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饧
    一来是东都洛阳地位特殊,长安城与那边的联系越紧密越好,很多长安城这边的家族,在洛阳那边亦有经营,这条木轨道若是修起来,以后他们往来与长安和洛阳之间就很方便。
    二来自然是为了运输,那河南道河北道沃土千里,又有江南鱼米之乡,每年光是往长安城运输税收,便要耗费许多人力物力,毕竟是逆流而上,运输着实不易,眼下虽已有了水泥路,再来一条木轨道却也没人嫌多。
    唐初这时候森林覆盖率很高,木材很是易得,长安一带会做木工的匠人也很多,在这边铺设木轨道,要比在那陇西之地方便许多。
    铺设这一条木轨道所需钱帛,户部也给得很爽快,总之,现在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了,至于这个东风嘛,就
    “那棺材板儿的文书到了没有”
    “甚的文书,还不知道他写了没有呢。”
    “应是要写的。”
    “毕竟这铺路一事,与他在那常乐县开个作坊做些小买卖不同,如何能够不向朝廷报备”
    “哼,那可不好说。”
    “兴许先前罗家那是把他惹毛了呢。”
    “那可是块棺材板儿。”
    “那瓜州的陈皎是怎么回事,怎的这回竟连他都不吭声了”
    “谁知。”
    “啧”
    长安城这边是万事俱备,只等着开工修路了,可是这修路之前,还有一个过场要走。
    这木轨道毕竟是从常乐县那边开始修起来的东西,现在长安城这边也要修,那最好就是要让罗用写个文书上来,然后朝廷方面再对他一通褒奖,然后再把这个技术推广出去,然后就把从长安到洛阳这一条木轨道铺起来,如此,便是水到渠成。
    现如今这般,罗用那边不吭不响的,连个文书都没递上来,长安城这边若是也不吭不响的,就这么照着他们那边那样修路,这事儿说起来了就有点
    于是最近这些时日,长安城这些盼着修路的官员们每每碰面的时候,相互就要问上一句:
    “那棺材板儿的文书可到了”
    “还未到”
    “许是还未写。”
    “不若寻个人去提点提点。”
    “那棺材板儿怕是不想好了吧。”
    “”
    :
349 明府特供
    
公文这回事; 罗用就想着横竖这条路是从伊州修到晋昌,文书这个东西伊州写了晋昌写了; 就没他这个常乐县令什么事了。鳳凰 更新快  请搜索fhxiaoshuo
    刚好他这段时间也不太耐烦跟长安那些人打交道; 于是就没写。
    罗用就是没想到,陈皎那家伙现在真的是打定了主意要宁可不作为也不肯蹚浑水了; 这回这个文书他竟然也没写。
    陈皎就觉得修路这事是罗用跟那些伊吾人谈下来的,他俩合作呢; 不关他陈皎什么事,他们爱咋弄咋弄; 自己反正不跟着掺合,待这几年刺史满期了; 他就回长安城去了。
    伊州那边倒是写了; 可那时候朝廷方面也不知道他们要修的是这种路啊,安排在那边的耳目也还没给他们送模型过来,长安城这边也还没有得到这个木轨道的相关技术。
    于是就这样一来二去的; 长安城这边的这些个大佬们; 就被架那儿了。
    总这么架着也不行啊,得想个法子; 长安城这边还等着修路呢; 不能一直耽搁着。
    于是这一日,唐俭便收到一封长安城那边寄来信件; 那驿站里的役卒火急火燎给他送过来; 言是急件。
    唐俭一看; 也不是什么正经公文; 不过就是一个从前认识的老熟人给他写来的信件,这人找自己能有什么事情,这么急莫不是家里遭了祸事,找自己帮忙来了,问题是他俩也不是那么铁的关系啊
    唐大人拆开信件看了看,这哪里又有什么急件的样子,不过就是寻常朋友之间的问候寒暄,莫不是那役卒弄错了
    再往下看,他就有点明白了。这个老朋友在这封信里边问唐俭,说罗用和陈皎那两个人是怎么回事,长安城那边都听闻他们这边铺了一条木轨道,载人运货很是迅捷便利,这么大的事情,怎么不见他们瓜州这边的官员写个文书呈上去,其中莫不是有什么内情
    唐俭看完了这封信件,顺手放在一旁,捋了捋胡须,又咋了咋舌
    当天下午,乔俊林过来上课的时候,唐俭就站在廊下等着他,见他来了,便冲他招了招手。
    “院长寻我何事”乔俊林几步走过来,问道。
    “你晚些回去与罗用说,叫他就那木轨道的事情,写个公文呈上去,长安城那边的人都等急了。”唐俭对他说道。
    “不若我现在回去与他说”横竖就这几步路,乔俊林就想着先回去把这个话给罗用说了,一会儿再过来上课也不耽误什么。
    “无事,你且上课去吧,不差这一时半刻。”唐俭随口道。
    乔俊林:“”
    “喏。”既然唐院长都这么说了,那他还是先去上课好了。
    这一天傍晚,乔俊林从常乐书院回到县衙那边,与罗用说了这件事。
    罗用听闻了,当天晚上便写了一封文书,次日一早差人送去驿站,驿站那边接到文书,赶紧令役卒往晋昌方向送去,一站一站传递过去,好容易到了长安城,那些大佬们一看,齐活了,赶紧拿给皇帝。
    皇帝顺势把罗用给表扬了一通,又赏了他们罗家不少金银钱帛。
    这一边,皇帝嘉奖罗用的文书才刚刚送出长安城,那一边,长安城的这条木轨道迫不及待便开工了。
    长安百姓听闻又要修路,大抵也都很高兴,又因先前与薛延陀打了个胜仗,长安城中的氛围很是热烈。
    至于在这条木轨道动工之前,相关官员们所面临的窘境,寻常百姓自然是不会知晓的。
    所以说,别看那些大家族们平时挺会摆谱,其实很多事情说起来,那也是土得很。
    到了唐初这时候,士族文化已经延续了数百年,那是一个天生优越的群体,形象很重要,所以像这些土气的东西,都得藏起来,掖得严严实实的,谁要是藏不好,那就是没有贵族气质,是要被人看不起的。
    罗县令:针对这种情况,后世有一个词语形容得很贴切,装逼。
    罗县令这时候正坐在陇西他那小破县衙里,呼哧呼哧吃着粟米粥,就着恁金瓜炒肉片。
    去年有一个高昌那边的商贾,送给他几棵金瓜种子,罗用令人在县衙后面那片菜园子里种了,差役吏员们常常给这些金瓜浇水施肥的,伺候得很是周到,后来便结出不少金瓜,金瓜肉吃了,金瓜籽留着当种子。
    一个金瓜好多种子,这县里县外,但凡是有点交情的,罗用都送他们几个,吏员差役们也都各自拿了些。
    金瓜这物什眼下还未十分普及,种子也有几分金贵,这个嫩金瓜若不是昨日被五对踩伤了藤条,罗用也不舍得叫人炒来吃。
    这都多少年没有吃过炒南瓜了,罗县令一口粟米粥一口炒南瓜吃得很是满足。
    这几日他们县衙这边也很忙碌,不为别的,就是又到了给白叠花打顶心的季节。
    话说去年有一个富户,脾气死倔,就是不肯打顶心,最后罗用跟他商量,叫他大部分都打了,就留下一亩地留着,看看这亩地将来的收成怎么样。
    结果么,他那一亩地的白叠花枝条抽得老高,结出来的白叠花有大有小,再加上他们常乐县这个地方风大,他那些白叠花长到后面,植株没力了,护不住花,后面便又落了不少,可把他给心疼得啊,天天到地头上去拣,奈何还未成熟的白叠花,捡回来也是无用,晒干了最多就是当柴草烧火用。
    最后这一亩地的白叠花收回来,比其他打了顶心的少收了两三成不止,去年那白叠花可不便宜啊,少收了这两三成,那也是不少钱。
    虽说是当地富户,那也是个节俭人家,平时家里的儿孙闹着要吃饴糖糕饼,也是不肯常常买的,这一年少收的那些白叠花,也不知够买多少饴糖糕饼了,如何能够不心疼。
    那地里白叠花收完了,剩下一地的花杆,也无甚大用处,倒是可以抱回去烧火,听闻他家那一亩地的白叠花杆抱回去烧火的时候,他那婆姨那是烧一回就要念一回。
    “也不是有那天灾,也不是有那凶兽畜生来祸害”
    “好好的一个丰收年,你偏要折腾那幺蛾子”
    “啪”这是白叠花杆被折断的声音,折断了才好塞到灶膛里烧火,这些花杆晒得干干的,折起来脆响。
    “现在又落了什么好就落下这一堆柴草”
    “孙儿要吃糕,我也不舍得买,就你折腾这一回,够我孙儿吃多少糕”
    “哎呦这一亩地的花杆,怎的竟这般经烧”
    这一天早上,县衙众人正在吃饭,一边吃着,一边说话,也是说到了他们家。
    “端午那时候就跑来问了,问我今年的白叠花甚时候打顶心。”
    “听闻去年他那一亩白叠花地,不少人跑去看。”
    “那是啊,去的人可多了。”
    “直到后来地里的白叠花都收完了,光留下一地的花杆,那有人去看呢。”
    “听闻他们家从前都是他说了算,他那婆姨都不怎么吱声,自打这事之后,她婆姨说话都大声了。”
    “哈哈哈哈”
    “今年他家那些白叠花倒是种得不错。”
    “种地那是一把好手。”
    “就是那脾气死倔,五对都比不了。”
    “五对作甚呢,蹲那墙根儿底下这都好些时候了。”
    “踩了金瓜藤,挨罚呢。”
    “啧,该罚。”
    众人目光瞟向罗用面前那一碟炒金瓜,不知是个甚的滋味,小气得紧,尝都不给尝,言是明府特供。
    :
350 消息走漏
    
不仅是长安城那边要修路; 敦煌这边眼下也在修路。塵緣文x學網
    从晋昌城到常乐县的那一条木轨道; 往来十分便利,看得那些敦煌人很是眼热,敦煌当地很多商贾富户; 一人稍稍捐一些,铺设轨道的资金便也到位了。
    这条木轨道才刚开工; 便有不少敦煌那边的商贾富户来常乐县订购木轨马车了。
    近来订购木轨马车的人很多,有伊州的有晋昌的也有一些常乐县本地的; 现在又来了这么多敦煌人,县里的马车作坊已经积压了不少订单; 近来一直在赶工。
    轨道运输很是快捷便利; 常乐县周边很多人都已经看到了这个木轨道的好处。
    若是想上木轨道,首先你得有一匹良马; 太次的马不给上轨道,跑得慢,容易在轨道上引起阻塞,太烈性的马也不行,轨道上的马车跑得很快,一旦发生意外; 那就十分危险。
    其次就是要有马车; 这个得到常乐县的马车作坊去订购; 他们那里生产每一辆马车都有编号; 其他地方打造的马车不行; 不给上轨道。
    然后还要有一个经过特别培训的车夫。只要这三个条件都具备了; 那就可以赶着马车去站台排队了,那边有专门的工作人员,交上几文钱便能上轨道,然后再按先后秩序发车,从前是一刻钟发一车,近来车多,半刻钟便要发一车。
    每天清晨都有不少木轨马车在常乐县和晋昌城两地的站台上等待发车,常乐县这边相对少一点,晋昌那边很多。
    晋昌这边不少商贾小贩要到常乐县去买卖货物,因那常乐县中颇多作坊,县中许多百姓都在作坊做工,几乎家家户户都挣工钱,现如今晋昌城这边不少人都去常乐县做买卖,有卖粮食布匹的,也有卖米酒米醋的,各种点心的,生意大抵都还不错。
    若说买货,这些商贩们喜欢从常乐县买各种酱料,自从那常乐县令关了县里豆腐作坊,那豆腐作坊的雇工便都去了酱坊,那常乐县的各色酱料,可谓是陇西一绝,价钱亦不很贵,寻常人家便能吃得起。
    早先便有一些晋昌商贩,将一些常乐酱料运去合河戍,戍边的军士们很是喜爱,常常肯出高价来买,后来去的商贾多了,价钱便逐渐平易下来,
    在合河戍旁边有一个名叫大泽的湖泊,牧民们常常会赶着成群的牛羊在湖泊对面驻扎,久而久之,在大泽边上逐渐形成了一些大大小小的集市,也有汉人去那里做买卖的,从前主要便是卖些粮食布匹,饴糖糕饼,后来逐渐又多了一些卖针卖酒卖茶叶的,近来听闻很多卖酱的。
    从大泽往敦煌方向,有一条河,后世称为疏勒河,乃是从敦煌那边的兴胡泊流向瓜州的大泽,时人称之为葫芦河。
    葫芦河上游有一些大片的浅滩,骑马便可淌过,一些出关去做买卖的商贩,常常便是从此处进出,羊绒作坊里一些牧民出身的小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