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如何为始皇崽耕出万里江山-第29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站起来,对城门上号哭声震天的城民道:“开城门!”
  城门缓缓上升,即使城外是秦国的军队,城民也蜂拥而出。
  他们没有挤到春申君和门客遗体身边,有士人维护秩序,让他们站在稍远的地方为春申君和门客们哭丧。
  有商户抱来素色的细麻布和棉布,把门客的遗体滚了起来。
  有富人抱来丝绸,让家奴扛来原本给自己准备的上等棺木,为春申君收殓。
  还有衣着简陋的人提来水,要为门客和春申君清洗血污。
  朱襄用水洗干净手后,亲自帮春申君擦拭血污,用丝绸裹住他的伤口。
  但血怎么也止不住。春申君好像要将全身的血液,都留在楚国的大地上。
  他只能抱着还在流血的春申君,用丝绸裹住身体后,放入棺木中。
  待收殓草草结束后,廉颇率领的秦军也已经到来了。
  县令带着城中士人亲自将棺木扛到秦军的马车、马背上。
  廉颇对门客的遗体道:“没想到会出现这种事,只带来了一架运送遗体的马车,抱歉啊,待离开楚国后,我一定择佳地为你们安葬。”
  廉颇让人把门客的遗体竖放在马背上,就像是躺在马背上似的。
  秦兵下马牵着马前行。
  “走了,再不走,楚军就要来了。”廉颇道,“我虽绕开了防线,但他们也该发现了。”
  楚国国境线不可能处处设防,绕过很正常。各国打仗连关隘都能绕。
  打仗总是要攻城的,只要守好城池就行。
  春申君的封地在淮北,本来就是边境战场。廉颇急行军绕过楚国边军而来,不难。
  春秋战国的名将,谁不会一手长途奔袭的急行军闪电战?
  城民虽然舍不得,但他们在城门上亲眼看到楚国使臣的无礼,担心春申君和门客们的遗体会被折辱,只能让秦人带春申君和门客们赶紧离开。
  “长平君,春申君交给你了。”城民哭喊道。
  朱襄点头:“好,朱襄必不负所托。”
  他和李牧上马,护在载有春申君遗体的马车旁。
  廉颇踢了没存在感的大儿子廉符一脚,让廉符亲自为春申君驾马车。
  呼哧呼哧骑马跑来追赶老父亲的廉符气还没喘匀,还没和朱襄、李牧行礼打招呼,就被老父亲催促去赶车了。
  廉颇领军离开。
  秦军表情肃穆,在号令中转身,整齐的队形丝毫未乱。
  楚国的县城就在他们眼前城门打开,他们却在将军的命令声中,真的只是赶来接个人就离开。
  军阵将朱襄、李牧和春申君护在正中间,代替了原本主帅廉颇应该在的位置。
  廉颇在战阵最前方领着队伍,朝着西北方而去。
  县令和城民有的骑马,有的驾车,有的徒步,跟随在秦国的军阵后,送春申君离开楚国。
  只走了十里地,发现没怎么掩饰踪迹的秦军身影的楚国边军将军,就率兵匆匆赶来。
  这之前,他就让兵卒向楚王报告秦军来了。
  见秦军居然往回走,他十分疑惑,大着胆子派人上前询问。
  廉颇冷淡道:“我来接朱襄,护送被楚王赐死的春申君遗体离开楚国。”
  他招了招手,军阵从中间裂开,露出了中间裹着白布的马车。
  兵卒不敢置信道:“春申君怎么了?!”
  廉颇道:“春申君被楚王赐死。”
  兵卒使劲摇头:“不可能,怎么可能?”
  廉颇道:“赶紧回报你的将军,不要惊扰春申君的遗体。”
  兵卒往马车又看了一眼,策马回报。
  然后楚国将军亲自骑马来到秦军阵前,问道:“春申君被赐死?怎么可能?”
  朱襄已经来到廉颇身旁,道:“春申君被楚王赐死,门客皆为春申君殉死,请放行。”
  楚国将军看着朱襄那头标志性的鹤发,仍旧不敢置信:“你是长平君?你是来救春申君的吗?那为何……”
  朱襄道:“春申君不肯离去。”
  楚国将军深呼吸了几下,道:“我可以去送别吗?”
  朱襄道:“请。”
  他带着楚国将军来到春申君遗体前,打开了棺木。
  楚国将军呆愣半晌,然后大声笑了出来,笑得泪流满面。
  “真的是春申君啊。”楚国将军笑道,“那马背上的就是春申君的门客?”
  朱襄回答道:“是。”
  楚国将军下马,将春申君的棺木合上,然后割下马车上一块白布裹在手臂上,笑道:“我为春申君领路,哈哈哈哈,我为春申君领路。”
  他再次上马的时候,看到了缀在秦军后面的楚国人。
  县令骑马来到了马车旁,对楚国将军拱手一拜,一言不发。
  楚国将军带着笑容和泪痕转身离开,命令楚军回转,为秦军开路。
  他带了两千人来探查和骚扰秦军。这两千人原本是打算死战,不让秦军短时间攻破县城,给后续援军提供时间。
  现在这准备与秦军拼死的两千楚军走在最前面,一万余人秦军走在中间,春申君封地的楚人在队伍后面。还有得到消息的楚人不断从各地赶来,让这个队伍越来越庞大。
  他们先到了韩国和楚国的边境。
  韩国驻守的边军看到这么多人,吓了一跳,还以为楚军要攻打韩国。
  在得知缘由后,韩将心情复杂地命令韩军让开一条路,目送队伍离去。
  一人道:“秦人和楚人都在为春申君送行,秦国信平君为春申君带路,秦国长平君和武成君为春申君护棺,春申君的名声大概会响彻天下了。”
  另一人道:“呵,谁愿意这样名扬天下?何况春申君早就是名扬天下的楚公子。怎么全是秦国封君?楚国的封君在哪?”
  是啊,楚国的封君在哪?
  楚国的封君在春申君快离开楚国的时候,才愕然得知此事。
  这之前,他们先得到了秦国攻打楚国的消息。
  楚都中乱成一片,楚王紧急启用项燕,项燕已经披甲点兵。
  但半日后,又有楚兵来报,秦国不是来攻打楚国,而是接长平君离开。
  楚王和在楚都里乱作一团的楚国贵族们都愕然。
  “长平君?长平君怎么会在楚国?”
  禀报的楚兵回答,长平君孤身深入楚国援救友人,春申君却不肯离开。春申君与长平君离别一叙后自刎,长平君护送春申君的棺木离开。
  他顿了顿,又道,武成君护卫长平君而来,信平君领兵接应长平君,所以秦军不是来攻打楚国,只是保护长平君,现在已经离开了。
  项燕听到这件事后,本来疑惑楚军为何就这样让秦军走了。
  长平君孤身入楚,武成君似乎没带多少人,完全可以把他们围住,以他们为诱饵,全歼那支驻守在秦楚韩边境,令楚国寝食难安的秦军。
  如果能一举杀死朱襄、李牧、廉颇,即使秦国会因此大怒攻打楚国,楚国都是赚的。
  但他的疑问还未出口,就被他咽了下去。
  兵家的思维退去,士人的理智上线。
  发生此事的地方是春申君的封地。春申君封地的楚人本就因为春申君被杀而不满,如果护送春申君棺木的朱襄被围,他们会反叛。
  而且天下人得知此事,恐怕也会唾弃楚国。
  楚国贵族的思维都是最典型的春秋老派贵族思维。他们高高在上,嘴上说着不重名,行为也不一定在乎名声,但心底其实比任何人都在乎名声,不愿意别人说自己是蛮夷。
  项羽会因为别人说他沐猴而冠而杀人,他的祖父项燕当然也是很看重贵族的尊严。
  春申君因忠赴死,长平君因义赴险,就是他在场,大概也只能停止追击,目送他们离开。
  项燕为错过了这次杀死朱襄、李牧和廉颇的好机会而叹气,对楚王请求回到封地。
  他又要低调一阵子,不能把春申君被杀而引起的怨恨招惹在自己身上。
  还好他没有让项家人领兵。
  至于自己出的兵,自己的兵就是楚王的兵,楚王调兵遣将而已。
  楚王得知此事后混混沌沌,连项燕离开陈都回到封地,主动退出对楚国权力中枢的争夺也没在意。
  他对近侍说:“寡人后悔了。”
  他后悔了。
  ……
  “谢长平君。”春申君的遗孀带着儿女,哭着向朱襄道谢。
  带着十车金银绸缎珍宝,慢吞吞前来邀请春申君入秦的秦国使臣将珍宝留下,赠送给了春申君的家眷。
  春申君的家人决定就在秦楚边境的城池安家。门客解下长剑拿起锄头,与春申君的家眷们一起耕田种地,成为自耕的庶人。
  他们都决定楚灭前不入仕,无论多少年。
  春申君以生命阐明了他的忠义,无论他们再怎么艰难,也要坚守住春申君的忠义。
  不过有秦国赠送的珍宝和廉颇的照顾,他们的生活也会很富足,只是与春申君还是楚国令尹时远不能比而已。
  秦国派使臣请春申君入秦的时候,其他国家虽然知道春申君不会离开楚国,也在用离间计的同时派出使臣来邀请春申君。
  邀请春申君本也是离间计的一环。
  那些使臣见秦国将礼物留给了春申君的家人,或许是因为感慨春申君的忠义,或许是为了蹭一蹭这场盛大的名声狂欢,他们都将礼物留了下来。
  各国不断有人前来拜祭,各国国君也派来使臣拜祭。
  春申君的身后事,与他活着的时候一样热闹。
  只是春申君的家眷对这些热闹表情都淡淡的,只对长平君朱襄一人感激涕零。
  黄歇已经年近五十,最大的孙子黄翟已经十二岁。
  春申君遗孀将黄翟托付给朱襄,请朱襄带黄翟去咸阳学宫上学。
  她神色冰冷道:“在我孙儿及冠时,希望他能在秦国出仕。翟,好好学。”
  黄翟拱手:“是,大母。”
  春申君那一位原本乌发如云,现在已经鬓发灰白的遗孀送朱襄离开后,便闭门谢客,将为春申君哭丧的热闹压了下来。
  她想,君应该是不喜欢这时候太热闹的。待友人离去,君就应该想休息了。
  ……
  朱襄本来想把黄翟带在身边教养,黄翟不肯。
  他以自己还要服孝为由,坚持要在咸阳结庐而居,自己去学宫学习。如果连这点苦都吃不了,他就没脸借长平君的名声在秦国出仕。
  见黄翟有如此志气,朱襄只能之后拜托荀子照顾黄翟。
  廉颇丢下廉符镇守军中,自己与朱襄、李牧一同回咸阳。
  他揍了李牧一顿。
  完全拉不住朱襄,要你何用!
  他决定自己亲自把朱襄押回咸阳,免得朱襄又乱跑,吓死老人家了。
  廉颇本来也想揍朱襄一顿,但见朱襄失了魂的模样,他把骂人的话都暂时咽了下去,准备等朱襄情绪好些后再打骂。
  朱襄总说自己很好,把廉颇急得跳脚,把鼻青脸肿的李牧踹去安抚朱襄。
  他自己当然是绝不可能去安慰朱襄的。
  看着脸上乌青未褪的李牧,朱襄幸灾乐祸道:“活该!”
  李牧无语:“我因为你挨揍,你居然说我活该?!”
  朱襄道:“当廉公出现的时候,谁往旁边躲?你就算躲了,廉公还是会揍你!”
  李牧“呵呵”冷笑:“不是看你和丢了魂似的,廉公揍得就是你!”
  朱襄跟着冷笑:“不,廉公揍的是你和我,你绝对跑不掉。”
  李牧深呼吸,制止住揍朱襄一顿的冲动。
  这个朱襄害他挨揍,还一副幸灾乐祸理直气壮的模样,这就是举世闻名的仁人君子长平君?
  “看来你心情调整得不错。”李牧抢了朱襄正插在树枝上烤的土豆,撒了调料一边吃一边道,“还做噩梦吗?”
  朱襄道:“也不算噩梦。”
  他盯着篝火火光看了一会儿,待眼睛都花了,才道:“我以为我经历过战场,应该能适应。当春申君的血没过我的手指时,我还是没能适应。”
  李牧道:“战场厮杀和见人自尽是不同的,友人之死和其他人的死亡也是不同的。”
  “嗯。”朱襄点头,他道,“你知道吗?我一直没将春申君视作友人。只是比较佩服的熟人,甚至那佩服都有些敷衍。”
  李牧没有回答,静静听朱襄诉说。
  朱襄和春申君见过面,喝过酒。春申君对朱襄的好感度不断往上涨,但朱襄对春申君的好感度一定是凝固状态。
  春申君言行举止都不是与朱襄合拍的人。朱襄与信陵君一见如故,但对春申君只是客气居多。
  朱襄好感度列表大部分头像都是如此。
  他们对朱襄有好感,朱襄可能连他们是谁都不知道。
  那好感度列表本来就是单向的。
  朱襄没和李牧说好感度列表的事,只是说,他其实没将春申君视作友人,更没想到春申君在死前托付封地楚人的对象,居然是自己。
  李牧这才回答:“春申君也没想到,你居然会孤身来送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