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旁支嫡女-第13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交给四位夫人来当。不过,说是交给四位奶奶,其实隐约是以四奶奶为主的。”
  “四奶奶?可是那个生的有些像冷美人的那位?”方雅贞皱眉,怎么这府里不是世子夫人管家呢?
  而且世子夫人明显就更热情一些。
  文妈妈点头:“正是她,老奴花甲之年,又在这侯门为奴婢,还从未见过那么美的姑娘,她是我们太太看上的,听说当年她父亲刚考中进士,一家子在驿站避雨,正好遇到我们太太回乡省亲,一眼就看中了。”
  只是个进士的女儿,那她有何德何能呢?
  又听文妈妈道:“四奶奶的亲爹说来出身也不凡,和大行皇后同族,她母亲阮夫人每次还进宫给先皇后和德妃请安。再有,她们家和次辅关系很是不错,当年张元辅还未出事时,四奶奶还是张家座上宾。”
  方雅贞不禁道:“她的背景竟然如此深。”
  文妈妈不置可否:“这还不算什么,主要是四奶奶这个人是个有名的才女,若非是咱们家守孝,往年这个时候最是热闹了。各大文会诗会都会请她去,可她不仅仅是擅长这些风雅之物,庶务也颇通,管家这一个月,井井有条,从不出错。不管什么事情,她都能说了大概来,您别看五奶奶声势浩大,其实论人才,还是我们四奶奶强。只不过,四爷志不在爵位,才让给五爷。”
  没想到下人对她这般推崇,方雅贞很是不解:“她这也冷冷淡淡的,也能收服下人吗?”
  “大小姐,您才来,不了解咱们府上的事情。四奶奶自从管着家了,虽然不像大奶奶那样处处宽容,但很有章法,我儿媳妇,就是你奶嫂子病了,也是她请的医婆看好的。”文妈妈不好意思说,自家儿媳妇下面一股鱼腥臭,但怕人说一直忍住不去看病,生怕人问东问西。
  但因为有时候外人都能闻到,不好上差,又钻心的痒。
  还好有医婆诊治,开了药清洗,如今已然是大好了。
  接着文妈妈又道:“至于您说她冷淡,我倒是很少听说。”
  文妈妈可不傻,虽说她奶大了大姑奶奶,但是这都多少年了,人家守孝,你送女儿上京采选,本该避开人家守孝的,偏偏在人家这里进进出出,似四奶奶那样对老太太那么有孝心,在老太太灵堂哭晕过去,还特地为老太太画了那么多小影。
  别人家里死了人,你高高兴兴送嫁女儿,四奶奶自然没什么好颜色。
  但这些话,她怎么可能和方雅贞说。
  况且,她再看看这傅家小姐,木讷极了,不像是有大出息的。
  自然,这话也不能说死。
  方雅贞听到文妈妈嘴里很是袒护阮氏,不禁放下茶盏又问起大奶奶俞氏来。
  文妈妈不以为然:“大奶奶秉性软弱,十分贤良,一切以大爷的意思为主。”
  这就是俞氏其实在府里没什么地位,一切看男人脸色过活。
  方雅贞又问:“那世子夫人呢?”
  “世子夫人门第高贵,父兄皆为得力。只一条,您和她往来时,尽量要礼尚往来。”文妈妈也是点到为止。
  她们这些下人,在侯府生存,当然也有生存的智慧。
  方雅贞这才听明白,她又和文妈妈说了数语,到掌灯时节,文妈妈要起身了,方雅贞塞了二两银子给文妈妈,文妈妈推辞不要,但方雅贞硬是塞到她手里了。
  出了门子之后,文妈妈撇了一下嘴,赏钱给这么少,还要人千恩万谢,真是的。
  晚上,照例是巡夜了回到院子里,方惟彦正好从书房回来,他好像每天都是算好了时辰,正好和蜜娘差不多时辰到的。
  蜜娘笑道:“走吧,我们回去吧。”
  二人洗漱完毕,方惟彦道:“今日累不累?”
  “我还好,你那位大姐也真好意思,她送女儿进京选秀,居然住在侯府,若平日也就罢了,偏偏守孝的时候住在府里。虽说明年三月才选,但也实在是吃相难看。”
  方惟彦道:“她们久在莱州,上京也不便,住在我们家里也是应该的。虽说有选秀,但她到底是外姓人,更何况是宫里下旨。”
  蜜娘笑:“你做舅舅的自然心疼外甥女,横竖也和我无关,我不过多一句嘴罢了。”
  她又提起旁的事情:“你说圣上正当盛年,理应选新后,若论资历,范德妃够了,论宠爱,范德妃也够了,怎么皇上还要选秀?若真的从外面选了新人去,将来谁又能压人一头呢?”
  方惟彦看了蜜娘一眼,不由道:“自古立嫡立长,皇长子如今还未出阁读书,若是要立,大家也希望立郭瑾妃为后,只可惜郭瑾妃圣眷不在。”
  虽说前世不少人都怪阮太后权柄太过,但她所出的六皇子实在是少年英才,她本人虽然睚眦必报,但是对于民生、政党等等都有独到见解,以至于国祚绵延。
  若阮太后还在宫中,他这辈子自然知晓如何选择。
  偏偏今生的事情出现了偏差,阮太后在他家了,那么选谁为下一代共主就是问题了。
  按照大臣们的要求,自然立皇长子最好,毕竟国赖长君。
  而且皇帝久久不立太子,诸皇子也不能出阁读书,将来如何呢?这样培养出来的皇帝真的好么?
  郭瑾妃?
  蜜娘差点忘记了这茬儿,她道:“你是说皇上有意想让皇长子即位,但又不喜郭瑾妃,也不想自己的圣意被揣测,故而就不立新后?”
  “也并非如此,圣上心意,我等不好揣测。但皇上春秋鼎盛,也不可能不立妃子,到时候如何,姑且再看吧。”
  今生已经有很多事情不同。
  范德妃固然很受宠,但比起阮太后当初还是差远了,皇上几乎是为了蜜娘废了中宫,直接封了皇贵妃,后来又封了继后,无数人反对都没用。
  前世他一直不明白,为何有人宠爱女子到如此地步?
  作为君王不该如此。
  可是自从他和蜜娘成婚后,知道蜜娘的为人性情,美丽的皮囊下更高贵的是她的人格。
  她看似是个柔弱的女子,但是却给人比男人还强的安全感,任何人和她相处久了,都知道她的坚毅比男子更强。
  但她虽然有吕武之风,孟德之心,却是个能够贯彻慎独的人,即便一个人独处时,也绝不会露出半点口风,怕是前世在宫中,尤其是在永隆帝这样的疑心深重的人身边,怕是一直伪装。
  一个人能够伪装到皇帝过世,那绝对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冬去春来,选秀开始了,这次选秀是遍布了两京十三省的秀女,这一次是朝廷选秀规模最大的一次了。
  方雅贞正着急的在安排女儿傅倩倩坐马车去神武门,又把攒下来的钱给她,让她知道进宫打点云云。
  而这些都与蜜娘无关,蜜娘正带着羡哥儿在侯府的湖边玩儿,羡哥儿指着湖边道:“娘亲,有鸭子。”
  “这是自然,春江水暖鸭先知啊。”蜜娘笑。
  这就是寓教于乐,自从翁老夫人下葬后,徐氏开始管家,时常带着世子夫人,蜜娘也知趣的不再管事,转而自己休息了一个多月,天天除了睡就是睡,到开春了,才开始带儿子出来玩。
  母子二人走够了,蜜娘就对下人们道:“咱们回去吧。”
  羡哥儿拉着她娘的手,一会儿就喊着肚子饿了,蜜娘笑道:“好,我们这就回去用饭。”
  不巧在路上遇到了常雨珠,她打了一声招呼,匆匆而过,似乎很是着急。
  蜜娘不解的问着春桃:“她这是怎么了?怎么这般着急。”
  春桃等蜜娘回去用膳完,把羡哥儿交给乳母后,方道:“仿佛是太太训斥世子夫人了,她也真是的好放大言,现下可是死了人呢!”
  待翁老夫人的丧礼结束后,常雨珠就跟在婆婆徐氏身边协理,其余的儿媳妇都知趣的交出了手中权利,一时,常雨珠形势大好。
  只可惜,形势大好的人,就不甘心于做二把手。
  如蜜娘自然知道什么叫做一山不容二虎,尤其是婆媳关系本来就十分微妙,对待婆婆就不能什么都想当然。
  像徐氏这样掌握中馈一二十年的人,你让她一朝放下,那根本不可能,翁老夫人没死前都七老八十了,还四处跟孙子们送丫头,徐氏进门,她还打压呢。
  所以,每次无论做什么事情蜜娘都要请示徐氏,即便做的好,也从不自傲,在她面前也很少搞特殊化,尽管私下徐氏和她说很多事情,对她很不错。
  但是大面上,她和俞氏乡君没什么两样。
  而常雨珠年轻,一心想做一番事业出来,让人刮目相待,但自身又并不那么勤勉的以身作则,管家还有很多规矩,她就提出条陈要改。
  当初说的天花乱坠,出了岔子之后,又还想让人夸她,终于被徐氏训了一顿。
  有些事情你是改变不了的,比如她鼓励互相检举揭发,写匿名信揭发等等,看似一切尽在掌握,其实却是无休止的争端的开始。
  你让人写了检举信,却又不真正判处有罪的人,时日一长,就会让检举人气愤,到时候互相倾轧,反而害了主子。
  瞧,她接过自己巡夜的差事,就说要打不用心的婆子三十棍子,并鼓励有人揭发,只要揭发,事情属实,不仅被打差事就没了。
  但事实上,有人为了这份差事,故意灌醉一个婆子,让她玩忽职守,又投了检举信。
  那个婆子蜜娘也认得,为人很本分也很刚强,她丈夫死了,儿子又残疾,儿媳妇也没娶上,还有个小女儿在做杂活,全家过的也很艰难。因为被人灌醉,丢了差事,她还被打了三十棍子。
  养家的活儿没了,儿子还要吃药,自己遍体鳞伤,还被人冤枉。
  要知道因为她之前守门得当,还被蜜娘赏过一回,这次颜面尽失,故而投了井。
  蜜娘叹道:“麻绳专挑细处断,厄运专找苦命人啊!”


第117章 
  天下之事;一动不如一静,如果没有很强的能力,那还是萧规曹随最好;这就是蜜娘自己的看法。
  徐氏也是如此想法,她是想先看着儿媳妇折腾一番,如若她执行的极好;那么这样也很好;将来这个侯府肯定要交给她的;那么她需要一以贯之、
  如果折腾的不好,那么她就可以名正言顺的教训她,让她务必要萧规曹随,不能乱来。
  有些事情之所以形成规矩,不是谁要这么做的,而是行之有年;在没有更好的办法出来之前;这个办法就是最好的办法;也许不尽如人意;但至少不会出错。
  “你说说你,闹出人命来了;如何收场?我们这边的人家,不说平日里行善积德,哪里做过这样的事情。”徐氏很生气。
  常雨珠很是惶恐:“是儿媳不对。”
  她不过秉公处理,即便一时不察,也并非她的本意。
  但她还没傻过头;现在看徐氏这般;连忙认错。
  徐氏又道:“我已经差人去那婆子家送了三十两银子;她的女儿也调到内院来;就是她平日三餐也差除非送去给他兄长,既然都是我们府上的下人,也要好好赡养。”
  “太太慈心。”常雨珠未免觉得徐氏婆妈。
  徐氏冷哼一声:“日后不许再要提什么大刀阔斧的做何事,此事知晓的人还不多,死的也只是个下人。若是被人知道东安侯世子夫人在丧期内,不仅不积福,还弄的下人投了井,将来别人如何说你。”
  连申氏那样给避子药,都被府里诸人觉得有伤阴鸷。
  更何况是现下的事情。
  常雨珠心中一凛,日后不敢自作主张,听凭徐氏差遣。同时,也没了以前的干劲,总是隔几日就说身子骨不大舒服。
  “做事虎头蛇尾,好放大言,从面上看倒是个当家奶奶的样子,内里实则不成啊。”
  等常雨珠走了之后,徐氏无不感慨的对唐妈妈道。
  唐妈妈笑道:“五奶奶还年轻呢,年轻人总是想法多,还不是要您多□□。”
  “那可未必,我看惟彦媳妇就很有分寸,做事情接手的时候认真负责,不做了,人家就全须全尾的交代的好好的。说起来常家可比阮家门第要高,如今看来,也不是高门大户就一定好的。”
  这话唐妈妈倒是赞成:“您看那些考中进士的举子们,固然有官宦人家,但寒门子弟也不少。”
  有徐氏压着,侯府逐渐趋于平静。
  到了端午之前,选秀结果出来了。
  府上大姑奶奶女儿傅倩倩入选了,被封为正七品的御女,方雅贞显然觉得品级低了,毕竟她女儿也是四品指挥佥事的女儿,东安侯的外孙女,名门之后,至少也要封个婕妤才算正常,封个御女,实在是让她觉得有些低了。
  但是当着侯府其她人的面还是她还是维护自己的面子,只道皇恩浩荡,秀女进宫不是像普通人家嫁人,带进宫的身边伺候的女子也只能一个。
  只是下了一道圣旨,宫里就来人把傅倩倩带进宫了。
  既然女儿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