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栖皇-第3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谢玹沉默地看着他。
  有时候,他会觉得自己心狠手辣。
  萧陵冷情冷性,却并非无情之人。前世亦是如此,在旁人认为萧陵背叛君王罪无可恕时,只有谢玹能从他那张假面之下,窥见了几分不忍的真心。
  可惜在那一段过往里,直到死,萧陵也没有再说一句话。
  而现今的谢玹,一面扬言自己要悉数供出赤心肝胆,一面又利用着萧陵骨血里的善以达成目的。
  与那群人比,谁又比谁卑劣?
  萧陵:“这毒我解不了,但我……”
  “先生。”谢玹忽然打断他,“先生那日说护着我,当真便一言九鼎么?”
  萧陵话音一顿。
  这般剖心置腹的话,在清醒时刻他可是说不出来的,于是萧陵假意转过脸,状似没听到似的,继续道:“但我有缓解之法,你……”
  “谢玹!”萧陵一句话未尽,忽而脸色一变,连音调都高了几分。
  因为瞬息之前,谢玹趁着萧陵别过脸时,飞快地起身在他脸上落下了一个羽翼似的吻。
  偷袭成功,谢玹也浑然不觉自己的行为有何不妥,反而笑眯眯道:“先生不愿说,那我便替先生答了,先生言出必行,从不妄言,说护着我,便是护着我了,要不……唔唔唔……”
  萧陵二指一并,在谢玹颈部正中线“啪啪”连点,顿时将谢玹点成了一个哑巴。
  “再胡乱说话,我就把你沉进池子里喂鱼。”


第51章 送你个头
  御史台。
  卫涟打着哈欠走出来,他昨日是宿在御史台的,想趁着一大早回趟府邸,结果腿还未迈出门槛去,一位当值的监察御史便匆匆忙忙跑了进来。
  “卫大人,卫大人,门外有人求见!”
  卫涟哈欠连天,一头雾水:“这一大清早的,谁啊?击鼓鸣冤?”
  他与李缙交之甚密。前些日子听闻衢州乡道山匪占道一事,又知晓李缙即将赶赴此处,特意想去送送行,算算日子,也合该是今日了。
  于是他挥挥手:“不用管,今日闭门不见客,你对外称我们正在整理卷宗,没空。”
  监察御史扯着他的袖子不让他走:“不是的……哎呀!中丞大人您出去看看就知道了!”
  卫涟满脸不耐,但职责在身,他怕担责,还是随着监察御史走出门去了。远远便见着一个身形颀长的青年站在门外,手中还提着一个四四方方的盒子。他眯眼看去,发现这人还有几分眼熟,在脑中搜寻半晌,忽而顿醒。
  “应寒?”卫涟不解道,“你缘何会在此?”
  站在门口的李徵闻言抬起头来。
  在卫涟的印象中,这个李府的庶子常年摆着一张阴鸷的脸,看人时眼神亦是阴森森的,令人发冷。他作为李党之中的中流砥柱,难免常与李府的人打交道,每回看见李徵,心中便膈应得慌。
  卫涟放缓步伐,面上极不情愿地挂起一个笑来:“李大人应当今日离京罢,你不去送送你父亲?”
  李徵:“我要见叶文栩。”
  卫涟登时面色一冷。
  莫说在御史台,就算走在宫里,他卫涟也是需要旁人让三分薄面的人,是能在御前说话的人物。区区一个没名没分,官微言轻的李徵,竟敢这般无礼。
  还直呼御史大人的姓名!
  “叶大人今日不在御史台,你回吧。”卫涟拂袖转身,回头示意门口的侍卫赶人,“送客。”
  “卫大人当真就这么走了?”李徵抬眼道,“今日我有要事找叶大人,若是耽搁了,恐怕卫大人担当不起。”
  “你是什么东西,敢这么对本官说话!”
  卫涟蓦然回身,苍老的覆满老茧的手指向李徵。
  他今日起得早,脾气也不见好,再加上不久前刚在御前与谢玹因运河一事对峙了一番,失了颜面,现下正属郁结之际,正巧就有人撞上刀口。
  “不要以为我不敢对你怎么样!”卫涟横眉冷目,“若你今日敢踏入这御史台一步,就算你父亲来了,也救不了你!”
  自己在李家尚且自身难保,以为出门找叶文栩就能得到庇佑?真是不知天高地厚!
  思至此,卫涟胸中的一口恶气顿时出了——虽然这恶气的来源并非李徵,但也让他积攒多日的郁结烟消云散。他冷哼一声,甩手将李徵抛在门外,兀自往御史台内部走去。
  “卫中丞大人。”
  李徵再一次开口。
  这一回,与他最初的语气有些微妙的差异。卫涟冷冷回头,只稍许察觉到有什么不对,便见那青年抬手一挥,将手中的食盒猛得向他抛了过来。
  食盒上的盖子吧嗒一声落地。
  卫涟目光随之而去,紧接着,那张趾高气昂的老脸上,顿时失了所有血色,煞白得恍如冬夜覆盖的满城的大雪。
  只见食盒之内,装的并非是精致可口的食物,而是一颗活生生的人头。
  人头随着李徵粗鲁的动作从食盒中滚了出来,咕噜咕噜滚落至卫涟的脚边,睁着一双眼,死不瞑目。
  卫涟一屁股坐在了地上。
  *
  叶文栩正在勤政殿与太后喝茶。
  他是个闲散的老臣,就算挂着一个御史大夫之职,但大多事务还是由御史中丞卫涟决断,只有在发生重大事件、连卫涟也无法妄然定论时,才会由他出马。
  太后素来爱茶,这般年轻的女子与他这种老头子有着相同的爱好,着实让他既然吃惊又喜悦。于是偶有闲暇,太后都会让叶文栩进宫一聚,以慰君臣之心。
  不知为何,原本宁静祥和的品茶时间,叶文栩的右眼忽然没来由地狂跳起来。
  谢玹跪坐在一旁,担起为二人滤水刮沫的活儿,也做得有模有样。
  “好多日子没见着小殿下了。”叶文栩按捺住心中的不安,看了谢玹一眼,笑道,“臣怎么觉得小殿下又长高了些?”
  谢玹道:“叶大人说的哪里话,我如今正是长身体的时候,不得是一天一个样么?”
  他一副天真烂漫的模样,顿时逗得对饮二人朗笑出声。笑够了,太后缓缓放下茶盏,略微显露出几分担忧:“十日之后你便要启程去永州了,可不能再如以前般任性。”
  谢玹弯眉一笑:“那便在外不任性,待回京之后,再冲着皇祖母任性罢。”
  太后不免又与叶文栩对视笑开。
  片刻之后,太后的目光落在谢玹身上,似是审视,又泄露出几分爱怜。
  她不自觉地抬起手,直到看见自己的指尖之后才仿佛才回过神来。随后,那悬停在半空之中的手,轻轻落在谢玹的眉间,带着宠溺意味地向后一点。
  “太后娘娘!”
  这时,太监赵闲急匆匆从殿外走来,小碎步迈得支离破碎,身形晃得头上的冠都歪了。
  谢玹脸上的笑意一敛,脸上的天真散去无影,眼神略带锋芒,刀一般横扫而去。
  “何事如此惊慌。”太后凝眉道,“没看见我与叶大人在对饮么?”
  赵闲扑通一声跪下:“太后娘娘,御史台出事了。”
  *
  严格意义上来说,出事的不是御史台,而是在御史台当值的御史中丞卫涟卫大人。
  这位年愈花甲的老人,头一回见到活生生的尸体,还是小半个残缺的头颅,当即便吓得晕了过去。想必是那双浑浊的眼与狰狞的面容着实吓人,连尚为壮年的监察御史也随之吓得屁滚尿流。
  据御史台街前目击了这一切的路人讲述,在如此荒诞可怖的场景里,罪魁祸首——也就是李徵,自始至终却只静静地看着他们丑态百出,连眼皮都未抬一下。
  那尸体不是别人,正是京中失踪已久的一个九品小官,他原是来自衢州,入京之后在户部落了脚,人称刀疤刘。
  前些日子他对同僚讲,自己需要还乡看望家中年迈的二老,差事需要他担着,岂料竟一去不回,至此没了音讯。同僚以为他回到衢州便不舍得再入汴梁,哪知再见之时就是尸身分离了!
  太后脸色铁青,拍案而起:“把李徵给哀家带上来!”
  紫鸾殿乌泱乌泱地进了一群人。
  要见的人终于见着了,不该见的人也见着了。但李徵丝毫不曾慌乱半步,仿佛无论是御史台,还是这威严肃穆的紫鸾殿,在他眼中都一个样。
  刀疤刘的尸体已着人处理,但是卫涟还没醒,御史台上下的人也忙前忙后,生怕卫涟真吓出来什么毛病。期间有人与同伴咬耳朵,说李徵不愧是个疯子,谁人敢做这般大逆不道的事?又谁人敢拎着一个人头招摇过市,却像拎着一盒点心一样寻常?
  这天煞孤星的命格落在李徵头上,真可谓理所应当。
  李徵一路走过,一路略过两侧看怪物一般的目光,都一概不过眼。
  他停了下来,站在了谢玹面前。
  这位小殿下今日亦是唇红齿白,惹人怜爱,可惜看他的眼神一如一潭死水。
  众人交头接耳,或厌恶或鄙夷,等待太后对其发落。李徵耳边充斥着这些声音,这么多年来,他早已习惯。
  倏地,他看见那位小殿下站起身——李徵眼神微变,他意识到,谢玹是在朝自己走来。
  太后未发话,旁人自然不敢多言。盛宠之下,唯有这位小殿下,旁若无人地站到了李徵的面前。
  谢玹比他矮上大半个头,却也并未仰视,只微微抬手,指向李徵的领口:“你身上有血。”
  李徵一愣,垂眸看去。
  靠近内襟的颈侧,果真不知何时溅到了一滴血。那血早已凝固,斑点似地覆在他的肌肤上,像白纸上的墨点,分外刺眼。
  谢玹微微抬首,冷淡命令道:“还不擦了?”
  李徵没动。
  他一时不知道谢玹想做什么。
  今日来这大殿之上,他早已做好你死我亡的准备,却不料半路被这位小殿下横插一脚,眼下竟也一时呆住,不知是进是退。
  在他发愣的间隙中,谢玹却已等不及,在众目睽睽之下,抬袖替他擦去了血渍。
  发黑的血液从李徵的身上转移到了谢玹的指尖,谢玹眯眼看了半晌,冷嗤一声:“哼,简直污人之眼。”
  墨点般的血迹被擦拭而去,而与之消散的,还有围观众人投来的扎人的视线。他们纷纷别过头,不敢再对李徵多加一句评头论足之言。
  李徵缓缓抬头,看见谢玹在太后身边端正坐下,依旧骄矜而纯良。
  他低眉一笑,遮掩在大袖之下的指尖缓慢摩擦,热量陡升。仿佛谢玹擦去、带走的不是血渍,而是他一颗萧瑟的心。
  作者有话说:
  海星,海星有吗嘿嘿(拍手)(傻笑)(流口水)
  这里怎么有个人在装嫩啊)


第52章 千万人吾往矣
  世人皆知,御史台以大夫中丞为首,与其余从官一同辅佐皇帝、监察官场内外事务。李徵虽因世家身份入了仕,但顶多算个蝇头小官,是万万与御史台这种地方扯不上干系的。
  他要见叶文栩,本身就是一件奇怪的事。
  御史大夫叶文栩,行监察百官之职,难不成,这李徵是想请叶文栩弹劾谁?
  太后稳坐于高台之上,冷声质问:“李徵,你今日之作为,不给哀家一个值得信服的理由,哀家可是能治你不敬之罪的。”
  许多人心中已有自己的算盘。
  他们有的人是正巧要面见太后,有的则是随着御史台的监察御史来凑热闹的,但大多数人多多少少的,对这次的闹剧有几分知情。
  这李徵在李家虽为庶子的名分,实际上却与家仆无异,谁都能爬到他头上啐口涎,他们猜测,或许这刀疤刘的身份不简单。
  但即便是不简单……即便是与李缙本人有千丝万缕的关系,在他们的眼里,李徵也并不敢多说什么。
  因为他到底是李家的人。只要一天在李家,他便要依附李缙而生。
  有人捋起自己的胡须,在心中感叹,今日恐怕又是一场无甚所谓的闹剧了。况且李缙已启程去衢州,现下恐怕早已乘着马车顺水而去了。
  他们再次看向孤身立于紫鸾殿中央的这个青年。
  太后极具压迫性的目光罩下,并不能压弯他的脊梁,亦不能击退他的目光。李徵不卑不亢,听不出太后言语中的威胁,躬身行了个规规矩矩的大礼。
  他开口了,说的,却是一句令四下皆石破天惊的话。
  “回太后娘娘,臣想举报父亲李缙李大人,以权谋私,勾结私盐商贩,从中谋取暴利,危及我大周国运。”
  此言一出,无数人的目光刀割一般,齐刷刷落于李徵的肩背之上。
  李徵这是在说什么!
  当真是不要命了!
  太后表情未变:“哦?”
  大殿之上,无人不觉气氛冷凝异常。
  监察御史却在此时飞快地瞥了一眼太后——他是卫涟派来告状的,亦是来与李徵周旋的。早在数月之前,李徵的异动便出现端倪,李缙他们并非毫无察觉。
  一些为李党做事的人,事先都会立下死志,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