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奇异人生之民国纪事-第5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沈梦昔负责孤儿院的财务管理,也包括采买工作,她当年从美国购买的粮食还都没有动,这些日子,又派上了用场。她觉得自己像是敌后工作者一样,常常要到粮店转一圈,买一点粮食,雇人背回家,然后悄悄地在粮袋里添加一部分粮食,既要保证够吃,又要不被怀疑。
  还要经常接受一些“无名的好心人”的捐助,章嘉璈不忍看着妹妹那么辛苦,在孤儿院成立半年后,做了一些工作,最后朝阳孤儿院也成为了公立福利院,政府每月按人头下拨一部分粮食和衣物,还给几个工作人员,发放少量的工资。
  朝阳孤儿院新来了一位体育老师,叫做秦凌峰,他年纪四十多岁,带着一个女儿,也是因为战争,从北京逃到了重庆,他是形意拳的武术家,从报上看到朝阳孤儿院的新闻,特意来做义务老师,只求给他一片屋瓦遮风挡雨,巧的是梁诚如居然也听闻过他的事迹,很干脆地就同意了留下了。
  战争年代,有一副强健的体魄尤为重要。于是,从前的课间操,变成了演武大会。
  这些战争中失去家人的孩子们,大多在心中留有创伤,有的孩子来到孤儿院半年了,还经常在夜里哭着从梦中醒来,听到警报声还是惊慌哭叫。沈梦昔尤其可怜他们。
  她自己曾经多年不能走出童年阴影,虽然那仅仅是个关于母亲的心结,但是依然盘桓心中几十年不得解开。
  她更加重视他们的心理健康。接触中,她发现,不同的孩子对于创伤的反应也不同,有的孩子很快接受现实,有的孩子却一直深受影响,恨不能下雨阴天就要哭一场。不单单是心理治疗,更需要漫长的时间来治愈。
  七月的时候,姜夫人慰问重庆所有的孤儿院,带来大量的食物和玩具书籍。
  她蹲下来,亲手将饼干放到孩子的手上,沈梦昔注意到这个一生没有儿女的女人,脸上充满慈爱,不似作伪,她还抱起了最小的那个孩子,询问她的健康状况。
  她与沈梦昔及梁氏夫妇握手,对他们说,“你们做得很好。”
  姜夫人穿着精美的墨绿色旗袍,边角都绣着繁复的花纹。关于这位第一夫人的传闻非常多,据说即便是战时陪都,她的生活依然奢华无比,衣物多得让人瞠目结舌,她的丝绸床单要一日一换,地毯颜色要根据心情随时更换,吃食也需要飞机各地采购。
  沈梦昔想起某位名人说起姜夫人,“她每天早上一睁眼就需要服务人员,先来给她做一遍全身按摩,才能起床她总是定期灌肠她和美国总统以及外交家有着复杂的感情”
  不论传闻是真是假,一想到这位夫人和她弟弟在美国银行的巨额存款,沈梦昔垂下眼皮,再看下去,她眼中的情绪就控制不住了。
  第二次长沙会战中,102师有50的士兵身染疟疾,却没有药品进行治疗。不久传回消息,王守卿也染上了疟疾。
  国民政府派出医疗队奔赴前线,一共六人,三个医生,三个护士,沈梦昔赫然在列,章嘉璈激烈反对,但反对无效。
  ”父亲母亲都不在了,目前只有我们两个在一起,你不能有半点差池!”
  沈梦昔拥抱了章嘉璈一下,“我不会有事,我也不是为了王守卿一人前去前线,我是为了营救更多的人。”
  章嘉璈一向知道自己的妹妹,是个爱国激进的人,总是热血地冲动做一些事情。
  “这次不比上海那次,你要千万小心。”章嘉璈觉得心如刀绞。
  到了长沙,沈梦昔看到了一个苏联人,他居然是总指挥。
  然后她就看到了正在打摆子的王守卿,她将驱蚊剂发放下去,然后给王守卿服用了羟氯喹,
  第二次长沙会战中,102师有50的士兵身染疟疾,却没有药品进行治疗。不久传回消息,王守卿也染上了疟疾。国民政府派出医疗队奔赴前线,一共六人,三个医生,三个护士,沈梦昔赫然在列,章嘉璈激烈反对,但反对无效。


第八十二章 很重的东西
  连续一个月没有空袭,朝阳孤儿院的孩子们,简直太幸福了,他们穿着姜夫人赠送的新衣服,加餐时再吃上一块香甜的饼干,然后到操场上互相追赶着跑一圈,章阿姨不忙的时候,还会给他们讲故事听。
  但是,章嘉璈却十分暴躁。
  ——沈梦昔接到一个命令,奔赴长沙前线,支援治疗群发疟疾。
  他暴跳如雷,“你又不是传染科医生,还是个女人,为什么要你去前线?辞职!我们都辞职!”
  “辞职也是回来以后的事情,于公于私我不能退缩。”沈梦昔却不同意,她隐隐猜测到此次被派往前线的原因。只是不能十分确定。
  章嘉璈却在深刻反省自己,到底是哪里得罪了人,牵连了妹妹,“妈的!太狠了,有仇有怨就朝我来啊!我真是够了!”章嘉璈已经不止一次表露,对国民政府的失望,和对政府内部互相倾轧的反感。
  “应该是我自己的原因,与你无关。”沈梦昔连忙说。
  章嘉璈并没有被安慰到,反而更加自责。
  中央医院派出的领队是经验丰富的传染科医生邓宪章,还有中医罗富贵,再就是沈梦昔和三个二十几岁的护士。说实话,沈梦昔在这支队伍里,像是个突兀的异类,连邓宪章也说不出沈梦昔参加支援的理由,只是上方有令,他聪明地闭口不问罢了。暗暗猜测,难道这位是空降下来,到长沙白领军功的?或者说,这次救援没有什么风险,反而是次难得的机会?
  出发的前一天,鸿志来到孤儿院,他带来一些粮食和衣物,说是八路军办事处同事们的心意,沈梦昔谢过他,收了下来。
  得知沈梦昔要去长沙,何鸿志非常担心。沈梦昔反过来安慰他,自己会非常小心,不会有事的。在鸿志临走的时候,她将两把重庆中行的保险柜钥匙交给他,“这是我的一个朋友,托我交给你们组织的,只说是很重的东西。”
  鸿志接过钥匙,一脸迷惑地看着沈梦昔。沈梦昔笑说,“你放心,不是炸弹。”
  鸿志连连摆手,他没有怀疑沈梦昔,只是不知道所谓重的东西是什么。
  “是什么重要的东西吗,您信任我?”
  “傻孩子,我当然信任你,你把东西交给你们的组织就是。那个人,已经不在这个人世间了。”
  “啊。”何鸿志轻轻感叹了一声,“您放心,我一定不负重托!”
  此去长沙,吉凶未卜,沈梦昔将张翰青黄金的一部分存入银行保险柜,由何鸿志转交给八路军办事处,算是她的一点贡献吧。
  在章嘉璈的万般不舍中,沈梦昔随队登上了去往长沙的飞机,同机带去了一批唐非凡刚刚研制的治疗疟疾的药物羟氯喹、盘尼西林以及消毒药品等。
  他们的飞机由两架战斗机护航,飞往长沙,沈梦昔的紧张被邓宪章看在眼里,“章医生,你是第一次做飞机吗,不要紧张,很快就到长沙。”
  沈梦昔点点头,心说,我是担心飞机被击落啊!
  很幸运,他们无惊无险到了长沙,他们没有马上深入军营,而是被战区长官接见。
  沈梦昔在几个长官中,看到了一个苏联人,他叫契科夫,高鼻深目,唇上一从浓密的胡须,开口就是流利的汉语,让沈梦昔惊叹,更惊奇的是,他居然是会战的幕后指挥。
  契科夫来华的任务是,帮助中队死死拖住日军的腿,阻止日军北上,避免苏联同时应对德日二线作战的处境。为此苏联这几年,陆续派了五百名军事顾问,二百名技术专家,来华培训十万余人。还派出3600多人直接参战,包括1691名飞行员。
  说白了,中国在二战中扮演的角色,就是以自己的国家为战场,拖住日军陆军主力,让美苏顺利打击日本的要害。
  对于实力薄弱的中国来说,无法独立对抗日本,即便明白被他国利用,也只能心甘情愿地接受,并尽职尽责地扮演好自己的角色,——二战中98的弹药都消耗在了中国战场。
  契科夫此次是带着150架战斗机、100架轰炸机、300门大炮、500辆卡车以及大批相关装备来到中国的,他有着丰富的战斗指挥经验,也有信心完成领袖交给的任务,但是到达中国后,他发现了军队流行疟疾,士兵战斗力锐减,他的计划几乎无法实行。于是对重庆政府提出派出专家医疗队,这才有了沈梦昔一行人的长沙之行。
  一个下午的会议后,医疗队根据军医汇报的情况,迅速制定计划,他提出,第一个行动就是将患病的士兵,与其他健康士兵隔离开来集中治疗,然后对营区进行彻底的消杀。
  距离营区两公里的山坳里,火速搭建大批帐篷,分别将重症和轻症的士兵进行区分治疗。使用进口药物氯喹和唐非凡研制的羟氯喹,以及随队中医罗显贵的中医药方。
  沈梦昔并无治疗特长,连同行的医生看着她穿着长袖衣服,戴着手套和蓝色口罩,也没说什么。
  医疗帐篷里,一个士兵热得开始撕扯身上的军装,他烧得满脸通红,没一会儿又冷得浑身发抖,盖了两床被子依然喊冷。
  一个重症的士兵,已经奄奄一息,他严重贫血,整个人抽搐不止,意识模糊,胡言乱语,虽然马上给他治疗,灌下药物,依然没能挽救这个年轻的生命。此前军营已有多名体质弱些的士兵,因此丧命,就算轻症,一旦发病,也是毫无战斗力可言的。
  疟疾的治疗并不复杂,只要有对症的药物,轻症的年轻士兵很快就可以康复,当然,进口药品可不便宜,特别是这样大批士兵感染的情况,沈梦昔怀疑,国民政府其实早就知道了102师的情况,如果不是契科夫提出,估计也就放任自流,任其发展了。
  沈梦昔定时给自己喷驱蚊剂,大热天长衣长裤长靴,戴着手套帽子口罩,严阵以待,邓宪章笑她,你可真是全副武装啊。
  沈梦昔笑说,被蚊子叮一口太不值得了。
  由于特效药的普遍使用,年轻的士兵恢复很快,军营的卫生防护工作也做得很好,沈梦昔一行忙碌了一个月,基本完成了任务。
  这期间,同行一个叫曲兰的护士,正值生理期,忙碌了一天,疲惫不堪,夜里突然发烧,腰背酸痛,极度虚弱,其他两个护士,一个值班,一个睡得死死的,曲兰记忆中不曾被蚊子叮咬过,就以为是伤风了,她翻来覆去折腾了一夜,第二天另一个护士发现时,她已意识模糊,一番抢救,仍然没有保住她的性命,邓宪章说她是脑型疟疾,治疗不及时,死亡很快。说完还看看沈梦昔,表情意思是,风险还是很高的,功劳没那么容易拿到手。
  沈梦昔无辜无奈地笑笑。



第八十三章 溅了一脸血
  结束了对102师为期两月的疟疾治疗救援,中央医院支援小组依然在长沙待命,他们随行所带的药品已经几乎用尽,再无留下的必要,但是没有接到命令,也没有回重庆的飞机,只好继续在长沙滞留。
  不久重庆防空洞惨案发生,那晚,日军出动24架飞机分三批轮番轰炸重庆,空袭长达五个小时,十八梯大隧道洞内聚集人数饱和,但隧道口被宪兵封锁,不许市民在空袭间隙出入隧道,10小时的高温缺氧,致使上万避难民众因窒息、踩踏死亡。
  大隧道惨案与花园口决堤、文夕大火,并称抗战时期的中国三大惨案。无一不体现国民政府的无能与。
  沈梦昔拿着报纸的手在颤抖,她有过那种缺氧窒息的经历,心脏憋得要爆炸,意识迷乱,痛苦不堪。空袭五小时,隧道口却封锁十小时,这分明是宪兵玩忽职守造成的事故,外敌入侵不够,国人还要雪上加霜。
  亲友们去公共防空洞的可能性很小,但是五个小时的轰炸,也不知孤儿院现在如何。她问邓宪章什么时候可以返回重庆,得到的回答是不知道,原地待命,邓医生也很抓狂,他的父母妻儿都在重庆,生死不知,另外三人也都如热锅蚂蚁,一个护士当即就哭了出来。
  长沙也不安定,春华山一场血战,尤为惨烈,日军使用飞机、大炮轮番轰炸,中方升空的飞机以及炮兵与之激烈对抗,天空时有飞机坠毁,大地硝烟弥漫,日军最后在吴寺冲高地施放了毒气、细菌,最终,坚守高地的所有官兵全部壮烈牺牲。
  沈梦昔并不清楚王守卿在什么位置,只是听到炮响,就会下意识地多看几眼那个方向。
  这天,在驻地医院不远的街口,沈梦昔与一个男子擦肩而过,让她迟疑了一下,一种说不清的感觉袭上心头,直觉就是这是个日本军人。
  她回头盯着那人的背影,他身穿一件卡其色风衣,戴着帽子,手提一个长箱子,面孔看上去与中国人没有区别,但是一瞥之下,沈梦昔却敏感地分辨出,他的神情和气质与国人不同,于是干脆转身回去,尾随那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