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如何为始皇崽耕出万里江山-第22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特别是需要抢收救灾的时候,朱襄都是亲自带着人奔波劳累,不是站在田埂上指挥。
  不过也正如雪姬所说,朱襄衣食无忧,又有神医盯着,自己也很注意养生,所以一点病无碍。
  就像是上了战场会受伤,但将军仍旧会上战场一样,朱襄身边的人也不可能因此让朱襄不下地。
  田地就是朱襄的战场。
  “年轻时还能撑着,到了年老的时候,种田种出的一身毛病都会找上来,到时候我看他如何后悔!”蔺贽咒了一句,到底还是拿朱襄没办法。
  就像是他知道喝酒不好,但只要没有公务在身,定会每日酩酊大醉一样。
  不过他的友人若知道他将喝酒与朱襄种田相比,定会骂蔺贽不配,是对朱襄的侮辱。
  朱襄种田是工作、是理想!你喝酒是不良嗜好!
  “朱襄去种地了,我也该动身了。”蔺贽对嬴小政道,“政儿,你真的要当这握刀之人?”
  嬴小政道:“是。”
  蔺贽道:“那就随我来吧。”
  雪姬担忧道:“是要做什么危险的事吗?”
  蔺贽笑道:“不危险,是给庶人多分一些田地而已。”
  雪姬疑惑:“那如何叫握刀?”
  蔺贽继续笑道:“因为有反对的人。”
  雪姬道:“给庶人多分一些田地是好事,反对的人就一定是坏人。政儿,无需犹豫。”
  嬴小政抬起下巴道:“我从不犹豫。”
  雪姬看着身高已经快与她持平的孩子,神情不由有些怀念,有些欣慰。
  当初那个瘦得仿佛小猴儿,一只手就能轻松抱起的孩童,现在已经成长为一个清俊少年郎。
  时间过得真快啊。
  “政儿,你该留发了。”雪姬抚摸着嬴小政仍旧留着垂髫的脑袋,“再过一两年,舅母就要仰头看你了。”
  嬴小政道:“舅母无须仰头看我,政儿见舅母时会躬身。”
  雪姬失笑:“那多累啊。政儿昂首挺胸,如现在这样最好。我只是稍稍仰着头而已,眼中的政儿会显得更加高大,那是好事。”
  嬴小政不语。
  蔺贽拍着嬴小政的肩膀道:“听你舅母的。你在你舅父和舅母面前不需要思虑太多,他们不注重这些虚名,只希望一家人相处如常。”
  嬴小政无奈:“好。”
  也对,如果他对舅父演足了一副孝子模样,舅父反而会吓到,然后摸着自己的额头,问自己是不是捡了不认识的蘑菇吃了。
  朱襄这一走,不仅是去巡视吴郡的田地,还去了南郡和黔中郡,顺带看望了已经准备在黔中郡做到寿终正寝的黔中郡守张若,给张若送大白菜。
  张若笑着在朱襄的指导下,拔了庭院的花草,开垦了一方大白菜田。
  之后,张若陪同朱襄去云梦泽巡视。
  这里曾经是一片沼泽湿地,朱襄还在这里留下了与恶神作战的传说。
  现在这里稻田连田,稻香阵阵,农人在农田里摸索了一阵,捉住一尾不知道是什么种类的鱼,要为朱襄公加餐。
  朱襄便将鱼就地处理了,点燃了一堆篝火,与张若烤鱼吃。
  “现在常有楚人偷偷渡江而来。”张若对朱襄道。
  因为贸易战打响的关系,吕不韦组织了多支商队,从南秦郡分别往返秦楚之间。
  在秦国攻打南楚之地时,许多楚人跟着楚国贵族逃到长江以北,也有些人因各种原因留了下来。
  现在留下来的人日子好过了,想起离开的亲人、同乡,托商人北上的时候送信报平安。
  因楚国是封君贵族体制,楚王的直属土地不多,北渡的楚人难以分得足够的土地。许多人给封君做了佃农甚至农奴。
  他们听了家乡人的传信后,有些人是觉得过不下去不如赌一赌,有的人确实是思乡心切故土难离,所以就有人偷偷南下寻亲。
  云梦泽开垦需要许多劳动力,青壮劳力多多益善。张若专门安排了秦军接应,回乡分田教导秦律一条龙服务。
  此时的郡守权力十分大,可以自己制定一些律令。
  张若规定,所有在黔中郡开垦的劳动力,只要缴纳几年税赋之后,就能获得开垦的田地,以激励庶民垦荒。
  战国时劝民垦荒多是用这个办法。
  不过张若与朱襄相处了一些时日后,也学到了朱襄“下乡”的习惯。他手下的官吏多是朱襄曾经带来的咸阳学宫学子,或是在朱襄那里听过课的南楚儒门弟子,也都捡了朱襄这个在当世来看很不符合身份的习惯。
  他们通过走访后,发现庶民开垦荒地不多,田地多落入豪强手中,正考虑如何更改。
  听了张若的感慨,朱襄道:“庶民一人能耕多少田?能做完自己田地的农活便不错了。士族有家丁家仆,还能雇佣庶人为他们耕种,自然能开垦许多田地。”
  张若道:“本来只要荒地能被开垦,我便应该不多管。只是见着还心念着楚王的楚国士人势力壮大,总觉得是隐患。”


第144章 蔺贽新田律
  土地在不服秦国的六国旧贵族手中;当然是隐患。
  后期秦国统一天下后,虽对天下豪富动手,但对六国旧贵族都较为宽容。秦始皇又为了安抚六国旧民;命民自核其田;便是承认了旧贵族对田地的占有。
  秦始皇那时还是想休养生息的,只是他没有意识到;他要安抚的“民”不应该是这群六国旧贵族。六国旧贵族是不会因为秦始皇的这点“施舍”;就放弃曾经的富贵荣华和“亡国之恨”。
  这一项安抚政策;令秦国粮价飞涨;百姓民不聊生,是导致秦始皇放弃休养生息;重新执行疲民政策的最后一根稻草。
  这不怪秦始皇;因为这个时代无人将庶民黔首真的当“民”;无论是秦国君臣还是天下士人;所想的休养生息都是指六国的旧士人,与真的遭遇了重创;急需休养生息的庶民黔首无关。
  我养的始皇崽,应该能看到这一点吧?朱襄眼眸微颤;垂眸笑道:“当然是隐患。张公,你可听过‘强龙难压地头蛇’?”
  张若道:“虽未听过;但能明白这句话的意思。”
  他沉思了一会儿;道:“若不服从秦国的楚国士人壮大;占据了绝大部分开垦田地;恐怕秦国无论是收税还是徭役,都会受到阻碍。更甚者,当秦楚交战时,他们可能在后方生乱。”
  朱襄颔首:“君上与朝堂众公也想到了这一点。此次左相前来南秦;便是试行新田律。”
  张若知道左相蔺贽是朱襄挚友,他先主秦昭襄王心心念念了一生的蔺卿蔺相如之子。
  秦国右丞相名义上尊于左丞相,监督牵制左丞相。一般而言,右丞相选老成持重者,多宗室或者德高望重之人;左丞相为实际做事的人,多由客卿担任。现在便是荀子任右丞相坐镇朝政,蔺贽整个左丞相满秦国到处跑着干活。
  “蔺相现在正在吴郡?”张若问道,“久闻其名,真想一见。”
  朱襄本来想给蔺贽留些面子,但一想到蔺贽和张若见面后,恐怕他自己也不会给自己留面子,便提前预防道:“蔺礼很有才华,性情豪爽洒脱,值得结交,就是太过洒脱。”
  朱襄见张若不解,小声补充道:“他修老庄的,曾受庄子亲自教导启蒙。”
  张若倒吸一口气,然后察觉自己的反应太大,忙道:“庄子乃是大贤,蔺相是名门高徒啊。”
  朱襄点头:“确实名门高徒,如果不是蔺公放心不下我,非让他来照顾我,他现在已经披发入山隐居了。”
  张若微愕,然后不由莞尔:“我大概知道他是个什么性子。或许多给他准备些酒水,就能接待好他。”
  朱襄叹气:“张公真是还未见面,就把蔺礼看明白了。”
  张若大笑。
  朱襄对张若介绍蔺贽的时候,蔺贽正在和嬴小政说起这次试验新田律之事。
  秦国分地的政策很模糊,分三种。一种按照“户”分田;一种开垦后获得部分开垦的田地;最后一种是现在民众主要获得田地的方式,即军功封爵。
  因为战乱频繁的缘故,秦国的按户分田执行较为模糊,多由地方官自己根据实际情况主导。来到秦国的庶民,多以开垦荒地取得田。
  “军功不仅难赚,而且除非战死,仅得一代人。”蔺贽道,“现在天下未定,此举能提高秦人战斗的士气。但天下统一,普通秦人难以获得军功,这军功授田的弊端便显现了。”
  秦国的军功授田实行的目的,就是让秦人自发成为战场上的消耗品,所以低等爵位的军功授田只有在兵卒战死时才能传给下一代。若寿终正寝,田地就会被收回。
  嬴小政道:“待天下已定,可统计田地,令秦人已经占有之田可世袭。秦人所得低等军功爵位,也可降等世袭。”
  梦境中的大嬴政就是如此做的。不过大嬴政让六国旧人也自核其田,嬴小政仅限于秦人,并加入了降等世袭爵位。
  蔺贽道:“这是安抚秦人的好手段。”
  嬴小政道:“除此之外,是否需要现在就构思非军功的授田?”
  蔺贽笑道:“走一步要算至少十步,才能尽可能地避免走弯路。政儿,我考考你,统一天下之后最需要的是什么?”
  嬴小政板着脸道:“休养生息。”
  蔺贽道:“是啊,就是四个字,休、养、生、息。归结起来,就是增加能为秦国缴纳赋税、承担徭役的庶民的数量。十五成丁,这休养生息至少得持续一个十五年,才能让新的一代庶民换掉六国旧的庶民。”
  蔺贽将自己撰写的新田律在桌子上摊开,嬴小政把毛绒绒的脑袋凑过去。
  为了留发,嬴小政先将头发剃光,现在圆溜溜的脑袋上刚冒出了一层青色的毛发茬子。
  蔺贽立刻上手揉了一把。别说,手感真好,就像是揉着一只小狗。
  可惜嬴小政不是小狗,而是一条狼崽子,当即对蔺贽亮出了牙齿和爪子。蔺贽立刻缩手,以免被抓咬。
  “等朕当了秦王,蔺伯父你敢摸我的脑袋,我就罚你去戍边!”嬴小政威胁道。
  蔺贽笑道:“等你当了秦王,头发早已经束了起来,我才不摸,手感不好。”
  嬴小政现在就想送蔺贽去戍边。
  蔺贽逗弄人向来见好就收,无缝切换说正事模式。
  “秦国为了滋生人丁,命令一户多子必分家,否则会被惩罚。”蔺贽笑道,“惩罚不如以利驱之,如今天下荒地繁多,人丁稀少,何不以人丁分田?”
  蔺贽拿出的新田律,与魏晋到隋唐之间的均田制类似。
  三国时天下人口锐减,荒地连天,无人耕种。为了应对人丁少、荒地多的局势,统治者执行均田制,将女子、奴仆甚至耕牛都分了田地,并以田地分徭役。
  此举虽然给了庶民田地,但徭役也十分沉重。
  蔺贽的新田律没有奴仆和耕牛分田,只分男丁女丁。女丁分田为男丁一半,每年服徭役的时间也为男丁一半。
  为了鼓励女子生育,除了封建时代本来就有的孕妇不服徭役之外。无论男女,只要有一子存活的前提下,女子再生子时,免五年徭役。
  蔺贽本来想给些奖赏,但算了算天下已定后人口增长的速度,便吝啬了。
  秦国徭役繁重,且常常远距离服徭役,光是路费就能压死几个庶民。免除生育女子五年徭役,足够庶民积极生育。
  新田律本质上仍旧是割韭菜,只是先让韭菜长起来。若养韭菜花费的东西太多,超过了韭菜生长的价值,这田律就是失败品。
  蔺贽算得很准。
  “那六国旧贵族该如何?”嬴小政问道,“我不愿让他们把持地方。”
  蔺贽道:“若服从秦国,就核实他们现在有的土地,将他们迁徙到未开荒的地方,将荒田足量补给他们。楚国吴起变法便是如此做的。他对楚国未曾犯错的旧贵族就可如此,臣服于秦国的非秦国贵族想来也不会有意见。”
  无论几等的田地,皆等量补成荒地,让他们自己带着奴仆和家臣去垦荒?嬴小政眉头抖了抖。
  蔺伯父真的修老庄?他真的不是法家的传人?蔺伯父是不是还要告诉他,曾经获得过吴起、商鞅的书卷,所以自学法家成才,也算法家传人?
  “不错。”嬴小政点头,“很好。”
  蔺贽道:“你要找个好借口,可不能直接迁。这种事交给儒家弟子。”
  嬴小政道:“荀翁会生气。”
  蔺贽无奈道:“谁让你找荀子?那李斯和韩非不就是儒家弟子?”
  嬴小政:“……”
  哦,蔺伯父口中的儒家弟子,是指儒家的弟子啊。
  “好。”嬴小政道,“那如果六国旧贵族不服从秦国统治呢?”
  蔺贽给了嬴小政一个“你傻啊”的眼神:“政儿,不服从秦国,就是秦国的敌人,是罪犯。你该怎么做就怎么做。就算要大赦天下,也得先罚了再说。”
  嬴小政道:“罚没家产,直接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