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人在将军府,但内心保家卫国的念头也从未止息,自从辛国与方国开战以来,他对军情极为关注,知道局势糟糕,一直在心中着急,渴望自己能在其中尽一份力。
  所以,当萧斩石询问是否有人愿意跟他同去守关时,石钱在生死面前犹豫了很长时间?,最终还是表达了意愿。
  他认为,唯有守住擎天关,他的家人百姓才有可能继续过现在的太平日子。而?要守住这一要地,必须有人做出牺牲。
  他愿意为此献上性命。
  石钱是同来的人里最年轻的,他还记得萧斩石看?了他的脸很久,然后?神色凝重?地拍了拍他的肩。
  石钱知道战场非儿戏,做好了随时会牺牲的准备。
  但原本在他的想象中,他们会与萧将军并肩作战、共赴生死,所有将士的精神凝聚在一起,用?身体铸成堡垒,保卫家国,纵死犹荣。
  他没有想到,真正亲临战场,面对会是这般场面——
  率先迎面而?来的人群,会是惨叫着、退却着的战友。
  辛军刚开始破关,就有一大群人当了逃兵。
  他们哭嚎逃窜,丢了手里的武器,为了跑得更快也会扔掉身上的铠甲,让绝望的情绪弥漫整个擎天关。
  逃走的人群如同铺面涌来的浪潮,几乎要将他冲得也想要逃离此地,这一刻,他被众人带起了求生的本能,想起了他其实也想要活下?去,要是可以,他真的不想死。
  这么?多人都跑了,为何非要他逆流而?行??
  石钱的双脚犹如灌了铅,几乎寸步难移。
  恰在这时,他看?到抵住关门似乎正在被外面的辛军狠狠撞击,整个门都剧烈颤抖,仿佛下?一刻就会碎裂。
  负责抵住关楼之门关键位置的士兵神情苍白,手脚已然无力。
  忽然,他像是失去了斗志,惨叫一声,竟在辛军又一次撞击时下?意识地闪身躲开!
  看?到这一幕,石钱的手脚比头脑更快做出反应!
  他猛然冲上前去,喉咙里发出野兽般的低吼,用?身体抵住关门,顶替了那?士兵的位置,硬是扛下?了这一击!
  没有喝彩,没有赞赏,只有门外更加剧烈的冲击,更多逃走的士兵,以及辛军士气大振的狂呼声。
  一个战友被弓箭击落,从关楼上掉下?来,尸体毫无尊严地砸在地上,差点砸到自己人。
  石钱眼?角的余光瞥到那?人的长相,却无暇亦不敢细看?,怕想起离开梁城前夜,他们与萧将军彻夜把酒、称兄道弟的场景。
  *
  萧斩石站在关楼之上,肩膀已经中了一箭,高?大的身影却像一面旗帜。
  他用?自己的躯体告诉众人,他没有逃,也不会逃,作为守城将,他会在楼台上站到最后?一刻,与这座关要共存亡。
  擎天关之战持续了两天两夜,日升而?降,月起而?歇。
  他们还能再?撑多久?
  萧斩石眼?看?着关内还有战力的士兵越来越少,辛军却如江水无尽,不断涌来。
  这样下?去,他们必当战至最后?一人,结局已然显现。
  萧斩石回望山河,心想不知梁城的人退到何处了,可有充分利用?这段最后?宝贵的时间??还有那?些权贵,可有将战况告知百姓,好让平民也有时间?逃离危险之地?
  作为将军而?言,这一战实在称不上光荣,唯有论一句无愧于心。
  “杀!”
  “杀!!!”
  萧斩石与士兵一同作战,咽喉已喊至嘶哑。
  这时,却听不远处传来一声轰然炮响。
  萧斩石脸色大变:“他们还没尽全?力?”
  然而?下?一刻,只见两边陡峭的山壁上,忽然有数块巨大的落石砸落,紧随着又有炮声。
  萧斩石这边的士兵没事?,反而?是辛军被大石击中,砸了个满地开花。
  “将军!有援军从两边后?方出现,和我们一起包夹了辛军!”
  瞭望台上的士兵观察到情况,赶忙冲过来汇报。
  萧斩石简直不敢置信:“朝廷还有余力派援军?”
  那?士兵道:“不,看?上去不是朝廷的正规军,而?是老百姓自发的民兵!不过明显有组织,而?且规模很大!”
第一百九十八章 
  萧斩石听?了?那士兵的汇报; 连忙冲到关?楼最高处,借着地势向远处眺望。
  由于遭到突袭,原本秩序井然的辛军俨然乱了?阵仗; 破关?的阵势慢了?下来; 正惊慌地应对三面包夹的敌人。
  过?了?不久,在峭壁两?边的落石和火炮停下来以后; 只听?远方传来山呼海啸般的呐喊声!
  又一支大军从后方冲上来; 趁着辛军溃散的时机; 一举冲散辛军的队伍,破了?辛军的阵势!
  萧斩石心中震动,而当他从关?楼上看到那支大军带头冲锋的将领时; 更是瞳孔猛然一颤; 内心之激荡难以言喻!
  只见一名女将腰间?别着一圈飞刀,手上拿着一把?长刀,策马飞奔而来!
  “冲啊!都给我?冲!”
  她声嘶力竭地吼叫着; 挥舞长刀将迎面而来的对手打到马下。
  此人在敌阵中杀得披头散发,却愈发显得气势惊人,磅礴气概几乎能逼得人睁不开眼!
  大约是为?了?避免麻烦; 那女将实则戴了?半脸面具遮掩相貌,而且关?楼离那里有一定距离,这边实则不太看得清对方面容。
  不过?; 从年少岁月相伴至今,朝夕相守数十载; 萧斩石对她的一举一动都如此熟悉; 焉能认不出自己结发相知的枕边人?
  萧斩石一时百味交杂; 竟不能言语。
  与此同时,早已筋疲力尽、陷入绝境的朝廷军显然更加兴奋——
  “义军!是传闻中的义军!”
  “义军来了?!义军来救我?们了?!”
  “得救了?!”
  朝廷军本以为?自己今日必当死在擎天关?; 忽然看到救星,犹如深渊谷底看到远方落下点点星火,情绪受到的振奋可想而知。
  一时间?,擎天关?内尚有战力的朝廷军亦士气大涨!
  *
  此刻,谢知秋亦在义军后方督军,听?到前?方传来擎天关?未破、一切如计划般顺利的消息,方才松了?口气。
  纵然帮助朝廷,对义军而言未必有利,但谢知秋前?思后想,还是决定派兵前?来援助。
  此举,不是为?了?朝廷,而是为?了?擎天关?后数万万普通百姓。
  义军集结的初衷,便?是为?了?守卫江山与家人。
  若是为?了?夺权而放任辛军屠戮中原,那么日渐强大起来的义军,也?只不过?是成了?又一个迷醉于权力之中、对百姓的苦难视而不见的朝廷。
  不过?义军从北地赶来,需要时间?,要在辛军不发现的情况下完成包夹偷袭,更必须拟定万无一失的战略。
  辛军的到来,让不少擎天关?附近的山民都感到恐惧,于是谢知秋利用这一点,轻而易举地得到了?这一带熟悉地形的山民的帮助。
  他们手上有天鹤船,以及这些年北地墨者开发出的种种器械。
  利用这些器械,再加上附近山民的协助,他们在神不知鬼不觉的情况下,将火炮运到了?擎天关?两?岸山上,用于埋伏辛军。
  萧寻光还在十二州作战,短时间?内回不来,所以本在镇守北地的姜凌自告奋勇带兵守卫擎天关?,成了?本次的冲锋大将。
  朝廷会派萧斩石来守擎天关?,倒是出乎谢知秋的意料。
  这无形之中帮了?义军一把?。
  义军要完成埋伏、做足作战准备,需要一定的时间?,而这期间?,势必要守城将死守擎天关?、不让辛军突破才行。
  谢知秋已经尽可能快得让义军完成部?署,但守城将是萧斩石,无疑如同上了?一道保险。她相信萧斩石的作战能力,得知萧斩石亲自来守城,谢知秋便?知此计必能成功。
  当然,能让姜凌他们夫妻团聚,亦是一桩意外之喜。
  谢知秋骑在马上,遥望战局,看前?面的形势,已确信擎天关?必然能守住,而辛军倾全力进攻擎天关?,此战失利,必当令他们损失惨重。
  这或许就是局势逆转之局。
  不过?……
  谢知秋眼神一动,看向梁城方向,握着缰绳的手微不可查地凝了?凝。
  既然出手守住了?擎天关?,那么朝廷也?就安全了?,而义军还将自己一部?分的实力暴露在朝廷面前?。
  义军与朝廷关?系如此微妙,义军不受控制,却拥有这样的军力,这必定会触动朝廷那根敏感的弦。
  此番,他们算是守住了?江山百姓。
  然而,义军与朝廷博弈的帷幕,恐怕才刚刚开始。
  援助擎天关?是为?了?保有初心,但接下来……他们还得守住自己人。
  *
  “皇上!皇上!”
  擎天关?的战报送回梁城时,赵泽已经收拾好?金银细软,打算带上大臣和他的一众妃嫔,以去行宫休息为?名,暗中迁都。
  军报在午夜时分百万火急地送到,将赵泽吓了?一跳:“皇上!擎天关?守住了?!萧将军与北地义军联手,大败辛军!是大捷啊!”
  赵泽原以为?传来的会是萧斩石战死,他们必须尽快逃去南方的消息,他甚至这段日子连悼词都想好?了?,听?到擎天关?竟然大捷,反而一时没?反应过?来。
  与辛军作战三年有余,他们实在胜得太少。
  赵泽先是涌上一阵狂喜,心说萧斩石还真是宝刀未老啊。
  不过?,紧接着,另一个词又触碰到他的不安之处——
  “……义军?”
  这几年,赵泽其实频频听?到义军有关?的传闻。
  尽管有些将领会刻意瞒下义军的消息,将功劳揽到自己身?上,但也?有一些将领正直尽责,会将情况如实上报。
  更何况赵泽是个喜欢去民间?的皇帝,就算这几年他胆子变小去得少了?,但常年待在皇宫对他来说实在太过?无聊,他偶尔还是会上街逛逛。
  百姓之中,亦有与“义军”“神兵”有关?的传闻,对其评价几乎全是正面,甚至有神化的趋势。
  赵泽对此,心情则略显复杂。
  义军切实地拖慢了?辛军的进程,帮他保住江山,这是实情,他也?暗自庆幸。
  但是,这样不受控制的大军,着实是个隐患,令他不安。
  当下有辛军在,似乎义军还没?有针对他的意思。
  但将来呢,等辛军不打了?,他们会解散吗?
  掌控了?这样的力量,连朝廷都无法击败的辛军,他们却能轻易击败,这会不会让他们的欲望持续膨胀,开始有更大的图谋?
  赵泽越想越是忐忑。
  他在屋中踱步几圈,郑重考虑之后,决定先行试探一下,召来士兵道:“义军现在何处,可有办法与他们的大将沟通?”
  那士兵回答:“义军的行踪并不与我?军互通,但由于擎天关?的辛军还有去而复返的可能性,所以义军尚有一部?分精锐士兵和传信兵留在擎天关?附近,帮助萧将军退敌,若是通过?这部?分人,应当可以联系到义军统帅。”
  赵泽琢磨片刻,说:“朕会草拟圣旨一份,你们带去给义军大将。
  “神威义军,义薄云天,英勇无双。
  “此番擎天关?之战,义军护国有功,朕深受动容,感激不尽,民间?有此等义士,实乃江山之幸。
  “故朕不忍如此义士飘零在外,有意开恩,特招安此军,令其可为?朝廷效力。
  “朕欲将军中大将皆封爵授官,聘以高官厚禄,以救国之将之准论功行赏,食邑万户,军中士兵亦可得赏赐,朕愿赐以土地金银,以表心意。”
  士兵并未听?出此旨凶险,还觉得皇上大方宽和,赏赐的确是义军应得的,十分高兴,领命道:“是!”
  *
  圣旨很快到了?擎天关?,义军留守在擎天关?的人接旨后,马上赶回驻军之地,向谢知秋汇报。
  谢知秋听?完圣旨,神情未变。
  她并未感到意外,只是在看了?圣旨后,感慨地道:“这些年,赵泽心眼也?长出来不少,都学会在下手之前?,先试探猎物了?。”
  雀儿?隐约觉得跟朝廷扯上关?系准没?好?事,但她瞧着这个圣旨,又不大说得出端倪。
  她只得问道:“小姐,这话?是什么意思?”
  “义军抗辛多次取胜,还时常帮助朝廷军,不但很得民心,在民间?风头正劲,而且于朝廷有恩。朝廷若是要脸面,就绝不能在这种时候对付义军。”
  谢知秋缓缓言道。
  “但义军的存在,于帝王而言却是隐患。”
  “赵泽这圣旨,表面赞扬封赏,实则暗藏杀机。”
  “义军现在的实际领地有数城和已取回的北地六州,然而名不正言不顺,朝廷并不承认。赵泽给的赏赐虽厚,但纵然食邑万户,也?比不过?这真实的江河领土。”
  “义军作为?民间?私军,地位较为?尴尬。”
  “而赵泽一个皇帝,已经主动出言招安。”
  “义军若是接受,就等于朝廷白得了?这数万精锐兵力,还一下子收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