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穆十四娘回道:“嗯,正经拜了师的。”
洛玉琅又问道:“拜师礼呢?”
穆十四娘点了点头,“自然是照规矩补上了。”
“墨师傅怎么说的?”洛玉琅仍旧有些不太相信,墨师傅会收一个女徒弟。
穆十四娘依旧老实,“要我谨守门规,不可造次,不然严惩不殆,逐出师门。”
“你当真学了造织机?”洛玉琅想着她自受了伤以后,也不见亲自动手,怎么看都不像出师的样子。
穆十四娘依旧点头,“图样我都学会画了,具体的工序我也学会了,除了最初的工木活还不太熟练。所以,并不算出师。”
洛玉琅心想她入行绣坊,懂织机是必要的,于她于绣坊都是好事,不过,“懂就够了,这些粗活,日后带个徒弟,让他忙活,再伤了手,日后十五郎见了,还以为我多欺压你呢。”洛玉琅原本想说自己会心疼,话到嘴边才改成了十五郎。
因为强行将自己与她的距离拉远,心里实在不爽。但自从来到苏城,步入官场,有了些阅历,也觉得自己以前不顾她的感受,一味将她拉近自己,实在有失水准,所谓强按牛头不喝水,要达目的,还得徐徐图之。
穆十四娘听他提起十五郎,顿时有了话题,“十五郎前次来信,说中秋宴上他应对得宜,得了嘉赏,现在已在翰林院任了学士的职,只是每日仍在宫中任教。”
洛玉琅习说,有芜阳公主在,可不得继续在宫中任教吗?但这话尚不能对穆十四娘说,“可能还是年龄的关系,等他满了十五,自然会有他的好差事。”
穆十四娘不知道他所说的好差事是带了别的意味的,只当等穆十五郎满了十五,就会正经出仕为官,于是满脸笑意,“那时,娘亲应该就可以跟他一同上任了。”
洛玉琅却不敢苟同,见过穆府当家人之后,他基本可以笃定,穆十四娘的娘亲吴姨娘是他拿捏十五郎最好的利器,恐怕终身都会留她在身边。
“只要十五郎好,你娘亲自然会好。”这倒是句实话,母凭子贵,尤其是在那样的人家。
穆十四娘也十分认同,跟着他点头,正好收了针,将一切收拾停当,“当家的,我好了。”
“那回别院。”洛玉琅忙不迭地起身。
上了车,说话也不必像绣坊里那样拘谨,洛玉琅看着她一身墨绿色的冬装,问道:“怎么不穿男装了?”
穆十四娘解释道:“最近也没机会出去,车出车进,又不见外人,这样舒服。”
洛玉琅见她头上依旧是那两根簪子,再无多余的装饰,欣慰之余又觉得她太过俭省,“枫桥大街上也有首饰行,得空怎么不去挑几样?”
穆十四娘坦然答道:“这样甚好,做事利落。”觉得这是拉远她与洛玉琅关系最好的机会,接着说道:“自幼我只得这一根簪子,现在添了当家的送的,已经极好了。”
洛玉琅却满眼心疼,特别是见过了穆府当家人,那一身的气派,本是男子,却满身珠光宝气,富贵逼人,却对自己的儿女如此苛刻,真是枉为人父。
“你自己喜欢就好,只是女儿家,不必对自己太过严苛。”洛玉琅用词十分谨慎,就怕穆十四娘多想。
穆十四娘却打算将自己的想法进行到底,“当家的,我当真觉得这样就极好了,绣坊的人都与我一样,皆为了日后打算,哪能胡乱花销。”她话里的意思十分明白,自己就是与绣坊的其他人一样,为了三餐温饱,也为了日后打算。
洛玉琅实在不喜欢与她在这些小事上纠结,等日后与她成了亲,就可以光明正大地将一切给她,她现在低调一些,对自己反而是好事,免得再被更麻烦的人盯上。
“你喜欢就好。”洛玉琅摸着身上软乎乎的棉衣,“得空再为我做一件吧,确实挺舒服的。”
这是正事,穆十四娘早自认是份内的事,点头应承。
第一百一十三章 下雪
因为是吃锅子,桌子摆在花厅,青荷贴心地为二人送了暖炉,洛玉琅摇头,“脚下已经暖和,给施掌柜一个就行。”
施掌柜三个人出口,不但穆十四娘有些惊讶,就连青荷都顿了一下。
“这是新片的羊肉,冬至吃最好。”洛玉琅并没有像往常那样,问都不问就为她夹菜,而是指了指锅子,示意她自己动手。
穆十四娘适应了一会,终于想明白,既然他是当家的,自己是掌柜,这样相处才是正道,“多谢当家的。”来而不往非礼也,她也应当谨守本份,不能不守规矩。
洛玉琅只微微嗯了声,再无别的表示。
羊肉片得很薄,肥瘦相宜,汤底虽然清淡,蘸碟却配得恰到好处,穆十四娘吃得全身暖洋洋的,连暖炉都放下了。
洛玉琅望着她因为蘸碟中的辣,激得鲜红的唇,又添了汤底的油,红润而剔透,呆呆望了许久,才强行让自己偏头不去看她,“下雪了,明年光景应该会比今年好。”
穆十四娘跟着他抬眼看去,天空中果然扬扬洒洒飘起了雪花,而且花瓣越来越大。“是瑞雪兆丰年的意思吗?”
洛玉琅嗯了一声,“这数月来,满目都是沧夷,看得心里发紧,希望来年能有个好收成,让一切的灰暗都掩埋于雪下。”
穆十四娘知道他所说的就是乡间的蝗灾之后的惨状,自己在绣坊里也听过不少,“再难的日子,终会过去。当家的,我不就是最好的见证吗?”
洛玉琅被她满眼的希翼和自信打动,“你说得对,再难的日子终会过去。”
青荷上了饺子,洛玉琅问道:“你是吃原味的,还是放在锅子煮煮再吃?”
穆十四娘回道:“当家的,我自己来。”
洛玉琅夹着饺子的手顿了一下,自己极力配合她,她倒是扮上了。脸色再没有刚才的和缓,闷闷夹了饺子扔进锅子,再不多问一句。
穆十四娘先尝了一个原味的,也是羊肉饺子,汤汁浓郁,回味悠长。看着洛玉琅扔进锅子里翻滚的胖饺子,也有些心动,夹了一个扔进去。
“夹的时候,可知道哪个是我放的,哪个是你放的?”洛玉琅的话果然难住了她,盯着锅子看了半天,两个饺子都在锅里翻滚,像两个胖胖的孩童自在地嬉戏,确实已经分不出哪个是哪个。
见对面的穆十四娘呆愣地望着锅子,洛玉琅终于寻到了些乐趣,也与她一同看着锅子里自由自在的两个饺子。
在他看来,饺子的缠绵就是他与穆十四娘最需要的,无论烧滚的汤料如何翻滚,都不能让它们分开。
穆十四娘反应过来,“当家的先放的,当家的先夹,夹到哪个,哪个就是当家的放的。”
洛玉琅爽朗地笑着,“舒掌柜今日果然不比昨日,应对得十分恰当。”可惜锅子里那两个饺子如胶似漆的模样十分养眼,真不愿让它们分离。
穆十四娘有些担心饺子煮过头,提醒道:“当家的,快夹吧,不然煮烂了。”
洛玉琅回过神,筷子伸过去,又收了回来,“我不擅于夹这种,舒掌柜帮个忙吧。”
穆十四娘心想,以往十五郎也夹不起锅里煮着的饺子,想必男人都是如此吧。起身主动帮他夹了一个,轻轻放在他碗里,“当家的,这是你的。”
而后,夹了一个放在自己碗里,“这是我的。”
洛玉琅看着自顾自吹着碗里饺子的穆十四娘,终于觉得这样相处也挺好,起码此时的穆十四娘十分自在,不再像以往那样拘谨。
他倒是想再与她煮一次饺子,重温一下刚才的和睦,可惜穆十四娘吃饱了。
“刚吃完饭,不急事回去,在回廊上走走,消消食,也散散味。”怕穆十四娘急于回小院,洛玉琅率先开了口。
穆十四娘一想也是,灯烛火光映照下的夜空中飘洒的雪花确实别有一番韵味,自己一不留神也确实吃多了些。
洛玉琅与她漫步回廊,将自己数月来在乡间的所见所闻,挑了特别的说与她听,从未见识过的穆十四娘,听得出了神,不时还好奇地问几句。
等洛玉琅感觉到寒意,不忍她再受寒,才依依不舍在二门处别了她,眼见着她在青荷的搀扶下消失在夜色中。
痴痴待了许久,洛诚前来催他,才终于回过神来,“脚有些冷,要泡下热水才行。”算是为自己寻了托词。
“公子,老爷来信了,问年节公子还是回去一趟。”洛玉琅停住脚步,“父亲还说了什么?”
洛诚摇头,“只这一条,其他的一句未提。”
洛玉琅明白,景玉霜回京,少不得来洛府哭诉,那位也少不得与父亲报怨,父亲不提才显得刻意。
“到时再说。”洛玉琅心中主意打定,草草回了句,朝着自己的小院走去。
洛诚却满心忧虑地看着他的背影,公子对景家的排斥,不但洛府上人知道,就连景家也不过自欺欺人,可洛府当家主母的名份哪个不眼馋,别的就显得不那么重要了。
老爷一直拖着不表态,心里说不定也有几分赞同公子的想法,可是,这复杂的世事,岂能容人任性而为。
这位小娘子能得公子倾心,自然有几分道理,但人再好,情谊再深厚,又如何能抵挡住世俗的刀剑?
想着不久以后的狂风暴雨,自己又只能旁观而无能为力,洛诚就觉得心里堵得慌,慌得全身发凉。
穆十四娘回了小院,洗漱之后泡了脚,带着羊肉锅子的暖意,美美一觉到天亮。
外面银妆素裹,小院里白茫茫一片,一夜之间变了颜色。
穆十四娘披着斗篷,搓着手,满脸的欣喜,“青荷,能不能不扫去,等我今日回来,好好堆个雪人。”穆十四娘想起在穆府里,每当雪落,她都会和十五郎一起,将院中的雪堆到一处,堆个雪人,每年都变着花样,算是枯燥日子里难得的欢乐。
青荷轻笑,“就依姑娘的,留着。”
穆十四娘添了句,“别和你们公子说,我想自己动手。”
青荷愣了一下,恢复了自如,“姑娘,我也不是事事都回报公子。”
穆十四娘自己倒尴尬起来,“我是怕回来,一切都做好了,没了乐趣,并没有其他的意思。”
第一百一十四章 雪人
青荷也自如答道:“一切就听姑娘的。”
到了绣坊的穆十四娘记挂着满院的白雪,早早收了工回了别院。
门房却无端地多了句嘴,“施掌柜,公子今日也回早了。”
昨晚洛玉琅就开始称呼自己为施掌柜,现在整个别院除了青荷恐怕都会这样称呼她,要说这其中没有洛玉琅的受意,她才不信。
走在回小院的小径上,渐渐自得起来,早就该这样称呼了,一天到晚姑娘来,姑娘去的,颇有些意味不明,让她极不自在。
青荷推开小院的门,暗暗松了口气,回头对穆十四娘说道:“姑娘,连脚印都没多。”
穆十四娘紧走两步,轻笑着,“那就动手吧。”
两个人一起欢乐地将院里的雪堆在一处,再拓紧,青荷问道:“姑娘,你想做个什么?”
穆十四娘看着并不算多的雪堆,“做个兔子吧。”
青荷接道:“那我去厨房找一个萝卜来做鼻子。”
望着青荷欢快的脚步,穆十四娘轻笑,平日再老成,也仍是个小娘子。青荷转来时,带回两个红萝卜,算是兔子的眼睛;还有一块黑炭,说是做兔子的鼻子。
穆十四娘这边已经铲出了兔子的雏形,一双手透着红色,拍出了两只大大的兔子耳朵。“待会弄些胭脂涂上去,白里透红的兔子耳朵就算做出来啦。”
两个人折腾到天色渐晚,终于将一个肥胖胖的小兔子做了出来。青荷围着不停转圈,“姑娘,这是我头次堆雪人,当真好玩。”
穆十四娘哈着早已麻木的手指头,“可惜雪少了,不然可以做个大大的,拍紧了,天晴也不会化。”
怕她受凉,青荷晚饭前,定要她喝碗姜汤,弄得晚饭都吃不下了,只能感叹,“别撤,留做宵夜吧,到时弄个小炉烧热就是。”
青荷取笑,“姑娘,昨日才吃了锅子,天天吃,当心上火。”
穆十四娘轻笑,“昨日是我头次吃锅子,看来诗中所说,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果真不假矣。”
青荷见她意犹未尽的模样,“那今晚就依姑娘,就着这菜再吃个锅子。”
“那我出去转转,看看雪景,走消些,待会回来好好享受一顿。”穆十四娘一路轻笑,迎面而来的寒气中,满眼都是白雪皑皑,坠满了枝头。
以往熟悉的院墙上都堆了厚厚的积雪,仿佛戴了一顶雪白的棉帽,空寂的小径都有了几分童趣。
突然看到前方似乎有人,庆幸自己及时停住了脚步,原本想悄悄退回去,可又有些好奇,洛玉琅说这院里,只他和她,再有就有别院里侍候的人。
这突如其来的人是从何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