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那个注定要位极人臣的女人-第17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茶馆中。
  “怎么都说萧寻初和谢知秋是换了身体,这未免太?不合常理?; 依我看; 多半是女?扮男装吧?”
  “那现在是木兰重贴女?红妆、英台又?复祝九娘?”
  “可是如果是假扮的; 萧家人能这么长时间认不出来?”
  “不是说那萧二郎自小?就离家出走了吗?没准是因为这个才能换得?成,要不就是萧家本来就知情。”
  “闯宫救圣这一出; 若编了戏码应该好看,就是可惜知道得?太?少,那齐慕先犯的事好像蛮严重的,他到底是怎么反的?怎么还能把皇帝弄到宫外去了?”
  “喂,说书的,都说你消息灵通,什么时候来一段啊?”
  *
  女?子闺中。
  “谢家姐姐真厉害。”
  “要是谢家姐姐能当?上官,以后我弟弟再嘲笑女?子读书无用,我就拿这个例子骂他!”
  “你们说,若遇上这事的是我们,要怎么办?”
  “我肯定吓得?不敢动……”
  “其实我也想去考考科举试试……”
  “但?我觉得?谢家姐姐做事也有不妥当?之处,她怎么能不与?家里商量呢?而且还私自去当?官,若是有什么差池,可是会牵连夫家和娘家的啊!这样?瞎折腾一通,不如安安静静不要张扬稳妥,反正最?后也换回来了,不是吗?”
  “说起来,当?男人是什么感觉?”
  *
  乐坊内。
  “诸君,你们猜猜,若真像朝中说的,那谢知秋是和萧寻初交换了身体,那他们成婚这么多年,有没有……?”
  “绝对有吧!就不知道有多少玩法。”
  “那谢知秋这两年就在一堆男人里走来走去,一点异样?都没有,啧啧,怕也是个厉害的。”
  “皇上就这么轻易地接受了谢知秋这种?事情,也是稀奇。”
  “这有什么好稀奇的?听说那晚啊,谢知秋是一个女?人去见的皇上,而且在那之前,她和皇上两个人单独待在垂拱殿,也不知道多少次了……”
  *
  太?学书斋。
  “今年朝中太?乱了,一波又?一波的,完全看不清局势。等再过两年春闱,我们若是考中入了朝,真不知该如何是好。”
  “生逢乱世,时运不济!”
  “以后会怎么样??难不成还真让女?人入朝为官吗?这可不是内朝女?官,而是正儿八经的朝廷命官啊!”
  “一个女?人,在全是男人的朝堂走来走去,感觉实在有失体统……”
  “其实谢知秋的诗词,写得?确实不错,我一直十分欣赏,很有韵调,没想到她竟然就是‘萧大人’……世上有这样?的奇女?子,着实令人钦佩。”
  “我也欣赏,但?入朝为官还是……以前没有这样?的前例,女?子的本业还是该在家里相夫教子。”
  “这事不归我们学生管,还是要看天子的意思?。”
  *
  城东书局。
  “依我看,那谢知秋就像唐代的武后一样?,开?了一个极坏的头!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此乃基本三纲;女?子一生,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此乃《礼记》之要求。而这谢知秋,完全有悖伦常,就算救了皇帝,也只不过可以将功抵过,绝不可再让其乱政,重蹈过往女?子误国的覆辙!”
  “英雄所见略同。”
  “说得?对,这根本是阴阳错乱、牝鸡司晨啊!”
  这时,忽听路边有人冷哼一声道——
  “好一群酸腐之辈!”
  那书生本在慷慨陈词,受人附和十分得?意,忽然被打断,顿觉面上无光,恼道:“黄酒鬼,你有什么意见?”
  那酒客言道:“你们难道看不出来,她的政策有利的是天下百姓,有利的是在座诸位?若是将她换下去,上来的人真能做得?比她好吗?只要能在这动荡世间保住江山,为官的是男是女?又?有什么关系?”
  书生理?直气壮道:“可这不合老祖宗的规矩啊!再说了,我可没看出那新政对我有什么有利的,又?是重商又?是重工,将农本不知忘到哪里去了!”
  “嘁,张兄,你别理?他,这酒鬼疯疯癫癫的,还当?自己?是个风流隐士呢。”
  “就是。”
  酒鬼仰天饮酒,拍节歌道:“呵,惊鸟之不群兮,自前代而固然。何方圆之能周兮,夫孰异道而相安。俗人,俗人……”
  而这边聊得?热闹,另一边,又?有人道——
  “其实,说句和大多数人观点不同的,我觉得?谢大人的政见,是的确为民着想。”
  “我家本业务农,若非谢大人伪装男子之身减税,这两年日子恐怕不好过。更别提谢大人还为各方田地修了水利,既有利于?灌溉。
  “不仅如此,自从开?始新政以后,各地物价大减,市场上商品多了,小?商品价格也低廉不少,对收入少的人来说,只去年一年,就过得?比以前宽裕多了。”
  “只说这几点,我已十分感激谢大人,做人应当?知恩图报,谢大人现在处境已经凶险,我实在做不到与?其他人一般,在这种?时候落井下石。”
  此言一出,便也有一些人小?声附和——
  “其实我也这么想。”
  “我家小?本经营,只去年一年,梁城忽然规范了许多,也是多亏谢大人新政。”
  ……
  二月柳叶吐芽之际,因为这横空出世的谢知秋,整个梁城吵成一团。
  而这个时候,处于?整个风口浪尖的谢知秋,其实不止在外面受人非议,就连在自己?家里,她同样?必须面对众多异样?的眼光——
  谢家老夫人曾莲,自从谢知秋这个孙女?暴露身份回家,她就吃不下饭、睡不好觉,愁得?仿佛又?老了十岁。
  祖母直到去年寿辰为止,日子都过得?很祥和,出门在外也十分风光——
  她的孙女?嫁给了名?噪一时的状元郎,孙女?婿极为争气,二十出头就当?上参知政事,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其实没有亲孙子一直是她的心病,但?大孙女?找到这么厉害的孙女?婿,她还是很高兴的,脸上都添光不少。
  老夫人本以为可以就这样?怀抱着一点遗憾颐养天年,然而这份体面,在去年年底戛然而止。
  谢知秋救了皇帝,身份随之暴露,将整个谢家都推入了舆论场——
  原来她一直以为的孙女?婿,实则是孙女?本人。
  老人家得?知实情,顿时整个人都难受起来——
  若谢知秋那些事情,都是一个孙子所为,那她肯定开?心骄傲得?很,但?换作是孙女?,一切都不一样?了。原因无他,就两个词——
  离经叛道!
  不合常理?!
  女?子一生最?重名?声,要是名?声没了,那一辈子就毁了!
  谢知秋的所作所为,实在太?背离社会常识了,而且还做了太?多女?子不该做的事。
  她现在到处被人讨论,外面的人随意评价她的外貌、婚姻、贞洁、人际关系。
  在这世道,一个女?子的私事被全天下的男人如此议论,基本已经是将名?声放在地上踩,毫无尊严可言。
  老夫人一辈子循规蹈矩,哪里受过这么多非议?更别提很多话在她看来,实在丢脸难听得?很,比被夫君休弃还要糟糕。
  自从谢知秋回家,老夫人就不敢出门了,每天闷在屋子里,整日对周围人念叨几句话——
  “你们说,萧家人还会要她这个媳妇吗?”
  “你们都帮我劝劝她,让她去跟萧家赔罪,求求萧家,让她回去好好过日子吧,就说她以后肯定不惹事了。让我这老骨头一起去赔礼道歉也行,再贴点嫁妆也行。”
  她自己?曾亲自去劝过孙女?几次,但?谢知秋一双眸子黑洞洞的,又?不太?爱说话,老夫人实在有点怕了这个孙女?,就改道去找儿子。
  说实话,现在外面对谢家风言风语极多,受此影响,谢老爷的生意也一落千丈。
  谢望麟本身同样?是第一次经历这种?阵仗,面对民间舆情,他心里其实同样?是毛毛的,更别提谢家乃是书香门第,骨子里清高,他有时听到关于?自己?女?儿的污言秽语,简直气得?七窍生火。
  但?谢望麟毕竟不像老夫人那样?一生都在后宅,他早年读过书,由于?谢家的背景,平时往来的朋友也有不少做官的,对局势看得?更清楚。
  谢望麟一听老夫人要让他去劝谢知秋,不等对方说完,当?即打断了她:“母亲!现在外面对于?谢知秋,是有很多难听的话。那些人要说,能阻止就阻止,不能阻止就随他们去,但?您可万万不要跟着当?了真!”
  “……?”
  老夫人见儿子表情异常严肃,不解道:“我劝孙女?赶快回夫家,回去相夫教子,难道还错了吗?就算知秋自己?说这婚事是假的,但?她和萧家的人都住在一个屋里好几年了,在别人眼里,假的也是真的了!除了萧家,她还能嫁到哪里去呢?”
  谢望麟肃言:“不是说这事,是说知秋儿的名?声。母亲,你难道没发现,现在公开?谈论的都是些普通百姓和无所事事的书生学生,而真正的朝中官员,一个都没敢开?口吗?”
  老夫人一愣。
  她问:“这是何意?”
  “一件事最?终如何定调,普通人怎么想的,没有半点用。”
  谢望麟道。
  “最?关键的,只有皇上。”
  只要皇上开?了口,朝廷下了结论,那就是唯一正确的结果。
  普通人如有不同口径,那就是乱臣暴民、叛君之辈,尽管不可能堵住所有悠悠之口,但?压制住绝大多数人,让他们不敢乱说话,这样?就足够了。
  谢望麟说:“我们知秋儿救了皇上,皇上肯定站在她这一边。但?皇上也不想被百姓官员认为是昏庸无道,所以还在犹豫要如何处理?此事,可能也想先观察一下民意。
  “民意现在确实不利于?我们,但?皇上本人不是这样?想的,你若是被他人的言论裹挟,真将知秋儿骂一顿赶到萧家去,那无异于?打皇上的脸,得?不偿失。
  “现在其实只有一件事不确定——知秋儿保不保得?住她的官职。
  “再怎么样?,我们谢家都是皇上的救命恩人,这是铁板钉钉的,皇上那日就当?着百官的面承认了,无非是还不知道怎么赏。
  “知秋儿的官职能保住最?好,但?即使保不住,只要有这桩事在,也够我们谢家光宗耀祖几百年了。”
  说到这里,谢望麟不由直了几分背脊。
  他道:“试问这等光荣,我那几个族兄的儿子谁能做到?他们十个儿子加起来,都比不上我一个女?儿!我的知秋儿,现在可是谢家上上下下最?出色的子孙,远胜于?那些男孩儿。”
  老夫人闻言,只觉得?脑子有点转不过弯来。
  她人生的评价标准一直是单一的,男孩要功成名?就,女?孩则要做贤妻良母。
  偏偏孙女?里冒出谢知秋这个异类,一直让她这个祖母难以理?解。
  但?是,她总觉得?儿子的话值得?信任,是应该听一听的,听了谢望麟的话,她的态度略有一点软化。
  老夫人问:“可、可知秋一个女?娃,要怎么当?官呢?她也没个功名?啊。”
  谢望麟闻言,深深看了母亲一眼。
  “谁说知秋儿没功名??”
  “她之前那些……不是以男孩儿的身份考的吗?”
  谢望麟摇头。
  他道:“考是以萧家那小?子的身份考的,但?既然皇上承认了他们两个身份交换过,那功名?自然也调回来了。
  “女?子为官此前没有先例,所以一直下不了结论,但?女?子通过科考取得?功名?,是有前例可以参考的——
  “科举自隋唐始,制度是代代完善,虽然自有科举考试起,应试的就一直是男人,算是约定俗成,但?实际上从法律层面,一开?始并没有规定女?人不能参加。
  “直到淳熙元年,有一个九岁女?童林幼玉,钻了这个空子,主动报名?参加童子试。当?时的考官十分震惊,但?无法从法律上拒绝她,只得?让她考试,结果考了整整四?十三本经书,她竟无一不精。
  “考官将此事上报给皇上,皇上闻之震惊,虽没有授官,但?将其册封为孺人诰命,又?有记载称其为女?进士。
  “自林幼玉之后,曾有一段时间女?童应考者接连不断。
  “后来又?有一个名?为吴志瑞的女?童,在八岁时考过童子科,引来官员责备,认为女?子不能为官,不该参加科举。从此以后,女?子应试才完全废绝。
  “虽然这两个女?孩都没有被授官,但?至少曾有过奖赏。”
  老夫人闻言,又?愣了愣。
  她说:“还有过这样?的事吗?”
  谢望麟颔首道:“确实鲜少听人提及,若非皇上为了知秋儿的事,到处找用的上的实例,我恐怕一生也不会听闻。反正现在知秋儿的功名?已经盖棺定论了,而且不仅如此……”
  老夫人见儿子神情有点异样?,问:“怎么了?”
  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