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六零娇软美人海岛种田-第7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第一大队插队的女知青们终于松了口气。
那么接下来,就要处理郑萍的问题了。
派出所那边给出的建议就是:在韦利民伤人案件中,郑萍不犯有主观错误。因为她只是想要拒绝韦利民的追求,才拿陶容冶出来当挡箭牌的。
派出所向栀栀建议:韦利民伤害陶容冶,这属于刑事案件。陶容冶可以在提起附带民事赔偿的时候,以韦利民为第一被告,再追加郑萍为第二被告。
栀栀采纳了。
最终郑萍被判向陶容冶赔偿一百块钱。
郑萍不肯,眼泪汪汪地说她没钱,还说要是把她给逼狠了她就去死——
并且还点名道姓是说别栀栀想逼死她。
栀栀懒得理她,也不想为了这种人浪费时间。
她找法院多要了一份盖大红章的判决结果,拿去找郑萍,“我体谅你穷,毕竟你一天到晚不干活,连饭都是别人施舍给你吃、你才有得吃……你兜里又没有一分钱,肯定拿不出这一百块钱的赔偿款,对吧?”
郑萍不服气地咬住下唇。
——她一向端的是娇小姐人设,必须是受尽家人宠爱、家里有钱才能养出她这样十指不沾阳春水的千金小姐。她也才能屡屡用“哎呀我都不会干农活”这样的借口来逃避劳作。
她不想赔钱给陶容冶。
可要是让她承认她兜里一毛钱没有……
岂不是以后都抬不起头来?
正当郑萍犹豫不决时,突然听到别栀栀说道:
“所以我把这判决书寄到你家里去,让你父母家人帮你出!郑萍,没事儿的我知道你家里的地址,知青办有名册!为了不耽误陶容冶的治疗啊,我给你爸寄挂号信去!啊对了,万一你爸收不到可怎么办?我再给你妈妈单位也寄一封挂号信去吧!”
说完,别栀栀还亮了一下盖着大红章的判决书,转身就走。
郑萍惊呆了。
——搞什么啊!别栀栀这人也太坏了吧?居然还想把这玩意儿寄到她家里去?现在她家里正在想办法把她弄回去呢!这是民事案件的判决书,但上面盖着的大红章让人不由自主的心惊肉跳……万一她家里人以为她犯了法呢?
“哎——”
郑萍惊呆了,冲上去拦住别栀栀,“别栀栀你别走!”
“郑萍你别耽误我寄信!陶容冶正在医院里等钱治疗呢!再说了,你们家那么有钱,这一百块钱说多也不多,你不用担心你父母出不起。就算出不起,那就让你父母的单位帮着出嘛,他俩的单位各出五十,然后再每个月从他们的工资里扣上四块钱……一年就回来了!”
说完,栀栀就风风火火的走了。
郑萍实在没办法,哭丧着脸说道:“不不不!你别找我家里人我给你钱还不成吗?”
然后她就掏了十张大团结,赌气扔给栀栀。
栀栀挑眉,“看不出来嘛郑萍,你还挺有钱的!”
气得郑萍哭了大半天。
不管怎么说,属于陶容冶的一百块钱赔偿款到手了。
但栀栀还没追究郑萍偷信的事儿呢!
虽然后来郑萍把偷走的信件全都还给了大家……
于是大家气愤地发现:
——姚知青的奶奶听说孙女儿下乡插队去了,老人特别心疼,可她又不识字,就托人写了封信、又在信封里塞了两张一元钱的钱钞……
事发后郑萍极力否认,说信封里就一张信纸、并没有钱。
——汤知青家里来信,说他爷
爷生了重病需要一种药,但家里找遍了附近省市都没办法找到这种药。家人们让汤知青赶紧在南陵镇、或者上林市去看看能不能找到,老人正等着救命哪!
汤知青一看信件……距离他收信时间都已经过了半个多月!他也不知道他重病的爷爷现在到底怎么样了。他一时心急,蹲在地上呜呜的哭,恨郑萍恨出了新高度!
大伙儿赶紧帮他凑买药钱、栀栀也给他开了介绍信让他马上进城去找药。
——邓知青与未婚妻被分到不同的地区插队。未婚妻给他写信,说她近期内会跟着队伍在林市中转,让他于某月某日务必赶到林市火车站知青办一见。
可这信被郑萍偷走,回到邓知青手里时,距离他和未婚妻约定的时间已经过了五天!
邓知青一看到这封信就红了眼圈……
就更不用说,在栀栀被偷走的那些信件里……最最最重要的,就是她三哥为她誊抄的各大高校科研团队的名目与联系人方式了。
尽管郑萍哭哭啼啼的一再强调她就是好奇、她不懂事,现在她知道错了,她愿意向大家道歉……
没人能够原谅郑萍。
最终,栀栀收集了大家的意见,并且整理成书面报告,呈交给调查小组。
——大家一致要求郑萍调离。
调查组为此开会研究。
知青们下乡插队,也得看看目的地是上山呢,还是下海。
最好的去处就是上大城市附近的乡村插队,离家近、村庄富裕不用吃苦头。次一等的就是像栀栀这样,至少拥有大方向的选择,心思活泛的去富裕的地方,太穷倒也不至于。
不怎么好的,就是服从安排……
那可就真的是去往条件非常艰苦的地方了。
现在郑萍的情况,就比较特殊。
最终,调查组决定了对郑萍的处分:
知青办将召开一场批判会,在会上批评郑萍的所作所为。但凡是被郑萍偷过信的人,郑萍需要在开大会的时候向他们道歉、并且向每一位丢失了信件的知青赔偿三块钱的损失,同时还要写公开道歉信张贴在知青办宣传栏。
除此之外,调查组开出了郑萍的新调令,安排她去西疆农场插队。
郑萍被吓懵了。
开批判大会已经够恐怖的了,让她一下子又赔了几十块钱出去……她也心疼得不行。
可是,组织要调她去西疆?
岂不是比条件艰苦的大西北还远!听说那里一年有六个月在下雪,另外六个月在下沙尘暴。
郑萍又惊又怕,外加各种不服,就上知青办大闹了一场。
下场就是被调查小组的组长训斥了一顿,并且勒令她必须要在规定的时间内离开南陵镇……不管她是如何的眼泪汪汪,可领导们的态度很坚决,知青们也没一个为她说情的。
最终,郑萍为了留在相对比较富裕的南陵岛第一生产大队,当天晚上她就和本地一个不识字三十出头的男人结了婚,并且赶在调令上最晚离乡期限之前,把她的名字从知青办划去,重新添在了第一生产大队村民花名册上。
郑萍的身份,就由下乡女知青转变为本村农妇。
听说她的丈夫力气奇大,是个种田的好把式,但样貌一般、脾气暴躁。可能是因为不识字、有点自卑吧,他不同意郑萍出门(也有可能是害怕她到处招蜂引蝶),于是他出门上工的时候就会把郑萍锁在家里。
刚开始的时候,郑萍也不想出门。她觉得最近出了那么多事,害自己丢尽了脸,不出门还好些……
后来呢,她就感觉到村里的风气有点变了。
准确说来,是知青们的态度有些转变。
以前呢,知青们还是保持着几分城里人的清高,从骨子里有些看不起本地乡下人,又多少有些怨天尤人,感叹命运不济,人人心灰意冷……干农活又干不过乡下人,十分消极。
也不知是怎么一回事,村里的女知青们脸上的笑容越来越灿烂,不但很愿意和村里人打成一遍,而且干活也越来越主动。村里人呢,对女知青们也客气了许多,看向她们的时候不再在用“女人嘛最终还不是要嫁人的”这样的眼神……
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第60章
栀栀花了一个多月的时间;陪着龙强和陶容冶打官司。
现在尘埃落定,栀栀要回海鸥岛去了。
陶容冶的病情趋于稳定,额头上的外伤已经好了,但时不时就头痛难忍。再加上脑震荡的后遗症……使他一直晕头转向、还总是恶心呕吐;短时间内他丧失了劳动力。
医生说;他的恢复期至少也需要一整年。
可现在正是建设海鸥岛最关键的时刻。
陶容冶感到特别的愧疚。
栀栀就给陶容冶安排了另外一个活计。
——文书工作。
栀栀根据三哥寄来的各大高校科研单位的名录;开始了撒网式的联系。
她在信里详细写了下海鸥岛的地理位置;海岛情况;也表明了她想要配合科研单位做农业种植、水产养殖等科研的决心。
但大多数信件如石沉大海,并没有答复。
少数几家单位给栀栀回了信,继续再问她一些问题。
栀栀就安排陶容冶:一是按着她以前写信的模版;抄写信件寄出去;继续广撒网;二是按实际情况回信给询问的这些单位。
另外;虽然海鸥岛目前还没开始任何科研;但大伙儿的生活日志是可以记录一下的。
陶容冶很认真的执行栀栀的安排。
同时,他还把做饭、打扫营地卫生这样相对轻松的活计也接了过来。
龙强带着高甜甜、于露也来找栀栀,说想加入她的团队。
栀栀有些犹豫;婉拒了,“龙强;但凡我们这儿的条件有那么一丁点儿的……还能入眼;我就不会拒绝你了。可你看看,我们现在连住的房子都没有……还住草棚呢!龙强我建议你;要不你上第三大队去吧;至少那里的起居条件比较好,可能更适合高甜甜。”
——于露就在第三大队插队,她是高甜甜的好朋友。龙强带着高甜甜在第三大队插队,和于露也能有个照应。
龙强叹气;“可是甜甜不适应人多的环境……我试过了,在那儿呆着啊,我没办法上工。甜甜的情绪会不稳定。”
栀栀看向了高甜甜。
高甜甜正蹲在鸡圈门口,聚精会神地看着鸡圈里毛茸茸淡黄色的小鸡,脸上还带着恬淡的笑容。
——鸡圈里有二十几只小鸡。是栀栀第一次上岛时,用大咸鱼干和梅花婶换的。当时还有一个条件就是再换二十只刚出壳的小鸡。
现在一个多月过去,这些小鸡身上的浅黄色绒毛就快要褪掉了。
这些鸡也吃粮食,喂它们吃剩菜是最好不过的了。可海鸥岛上的知青们自己都吃不饱,哪有什么剩菜给它们吃?
栀栀用瘦猴叉上来的海鱼,和梅花婶换了点米糠回来,混上采回来的野菜煮熟了剁碎了给它们吃。
这会儿高甜甜笑眯眯地用手去逗弄那些小鸡仔儿。
小鸡仔们居然也不怕她,一个二个的还不住地往她身边凑。
栀栀也听说了高甜甜和龙强在镇上的事儿:
——高甜甜失踪已久,家里兄嫂是知道的。听说高甜甜被找回来了,他们赶紧来了南陵镇。可一听说高甜甜被韦利民那个了,又见
高甜甜已经疯了?他们就不愿意带高甜甜回去了,觉得她失了清白,带回去丢脸;人还疯了,更是个累赘。不过,当他们知道韦家赔偿给高甜甜五百块钱时,他们又变了脸色,说高甜甜也应该要赡养父母,所以那五百块钱理由应该他们带走。
气得龙强要跟高甜甜的兄嫂拼命!
也是栀栀出面调停,寸步不让。
最终那对狠心的兄嫂一分钱都没拿到,但他们也放话说绝不接受已经不清不白的高甜甜了。
——龙强失踪的事呢,他家里人也清楚。得到消息后,他们也第一时间赶到南陵镇。龙强的家庭经济条件一般,他父母也嫌高甜甜失了清白,龙强继续跟她呆在一起,根本就是在戴绿帽子了。
但这还不是最重要的。
重要的是,龙家父母觉得高甜甜是个疯子,没有劳动能力。所以他们要求儿子不要再跟高甜甜在一起了,听从他们的意见赶紧娶个媳妇儿……
龙强不愿意。
于是龙强也跟家里人断绝了关系。
现在等于龙强和高甜甜已经无处可去了。
龙强对栀栀说道:“栀栀,如果你觉得我们会拖累你,那你就……划个山头给我们吧,我会想办法养活我自己和甜甜的。我们在笋尖岛都活过来了,这儿的情况又比笋尖岛强万倍……你们这儿又人少山多的,甜甜的情绪比较放松,我也能抽空好好干活。”
于露也对栀栀说道:“栀栀,我也想转组到你们这儿来。你不知道,甜甜受到了伤害的这件事儿,我们知青有文化,可以理解这不是甜甜的错。可村里好多人都对甜甜指指点点的……甜甜的情绪很敏感,为了这个她也很难受。所以……你能收留龙强和甜甜吗?如果能,也求你收留我……我会种地,一天能干八个工分!”
栀栀不再矫情,说道:“本来我的意思是,我这儿条件不好,才不好意思让你们跟着我们一块儿受苦。既然你们……好,那我们以后就是有福同享、有饭同吃的兄弟姐妹啦!”
就这样,海鸥岛上又多了三个小伙伴。
在栀栀离岛的这一个多月里,大家是轮出入海岛的。岛上的建设工程没有停下,只是进度比较慢。
其中当以男知青们烧砖的成绩最耀眼。
——土砖已经烧出来很多,还被男知青们挑到半山腰上整齐的码好。现在陶容冶出了院、回来了,申书华陈跃进他们不需要再轮流去医院照顾他,于是大家准备开始挖地基造房子了。
但在这之前,栀栀托黎恕去弄了些建设方面的书回来,让男知青们看,又交代申书华,造房子之前必须要先画图纸……
申书华、陈跃进和李爱国花了好几天的时间讨论,又请女知青们参与讨论,大家商量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