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冬暖不好跟着从前面进去,所以很快就由着高知县的老仆之一,引着他们从后院进入县衙。
县衙后院确实有地方住,地方也不算是太小,冬暖细数了一下,十来间房还是有的,只不过,房间地方不大,哪怕是主院的房间,也都比较小。
主院是正对着县衙的,一共五间房,除了正房面积还算是大,放下一张大床之后,再放一张桌子,还能再挤出一些行走的地方,剩下的四间房,估计就是十来个平方的样子。
放完床之后,再放张椅子,都觉得屋里挤的慌。
而东西两边的偏房,比正房的这四间还要小。
第497章 宴请
东西两边的偏房,每边四间,合计八间房,加上正房五间,一共是十三间房。
两边的偏房,冬暖怀疑,从前应该是放文书的备用库房,所以地方不大。
只不过,靖县没什么大事儿,前面的两个库房就够用了,所以后面的备用,用不上,便直接住上了人。
当然了,高知县身边没什么人,只东院那边有两间偏房住着人,估计是府上的那两个老仆的住所。
冬暖这次过来带的仆从不少,两个人挤一间的话,勉强能挤得下。
除了这些正房之外,后面还有四间罩房。
只不过,石竹去看了一下,四间罩房应该是后接的,地方也很小,两间放着柴火,一间放着杂物,还有一间是灶房。
都住不了人,所以暂时别打它们的主意了。
石竹速度很快,没一会儿就统计了一下能住的房间,还有大概的格局之类的。
冬暖一直站在院子里,不急着进屋。
六月的靖县已经很暖和了,站在外间只有徐徐微风,吹着还挺舒服的。
当然,冬暖也不是干站着,一直在看靖县的地图,还有自己这一路记录的各种数据。
听了石竹的话之后,冬暖点点头:“让大家先克服一下困难,最近一段时间,大概都要艰苦一点,我们要先修路,路不修,做什么都白费。”
高知县的老仆从在一边听着,眉头一跳,心道:修路?谈何容易啊,没钱,修什么也修不成。
靖县每年也收不上什么税粮,没有收益,就什么都是白谈!
只不过,老仆也不好说什么,老实的站在一边。
另一边,寒江楼跟高知县,主要工作已经交接的差不多了。
因为靖县原本也没太多事情,各种桉书之类的,也都是记录在册,寒江楼之后慢慢看就可以了。
当然,高知县也不是特别急着走,只不过考虑到,后院地方不大,寒江楼又带了那么多人,他早走一天,也能早点腾下更多的地方。
寒江楼来之前,皇帝那边已经给提供了数据,知道靖县众官员都是什么样的。
高知县是个踏实肯干的好官,但是才能平庸,本事也不大。
也是因为这个,所以他困守了一辈子。
皇帝不是没想过,把他调走。
但是把谁调来,是个问题。
这地方,谁也不愿意来!
半点油水没有不说,可能还要倒贴钱!
所以,只能委屈高知县了。
刘县丞是靖县本地人,从前也是个秀才公,可惜之后再没考中,为人还算是圆滑。
韩主簿也是靖县本地人,比刘县丞大上几岁,从前也是秀才公,为人老实本分,没什么大的本事,但是老实肯干,所以高知县很喜欢他。
张典史还是靖县本地人,不过连秀才也没考上,毕竟典史不过是未入流的小官,连九品都不算,所以愿意干的人其实不多。
张典史年纪不算大,三十出头,有些滑头,但是知道轻重,有底线。
总之,班底还算是不错,寒江楼过来之后,也简单的摸了摸,跟陛下提供的消息,没太多出入。
如此,也便可以放心了。
好用的,留着用就可以了。
不好用的……
暂时还不能动,得观察看看情况。
交接进行到晚上,如果放到其他地方,大概还要吃上一顿才可以。
但是靖县这个地情况……
倒是有一家酒楼,但是高知县表示:没钱!
!
所以,吃饭是不可能吃饭的,就是干唠!
石耳是一直跟着寒江楼忙活的,这会儿看着天黑了,得了寒江楼的眼色之后,便去了后院问了一下情况。
冬暖这边自然是准备了简单的宴席,因为县衙没有饭厅,冬暖想了想,直接选择在了室外。
反正,外面又不冷,而且气氛还不错,挂上灯笼之后,光亮也还可以,再配上一点烛火,气氛完全够了。
所以,冬暖示意石耳,可以留客。
其实,原本应该是高知县这边准备一番,来点待客之道的。
但是他没准备,寒江楼也不介意,反而主动邀请。
他这一邀请,几个官员还有些诧异,但是也不好拒绝,随着高知县客气两句应下之后,其他人自然是顺势为之。
晚宴虽然是分席,但是并不算是特别丰盛。
整个靖县县城都不发达,冬暖让石竹派人出去转了一圈,都没采买到太多东西。
当然,顺便也把县城的店铺分布情况,一并整理过来了。
县城正式一点的酒楼只有一家,还有两家算是小饭馆吧,长年没人去,有人才会开火,还不一定有菜。
布庄有一家,杂货店有一家,糕点铺子有一家,茶楼跟茶庄一起的是一家。
而且这些商家背后是哪个富户,底下的人也都查了出来。
整个靖县就四户还算是富有的大户人家,县城正经的几个商铺,也都是这四位老爷家里的。
剩下的一些小杂铺,或是一些肉摊之类的地方,算是一些小富户,或是普通百姓的。
采买出去转了一圈,也没太多食材。
好在冬暖在府州的时候,采买了一番,只不过,还需要考虑到他们自己人还没吃呢。
所以,也没用上太多材料,差不多就可以了。
不过,肉菜有两道。
一道是在府州采买的全羊,割下一块,跟朱萸一起翻炒了。
另外一道,自然是红烧肉了。
剩下的就是几个素菜,还有一盘在府城买的鲜果。
饶是如此,对于靖县的几位官员来说,已经十分丰富了。
说实话,他们虽然是官员,但是就靖县这个情况,他们一年到头的饭桌上,也见不到几回,像是今天晚上这样丰盛的饭菜了。
“寒某以茶代酒,敬各位了,以后就是同僚了……”开席之前,寒江楼站起来,简单的寒暄了几句。
冬暖没给准备酒水,怕误事儿。
茶饼是从京城带来的,味道很不错。
但是,靖县这边的土质还有环境,其实也颇为适合种茶。
只是,冬暖没听说,靖县种过茶叶,倒是礼州府城底下的另外两个县,茶叶卖的不错。
因为宴席简单,再加上,天色也不早了,所以大家只简单的吃了吃,便散了席。
虽然菜量都不太多,但是县丞他们都没怎么舍得动快,宴会结束之后,高知县主动问了一下,没吃完的,能不能带走?
各家都有家属孩子什么的,他们不可能自己吃了舒服了事,还想着带回去,给家里老人孩子吃上一口。
高知县自己倒是无所谓,但是底下的人跟了他这么多年,就算是厚着脸皮,也得问上一句。
第498章 要想富,先修路
其实就算是高知县不开口,寒江楼也是准备让他们带回去的。
只不过,他主动说,跟高知县开口说,是两个概念。
高知县开口,刘县丞他们,大概会觉得舒服一些。
不然,寒江楼主动的话,总觉得像是在施舍似的。
一众人把东西收拾着带走,冬暖这边也进入到收尾阶段。
高知县暂时还没离开,所以还得住在这边。
考虑到主院就一间大房间,高知县还问了一下,要不要腾地方什么的。
“没事儿,住哪里都一样的。”寒江楼无所谓的摆摆手。
从前在小湾村的时候,住的地方可是比这个还要艰苦呢,他都住得。
上辈子,行军的时候,条件比这个还惨呢,幕天席地的,他又不是没睡过。
听他拒绝了,高知县也没坚持。
真搬家,他东西还真是不少呢。
天色不早,大家简单的收拾了一下,便各自睡去了。
冬暖累了一天,简单的梳洗之后,睡的倒是舒服了。
但是,靖县县城的百姓,甚至是底下听到风声的村民们,就有些睡不着了。
“听说来了新的青天大老爷了。”
“哎哟,听说那派头老大了,光是伺候的人,就得有二十来号呢。”
“哎,高大人这就走了,还真是舍不得。”
“可是,咱们又能怎么样呢?”
……
靖县百姓很担心新来的大人乱来,但是他们普通百姓,又能做什么呢?
什么也做不了。
第二天,冬暖起的很早,依着自己在京城的生物钟起来的。
她起来了,底下的众人,也都陆续起来了。
寒江楼也早早起来,先跟冬暖打了一套拳,然后才去各自梳洗。
高知县起来的时候,后院就剩下几个婢女在收拾。
其他人,是半个人影都看不到了。
高知县抬头看了看天,心里合计着,自己起的也不算晚吧?
“你们家大人呢?”高知县不明所以,特意去问了一下正在打院子的婢女。
婢女行了礼,轻声回道:“大人跟郡主去萝山村了。”
萝山村?
靖县底下最大的村子。
去那边做什么?
高知县不解,想问问婢女,又怕她也不知道,最后便放弃了。
他留下来也没什么事儿,索性开始帮着整理一下文书之类的。
结果,去了前面发现,今天一个当值的也没来。
这是集体有事儿吗?
靖县事情不多,所以高知县对于下属要求也不算是太严格。
毕竟日子不好过,还不兴人家再搞个兼职嘛,还有一家老小要养呢。
但是,集体不来……
寒江楼带着石耳下村子去了,留下一个石青在这边候着,有什么事情的话,还可以下村子去跟他说一声,把人叫回来。
高知县闲着没事儿,就跟石青聊起了天。
然后他发现……
这京城来的贵公子身边的人,嘴巴可真紧啊。
那消息是半点也问不出来,一问到关键地方,人家就默默的看着你。
高知县最后也便歇了心思,开始话起了家常,问问京城那边最近几年的发展还有一应事宜。
另一边的冬暖和寒江楼吃过早饭,便带着几个人,直接下村子去了。
萝山村是靖县底下最大的村子,冬暖决定从它开始记录数据。
下村子问的更多的,还是土地的分布还有种植情况。
这一问,问题就出来了。
萝山村还是靖县底下最大的村子呢,结果,人均田地,还不到五亩。
这还是把六十往上,十四往下的这部分人给去除掉之后的平均值。
为什么不开荒?
成本大,种了也不好运出去,索性够吃够用就可以了。
开荒多了,以后交税也多啊,谁知道以后怎么样呢?
“哎,一家老小饿不死就行了。”
“谁不想要地啊,但是说是开荒前三年不收税,那谁知道啊。”
“就是啊,以前不是没开过,最后不还是得老实交税,辛苦一整年,最后种的东西都交了税。”
……
百姓之所以不愿意开荒,一个是因为如今条件有限,开荒特别艰苦。
另外一个则是……
先帝在的时候,荒唐的事情多了去了。
开荒前三年不收税的事儿,到了先帝那里,就跟闹着玩似的,一年一个变化。
所以,百姓被折腾怕了,就更不愿意开了。
毕竟,他们这一带,原本地理环境就不算优势,地不好开,谁想累死累活的,最后都交了税?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这是很正常的事情。
冬暖觉得自己可以理解,所以还不住的安抚了一下情绪激动上头的百姓们。
冬暖和寒江楼从萝山村开始,陆续的走访这些村子,记录土地种植情况,百姓的情绪状态,还有土质变化,地理位置之类的……
这一忙,就忙了半个月。
高知县在县衙又当了半个月的知县。
对此,高知县心里说不清是何种滋味。
看寒江楼这架势,跟自己当年那一腔热血的感觉,是有一拼的。
但是能拼多久不知道,但是他愿意拼的话,高知县觉得自己也愿意在他身后,再帮一把。
坐镇而已,坐着呗。
反正,天天也没个大事儿小情的,就是整理文书。
大概是看高知县坐的还挺乐意的,然后冬暖跟寒江楼索性也不怎么回来了,一直在村子里晃。
这一晃,就晃到了六月底。
原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