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阿娘赶紧给鹿儿张罗个二嫂吧!省得他四处跑。”鹿儿婚礼一结束,简儿又开始打算出门游历了。
“不急不急!”简儿连连挥手。
沈梦昔也不说话,这个儿子和胤儿不同,不执着,不刻意,他说让阿娘给他定,那就一定是真心实意的,完全一付随遇而安的架势。
就好像请客时,你问客人吃什么,他说“随便!”一样,这随便还最是难点了。
******
韦后只有一个嫡子,就是当年被武帝赐死的太孙李重润。如今的太子李重俊是妾室所生,每次看到他,韦氏都想起丧子之痛,因而更加厌恶他。
李重俊自小住在房州,年少时并未得到良好教育,韦后为他选择的太子宾客也都是顺着他的心意,平日常常打球蹴鞠,饮酒听曲,丝毫没有起到辅佐调教之责。
七月,韦后诞辰日,宫中举办宴会,因不是整生日,只召集了近亲。
沈梦昔带着胤儿夫妇和简儿参加宴会,酒过三巡,李显和韦后离席。安乐公主当众讥讽太子做的诗像是酿坏了的酒,又笑他去年狩猎时,射猎功夫太差,驸马也跟着附和说太子德行不足。李重俊面色铁青,手里紧攥酒盏,没有言语。
筵席中人,都垂下眼皮,佯作什么都没听见,自顾自饮酒吃菜。
“贱奴生的,自然也是贱奴!”安乐公主指着李重俊的鼻子挑衅。
辱及李重俊去世的母亲,他受不了了,将手中酒盏砸向武崇训,被武崇训身边的护卫挡开,不及再拿别的砸过去,已被暴起的武崇训打翻在地,口鼻窜血。
等帝后返回筵席,安乐公主恶人先告状,说太子仗着身份欺压驸马,无故将酒盏砸向驸马,李显也不多问,就先斥责了李重俊。在场诸人,包括沈梦昔在内,无一人出言相帮。
八月,安乐公主举报太子狎妓,并再次请求李显,废除德不配位的太子,立她为皇太女。李显虽未同意,但有韦后从旁撺掇,已是意动。
半月后,李重俊联合金吾卫大将军李千里、左羽林军大将军李多祚、右羽林军禁军李四冲等人,率领三百名千骑兵闯入武三思府中,府中护卫不堪一击,很快正在用午膳的武三思一家全部被擒,可巧安乐公主入宫,躲过一劫。
“太子为何闯我王府!”武三思色厉内荏。
“好叫你们死个明白,因为你们挑唆公主,罪大恶极!”李重俊夺过身边禁卫的佩剑,一剑刺入武崇训的心口,武崇训大叫一声,抓住剑身,李重俊咬牙将剑拔出,鲜血喷射而出,武崇训当场死亡。
一挥手,众人齐上,梁王武三思也倒在了儿子身边。梁王府被灭门。
随后,李千里闯入皇城,大肆搜寻韦后、安乐公主及上官婉儿。干脆封锁宫城所有城门,要求交出上官婉儿。
第63章 许愿
日前,太史局灵台郎周信观测天象,发现有流星坠于西南方向,第二日以此为例与沈梦昔讲解,说是有重要人物将死去。
沈梦昔恰好也观测到了,她当时合十许愿:让简儿早点结婚吧。
太子李重俊灭掉武三思一家,立即命令李多祚闯入皇城,封锁宫城所有城门大肆搜寻韦后、安乐公主及上官婉儿,李显吓得脚软,他根本分不清这个儿子会不会杀掉自己,毕竟祖宗几代,都是这么杀来杀去走过来的。
李多祚的士兵猛烈进攻玄武门,被守卫宫城的禁军阻拦,双方都有死伤。
韦后不停咒骂李重俊,她拎着李显的脖领让他登上玄武门城楼,李显趴在楼栏上,看到李多祚,又气又急,眼泪都下来了,“尔等都是朕的卫士,朕未曾苛待尔等,为何作乱?”
韦氏在身后扶着掐他颤抖的大腿,一边掐一边催促,“谁杀了李多祚,世代富贵!”
李显被掐得大叫一声,“啊——!朕许诺,谁若杀了李多祚等叛将,朕将保他世代富贵!”
当即就有军官王欢喜临阵倒戈,他一剑抹了李多祚的脖子,随后割下头颅,高举起来,“陛下,臣王欢喜被胁迫至此,并无反心,现斩下李多祚头颅,请陛下明鉴!”
旁边的士兵有样学样,围着几个将领一轮砍杀,李承况等叛将都被斩首。至此,政变失败。
李重俊率领百余骑兵逃亡终南山,李显派骑兵追赶。
李重俊心慌意乱,逃到一处树林中,回头一看,身边家奴居然所剩无几。
“人哪!”李重俊气得大吼。
“回禀太子,想是路途中偷偷逃逸了。”一个护卫低头无奈地说。
几十个骑兵,没有粮食没有水,没有方向没有希望,李重俊忍不住绝望地仰天长号,“老天啊!”
尾音未落,一支血箭冲天而起,李重俊喉咙发出最后半个“啊”的音节,倒地而亡,最终也不知道,到底是谁杀了他。
禁军追上来时,李重俊护卫主动投降,献上太子头颅。
李显命人将太子头颅献于太庙,用以祭奠武三思父子。并将频发政变的玄武门改为神武门。
周信神叨叨地说:“公主,臣的预测是对的,那终南山就在长安的西南方。”
沈梦昔翻了个白眼。
******
李重俊未及下葬,安乐公主就指使御史冉祖雍诬告相王和太平公主曾与李重俊同谋,请求李显将两人收押诏狱。
御史中丞萧至忠苦劝李显:“相王当年身为皇嗣,跪求则天大帝,将太子之位授予陛下,陛下今只余一弟一妹,万不可听信小人谗言而疑之啊!”
李显拈须沉吟,他当然知道弟弟素来宽厚恭谨,也记得初回洛阳时弟弟妹妹的多方照顾。而太平更是只知玩乐,扩宅子,建庄子,从前种出了土豆,去年又鼓捣出红薯和玉米,推广开来,粮食产量倒是增加许多。
长叹一声,放下此事,再也不提。
九月,改元景龙。一年两号,实不多见。
沈梦昔尚能稳如泰山,李隆基已经按捺不住,悄悄联络姑姑,共同联手。
借着二十二岁生日,李隆基跑到公主府讨要奶油蛋糕吃,借机与沈梦昔密谈。
“姑姑,三郎知道姑母手下五百护卫,实力胜过禁军千余人,恳请姑姑垂怜,助父亲脱离险境!若父亲重新得权,定会铭记姑母大恩,大兄和简儿也会世代富贵荣华!”
沈梦昔听了不语,她不敢保证自己的乱入,改动了多少历史。这些年,她尽量不参与大事,为的是,让历史按原来轨迹运行,至少自己还能做个“先知”。
但历史是由胜利者书写,史书上的事实并不多,她也万分担心,安乐公主或者韦后再次诬告,那毫无主见的三兄,会对四兄和自己痛下杀手。
再好的防守都不如主动进攻,如今韦后和安乐秽乱宫闱,把持朝政,三兄每日缩在后宫,一遇到难以抉择之事,就把老婆推出来解决,他只负责下旨盖印。如果某一天,禁军兵临公主府,沈梦昔不会束手就擒,但是被动地等待那只鞋子落地,也不是好的选择。
都说大唐盛世,沈梦昔这二十年并未觉得大唐如何繁荣,战争不断,天灾人祸,皇家贵族骄奢淫逸,百姓依然食不果腹。
她尽量低调地推出土豆、玉米和红薯三种高产作物,就是期望可以让百姓生活更好一点。
她清楚,真正的盛世要从玄宗开始,开业盛世之初,经济繁荣,万国来朝,诗人辈出,稳定安乐。
那么,她不再如历史上的太平一样,与李隆基作对,不干预朝政,他还会诛杀亲姑姑吗?如果他真的动手了,她是逃还是反抗?真要杀了李隆基,改变历史吗?
沈梦昔盯着侄子,半晌不语,李隆基被看得发毛,“姑母听到侄儿所说了吗?”
沈梦昔眨了眨眼,“哦,听到了,姑母平素崇尚道家,最恨权力纷争,只想守着一方田园悠然度日,不知安乐为何要针对本宫呢!”她深深地叹息着说。这番话,她希望李隆基也能听到心里。
“皇家里,骨肉相残哪还要什么理由呢,有时候活着就是错误了。”李隆基喃喃地说。
沈梦昔看着二十二岁的李隆基,不由感慨,同岁的简儿还在满世界游玩,侄子已经知道抢夺天下了。
“姑母,父亲性格宽厚,宁可被陛下用剑尖指到鼻子上,也不会对陛下做一丝一毫的反抗,三郎今日联合姑母,实在是不忍母亲和兄弟姐妹惨遭不幸,父亲和姑母是一条线上的,皇后恨极祖母,绝不会放过姑母的!”
清风端着一个奶油蛋糕过来了,沈梦昔笑着说:“三郎生日快乐!蛋糕来了,你许个愿吧!”
“会灵验吗?姑母!”
“真心诚意,应该会的。”沈梦昔笑着说。
李隆基郑重合十,许下心愿。
沈梦昔心想,八成许的是要当皇帝吧。
第64章 悬崖
这些年,沈梦昔陆续招募培养了近千护卫,分散养在各个庄子中,长安报馆用人最多,撒到全国各地。给了玉儿和鹿儿各一百人作为陪嫁,带去了夫家。简儿也有一百,出门游历只带了十人。胤儿本就指挥近三百人,婚后彻底交给他了。
如今留在长安公主府的,还是五百护卫。
胤儿在李隆基走后不久,过来求见。
沈梦昔一幅工笔画,才起了稿,又停下来。
“阿娘,今日三郎不来,明日儿子也会想去找他了!”胤儿一进门先将清风请了出去,急吼吼地说。
“是吗。”沈梦昔心想,难道不是应该先与阿娘商量一下,再去找三郎吗?这毕竟是她的公主府,胤儿要在公主府住满两年,再开衙建府,按说长子应该一直与母亲住在一起,但胤儿已是郡王,她觉得适当让他们束缚两年,就可以了,男儿的翅膀不该被绑缚。只是,她忽然体会到武后面对李贤的感觉,——有个各方面出色的儿子,他会很快逃脱你的掌控,甚至反控。
“皇后母女和上官婕妤把持朝政,陛下被挟制,她们已对阿娘和相王起了杀心,最好的防守就是进攻,阿娘,我们必须联合三郎了!”
胤儿分析得完全正确,沈梦昔缓慢点头,“胤儿觉得,是否所有皇帝都会对阿娘生出忌惮之心?”
胤儿一愣,陷入思考,“怕是肯定的了。“
“无妨,你与三郎商量一下,有了具体方案再和阿娘说。”
“喏!”胤儿行礼离去。
******
安乐公主号称唐朝第一美人,她出生在父母被流放房州的途中,没有婴儿襁褓,只得用旧衣裹了,因而得了乳名裹儿。幼时,过得几乎是和普通百姓一样的日子,回到洛阳后,武帝十分喜爱这个好看的孙女,亲赐安乐郡主封号,常常带在身边。
安乐公主受祖母影响,野心十足,喜欢独断专行。平日生活更是骄奢淫逸,常常自己写好了诏书,遮挡着字迹,捉着李显的手,撒着娇,嬉笑间就盖了御印。
都说太平公主喜欢大兴土木,生活奢靡,与安乐公主相比,沈梦昔觉得自己简直就是小儿科。安乐公主的府邸,模仿皇宫的规模,极尽奢华,甚至在精巧程度上超过了皇宫。
她公开卖官鬻爵,拉拢人心,权倾朝野。
强夺民田开凿大湖,花费巨资铸造百宝香炉,仅仅是百鸟裙,就有两百条,裙子的颜色令人眼花缭乱,走动之下,裙子的颜色不断变换,美轮美奂。
玩到最后,竟然在皇宫中设置坊市,开设金店、酒肆、米粮铺等,由宫女太监扮成商人,李显、韦后、安乐公主及上官婕妤扮成顾客,还要几次讨价还价,一言不合还会打起来,需请武侯来评理。又命官员、宫女拔河比赛,文官孱弱者,摔倒在地,帝后抚掌大笑。
一旦权力达到顶峰,金钱实现绝对自由,人,如果没有坚定的信念和目标,往往就会失去目标,无所顾忌,放纵自己。
安乐公主与武承嗣之子武延秀私通,无人不知,李显只好下旨赐婚,婚后半年,安乐公主生下一个儿子。
长安的风气极其败坏,许多贵女纷纷效仿皇室,豪放无忌,甚于武周时期。
但凡变革时期,都会有风气转变,比如民国初期,国人纷纷离婚,女性骤然获得解放,大胆得让人瞠目结舌。八十年代国门初开,国人思想转变更是迅速,从保守到开放,似乎只是一夜之间,翻天覆地。
只要不干涉到她的生活,沈梦昔是不对这些行为置喙的,她看似随波逐流中,始终有自己的坚持,皇室厮杀中,她不怪罪谁,也不同情谁,甚至从未想过挽救李显。——历史不就是这样?
但如今,已经被逼到悬崖边了。
她信让简儿速回长安,各处护卫也秘密调回部署。
景龙二年的上元节过后不久,传出李显驾崩的消息,沈梦昔立刻换好服饰进宫。她并不知道李显具体死亡时间,书店关于唐朝的书籍也是有限,只是没想到这么快。
赶到皇宫,里面乱作一团,韦后和安乐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