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农家媳妇:富贵临门-第6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二林一心想着做包子买卖挣钱,道:“雪停了。刚才就停了。一晚就能化,明早就能出山。”
  “一晚可化不了,明天天晴太阳出来才能化。”明氏怕李二林生气,又道:“明天中午再出山。”
  “不行。我得早点回去发面,后天一早我得把包子蒸出来拿到丰阳县城卖。你不知道,卖包子可挣钱了。我一天挣的钱就能抵以前几个月挣的。”李二林用热水擦了身子,穿上王浩送给他的旧棉袄棉裤,“我每天都能吃肉包子。我一天三顿饭。”
  明氏没吃过包子,不知道包子是何等美食,只是听到有肉,什么东西沾上肉,那肉包子肯定好吃。她很期待。
  李二林坏笑几声,袭向明氏胸脯,道:“这也是包子。我的。”
  “讨厌。”明氏喜欢李二林跟她亲昵。夫妻之间要是碰都不碰一下,那就没感情了。这样才好呢。
  李二林跟明氏亲热一会儿,琢磨着饭差不多好了。家里人口多,从来没有剩饭,邓氏得给李二林做新饭。
  李二林夫妻去大堂,结果还没走到门口,就听大堂里面邓氏在骂骂咧咧。
  “胡珍是金子做的吗,她还没嫁进这个门,凭什么好吃好喝要给她留着?呸,就算她嫁进来,也是最小的媳妇,上面大哥、大嫂、二哥、二嫂还没吃,她算老几,她吃个屁?”
  接着是李三林无奈的声音,“我只说留一斤肉、一条鱼、一点糖,回头我去胡家拿着,这样不用再拿别的东西不用再花钱。你别发火。”
  邓氏气呼呼道:“你做的不是人事,我不发火才怪!”
  明氏冷哼一声,忍不住跟李二林抱怨道:“上次五妹夫送的猪肉、糖,三林就拿了三斤猪肉、一斤糖送给胡家,胡家连个屁都没给他回礼。”
  李二林在县城卖包子,看到不少年龄跟李三林相仿的少年做苦工,一天也能挣几个铜钱。
  李家这么穷,又在山沟里,李三林却没有半点想法去外面打工赚钱,就这么天天在家呆着混日子。
  就胡家那样一个劲的要钱要物,以后胡珍嫁过来,李三林肯定养不活胡珍,到时又得靠哥哥姐姐给钱。
  李二林进了大堂就直奔李三林,道:“大哥在家是守着爹娘、大嫂、孩子,撑着这个家。你天天在家呆着干什么,你想给胡家送银子送礼,你就自己去外面做工赚钱买。”
  “对!你自己赚钱就算给胡珍买金山银山,我都不说你。”邓氏伸手拧了李大林胳膊一下,怪李大林又不吭声。
  明氏闻着饭菜香味,觉得根本不是想象中的味道,气道:“大嫂,你没做肉?”
  谁知邓氏更加生气,大声道:“二林拿回来的肉和鱼,我倒是想给他做,娘说太晚了,不要做肉和鱼。我说二林明天一早就走,那明早给他做,娘坚持说不要做,还说肉和鱼留着有别的用处。
  我就想这么多的肉、鱼,都是二林拿回来的,为什么不能做给二林吃?
  我就问三林,是不是他要把肉、鱼拿给胡家,三林说是。哼,看看吧,同样是儿子,娘就顾着三林,不顾二林,也不顾大林,更不顾几个孙子!娘这心偏的没边了!”
  “我都顾着呢。”康氏就因为未进门的胡珍,没少被李大林夫妻、李二林夫妻埋怨,特别懊悔给李三林定的这门亲事,也气呼呼道:“这不是胡珍没娶进门吗,等胡珍进了门,瞧我怎么收拾她!”
  李二林在家排行第三,上面有长兄、长姐,下面有两个妹妹一个弟弟,所以他一直不被爹娘重视。
  大唐国风俗是长子继承家业。湘城这边是长子继承爹娘七、八成家业,余下三成给弟弟。当然长子得给爹娘养老。
  李家的房子、田地以后大多数给李大林。
  爹娘疼爱李三林,肯定给李三林分一些,那么给李二林的就很少。
  从李二林懂事起,就对爹娘没有任何期盼。哪怕爹娘为了省钱,给他娶了体型容貌跟男人差不多的明氏,他都知足。
  “饿死了。大嫂的手艺还是这么好。我可吃了。”李二林懒得抱怨康氏不给他吃肉,反正明天就走了,现在只管填饱肚子。
  说实话,邓氏的手艺不错,特别是菜里特意多放了油,味道不错。
  邓氏是想挑着李大林、李二林一起骂李三林,给李老头夫妻施压,结果当事人李二林无所谓,李大林一直不吭声,把邓氏气得胸口疼,干脆甩手走了。
  突然间,闷葫芦李大林开口问道:“王家盖了砖房、打了水井?”
  “对。”
  “多大的砖房?”
  “比咱们家大。有三进院子呢。”
  “这么大的砖房!”李大林震惊了,他要是知道王家有了黄牛,那得惊得跳起来。
  一头黄头就抵得上李家四亩田了。
  李二林特意道:“爹、娘,你们要是困了,就去睡觉。”
  康氏打了个哈欠去睡了。李老头倒是没走。
  李大林问道:“你要把弟妹、侄儿、侄女都带走?”
  “是。明天我们就走。”李二林瞟了一眼坐在火盆边烤火沉默无语的李老头,道:“以后我们一家六口就不回来了。”
  李大林惊诧问道:“什么?”


第131章 不吃团圆饭
  李二林笑道:“家里的粮食不多,少了我们六张嘴,你们就够吃了。棉被也是。”
  “啊?”李大林以为耳朵听错,“你们要离开水泉村,还不带走粮食、棉被?”
  李二林语气坚定,道:“不带。”家里实在太穷,他在外面租房子好吃好喝,不忍心再带走家里的粮食、棉被。
  李大林急道:“不行。天寒地冻,都下雪了,你们这么去外面怎么活!”
  李老头冒出一句,“二林,你带上粮食、棉被。”
  “爹。”李二林竟是有些感动,差点就交了底,好在忍住。他这要是说身上有银子,李三林肯定会让李老头夫妻跟他要银子,然后李三林转身就给了胡家。
  他的银子可不给贪得无厌的胡家人用。一个铜钱都不给!
  李大林心里打定主意,把粮食和棉袄给李二林带上,就不再说这个话题,好奇的问道:“你在外面做什么营生?”
  李二林侃侃而谈,“卖包子。肉包子、菜包子,偶尔主顾要吃糖包子,我也卖糖包子。我卖的包子面又软又宣,白白胖胖,里面的馅汁水多,好吃的很,丰阳县的人吃了我卖的包子,就没有说不好吃的。”
  李大林忍不住咽了水。李老头更是口水从掉了牙的嘴里漏了出来。
  “现在天气凉,得早些发面,不然面就发不起来,就成了死面,做出来的包子不软不宣。”李二林有些激动的道:“我明天一早就得走。大哥,还得劳烦你送我们一程,得送到山外,不然,我们得走一天。”
  “晓得。”李大林没有特长,就是一把子力气。心道:你就算不说,我也得送你。
  李二林知道跟李大林说再多外面的好,李大林也会因为舍不得小泉村的四亩地,不会到外面去,不过,卖包子真的太赚钱了,李大林这么勤快,邓氏做饭又好吃,要是李大林夫妻也做包子买卖,肯定比他还赚钱,到时,在外面买房子定居买地什么的,把小泉村的四亩田留给李三林。
  这样他们三兄弟就都过上想过的生活。
  李二林还是想试试说服李大林,便道:“大哥,送佛送到丁,你就把我们送到流水村再住两天。”
  李大林正担心李二林一家人在外面过得不好,想去瞧瞧,再一个好奇包子是什么吃食,连县城的人都爱吃,便道:“行。”
  没想到李老头竟是道:“明早我也去。”
  “爹!”李二林喜出往外。
  “反正我起得早。我就送你们到山下。”李老头话毕就起身去洗漱睡觉了。
  大堂里就剩下李大林、李二林,二人说了好一会儿话。
  李二林十句话有九句不离包子,性子有些木讷的李大林都听得眼神有些向往,问道:“包子是面食,用面做的,县城的人竟喜欢吃?”
  “你跟我去卖一天包子,你就知道了。我现在跟你说再多都无用。”李二林自豪的笑了几声,兴奋劲过后感到疲惫,雪天行山路太费体力了,道:“大哥,我得回房收拾东西,油灯放在哪里了,我得点灯油灯收拾,不然看不清。”
  次日一早,天蒙蒙亮,李大林就起来煮饭,邓氏也起来到厨房准备给李二林一家六口装粮食。
  李二林把简单收拾的行礼拿到了大堂,明氏把三个大点的孩子弄醒,让他们自己穿衣,一岁多的小女儿李珍要是弄醒会哇哇大哭,哭得人闹心,整个村子的人也会被吵醒,就让李珍睡着。
  李二林去厨房端早饭,见邓氏正在往布袋里装糙米,道:“大嫂,你不用给我们拿粮食,我租的房子里有粮食,有米有面还有菜。这些粮食留下来你们吃,以后你们熬粥,不用那么清汤寡水看不见米粒。”
  “瞧你说的,我是给我侄儿拿粮食,又不是给你。”邓氏仍是坚持。别看她刀子嘴,其实豆腐心。
  李大林拿大木铲子搅拌着锅里比较稠的糙米粥,道:“二林,你出门在外不比在家里。你是租的房子,没有地,没有菜,一日两餐,米、菜都得花钱买。你还是把粮食拿上。”
  李老头进来时看到的就是大儿媳跟二儿子让粮食的场面。心里有些欣慰。家里穷得要死,但是大儿子、二儿子互让粮食,兄友弟恭。
  没想到李三林也起来了,说是帮李二林挑粮食,还给李二林告李大林的状,“二哥,上次五姐夫走,大哥不让我送五姐夫!”
  “竟有这事?”李二林望着李三林容貌清秀笑呵呵的脸,小弟的性子是气来得过也去的快,昨晚他说小弟,小弟当时生气,没跟他说两句话就去睡了,一晚上过去,小弟就忘记这事,还要来送他。
  康氏最后起来的,大概昨晚邓氏说话刺激了她,把李二林带回来的肉取了一半,让李二林带走。至于钱,真是没有,家里为了给李三林娶妻,已经欠了一屁股债,回头还要摆喜宴,还得借钱,哪有钱给李二林。
  李二林当然不会拿肉,粮食也不拿,最后他跟李大林来回让了一刻钟,到底没有说过李大林,把粮食拿上了。
  老实人李大林一根筋,倔强的像头驴。
  “娘、大嫂,你们保重身体。”李二林思考了一下,道:“年前,我们就不回来了,年三十不用等我们。我们正月赶着好天气回来。”
  李青青曾给李二林说过,年前是包子买卖最红火的时候,会有很多主顾定包子,但是正月至正月十五之间的包子买卖会很低落,那半个月就别做买卖,正好休息。
  李二林能赚这么多的钱,全靠听李青青的话。他就决定一直卖包子到大年三十,然后正月上半个月休息。
  这样他们一家六口人就无法在年三十回到小泉村吃团圆饭。
  邓氏望向明氏,道:“年三十都不回来。你们不回来。家里可就冷清了。
  明氏向来不做主,都听李二林的,道:“二林带我们正月回来。”
  康氏倒没说什么,只是点了点头。


第132章 村民嘴里的掌柜
  落了雪的山路,一晚上根本没有融化,不过,因为没有人走过,没有结冻,没有冰渣,没有那么滑。
  李老头、李大林三兄弟、明氏,带着四个小孩子,用扁担挑着旧衣服、粮食,就这么一步一步小心缓慢在山路上行走。
  太阳出来,雪渐渐融化,山路**,几个人的草鞋上沾满了泥。
  李老头还差点摔一跤。
  李二林怕李老头摔坏了,不让李老头送,就打发李三林扶着李老头回家。
  家里没钱请郎中,李老头也怕自己摔着,唉,他本来想送李二林一家人出山到官道,谁知,刚走了几里山路就得放弃。
  “爹,好好保重。”李二林把李三林拉到一旁,语重心长的道:“三林,胡家是个无底洞,我要是你就把胡珍约出来,悄悄把她睡了,到那时,她比你急着成亲!对付这种女人,你得使手段!干啥,别用这种眼神看我,你跟她定了亲事,她就是你的人!这种事十里八村多的是。这也是胡家逼的!”
  李二林是不会给李老头钱,给了最后也落到胡家。
  李二林隐约觉得胡家这么做心思不对劲,但是也说不出哪里不对劲。李二林就给李三林出了这个主意,别到时候胡家出什么妖蛾子,胡珍又不嫁了,李家花的银子全部打水漂。
  李三林目光迷茫望着李二林一家人、李大林在山路上越行越远。
  冬日的阳光照耀天地,气温回升,官道上的雪渐渐消融。
  李二林站在一眼望不到尽头的官道路边,跟李大林道:“大哥,你有没有感觉山下比山里暖和多了?”
  李大林沉默的点头。
  “暖和。人也多。”明氏自从怀了李珍,就没出过小泉村。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