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农家媳妇:富贵临门-第5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次日,王族那两对夫妻又吵架了,这回另有原因。


第103章 打媳妇被和离
  “蠢货,那人看上去有很钱,明明可以多向他要点银子,你非要这么便宜就把剁辣椒卖掉!”
  “一斤九个铜钱还少吗?”
  “贱妇,一斤少卖一个铜钱,几百斤就是几百个铜钱,你这么不把钱当回事,当初我真是瞎了眼娶了你!”
  “族里的人把剁辣椒都卖掉了,那可是几万斤,我们要是不赶紧卖掉,回头剁辣椒的价钱就会掉,到时,何止少几百个铜钱!
  你说我蠢,明明是你自己蠢,非要得罪王志,你嘴巴贱骂王志得罪了王家,害得我们家的剁辣椒不能卖一斤十二个铜钱!”
  “老子这辈子做的最错的一件事就是娶了你这么个丧门星,就是你害的老子发不了财!”
  “当年追求老娘的人多了,老娘才是瞎了眼看上你这么个狗东西。老娘不跟你过了。和离!”
  两对夫妻大吵大闹,内容倒是一样。
  原来,今天他们仍跟往日一样挑了剁辣椒在和县卖,先来了一个中年妇人说一斤八个铜钱全包了,他们自是不干,过了一会儿,有个中年男子出现了,说一斤九个铜钱收购所有的剁辣椒。
  两对夫妻本是不同意,后来听中年男子说再不卖,过些天遍地是剁辣椒就不出这个价钱,这才同意卖了。
  两对夫妻来回跑了两趟把家里所有的剁辣椒卖光,中年男子收了剁辣椒付了钱就走了。
  两对夫妻回来后,两位丈夫觉得这事情有点不对头,湘月斋十二个铜钱一斤收的剁辣椒,怎么可能便宜卖出去?
  他们一斤九个铜钱卖便宜了。
  当时卖剁辣椒时,两位丈夫都在场,也同意了,可是他们都是小人,有错就推到媳妇身上。
  两位媳妇也不是省油的灯,跟丈夫大吵特吵,甚至提
  出了和离。
  以前两位丈夫是王族的人,族里有什么好事都叫上他们,这回他们骂了王志,得罪了王家,王族的人都认为他们是白眼狼,不跟他们来往,这样下去,族里有什么好事不会叫上他们。
  两位丈夫都是那种没本事也没手艺的人,再没了家族当后盾,以后除了种地,不可能挣到别的钱。
  两位媳妇看到他们的未来,再看他们对自己还不好,就提出了和离。
  在村里转悠一圈回到家里的王亮幸灾乐祸的道:“大哥,骂你的王照、王求快没媳妇了。他们的媳妇跟他们闹和离,还偷拿了卖剁辣椒的钱回娘家去了。”
  正在打井水的王志愣了一下,当年骂他是瘸子娶不到媳妇的王照、王求要没媳妇了吗?
  不过,他没有幸灾乐祸。
  “和离干什么,孩子怎么办?”
  王亮摸了摸脑袋,脸上笑容收起来,“孩子啊,听说他们媳妇都不要孩子,说是孩子留给王照、王求养。”
  王老头摇着脑袋,冒了几句,“我记得王照、王求的几个孩子跟求弟姐妹差不多大。这么小能离了娘?”
  刘氏冷哼一声,“什么人娶什么媳妇。王照、王求不是好人,娶的媳妇也一样。”
  王月长叹一声,“娘,不是所有妇人都像你一样。”
  当年刘氏跟前夫和离。前夫根本不要王志、王月,而刘氏是一定要养王志、王月。为此,刘氏还特意跟前夫签了契约,让王志、王月跟前夫断绝关系。
  这年头妇人一个人养孩子特别不容易,但是俗话说,宁跟要饭的娘,不跟当官的爹。
  刘氏哪怕被娘家嫌弃,也要带走王志、王月。
  “你应该说不是所有的男人都像你爹一样。”刘氏一语双关。
  王月望向王老头的目光,满满孺慕之情,“我爹对我和大哥特别好。”
  王老头一脸憨笑。
  刘氏见家里上下一派和睦,连王志脸上的抑郁都少了,他也不提生儿子了。这个家的日子会越来越好。
  几日后,王照、王求都跟媳妇和离了,孩子对半分,两个媳妇把女儿领走了,王照、王求留下了儿子。
  “真的和离了?”
  “听说王照、王求去媳妇娘家求人了,怎么还是和离了?”
  “唉,你是不知道,王照、王求去媳妇娘家根本不是请媳妇回来,而是要银子,卖剁辣椒的银子!媳妇不给,王照、王求就打人。本来不至于和离,这下一打人真的和离了。”
  “他们竟是当着娘家人的面打媳妇?”
  “是。我看他们是要银子不要媳妇。”
  “那最后银子要回来没有?”
  “没有。不过,王照、王求也狠,愣是把三个女儿塞给媳妇了。哦,是前妻。”
  “就王照、王求那样的,以后能娶到好媳妇才怪。”
  “起因就是剁辣椒一斤少卖了三个铜钱,几百斤少卖近二两银子,结果竟是王照、王求跟媳妇和离了。”
  村里人传得沸沸扬扬。
  越不光彩的事就越传的快,外村的人也听说了,有的人闲得没事干,还特意跑到王村瞧看。
  王照、王求扛着锄头在地里干活,觉得有人盯着他们,扭头一看,不远的田埂上站着几个人朝他们指指点点。
  王照、王求去镇上买盐,觉得有人注视他们,转身看去,仍是有人在对他们指指点点。
  王照、王求握紧拳头,恨不得打死这些人。
  他们这就受不了,完全忘记以前他们对王志比这个还过分,直接指着王志鼻子取笑,甚至小时候还拿泥巴打王志的后背。
  买光王照、王求剁辣椒的中年男人是湘月斋掌柜马向南派去的。
  王族跟湘月斋签的契约是今年不再对商家出售剁辣椒。
  李青青担心马清在湘城推出带有剁辣椒的菜品后,引起竞争对手到和县购买购剁辣椒,那样就是王族违约。
  于是,李青青跟马家总管及马向南说了王照、王求家里有大量剁辣椒的事,让马家赶紧收购,别让王照、王求把剁辣椒卖给马清的竞争对手。
  至此,王族的剁辣椒都到了马清的手里。
  一场秋雨一场寒。初冬悄然而至。一夜之间,湘城降温,哪怕是正午阳光充足时风里也有了阴湿的寒意。
  河湖众多的湘城地区,冬天天气阴湿寒冷,是最难熬的。
  为了驱寒驱湿气,人们大量的吃辣椒、姜。


第104章 湘王召见
  这个季节没有新鲜辣椒吃,湘城人就吃干辣椒。
  这一天天降冬雨,细雨绵绵,寒风凛冽,湘城马家的
  三家酒楼同时推出了一道由辣椒做来的令人十分惊艳、十分美味新菜—年年有余(鱼)!
  直径两尺长的青花瓷盘,盘里一只三、四斤的大鱼头,鱼头上面铺满放有蒜沫、姜沫红彤彤的剁辣椒,还有少许切碎的香葱沫。
  做法是整个鲜活宰杀大鱼头先从中间一分为二,然后用盐、黄酒腌制二十分钟,再是上大锅铺上剁辣椒、蒜沫、姜沫,用大火蒸上一刻钟,等出锅时将烧滚的菜子油浇上去,最后撒上一点点香葱。
  大鱼头专门选的是湘河产的鳙鱼。鳙鱼俗称大头鱼,头大身子小,头里的鱼肉鲜美。
  鳙鱼的鱼身刺跟鲢鱼一样多,但是鱼头大,当地人喜欢用鱼头熬豆腐汤,所以鳙鱼的价钱比鲢鱼略贵些。
  如果李青青来了就能发现年年有余明明就是剁椒鱼头!
  李青青把剁椒鱼头的方子卖给马清。马清琢磨这个菜名不够响亮不够让人难忘,正好冬季之后就是新年,便起了个年年有余的名字。
  年年有余一上酒楼就引起了众位食客的注目。
  但凡看到这道菜的食客,均是向小二打听,“那是什么菜,用那么大的盘子装着?”
  “回客官的话,那是我们酒楼新菜,年年有余!”
  “我看那是大鱼头吧,上面那么多的辣椒,好吃不?”
  “客官,当然好吃了,不然怎么会每盘年年有余都吃光?”
  十个有九个食客都会点这道菜,“给我们桌也来一份年年有余!我就是喜欢吃鱼头!”
  “年年有余看着喜庆的很,今天我请岳父岳母吃饭,长辈喜欢听吉利的话,那给我也来一份。”
  有那仔细的食客问道:“年年有余多少菜一份?”
  “二百九十九个铜钱一份,客官吃了年年有余,吉祥如意。”小二笑眯眯。
  那食客兜里不差钱,只是过日子向来仔细,花钱要花到明白的地方,问道:“一个鱼头吗,再大也不能贵过鸡去,你家的鱼头怎么卖的这么贵?”
  酒楼里的炖整鸡是一百五十个铜钱,好家伙,年年有余再加一个铜钱可以买两份炖整鸡。
  要知道鸡肉的价格是一斤十七、八个铜钱,比一斤五个铜钱的鳙鱼贵了三倍多!
  小二绘声绘色的解释道:“客官,我们家的鱼头可是今天半夜从湘河里刚打岸的,新鲜的很,鱼头上面的剁辣椒那也是湘城酒楼独家。只要你吃了年年有余,一定觉得这个价钱不贵!”
  “看你这张嘴把白的说成黑的了,行了,给我来一份。”
  “客官,你得稍微等一下,鱼头需要蒸一刻钟。好饭不怕晚,一会儿小的就给你端上来,保管你吃了拍手叫好。”
  食客被小二逗乐了,“哈哈,还拍手叫好呢?我吃个鱼头又不是看戏。”
  马府。花园旁边的长廊,马清快步走过,直奔客厅。
  湘王府的二管家特意过来传话,湘王召见马清。
  “不知王爷传我去有何事?”
  “王爷就是问问国都那边的情况。”二管家又道:“你不用换装,这就随我去吧。”
  湘王府的二管家那是有五品官职的官员,不是普通管家。
  马清只有一个秀才功名,没有官职在身,见了二管家必须行礼。
  好在二管家没有架子,对马清一直是和颜悦色。
  等到了湘王府,马清被二管家直接带到了湘王赵安的书房。
  赵安今年三十三岁,跟马清同岁。二人曾经在湘城书院是同窗。
  马家是军队世家。马家嫡系都见过赵安。马清出自嫡系,自是也见过。
  传说赵安心怡马家的女子,就不知道是哪一位。不过,赵安的王妃是皇帝指婚的,并不姓马,也不是湘城这边的贵女,而是出身国都世家胡家的嫡女。
  马清只是看了赵安一眼便十分恭敬的低头行礼。
  赵安中等身材,不高不矮、不胖不瘦,长脸、玉面、凤眼、高鼻、薄唇,气度不凡,很是儒雅清贵,声音富有磁性,道:“你我认识多年,无需多礼。坐下说话。”
  马清已经好久没有见到赵安,就算曾经相识,也不敢托大,便站着说话。
  书房里没有旁人,赵安问了几句国都的风貌,便道:“陛下喜得龙凤胎,你进宫时可曾见过?”
  赵安说的龙凤胎就是宫里的马家贵女和当今皇帝所生。
  说来也巧,马清给马家贵女献上双蛋黄的咸鸭蛋没两日,马家贵女就生下龙凤胎。
  宫里众人都说双黄咸鸭蛋就是好兆头,贵人吃了生下龙凤胎。
  马清因此得了宫里的赏赐,改名叫做金玉满堂的咸鸭蛋也一夜之间在国都出了名,引来众位妇人疯抢。
  马清实话实说道:“回禀王爷,娘娘生产后不能受风,没有传召小人进宫,不过,娘娘派身边的宫女给小人代话说娘娘与小公主、小皇子一切平安。”
  半晌,赵安方道:“连你也能没见到,看来我那皇帝哥哥把龙凤胎宝贝的很。”
  “是。陛下说等龙凤胎满月,会亲自给他们起名字。”马清心里有些纳闷。
  赵安跟马家女的传言马清自是听说过。
  今日赵安特意传他过来问话,问的不是马家女,而是马家女所生的龙凤胎。
  这是为什么?
  赵安低声问道:“你何时再去国都?”
  闻言,马清心里斟酌,本来年前不会去国都,要在湘城和家人过年,可是赵安已经开口问了……
  “下个月。”
  “我还有事。退下吧。”赵安挥了挥手。
  马清心里更加纳闷,抬头看了赵安一眼就退出书房。心道:王爷到底是什么意思?
  他还没走出王府,就见二管家快步追了过来,俯在他耳边低声道:“下个月等我见过你之后,你再去国都。”
  马清心里寻思什么事情这么神秘?
  不知不觉出了王府回到家里,已是傍晚,风氏如同往日等着他一起吃晚饭。
  “我还要去一趟国都。”
  “你不是一个劲的说这回累坏了,半年内都不走远路,怎么又要跑去国都?”


第105章 年年有余大卖
  马清心里叫苦,张嘴寻了个理由,“趁着马上过年,我要把剁辣椒、年年有余卖到国都!”
  风氏今年三十一岁,穿着蓝色的长裙,身材玲珑有致,
  长着一张圆脸,细长眼睛,高鼻梁、小嘴,肌肤白皙光滑,梳着堕马髻,戴着梅花金钗,端庄秀雅,看上顶多二十五、六岁,打趣道:“你还不知道年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