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珠在匣-第5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沈轩大惊。
  他刚才又说了什么?怎么又惹恼了姑娘?
  那秋千还在摇摆着,他的手下意识用力收紧,想要稳住秋千。
  “哐当”一声,沈轩那一侧的秋千架应声散开,木桩歪七扭八地保持着一个奇怪的平衡,两人却是一屁股坐在了地上。
  “。。。。。。”
  卫明姝呆若木鸡地坐了半晌有余,被子半拖在地上。
  这是她阿耶给她打的秋千,她坐了好多年。
  她是不是同他说过轻点摇?
  她当下也顾不得这人的身份,“你赔我秋千。”
  沈轩也一时没缓过神,往下咽了咽,“我不是故意的。。。。。。”
  “我不管。”
  “。。。。。。”
  他突然想起,小时候回临安老家时不小心弄死了族中小孩手里的蛐蛐,那孩子当时也是这般不讲道理,在地上撒泼打滚,很是不好哄。
  “我再给你做一架就是了。”
  “可我就要这一架。”
  沈轩没了法子,抿了抿唇,只好抱起卫明姝向房内走去,“太晚了,我明天给你修,先回去睡吧。”
  他二话不说,摸着黑把人放在床上,想到刚才那拖在地上弄脏的被子,“你这儿可有多余的被子?”
  “没有。”
  沈轩抿了抿唇,象征性地拍了拍被角,“那先凑活着睡吧。”
  说罢便就着那拽开的被角钻了进去,迅速放下床帐,卫明姝见状赶紧往床里挪出地方,缩进了被子里。
  她这张床是她未出阁时一直睡的床,不如国公府那张床一般宽大,此时两个人并排躺在同一只枕头上,盖着同一床被子,手臂紧贴着,她甚至能感受到自己的身子压住了他的衣角。
  卫明姝不自在地翻身向里睡去。
  之后她便感觉到枕头向下一沉,那人似乎也转过身面朝着她,她感受着被子微微起伏。
  她知道他也没睡。
  许久过后,卫明姝在这张熟悉的软床上意识逐渐有些朦胧,背后蓦然传来一声低语,“明珠,你以后还是叫我郎君吧。”
  “嗯?”卫明姝猛地被叫了名字,清醒了几分,却是没听清他说了什么。
  “你能不能再唤我一声郎君?”
  卫明姝紧了紧身上的被子,在黑夜中睁着眸子,看着映在墙上的一抹月光,默不作声。
  那人似是一定要得到答案,又往朝她那边靠得近了些,卫明姝感觉自己的发丝在颤动。
  “以后还叫我郎君,好不好?”
  卫明姝终是经不住他这般软磨硬泡,也不欲让他再纠缠下去,微微点了点头,“郎君快睡吧。”
  身后的人终于也老实地平躺着,合上了双眼。
  翌日,兰芝候在门外等着卫明姝起身,等到快午时才等到那道房门大开,一眼看到穿戴整齐的沈轩时,眼睛都瞪大了几分。
  她不禁回头向院门那处看去,追影分明也早已没了踪影。
  兰芝只微微福了福身子,招呼也没怎么打就径直走进了房门。
  二人洗漱过后,沈轩自然地握住卫明姝的手,一起出房门用午膳。
  兰芝默默地跟在两人身后,紧盯着那双手。
  她方才已经从卫明姝口中粗略知道了昨晚发生的事,看着自家小姐没有抗拒牵手,当下对这个曾经木讷古板的姑爷刮目相看。
  饭桌上,卫君咏脸色更是一阵青一阵白,他今早派人去那书房看了一眼,本是好心想着找个人领他去玉芳斋,谁知人早已跑得没了踪影。
  行,过了一个晚上,这还和他妹妹牵上手了。
  卫君咏时不时抬头看一眼,见到沈轩给卫明姝剥着虾,堂而皇之地放在碗里,手中碗筷叮呤咣啷作响,那敲碰声越来越大,终于引来了甄玉姮的一声警告。
  午膳过后,桌上摆了些瓜果糕点。
  “嫂嫂呢?”卫明姝问道。
  “你嫂嫂去阮家了。”
  沈轩听到“阮家”二字,心跳停了一下,不动声色地夹了块枣糕递给卫明姝,“明珠,你最喜欢吃的枣糕。”
  卫君咏和甄玉姮看着他这般殷勤,不知他是何意。
  卫明姝却是对他这般行径一清二楚,微微摇了摇头,也没有理会他,“我阿耶呢?”
  “睡糊涂了?你阿耶去上值了。”卫君咏答道。
  这几日因着城门一事,京城戒备森严,六部也日理万机,卫直所在的兵部更是要协助调查火药一事。
  卫明姝愣了片刻,她这几日昏昏沉沉的,竟是忘记了日子。
  她立刻转过头看向剥着橘子皮的男人,“别剥了,你怎么没去当值?”
  “我。。。。。。”沈轩猝不及防,低头将剥好的橘子放在她盘子里,“我告假了。”
  左右圣上不想让他插手京城之事,他这时告假那群人怕是求之不得。
  卫君咏轻“哼”了一声,“你们准备住到什么时候?”他撇开眼,紧接着说道:“快中秋了,你阿耶的意思是过完中秋再走不迟。”
  两人最终接受了卫直的安排,在桌前又坐了一会儿便回了玉芳斋。
  卫明姝正在房间内睡着午觉,沈轩在后院忙着修她那架秋千。
  他将那木桩结结实实地扎在了土里,蹲下身捡起那些散乱崩断的绳子,沉默了许久,叫来兰芝去要几捆绳子。
  兰芝找到了府中负责修缮的石鹏。
  “你是说,两位主子要绳子?”
  兰芝点点头。
  石鹏一时间有些摸不着头脑,他前不久才去玉芳斋看过,应当没有什么需要补修的地方需要绳子。
  他犹豫地问道:“可是什么东西需要修缮?可要找人去帮忙?”
  兰芝摇了摇头,“小姐说,得让姑爷亲自来。”
  石鹏想到什么,顿时大惊,抬头只见青天白日,朗朗乾坤,又问道:“需要什么样的绳子?棉绳还是麻绳?”
  兰芝想了想那秋千,那棉绳怎会捆得结实?怕不是坐上几回又要断掉。
  “麻绳,几捆粗的,几捆细的。”
  石鹏越听越心颤,想了想他们府上细皮嫩肉,娇养惯的大小姐,又想想那北境回来的杀神,擦了把额上的汗,“你确定是麻绳?”
  兰芝坚定地答道:“麻绳,越结实越好。”
  石鹏正纠结要不要把这件事告诉侯爷,只听兰芝问道:“石管事还有何事?”
  他又多看了眼兰芝。
  算了,兰芝都没说什么,他瞎操心个什么劲。
  果真还是年轻的好。
  院里的人自是不知外面的一番谈话,沈轩还在搭着木架,想着该怎么搭结实些,卫明姝披着衣裳走了过来。
  “睡醒了?”
  卫明姝看了眼那竖起的桩子,“秋千是不是很难搭啊?”
  她记得她阿耶当时一个下午就全部搭好了。
  不知为何,沈轩现在竟也多少能听出些话外之音,“我以前没搭过。”
  “哦。”卫明姝没心没肺地应了一声,“可是有什么难处?”
  沈轩有些气闷,她的意思是他搭不起来?
  看不起他?
  “缺绳子罢了,已经叫找去拿了。”他又说道:“肯定搭得比原来结实。”
  沈轩说是这么说,可终归是第一次搭秋千,来回拆安了好几回次才绑好木架,晚膳都没去用。
  等他彻底修好那架秋千时,已是深夜,卫明姝刚沐浴出来,手上拿着帕子,想把头发再擦干些。
  沈轩想也没想,上去便要给她擦头发,又看到自己手上的碎屑渣,停在原地。
  “搭好了?”
  “嗯。”
  卫明姝看到他满身灰尘讷讷地站在门口模样,终是叹了口气,“郎君也快去沐浴吧。”
  沈轩听到这句“郎君”,心中的憋屈瞬间烟消云散,只觉得为一个秋千忙活一天也是值当。
  作者有话说:
  稍走一章日常~
  最近三次元事比较多,家里人在国内全羊了,今天又跑远了些去寄药,凌晨才更新实在不好意思。


第55章 中秋
  ◎“等京城安定了,咱们得空去转转吧?”◎
  沈轩从净室出来时; 卫明姝正倚在床上,手中还拿着一本书。
  “这是什么书?”
  “医书。”卫明姝抬了一下眼; “县主寻来的; 江湖上的杂书,闲来打发时间罢了。”
  她从小便跟着任医正看医书,正经的医书看得差不多了; 长大后便开始从各地搜罗些奇书杂卷看。
  “江湖?”沈轩又看了眼那书名,确实是闻所未闻。
  “嗯。”卫明姝也不欲多说。
  魏姝仪常不在京城,美其名曰游历山水,实则是去行走江湖。去岁魏姝仪一整年没有回家; 归家时便带回了受伤的追影。
  魏相一直反对魏姝仪在江湖行走,出家门向来都是家中几个兄长帮忙打点着,追影也不好养在丞相府; 魏姝仪便托她照顾。
  后来追影为着报恩便一直跟着她; 时而说些江湖上的事; 卫明姝也从追影口中隐约猜到了魏姝仪的江湖身份。
  想来魏姝仪也不想让太多人知道此事。
  沈轩见卫明姝不愿再同他说话; 便也想着找点书看。
  上一次回门,卫明姝几乎将架上所有的书都搬去了国公府,剩下的要么便是些耳熟能详的经书; 要么便是一些晦涩难懂的古籍,实在没有他想看的。
  沈轩将书架翻了个遍,拿了本山川游记走了回去。
  卫明姝往床里挪了挪,半燃的烛火摇曳,白皙的脸庞上不时投落下一片暗影。
  他拿起小桌上的火折子; 走到床前的那盏琉璃灯前; 却有些手足无措; “这灯如何点?”
  卫明姝闻言放下书; 向床边靠近了些,取下那层笼纱,抬起琉璃灯罩,“这么点。”
  沈轩看着这一套繁复的流程瞠目结舌,他不曾想点个灯也能如此麻烦。
  他依言点燃那灯台上的烛芯,接过卫明姝手中的琉璃灯罩,罩上的一瞬间,烛火瞬间四散开来,琉璃灯盏五彩斑斓,照得整个房间犹如白昼通明,这才明白这琉璃灯的妙处。
  “这盏灯还是我阿耶仿着西境的琉璃灯打的。”卫明姝将薄纱拢在上面,“这灯好是好,但在屋子里待得久了总晃人眼。”
  卫明姝静静地盯着琉璃灯中闪烁跳跃的烛火,忽地没由来问道:“你在北境,可也有见过这样新奇的物件儿?”
  沈轩努力地回想着,很想答出来什么,可之前几年他在北境忙于战事,也对这些精致的玩意儿不甚感兴趣,一时还真答不出个所以然。
  卫明姝见沈轩一动不动杵在床前,就差抓耳挠腮告诉她不知道的一副难堪表情,叹了口气。
  想来这人也从不关心这些。
  沈轩见卫明姝似是有些失望,忽然想到什么,“明珠是不是没怎么出过远门?”
  卫明姝点了点头。
  她不是没怎么出过远门,她是从来没有出过。
  魏姝仪曾游历江湖,同她高谈大好河山,阮文卿也走南闯北,同她畅说风土人情,她自己读过《地理志》、《寰宇记》,读过千百本游记,可却始终在京城这一亩三分地打转。
  她也想找个缘由出去,一个能让她阿耶阿娘安心的理由,亲眼看看那水秀江南,大漠孤烟。
  “等京城安定了,咱们得空去转转吧?”
  卫明姝回过神来,“好啊。”
  “明珠最想去哪儿?”
  卫明姝很认真地思索着,她其实最想去的地方是临安,可临安离京城着实有些远。。。。。。
  她仔细斟酌了一番,“扬州吧。”
  扬州离京城近些,若有事也能及时赶回来。
  沈轩应下,暗自开始规划起出门行程。
  卫明姝之后便一直待在卫家,沈轩本欲再多告几日假,却被她赶着和她阿耶一同上朝。
  暑气渐褪,月白风清,卫府满园的桂花开满枝头,十里飘香,郑叶安排下人采摘下新鲜的桂花,用来酿桂花酒。两人本欲在卫家过中秋,太后却召沈轩前去赴中秋宫宴。
  每年的中秋除了赏月观潮,各家还会在庭院内设香案祭月神,月圆那日,卫明姝一大早便和郑叶忙着摆案,给邻里送去些月饼和桂花酒。
  待到沈轩下值后,卫明姝便坐上马车同沈轩一同入宫。
  往年中秋的宫宴本会邀众多大臣一同赏桂观月,因着近日京城接二连三的变故,今年便只在重华殿设了家宴。
  庆帝在位时,虚设六宫,也只得了一位皇子,当时提倡节俭,削减了一批宫人,多处宫殿荒废,常年无人居住,形同冷宫。
  至惠帝继位,广纳嫔妃,这些宫殿才重新有了用武之地,惠帝虽尚未过不惑之年,膝下便已有六子七女。前些日子,听说宫中的一位昭仪又有了身孕,倒不愁这江山后继无人。
  太后单独坐在上首一桌,一旁坐着惠帝与皇后,宫中四妃齐聚,年长些的皇子也都前来赴宴。
  那康王一家自也是来了这席面,倒也算热闹。
  卫明姝也是第一次来这皇家家宴,同沈轩拜过礼后便目不斜视地坐于左侧席位。
  许是安排这席面的礼官知道几家关系,他们坐的席面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