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农门婆婆的诰命之路-第15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竹兰这人谁对她好,她就加倍对谁好,两个闺女时刻惦记她,她也时刻惦记闺女,李氏对她孝顺,她也不是小气人,“我这里有陈大人娘子送的披风,颜色虽然深了些,可皮子是顶好的,你脸白披着也合适。”
  竹兰说完示意柳芽将披风取出来,这件披风是真的好,她是真的喜欢,只是不喜欢颜色一直放着。
  柳芽拿了过来,竹兰给李氏披上了,虽然颜色深了些,可李氏白还是比较合适的,加上李氏胖显得更年轻,也不会觉得披风一定要上了年纪的人用。
  李氏呆了呆,“娘。”
  她不是来要东西的。
  竹兰笑着,“行了,你拿回去吧,一会该吃饭了,我也换身衣服。”
  李氏晕乎乎的披着新披风回了自己的院子,周老大一眼就看到了媳妇身上的披风,他认得的,这件披风李氏当时惊呼说光皮毛就值几十两呢!
  周老大,“……你不是孝敬娘吗?怎么反而得了披风回来?”
  李氏摸着脖领子的毛,沉默了一会才坐下道:“当家的,这是娘给我的。”
  周老大瞧了眼披风,也沉默了,忍不住嘲笑自己,爹娘多精明的人,他们兄弟的心思爹娘看得明明白白的,周老大悟了,他不该动小心思,他是老大只要孝顺爹娘做好本分就够了,“今天娘子给为夫上了一课。”
  李氏,“……你别文绉绉的,我觉得怪怪的。”
  周老大哈哈笑着,“好,不文绉绉的。”
  周书仁天黑了才回来,也不能说天黑,本来日头就短了,和平常回来的时间是一样的。
  还有两


第377章 吃了陈醋一样酸
  周书仁一身寒气的进屋,利索的拖鞋上炕窝在被子里,“这天气真是冷,冻得我浑身都僵了,脚上的冻伤好不容易好了一点,现在又痒的难受,一定又冻伤了。”
  竹兰示意柳芽去拿泡脚的药过来,“你别告诉我,你一直在外面冻着?”
  周书仁接过竹兰递给他的手炉,手冻的都有些红肿了,今个他还帮着抓鱼来着,不过一想到陈大人和何大人更惨的模样,安慰了自己几分。
  周书仁搓了搓手,“我主张的将池塘承包出去,现在收获了,我自然要亲自参与了。”
  竹兰看着周书仁惨兮兮的模样心疼的不行,心想好官难当,赶紧找出大夫开的熬药。
  柳芽端着脚盆进来了,竹兰拉着周书仁,“先泡药。”
  周书仁缓过来一些了,示意柳芽出去,双脚泡在药水里舒服了一些,“许多年了,我都要忘了冻伤的感受了。”
  现代在孤儿院冬日时常冻伤,每年还会复发难受的很,他想过各种的办法都不好使,等长大了有了些钱穿的暖和了,才慢慢的养好,现在又感受了一把,心塞的不行。
  竹兰拉着周书仁的手上药,“池塘的鱼都卖了,你不用再出去了吧!”
  周书仁点头,“嗯,日后除了去衙门不会再出城了。”
  他该做的都做了,对得起礼州城的百姓了,这一年,他觉得老了不止两岁,太劳心劳力了!
  周书仁边泡脚,竹兰边讲了周老二等人,让周书仁了解下情况,最后道:“你有什么话,晚饭后找他们问。”
  周书仁摆着手,“我是真挺累的,你问了就行了,我也没什么想说的,等我缓些日子的。”
  他这大半年操心百姓,为自己和竹兰的脑袋谋算,他真不想操心周家的几个儿子了,反正竹兰不比他差,有竹兰把关,他放心得很。
  竹兰瞧着周书仁满脸的倦意,年纪是骗不了人的,周老二和昌廉再辛苦奔波,身子骨子年轻养养就好了,周书仁养也养不回最好的状态了,“要是吕老爷子在就好了。”
  周书仁,“别想了,老爷子的年纪大了不会离开老家的。”
  竹兰也就是想想,听到柳芽说饭菜上桌了,这还有一大家子要见呢,“走吧,吃了饭就回来歇着。”
  周书仁站起身,“嗯。”
  这回周家的人齐了,两张桌子不再有空位子了,现在都坐满了。
  周书仁有竹兰打的预防针,见到昌义和昌廉起身要跪紧忙示意都坐,周书仁先看了眼明云和容川,最后才瞟了眼周老二和昌廉,唔,他嫉妒啊,他这个当老子累死累活的,两个便宜儿子都富态了,哪怕一路奔波瘦了,依旧能看出胖了不少,周书仁心塞的不行,更不愿意说话了,“都到家了,今个是团圆饭,我也没什么可说的,一家子团圆就好,吃饭。”
  周书仁饿啊,中午在百姓家吃的,虽然炖的鱼,可他不好意思吃,他没吃多少,现在只想喝口热鸡汤。
  周老二见爹拿筷子吃饭了,白准备一肚子的话了,见爹瘦了许多,心里不是滋味,爹都是为了这个家,忙站起身给爹盛了鸡汤,“爹。”
  周书仁嗯了一声,“坐下吃饭吧。”
  周老二心里更酸了,离的近了看清了爹脸上的倦意,这时候才意识到,爹当官了责任也大了,以前他们家是普通百姓的时候,他就希望能有青天大老爷,他更清楚,当好官多不容易,想到今天打听的消息,爹真的辛苦了。
  周书仁除了竹兰外,不喜欢任何人给他夹菜的,一次两次忍了,次数多了,周书仁脸就黑了,
  “吃你自己的。”
  周老二收回了筷子,“……”
  他怎么忘了,爹不喜欢有人夹菜给他的,唔,除了娘夹的,就是娘吃剩下的爹都吃,至于儿子们,呵呵,爹嫌弃的表情都不待掩饰的,瞧瞧,老爷子换了新晚吃饭!
  吃过晚饭,周书仁扛不住要回去休息了,竹兰示意都散了吧,竹兰起身和周书仁回屋子了。
  赵氏和董氏等了一下午啊,一心想着能多和婆婆说会话的。
  她们整理行李没用多长时间,大部分的时间都用来套小丫头的话了,尤其是知道婆婆对大嫂多好后,她们是真的着急。
  李氏裹着婆婆新给的披风,打着哈欠,她也困了,“当家的,我们回去吧!”
  周老大觉得媳妇怀这个孩子特别的喜欢睡觉,深怕媳妇打哈欠摔了,小心的扶着,“好。”
  赵氏注意力放到大嫂身上了,心里更酸了,大嫂一天的功夫换了两件披风?现在穿的皮子顶级的皮毛了!
  她也是有见识的,自从公爹中了贡生,钱家就送给她不少的礼,等公爹成了从五品知州,钱家更是打着补嫁妆的名义送给她皮子和银两,只可惜被相公推了。
  董氏是官家千金也没有过几张顶级的皮子,心里跟吃了老陈醋似的,再一想大哥大嫂身边都有人跟着,明腾人不大都有小厮呢,董氏更酸了。
  李氏不知道自己拉了嫉妒,慢悠悠的回院子了,今个婆婆给她安心了,她心里松了不少,可以睡个安稳觉了。
  竹兰回了屋子,周书仁脱衣服上炕了,“还不休息?”
  竹兰,“现在几房都齐了,我再偏心也不能只给大房下人,还是要安排的。”
  周书仁抿着嘴不高兴,“人多了事就多。”
  “别这么想啊,他们来了也能帮我不少事呢,我都打算好了,日后家里附近的庄子田地都让老大管,以后江南等地的产业都让老二负责,周老二心思多没几个人能糊弄他,我也能放心一些。”
  周书仁听了这话,心里的不耐烦顺了些,“你准备怎么安排下人?咱们家的下人除了固定的,没几个能调动的。”
  竹兰道:“我是不准备再买丫头小厮了,经过大半年的了解,三个自愿卖身的小厮和丫头品行都可以,这三家的人也经过了我的考验,我已经让老大都雇佣到果园干活了,日后只能依靠我们,我也能更信任他们一些。”
  周书仁知道竹兰谨慎,在古代为了他们的身家性命更是谨慎,这是把未来可能发生的都考虑到了,“你想把两个自愿卖身的小厮分给老二和昌廉?”


第378章 绝对不容
  竹兰点头,“两个十四岁的小厮,冬至和小寒分别跟着昌义和昌廉。丁管家的小儿子夏至日后跟着容川,马二月家的小儿子春分依旧跟着明云,还有两个小丫头,八岁的小丫头秋分跟着玉霜,十岁的立秋和六岁的小不点依旧跟着杏花在针线房,你看我的安排如何?”
  针线房的两个小丫头,六岁的日后留给玉露的,十岁的立秋学针线是最好的,日后立秋就留在针线房。
  周书仁仔细想了一遍,“你安排的挺好的,冬至心思活跟着老二正好,小寒敦厚一些挺适合昌廉的。”
  竹兰笑着道:“至于李氏身边万九娘子绢花,现在李氏怀孕继续跟着李氏,等孩子生了帮着照顾孩子,赵氏和董氏也说不出什么。”
  周书仁失笑,竹兰是明晃晃的偏心啊,不过也好,正好试探下赵氏和董氏,顺便敲打敲打赵氏和董氏,“咱们家,你说的算。”
  竹兰弯着眼睛,这就是主母的好处,这个家没人敢反驳她!
  次日吃过早饭,竹兰就把安排告诉几房了,不给二房三房反应的机会,竹兰继续道:“小厮和丫头的名字可以改,不用顾忌我,昌智的小厮就改了棋墨,明腾的是引墨,雪晗大丫头琉璃,二丫头是琉谨,我觉得都不错。”
  周老二想了下,“娘,冬至改名冬墨。”
  昌廉也忙跟上,“娘,小寒改名分墨。”
  竹兰无语望天,还都挺好听的,她是真不适合取名字,看向容川,容川弯着眼睛,“婶子,丁夏至改名丁夏墨。”
  玉霜见奶奶看着她,她不想和小姑姑一样,怕日后不好分,她也一直在学认字,想了下,“奶奶,我的丫头以秋字打头,秋分我改一个字,秋念。”
  竹兰已经被秒成了渣渣,“取的名字都不错,改了名字和丁管家报备下就行,对了,这几日你们外公受了凉,等你们外公身子骨好一些了,我再带你们去杨府,今个昌廉去孟府,老二就带着赵氏在城里逛逛,礼州城外族的商贾铺子多,有挺多稀罕的东西。”
  赵氏一听,她更想留下,她是真心急啊,她一共没和婆婆说几句话,说的话还都是惹婆婆不高兴的,“娘,我就不去了。”
  竹兰看着赵氏,她真是好意,“不去就不去吧,正好你大嫂怀孕了,厨房的活交给你了,日后三餐吃什么,采买什么都由你负责。”
  对于赵氏,还是多找些活计的好,活多了,脑子就不多想了。
  赵氏真操够心了,她一点都不想管的,又一想这是婆婆给的权利,娘说过,在宅院里有些权力,下人们才能更敬着你,“娘,那我去厨房看看。”
  竹兰,“去吧。”
  董氏余光看着二嫂,垂下眼帘,她连二嫂都比不过了吗?本以为到家了能有丫头伺候了,没想到,除了相公得了小厮,她什么都没得到,婆婆嘴上说绢花婆子照顾大嫂,说白了还不是婆婆偏心,看来还是要抓紧了婆婆。
  周老大要去果园看看,冬日里的果树也要看护的,周老二也没心思逛礼州城跟着一起去了。
  昌廉也出门了,昌智则是生无可恋的带着两个侄子回去,明云和容川习惯了书院的规矩,哪怕回家了,也都按着时辰读书。
  不一会,赵氏也回来了,竹兰身边三个儿媳妇,一个闺女,两个孙女。
  竹兰昨个的确欣喜,现在只剩下脑仁疼,她有些清静惯了,人多了有些闹心。
  李氏边吃着苹果边道:“娘,我爹捎了信来,今年我娘家成年的侄子都成亲了,我爹让我感谢爹娘。”
  竹兰看过礼单了,李家送了不少野物,今年李家花销不少,还能存下野物送来,李氏的人最感恩了。
  竹兰道:“你爹娘就是太客气了,老家的宅子和地还依仗亲家多看顾。”
  李氏摆着手,“娘,没有您和爹,我娘家日子过的更难,这些都是应该的。”
  竹兰心里算着日子,还有两个多月就过年了,他们收了李家的东西,姻亲亲家该回年礼,不仅是李家,还有姜家,竹兰为了大闺女这份年礼也要送的,只是不能和李家比,对,还有董家和钱家。
  竹兰眯着眼睛,对于钱家,她都不用问周老二从礼单上就能看出来,钱家现在是一味的讨好呢,只是这年礼回的也有学问,钱管事有过藏主子家产的经历,她是信不过的。
  赵氏捏着帕子,娘几乎靠在大嫂身上了,再看看她的位子,没忍住酸味,“大嫂,婶子老了许多,李叔的后背都弯了不少,今年为了娶妻大部分的粮食又都卖了。”
  李氏不笑了,她又不傻,她自然知道爹娘报喜不报忧,她只是不愿意多想,她知道就算惦记也没用,因为她离得远,她都准备好买年礼送回去了,今个跟婆婆说,主要是想告诉婆婆,他们李家憨厚,希望日后婆婆用人能想到李家,李家的小子不少,力气有的事。
  她知道两个弟妹眼气她,弟妹们别看对她笑呵呵的,心里指不定怎么嘀咕她呢,可二弟妹扎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