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农家媳妇:富贵临门-第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以为王家人不识字。
  “我三嫂认识字。”王亮在心里小声道:我也认识字。
  李青青接过白纸黑字的契约纸看了几遍,这就是大唐国的契约,远没有前世生意的合同详细,不过在大唐国大多数人守信,有的人甚至把信誉看的比生命还重要。
  她没有改一个字,点头同意。
  马向南又抄了一份,然后让李青青和马清分别在两份契约上签上名字,最重要的是按上手印。
  买方子这样的大事,马清哪怕再忙,也亲自出面签契约。
  李、马二人把签完的契约收好。
  马清支付给李青青一张面额六十两白银的通用银票。
  王老头走向前盯着银票,眼睛都直了。这可是活了五十年来见过最多的钱,也是一辈子都赚不到的钱。
  “恭喜三嫂。”王亮欢喜的差点蹦起来。
  李青青嘴角上翘,把银票折起来,道:“祝马老爷财源滚滚。”
  马向南跟着道:“恭喜东家!”
  马清哈哈大笑,道:“同喜同贺。”
  李青青提笔在纸上写下了咸蛋的方子,写完之后,好心建议道:“民妇听说世上有一种鸭蛋是双黄蛋,若马老爷能派人找到这种鸭蛋做成双黄蛋咸蛋,喻意美好,到了新年献给贵人,应是件好事。”
  双黄蛋的鸭蛋是可以培育鸭子下出来的。王家没有这个能力。李青青已把方子卖给了马清,不如好事做到底,附赠这个点子。
  “妙!”马清双目一亮,心里暗暗夸赞李青青聪慧。若是弄出双黄蛋咸蛋,区别于普通的咸蛋,送达官贵人最好不过,便道:“你是军士妻子,日后你若遇到难事,可到此让马向南给我传话。”
  马清这个人重情义。别人敬他一尺,他还别人一丈。
  “谢谢。”李青青得到马清这句话,感觉没要四十两银子应是对的。
  马向南担心李青青的银票被婆家贪了,善解人意的问道:“李氏,可需要我带你去钱庄把银票换成散票或是存起来?”
  大唐国的钱庄可以存钱,还可以兑换金、银、铜钱。
  存钱能够防贼,但是没有利息。
  李青青打算用银票做买卖,不打算存,不过要换成散钱便于使用。
  于是,马向南、李青青、王老头父子去了钱庄。李青青将六十两银票兑换成小银锭及一把散银。
  出了钱庄,马向南要请马清请王家人去酒楼用午饭,被李青青婉言拒绝。
  马向南便让小二打了六大包湘月斋的糕点、干货相赠。
  “谢谢!”李青青大大方方的收下了。礼物比起她降价及送的点子就算不了什么。若是不收,倒显得她防备心太重,会让马向南心里不舒服。
  县城的街道,人来人往,王老头现在看到谁都像贼,再三对买东西的李青青催促道:“青青,我们赶紧回家。”
  王亮已经被王老头派去给刘氏、王志报信。王老头寸步不离的守护着李青青,生怕她身上的银子被人偷掉。
  李青青一口气买了十斤猪肉、十斤猪板油。
  猪肉越肥价钱越贵。王家人肚子里极缺油水,她买的是五花猪肉,一斤十四个铜钱。
  猪板油就是用来炼猪油的纯肥肉。
  大唐国的猪油比菜油价钱高。猪油一斤三十五、六个铜钱,菜油一斤三十个铜钱。
  一斤品质较好的猪板油能炼出六两多猪油,余下的是油渣。
  猪油炒菜吃,味道好,营养价值高。油渣可以炒菜、拌馅,也是美食。
  因此猪板油的价格比猪肉贵的多,一斤猪板油二十六个铜钱。
  李青青提着肉。王老头提着六大包点子、干果。两个人仍是花了两个铜钱坐驴车回家。


第16章 油渣飘香馋人
  昌镇是和县去湘城的必经之地,距离湘城仅三十里。好的地理位置使这里很繁华,人口稠密。
  昌镇的一条主街街道,车水马龙。
  此时,街头有个身材矮胖灰色衣裤中年男子在卖力的向路人售卖青菜饭团。
  “我的青菜饭团别看菜少,可是好吃的很,价钱便宜,一个饭团一个铜钱。”
  矮胖男子是和县附近村子的农民,昨天下午在县城卖菜时看到张大虎的青菜饭团买卖特别红火,今天一大早就和家人做了二百多个青菜饭团。
  原本他是要到和县卖青菜饭团,岂料看到和县城门外好几人都在卖青菜饭团,就改变路线跑到昌镇来卖了。
  昌镇的人流量不比和县少。昌镇的人兜里有钱。
  只是矮胖男子做的青菜饭团,品相实在难看,并且饭团里面没有放盐,吃起来味道寡淡,就算便宜,买的人也不多。
  等刘氏与王志来到主街街尾卖芝麻青菜饭团后,矮胖男子的饭团就更没有人买了。
  矮胖男子并不知道青菜饭团的首创者是王家。心里气愤王家偷学张大虎的青菜饭团,却忘记他自己才是偷学。
  李青青改良了青菜饭团,用的豌豆不是满大街农民卖的青菜,配上红萝卜色泽鲜亮,还撒了炒熟的黑芝麻,揉捏的很紧不松散。
  芝麻青菜饭团的价钱高,卖相好,品质高,除了买过咸蛋的老主顾过来捧场,还有一些新主顾。
  王亮赶到时,刘氏与王志已经卖掉九成多,剩下不到二十个。
  听到王亮带来的大喜讯,刘氏竟是喜极而泣,“青青这个儿媳妇娶的好。我儿王浩真是有福气。我们王家祖坟冒青烟了,娶了这么好的儿媳妇。”
  说起来,刘氏这一生很不容易。
  初婚被青梅竹马的丈夫背叛,她被逼无奈带着儿女跟丈夫和离再嫁。
  她的长子是残疾找不到媳妇,好不容易找到媳妇,长媳容貌丑是三婚,婚后又一连生了三个女儿,第四胎估计也是女儿。
  二女儿嫁人几年了都没怀过身孕。
  三儿子最聪明能干,还读了几年书,可惜刚成年就遇到兵役,背井离乡去当兵……
  四儿子调皮捣蛋特别让人不省心,以前常不跟家人打招呼就跑的不知踪影,几次差点被拐子卖掉,直到八岁了,才把这个毛病改掉。
  小女儿早产,时常生病,五岁之前把汤药当成水喝……
  说起来这几年来,王浩娶李青青、李青青卖掉方子,也就这两件大喜事让刘氏心情非常愉悦。
  王志震惊之后乐哈哈,无奈脑袋的词少,翻来覆去就是一句话,“弟妹真能赚钱。”
  当下,刘氏决定不卖饭团了,先和两个儿子每人吃几个喂饱咕噜叫了好久的肚子,然后火速回家。
  矮胖男子见刘氏母子终于走了,心里吁了一口气,暗道:这下我的青菜饭团该有人买了。
  昌镇到王村距离二十几里,这一路,王亮兴奋的不停的说话,“娘,我三嫂赚了这么多的钱,我三哥知道的肯定特别欢喜。”
  “那是。”
  王亮快步走路,跟刘氏喜滋滋道:“娘,我三嫂说要给我们全家买肉吃。”
  “好。”刘氏已经两个多月没吃肉了。她在用钱上面没有王老头那么扣门。该花钱的就花。
  王志忍不住咽了一下口水,满脸期待。
  王亮等王志去官道旁边的小树林解手时,问道:“娘,你三嫂会给娘家银子吗?”
  “会给。别的我不晓得,我就晓得青青感激两个姐姐。青青肯定会给她们银子。”
  王亮道:“我三嫂成亲后没回门呢。”
  当地的风俗,只要不是远嫁的女儿,成亲后第三天要和女婿回娘家一趟。
  李青青成亲的第二天,王浩就去军队了,当时,王老头夫妻提出她们两口子带着礼物跟着李青青回门。
  谁知,李青青婉拒了。
  这件事,王村的人都知道,还议论纷纷,说李青青跟娘家关系不好,不愿意回娘家。
  刘氏直言道:“青青就没提过她爹娘哥哥嫂子。她就不想回门。”
  王亮笑道:“嘿嘿,娘,你和娘家关系不好,我三嫂跟你一样。”
  “青青跟她两个姐姐关系好。”刘氏见长子一瘸一拐的从小树林走过来,嗔怪道:“你不琢磨怎么干活,老把心思放在家事上面干啥?”
  母子三人回到王村,听两个族人夸赞李青青,吓了一跳,还以为族人都知道李青青卖方子的事,等听了几句,才知道李青青用医术给外村的刘氏止了手指的血。
  “我三嫂医术高明的很。”王亮语气非常自豪。
  之前,李青青用医术给小姑子王桔治病时,王老头夫妻就起了疑心。
  当时王家相中李青青,去小泉村打听,压根没听村人说李青青会医术。
  再后来,李青青用医术治好了王村的几个族人,为王家争光。王老头夫妻就不多想,没有盘问李青青,甚至为李青青打马虎眼。
  刘氏声音又高又大,笑道:“我家青青识字又很聪明,看医书自己学的医术。”
  族人伸出大拇指,夸赞道:“婶婶,你可真是娶了个好儿媳妇!”
  远远的就闻到熬猪油的香味,许久没有吃过猪肉的母子三人,不由得加快步伐。
  好在王家跟邻居隔的远,不然这股香味真能把邻居馋死。
  王盼弟风般从堂屋里跑出来迎接长辈,呵呵笑道:“三婶买了好多猪板油、猪肉。我娘正在熬猪板油。”
  “你们回来了。”张氏满脸喜意的走到厨房门口跟三人打了个招呼。
  刘氏问道:“青青呢?”
  张氏答道:“弟妹在后面剁辣椒。”又道:“盼弟、招弟沾了弟妹的光吃了酒席。刚才弟妹又拿油渣给她们吃。”
  “我也要吃油渣。”王亮急冲冲跑进厨房,见灶上放着半盆油渣,锅里半大锅油亮猪油正在翻滚,伸手抓了一把油渣,一股脑的全部塞进嘴里,大口咀嚼,口腔里全是油渣的香味,一点都不腻,好吃极了。
  他一个人就能吃光油渣。


第17章 决定盖砖房
  李青青听到动静,放下菜刀,走到前院,却见厨房门外王亮拿着一把油渣硬往刘氏的嘴里塞,刘氏乐得哈哈笑差点呛到。
  王老头笑道:“青菜饭团还剩些。青青,你吃不吃?”
  李青青答道:“我吃油渣。饭团放在灶上温一下,大家一起吃。”
  王志夸赞道:“弟妹真厉害!”
  “我就是运气好,遇到了湘月斋。”李青青去厨房吃了几块油渣,往张氏的手里塞了一把油渣。她知道张氏本分的很,长辈没吃之前不会先吃油渣。
  李青青把半盆油渣端到堂屋让家人敞开肚皮吃。
  刘氏得知李青青买了十斤猪油、十斤猪渣,压根没说李青青奢侈,还笑眯眯道:“我家青青就是大方对家里人好。”
  王桔、王盼弟、王招弟吃了油渣之后,纷纷表情惊喜。
  王桔直言道:“油渣比酒席的菜好吃。”
  姑侄吃的酒席,唯一的荤菜是莴笋炒肉片,一桌坐八个人,每人顶多捞到三片肉吃,有一盘小香葱炒鸡蛋,放得油少了,鸡蛋炒得又干又焦。
  酒席比平常的饭菜强多了,可是哪有猪油渣好吃!
  刘氏笑问:“招弟是第一次吃酒席吧?”
  王招弟红着小脸道:“是啊。奶,我不好意思夹菜,姑姑给我夹的。”
  “对了,还有点心、干果。”李青青环视堂屋没看到,问道:“爹,你把点心、干果收起来了?”
  “对。我收起来放在你屋子里了。”王老头吃的满嘴是油,道:“你好久没回娘家了,拿点心、干果回娘家看看吧。”
  刘氏跟着好心道:“你两个姐姐家离我们家远,我让王亮陪着你去。”
  李青青笑道:“谢谢爹娘。我是打算过两天去看我姐姐。这两天好不容易天晴,我得把辣椒都晒干剁出来。”
  王亮看着李青青出了堂屋,跟刘氏挤眉弄眼道:“娘,我三嫂肯定是去拿点心、干果给我们吃,你信不信?”
  王老头满脸自豪,看了刘氏两眼,故意道:“青青也是的,恨不得把好吃的都给我们吃,她自己都不留一点。”
  瞧瞧这就是他亲生的儿媳妇,多么的大气,对婆家人多么的好!
  李青青把六样点心、干果各取了些放进木盆里面,原自端到堂屋吃,还让王志抓了两把给在厨房忙活的张氏。
  王老头挥了手,王桔便带着三姐妹抓些吃的去外面玩。
  几人边吃边数了卖饭团赚的铜钱。
  刘氏仍然给了李青青一百个铜钱。儿媳妇大气,她这个当婆婆的也得大气,不能因为儿媳妇卖了方子有钱了,就贪了儿媳妇的这份钱。
  李青青就收下铜钱,给了王志兄弟、王桔几个铜钱,然后笑着道:“爹、娘、大哥、弟弟,我这不是有银子了吗,我打算把咱们家三排房子拆了,在地基下面铺上石灰、油布防潮,地面砌成砖房,坚固牢实。你们看怎么样?”
  王老头震惊了,问道:“啥?砖房?”
  刘氏哈哈大笑,兴奋的猛的推了坐在旁边老伴的肩膀一下,差点把老伴推倒,笑道:“我不是做梦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