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青青心里算了一下,便道:“刚才娘说她还要买地,要是这么数下来,怕是浩哥留给我们家的五十亩地不够,这样吧,给你娘家免掉四亩地,你看行吗?”
张氏连忙答道:“行。太行了。能免一亩是一亩。一亩地一年要交二、三十斤稻谷呢。”
李青青开玩笑道:“你给大哥生了四个女儿,正好一人免一亩地的农税。你要是生了儿子,我可不给你娘家的田地免农税。我不稀罕男孩子,我稀罕女孩子。以后,你可得对盼弟姐妹好点。”
门口站着的王盼弟朝李青青感激道:“谢谢婶婶。”
王盼弟听说张氏的手被菜刀割破,担心的赶紧来瞧看,正好听到李青青说的这番话。
别看王盼弟年龄小,可是身为长姐,心理年龄比同龄人成熟,她深深知道,自从李青青当了她的婶婶,她们全家的生活翻天覆地。
她感受最深的是,张氏重男轻女的思想轻了些,最明显的是没有把赔钱货挂在嘴边。
突然,从堂屋传来几个男子的吵闹声,声音最高的就是王七。
王桔去听了几耳朵,然后快步回到厨房,有些激动的跟几人道:“八叔跟七叔吵起来,八叔骂七叔自私不让自己儿子去参军,让他的儿子王雷参军。八叔还说七叔不配当族长,八叔推举我爹当族长!”
刘氏瞪眼问道:“你八叔真这么说了?”
王桔点头道:“真说了。八叔说族里能有二百亩免税田就是沾我们家的光,还说我们家出了人当兵,我们家教全族的人做剁辣椒,给全族的人看病不收银钱。”
刘氏问道:“那别人什么反应?”
“那我再去听听。”王桔再次去了堂屋。她人小端茶倒水,没有人注意她。
张氏望着刘氏道:“娘,要是爹能当族长,那是好事。”
刘氏想了想,微笑道:“你爹能当族长是沾了王浩、青青的光。”
张氏想着要是王老头能当上族长,就能当上里正,日后,王老头要是年岁大了,可以把族长、里正的位置传给王志,哪怕不传给王志,传给王亮,那也是自家人,对自家有很多的好处。
李青青也觉得王老头能当族长是好事,不过,王老头的性格保守还小气,不喜欢管别人家的事,他能当好族长吗?
很快,王桔返回跟几人道:“我爹一口拒绝当族长,我三哥着急要去衙门,长辈们再没议我爹当族长的事。”
张氏一脸失望。
刘氏面色有些复杂,轻叹一声。
李青青想到王老头祭祖时那个扣门劲,估计王老头怕当上族长,家族若是有事,王家就更得冲在前面,便不愿意当族长。轻声道:“八叔应该没想到我爹没有当族长、里正的想法。八叔应该事先问下我爹。”
被几人议论的王老头满脸通红的坐在堂屋的长腿板凳上,望向王七的目光有些愧疚。
王老头压根没想到平时不吭不响的王老八突然间当众给王七难堪,还要让他当族长换掉王七。
在他心里,王七这个族长当的挺好,大事上面买水牛,王七一个人出了三两多银子,小事上关心族人,二十几年前,在他最孤独最困难的时候,王七安慰帮助他。
王浩见众人商量半天也定不下来,还闹出王老八不想要王七当族长的事,便道:“诸位长辈,我说几句,当年村里我、郑元、王林、王雷参军,我们是一批兵,我立下军功当了军官,得帮扶另外三人。
郑元的地已经挂在我的名下免了农税。王林是六叔的儿子,王雷是八叔的儿子,我看六叔、八叔家的地都免农税。
族里的二百亩地除去六叔、八叔家的地,剩下的地按户分配。”
王老六、王老八两家的地合起来有十七亩。
二百亩减去十七亩,还有一百八十三亩,再平摊到王族的每户,一户约六亩。
众人见王浩开口,便不再争论。
王七的几个方案当中有一个跟王浩说的一样,只是在场这些人根本不让他说完话。
王老八感激的抹泪道:“浩侄子想着我的雷儿,想着我这个叔叔。”
王浩安慰道:“八叔莫难过。这次田免了农税,以后日子会越来越好。”
当年四人一起参兵,王浩与郑元分到同一片军营,王雷、王林分到同一片军营。
王浩已经六年没有见过王雷、王林,没想到今日竟是听到王雷的死讯,且不但是王雷,还有王雷的媳妇陈氏也殉情。感慨人生难测。
王七被王老八当众骂了一顿,也没有生王老八的气,这就按着王浩的建议当场宣布二百亩的分配。
族人赶紧将自家的地契拿来让王浩一一记下地理位置。
王浩光明磊落,怕族人不安心,又写下字据,注明名下二百亩的地实则是族人的地,将字据交给王七保管。
春暖花开的上午,艳阳高照,轻风拂面,官道两旁遍地绿草野花。
王浩一袭军服,足踏黑色短靴,由于双腿两侧还有伤,没有骑马,在官道上租了一辆骡车,带着王老头、王志直奔和县衙门。
途中,王老头跟王浩说了族里的一些事,包括王七和离、王族买牛。
王浩刚才已经从众人的言语中听出王七家里发生变故,不过,没想到是王七夫妻和离,在农村这样的年龄和离真是极少见。
“难怪八叔推举你当族长时,伯爷爷、叔爷爷都点头表示赞同。原来七叔跟七婶和离。伯爷爷、叔爷爷最是保守,看不得族人和离,七叔身为族长、里正,带头跟结发妻子和离,外村的人不定怎么编排我们家族。”
骡车里面光线很暗,王志看不清王老头的表情,缓缓道:“是。我们家族去年王照、王求和离,今年正月七叔和离。外村的人说我们家族的话很难听。”
王浩问道:“什么话?”
第221章 和县县丞
王志低声道:“有了银子就换媳妇。”
王浩冷笑一声,道:“只是和离,又没娶新妇。”
突然间,王老头拍了王志的肩膀一下,道:“王志,你不许有换媳妇的念头。”
“啊。”王志一愣,打死他都不会有这种心思,老天爷啊,他是担心王老头有这样的心思。他害怕王老头跟刘氏和离。他不想再次没爹。
王老头提高声音,道:“听到没有!”
王志连忙道:“听到了。我不会。”
三人进了县城来到衙门。
不巧的是县令大人被湘城长史叫到湘城问话,不在和县,出来见王浩的是县丞洪明。
和县是中等县城。
洪明这个县丞只是中县丞,官职从八品下,比王浩的正八品上低两个级别。
不过,县丞只在县令之下,在县城里面的权力很大。和县人口近七千,县丞管的人可比王浩管的人多的多。
洪明今年三十八岁,身材矮瘦,有些驼背,人就显得更矮了。
他青年时考中秀才功名,经过家族的人推荐,到县城给当时的县令当了师爷。
后来县令提了官职去北方的城府当长史,洪明不想去北方,长史就通过关系把洪明提为县丞,派到和县任职。
洪明见王浩仪表堂堂,目光有神,像是武功高手,觉得王浩日后还能升职,作揖道:“下官见过大人。”
“洪县丞免礼。我曾经听里正族叔提起你,说你公正正直。”王浩客气两句便直奔主题,微笑道:“今日我来衙门,除了拜访县令大人,还想登记军官文书,办理名下田地免农税。”
和县衙门登记在册本地户籍的官员不过十几人,这其中还包括没有实职在家闲赋的文散官、武散官。
王浩虽是八品小官,却是有实职的武散官。
洪明不敢怠慢,这就接过王浩提过来的军官文书及田地地址,然后安排下属去办理。
不过一刻钟就办好了。
李青青娘家的田在小泉村,属于外县,和县衙门会给外县发公文,从今年起外县就不再收李家田地的农税。
王浩道:“我家从去年起做包子买卖。我内人略通医术,去年秋湘王爷赐我内人妙手回春金匾。”
洪明双眼圆瞪,惊呼道:“原来王大人就是李神医的夫君!王大人可真是好福气,娶了李神医为妻!”
哪怕湘城的几位太医都不曾得到过湘王赐匾,这和县王村的李青青,一介女流,芳龄二八,竟是得到了湘王赐匾“妙手回春”。
此事湘王府发了公文、告示。
那日赐匾时,洪明跟随湘王府二总管、湘城官员、和县县令去了王家,亲眼见了李青青。
事后洪明还对娶了李青青的农家子王浩十分羡慕,没想到今日便见到了王浩。
王浩哈哈大笑,“我是有福气。多谢县丞夸奖。县丞比我长,我就叫洪大哥。”
“不敢当。”洪明又笑道:“哈哈,既然王老弟这样说,那我就恭敬不如从命。”
王浩便邀请洪明去王家吃酒,洪明道:“今日我跟王老弟一见如故,我是很想去,只是县令大人不在县城,我不能再离开县城。请王老弟见谅。”
洪明说的是实话。
王浩不再强求,拱手离去。
洪明站在衙门门口,目送王浩背影消失,暗道:日后,王老弟的官职再升一升,与李神医倒是般配。
湘城的春天最是爱下雨,偏偏这几日连着晴天。艳阳高照,天气暖和,人的心情跟着好起来。
王村王族祠堂前,鞭炮声震耳欲聋。王族人众星拱月般围在王浩四周,道喜祝福。
上次祭祖是年三十,这次是二月底,祭祖的理由只有一个便是王浩当了军官,光宗耀祖。
别看王浩只是八品军官,连七品都不是,但是他领的是朝廷俸禄,吃着皇粮,身份彻底改变。
不止是他,便连王族也因此水涨船高,日后外人要是欺负王族,也会忌惮王浩的军官身份,怕王浩寻仇。
祭祖结束后,族人簇拥着王浩、王老头、王志、王亮去王家吃酒宴。
不过三个时辰,李青青带着众女在厨房做出十桌酒菜。
粉蒸肉、红烧鱼、炖整鸡、剁椒排骨、木耳炒肉、炸肉丸子、家常豆腐、清炒小白菜八道菜,主食是炸芝麻油饼、糯米饭,另有酒水、点心。
这酒水、点心是湘月斋和县分铺的掌柜马向南送的。马向南代表马家跟赵秀才、王七、王老头、王浩及王族的两位长非坐在一桌。
赵秀才赵山阳脸上的伤疤已经好了九成,如果不仔细看,看不出来。
他从去年冬天开始恢复苦读的生活,打算参加科考。
赵山阳十分欢喜,比儿子考中童生还高兴,指着王浩跟王老头道:“我教的弟子当中王浩最是聪慧知礼,老天爷到底不想埋没了他,让他如愿当上军官,也让我如愿终于有了一个当军官的弟子!”
酒宴还没吃完,赵山阳就吃醉了,醉的把坐在身旁的王老头看成王浩,一个劲的拍王老头的肩膀,还大声叫道:“吾有此徒,人生大幸事!”
王老头也喝的有些醉了,拉着赵山阳的衣袖,含糊不清的道:“没有你的教导,就没有我儿王浩的今日。”
赵山阳的家眷也来了。周氏带着小女儿赵玉兰跟刘氏、张氏、李青青等人一桌。
周氏夸奖王浩时,刘氏激动的抹泪,道:“当年家穷,没能让我浩儿继续读书,后来仍是因为家穷,没有银子抵徭役,我浩儿去当兵,我只求我浩儿平安,不求我浩儿大富大贵。我没到我浩儿当了军官!”
刘氏这一生嫁了两次,生了三儿两女。
她第一次所嫁非良人,吃尽苦头,跟夫君和离,跟娘家断绝关系。
第二次嫁给王老头,当时王老头是孤苦伶仃,她与王老头两个命比黄连苦的人走到一起,以后过穷一辈子,没想到老了得了三儿子王浩夫妻的好,有银子花还成了军官的爹娘。
赵长空兄弟跟王志、王亮、李大林一桌。
王族的妇人望向李青青的目光无不羡慕。李青青嫁到王家不到一年,王浩就当了军官,李青青成了军官夫人,妻凭夫贵!
第222章 阴差阳错
“村里四人当兵,只有王浩当了军官。王浩真是好命。”
“十里八乡当兵的多了,也就王浩当了军官。”
“我听说王浩去年立军功是杀了朝廷通缉的凶犯。王浩能当军官是拿命换的。”
“几十年前,王五被人说成天孤星克亲人命不好,王五娶了刘氏后命就好了,刘氏给王五生了两个儿子一个女儿,王浩是王五的第一个儿子,现在王浩当了军官,谁敢再说王五命不好?”
“王家不得了。祖坟冒青烟。”
村里没有被请吃酒宴的外姓人站在篱笆墙外看热闹低声议论,这些人望向王族人的目光比以前多了两分敬畏。
有几个外姓人特意去跟被王族人排斥的王照、王求跟前说这件事。
王照、王求早上就听说王浩当上军官的事,根本用不着外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