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几个外姓人特意去跟被王族人排斥的王照、王求跟前说这件事。
王照、王求早上就听说王浩当上军官的事,根本用不着外姓人通知。这二人没被王家请吃酒席,呆在家里心里正气呢。
“王照,你怎么没去吃酒席?”
“王浩跟你年龄相仿,你们是一起玩着长大的,王浩当了军官,王家没有请你吃酒席?”
几个外姓人故意挖苦,把王照、王求气的想打人。
王照提着竹篮,朝嬉皮笑脸的几个外姓人怒吼一声,“闪开,老子去镇里买盐!”
“生什么气。”
“买盐就买盐,搞的好像去镇里买房。发什么火,有本事去当军官,摆席请全村的人吃酒。”
几个外姓人朝王照的背影呸了一口。
这个王照自从跟媳妇和离后,望向村里小媳妇的目光就色迷迷,甚至有一次还在言语上调戏一个小媳妇。
几个外姓人见王照真的往村口走,就不再跟过去挖苦他。
王求家离王照家不远。
王求心情烦躁,就从后院的地里摘了几斤小葱放进竹篮,提着竹篮去镇里卖小葱,哪知,刚走到一半,不小心扭脚,只能一瘸一拐的回村。
除了王照、王求,还有风氏心情也极为不好。
以前王族只要有人家摆酒席,风氏必会代表王七家吃酒席。
现在风氏跟王七和离了,三个儿子也分家了,王族人摆酒席,风氏没再去吃过酒席。
这回王家办酒席,给族里每家两个名额。三个儿子带着三个儿媳妇,王七带着最小的孙子王十锡,一共八人去吃酒席。
三个儿子没有一个叫风氏,哪怕一句客气话都没有。
风氏坐在家里吃着稀的能照人脸的剩粥,想着以前在王家酒席吃过的一道道美味,那叫一个馋。
最重要的是王家摆的酒席是庆祝王浩当上军官,这可是王族几十年的最大的喜事,风氏却无法参与,心里非常的憋屈。
风氏愤怒之下放下碗筷,回房去睡觉,哪知孙子孙女在院子里谈论王家的喜宴有很多好吃的,沾了芝麻的大油饼、用油炸的肉丸子……
风氏又气又馋,再也躺不住,下了床出门去村口透口气。她再气,也不会冲动的离开王村,这里有她的三个儿子,等她老了,只能靠三个儿子送终。
王求一瘸一拐的从官道上走进村口,正好看到风氏坐在村
口的石头上发呆。
王求脚上还疼着,却幸灾乐祸的道:“这不是风婶吗,今天你也没去王志家吃酒?”
风氏瞪了王求一眼,道:“我跟王七这个王八蛋和离,我不是王族的人,不像你,你是王族的人,王老五家办酒宴,照样没请你。”
王求没好气道:“我说风婶你一天到晚闲事管的挺多!”
本来他要径直回家,被风氏挖苦了两句,便改变主意,一瘸一拐的走到风氏旁边的石头坐下,准备嘲讽风氏。
两个人互相看不顺眼,均是冷哼一声。
这时,从官道上走来一个衣裤打满补丁头发灰白的瘦老头,看到两人便过来问道:“这里是不是王村?”
王求点头。
瘦老头问道:“卖包子的王家,就是天天在县城卖包子的那个王家,是你们村的吧?”
风氏上下打量陌生的瘦老头,瘦的像纸片,感觉一阵风就能吹跑,穿戴这么差,一看就是个很穷的,肯定没钱跟王家订包子。
王求一听是瘦老头是找王家的,懒的理会,起身就一瘸一拐的走了。
“后生,你走什么,我想跟你打听王家的长子王志。”瘦老头望着王求的背影,半晌,跟风氏问道:“大姐,刚才那个跛脚的后生可是王志?”
风氏恼怒瘦老头这么大把年纪竟然还叫她做大姐,她有那么老吗,这瘦老头真是胡乱说话,气道:“你说是就是。”
瘦老头心里想着事情,没听出风氏这是气话,还以为王求就是王志,喜道:“原来他就是王志。”又道:“有钱人就是脾气大。”
风氏心道:你这老货从哪里看出王求是有钱人。真是眼瞎!
“大姐,那个王志可是生了四个女儿?”
“你说是就是!”
“王志可是不喜欢女儿?”
“你说是就是!”风氏怕跟瘦老头说话多了,被村里人误会。她可没想再嫁。这就起身走了。
瘦老头还想跟风氏打听王志,见风氏抬屁股走人,便跟了上去。
风氏赶紧加快步伐,头也不回的回家了。
瘦老头便向村里的外姓人打听王志的事情,还特意站到王家的篱笆墙外瞧看。
王家的酒席还没结束,院子里九桌,大厅一桌,都坐满了人。王志坐的位置背对着篱笆墙。
外姓人指着王志的背影,道:“那个就是王志。”
说来也巧,王志穿的衣服颜色正好跟王求的一样。
瘦老头年龄大,有些眼花,看不清王志穿的衣服上没有补丁,材质也比王求的衣服好的多。
王志起身去给大厅的长辈敬酒,走路一瘸一拐,姿势跟王求刚才走路很像,这一幕落到瘦老头眼里,瘦老头心里认定王求是王志。
这事弄的阴差阳错。
瘦老头对王家的大砖房、水井、排场都特别的满意,王志这个人除了身有残疾、脾气有些差,别的真是挑不出半点毛病。
王志敬完酒返回,那瘦老头已经走了。王志哪里知道,他被人暗中打听、观察。
大厅传出王七的声音:“王浩吃醉酒,把他扶回房歇息!”
第223章 得到酒楼地契
王浩头有些晕呼,是醉了,但没有全醉,他知道族人抢着上前把他扶回卧房躺在床上,还知道没一会,小媳妇李青青就来了,给他喝了醒酒汤。
“媳妇,你真好。”
“你的腿还疼不疼?”
“疼。你给我摸摸?”
“伤口不能触摸。你要是觉得疼,我给你换药?”
“媳妇,我是假醉,不然他们不放我回房。”王浩一把抱住李青青,“好媳妇,明天我就走。让我好好瞧瞧你。”
“我不是在你面前吗,你已经瞧到了。”
“不是,我要好好瞧瞧。”
……
“赵师长说苗家群山出毒虫,我去制些解毒药,你明天走时带上。”
“好媳妇,你别走。我想跟你在一起。”
“我也想跟你多呆一会。可你的命更重要,你多带些解毒药,生命就多一分保障。”李青青伸手摸了摸王浩高挺的鼻梁。
她喜欢王浩的刚强,也喜欢王浩对她的温柔。
迎着王浩炙热的目光,很想告诉王浩,她已经来过月事成为女人,可以跟王浩圆房。
但是王浩因为骑马长途跋涉双腿内侧受伤,再一个,过度疲劳很毁身体。
一辈子还长着呢。她想让王浩身体康健。她想跟王浩白头到老。
王浩血气方刚,忍得很辛苦。他哪里知道李青青已经成为女人,只是因为担心他的身体……
两个人彼此为对方着想。成亲半年,同床共枕十几次,却没有圆房。
真正醉酒的是王老头、赵秀才。王老头直接回房睡大觉,赵秀才被儿子背着上了牛车,躺在牛车回家了。
酒席结束,客人散后,族人帮忙把桌椅碗筷收拾。这一弄已经到了黄昏。
当晚,李青青制了一些解毒药,半夜起来,炸了二百张芝麻油饼,其中一百张油饼让王浩带给马清夫妻,一百张油饼让王浩拿给战友品尝。
除此之外,李青青还给王浩拿了八十两银票及二十两的碎银。
黎明,王浩吃过早饭,告别家人,骑马上了官道直奔湘城。双腿内侧的疼痛让他表情显得有些狰狞。
等进了湘城,他怕被马府的人笑话,特意找了个茶馆喝了点茶水,梳理头发。
“尔等可曾听说湘城大富之家的胡家穷到卖楼!”
“哪个胡家?”
“能有哪个胡家,自是开了近百年老字号胡家酒楼的胡家!”
“胡家酒楼不是烧了吗?”
“不错。过年那几天胡家酒楼走水,半座楼都烧光了。胡家酒楼的东家胡春阳没有银子重开酒楼,就要把酒楼卖掉!”
“酒楼已经烧毁,半座破败的旧楼,谁会出银子买?”
“哎呀,这你们就不懂了,楼是烧毁了,可是还有地契,谁要是买了地契,可以在重盖酒楼。”
“胡春阳卖多少银子?”
“五千两!”
“我的天,五千两这么多银子,胡春阳疯了,谁会出这么多银子买块地!”
“胡家酒楼的位置极好,只是光是那块地,值不了五千两银子。依我看,三千两还差不多。”
“三千两都多!胡家酒楼走水,说明那块地风水不好,做买卖的人最讲究风水,谁会花这么多银子买块风水不好的地?若是不做买卖,建成宅子,对面是马家酒楼,每天吃客络绎不绝,比码头还喧哗,有钱的人谁会愿意把家宅建在那里?”
“不能做买卖,不能建家宅。这块地没有用途。”
“胡家要是不降价,这块地怕是要砸在手里了。”
“胡家是百年大商之家,家中金银无数,怎么落到卖楼的地步?”
“都说富不过三代,胡家一直富了四代,到了胡春阳是第五代,我看胡家的富贵到了胡春阳就是尽头。”
茶馆的茶客谈论的话一字不差的落到王浩耳里。
王浩听家人说过胡春阳,还知道胡春阳打过王家剁辣椒的主意。
不过几个月,胡春阳的酒楼被烧,落魄到卖楼的地步。
这做买卖的风险真是极大。
王浩心里猜测胡家酒楼被烧是天灾还是人为,这里面有没有马清的手笔?
被王浩惦记的马清正在湘城的衙门门口。
湘城衙门的一个七品官员专门送马清出来,笑道:“恭喜马公子,祝生意兴隆。”
官家子弟大多不喜欢把经商挂在嘴边,马清是个特例,全湘城的人都知道马清没有架子,张口闭口是经商。
这位七品官员在衙门专门负责登记地契过户。一个时辰前胡春阳把酒楼卖给一个叫邓明的人。半个时辰前,邓明就把地酒楼的地契过户到马清的名下。
邓明是马清找的中间人。马清不方便出面,就让邓明替他跟胡春阳谈。
胡春阳着急用银子,把胡家酒楼卖了一千八百两银子。这是卖给邓明的价钱,要是胡春阳知晓邓明的背后是马清,打死不会卖的这么低。
“请留步。”马清朝七品官员拱拱手还礼后骑马回马府。
人逢喜事精神爽。三月天气,春风拂面,马清好不惬意。胡家酒楼终于彻底在湘城消失。
马清恨不得在大街上仰天大笑。
不知不觉到了马府的侧门门口,见守门的奴仆跟一个牵着马穿着军装的年青军官说话,再看这位年青军官浓眉大眼,目光坚毅,面生的很,以为是家族兄弟的属下,便朝青年点头微笑。
谁知奴仆看到马清眼睛一亮,上前鞠躬后道:“九爷,这位军爷自称是和县王村李氏之夫王浩,说是前天已通过和县湘月斋的掌柜给你和九夫人带了口信,他今日要来拜访你和九夫人。”
闻言,马清盯着王浩高声道:“你就是王浩!”
王浩大大方方笑道:“王浩见过姐夫。”
“哈哈。叫的好。”马清见王浩笑容真诚,便朝奴仆道:“他是我和夫人的干妹夫。”
奴仆又跟王浩行礼。刚才奴仆没有确定王浩的身份,只听王浩说跟马清夫妻是朋友,但不知是这么近的关系。
“你可是天未亮就出门。你来的真早。”马清这就请王浩进府里说话。心道:我正想跟李青青商谈要事,李青青的夫君王浩就找上门来。
第224章 再三警告
很快,风氏来到大厅见王浩。
王浩已从王家人嘴里听说过风氏,去年胡子村村民集体中毒,还是风氏出手相助派下人将李青青制的解毒药及时送出。
今日见风氏身着一袭淡蓝色的长裙,发髻戴着珍珠短钗,体态端庄,秀美大气。
再见马清身着一袭银灰色的长衫,英俊潇洒,两撇小胡子,微微上翘的眼角,看着就笑脸迎人,和气生财。
猛的一看这对夫妻竟是有几分相似,这就是传说中的夫妻相吗?
王家人对马清、风氏一家人的评价很高。
王浩亲眼所见,觉得马清夫妻的容貌、气度比他见过的所有军官夫妻都要好。不由得心生羡慕。暗道:我与青青到了中年,也如马清、风氏这般就好了。
风氏有些激动的道:“听说你提了军官,我们替青青妹妹高兴。”
王浩替李青青谢过。
“你的身份变了,对青青妹妹的心可不能变。”马清似笑非笑的道:“青青妹妹对你、对你家如何,你心里很清楚,日后你要是做出对不起青青妹妹的事,我们当姐姐、姐夫的可不饶你。我可是丑话说在前头。你怎么提上来,就怎么掉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