝道:“她到底是来干什么的?你们居然就放着她进来了,拦个人都拦不住吗?叫她个丧门鬼沾上,也不嫌晦气!”
  宫人心内叫苦不迭,那是洵王妃,人家来探望兄嫂,名义正得很,哪就是他们拦得住的。
  心头腹诽,口上还是详细的回说道:“回娘娘的话,洵王妃一到府里就去正房见了王爷和王妃,过后喝半盏茶,坐了不到半刻钟就说要走了。出来时正好碰上娘娘您。”
  齐淑妃憋着一肚子火往里走,甩袖:“没别的了?说了什么话没有?”
  宫人道:“只站在床边问了王妃几句王爷身体如何如何的,再没有别的了。”
  齐淑妃拧着眉头,入到正房里,尤不放心:“将她碰过的地方挨过的人,给我里里外外全搜一遍,搜仔细了!以后这王府,不许他们洵王府的人踏足一步!”昨夜洵王府才招了刺客,今日她就上门来,保不准儿包藏了什么祸心。
  宫人忙应喏。守在元域床前的姜百谊紧了紧手,将头埋到胸前,怯怯的任宫婢在她衣裳里搜寻。
  而沈云西离了靖王府就直接回家了。
  因昨日之事,书房暂时不能用,卫邵便就近在正院的书案上翻读公文,处理公事。季五年禀报完,欲要退下,又被卫邵叫住了。
  几只雀鸟在槅窗外啁啾,方窗里框着晴空薄雪,卫邵端坐在案前,眉目间覆了几分冷凉,他曲起修长的手指轻敲了敲桌面,“宋修文那边怎么样了?”
  季五年拱手:“已经盯住了,王爷放心,都在计划之中。”
  “你们在说什么计划?”沈云西穿过玉珠帘,将凉了手炉搁在高脚几上,又慢步过了落地罩,到跟前来问了一句。
  季五年没有作答,行了礼就退出去了。
  卫邵缓和的笑道:“不过一些小事,朝朝去哪里了?我午时回府来,半天都没找到你。”
  沈云西弯弯眼:“我去报仇的。”去挑拨,煽风点火去了。烧她家房子,伤她家的人,人家都下死手了,她是个懂礼貌的人,当然也要还礼回去了。
  她附耳与他叽叽咕咕的说了半天。
  卫邵听了,莞尔而笑,点了点她的额头,轻叹道:“看来皇祖母的寿辰要热闹过头了。希望她老人家不要怪罪我们吧。”


第97章 
  ◎我真的做不到啊!◎
  殷太后这些年常住青云山; 回皇城来的头一个生辰,殷皇后很费了些心力,提前一月就开始准备各项菜品宴席不说; 连沈云西也被拉去搭把手,出主意。
  以至于寿辰还没来,沈云西就已经先把宫里的新旧菜式都尝遍了,每每进宫; 必定都吃得饱饱的才回来。
  殷太后的寿辰在三月出头,只有高山山尖儿上还能见得一两点白雪的痕迹。
  梁京城里,早是桃李纷飞,汴河夹岸花红柳绿,观者如织,舟行人往; 四溢街巷。沈云西一早天亮; 就往宫中去,坐在马车上,听着喧闹的人声打瞌睡。
  到了正阳宫; 殷皇后才起身来; 正坐在梳妆台前看一封信; 眉尾都扬着笑。
  见沈云西来了,方将让宫人将凤钗别好; 笑叫她一起去用早饭。沈云西在家里时已用过了; 但进宫来这么长一段路,觉摸肚子里又空了不少,欣然应是。
  殷皇后尤喜欢看她这儿媳妇吃饭; 吃啥都香滋滋的; 看起来就很顺胃口; 不知不觉就多吃了一碗粥。
  用饭后,沈云西再跟着殷皇后到前殿去,各宫嫔妃皆都已经到了。秦兰月就坐在右首位上,悠闲的饮茶,殷皇后今日确实高兴,见了她这做派,都没有如往日一样冷下眼来,连同摆着怪脸的齐淑妃也一并没有理会,受礼之后,就带着诸人往殷太后宫中去了。
  又是一通说话见礼,慢慢的有命妇进宫,及至午时,除了身份特殊的秦兰月外,都往了相辉楼去,过不久,庆明帝领皇子大臣们亦入了席中。
  今日太阳好,宴楼外阳光明媚,惠风和畅。
  殿中急管繁弦,品竹弹丝,身穿大红大绿的舞姬俯仰婀娜,顾步成双。
  在一片喜闹里,殷太后穿着红襟蓝底袆衣,慈和笑吟吟的受诸人贺寿大礼,后又有皇子公主孙子孙女们挨个献寿,好不热闹。
  靖王府元域和姜百谊皆没有到场,他们的寿礼,是由齐淑妃代献的。
  齐淑妃虽不想笑,但在这个喜庆的场合,不笑也得笑,她含笑说:“域儿身子不便,姜妃又临近产期,动不得身。不能亲来祝寿,还望太后娘娘不要怪罪。”
  殷太后一点儿也不怪罪,元域和她没半点血缘关系,来不来,很没有所谓。
  她便也笑道:“这有什么打紧的,我哪里就那么小气了,礼我收到了,你坐吧。”又问了句:“靖王妃身子可好啊。”
  当然不好,日日都被收拾,能好就怪了。齐淑妃回:“好,哪里都好,就是头回怀胎,怕得很,不爱出门,也不爱见人。”
  殷太后也就随口一问,听她答了,便笑点了点头。
  她眼一瞥,往卫邵和沈云西坐处一扫,沈云西迎着她的目光,微歪了歪头,手比了个枪,对她嘣了一下。
  “……”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