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曹三小姐明显没有了耐心,“再怎么没用,可以招上门女婿,不一样可以传宗接代。”
  曹县令十分认真地摇头,“那不一样,上门女婿哪能甘愿一辈子当上门女婿,最后谋了家业,不一样也要带着子孙认祖归宗。”
  曹三小姐发现自己的爹没救了,她冷笑一声说道:“爹啊,如果是你,你是会选择孤独终老,还是选择把自己的女儿寻回来?”
  曹县令想都没想,十分笃定道:“找回来干什么?还要多一个人吃饭,到时候还不是给别人家养孩子。”
  曹三小姐直摇头,长叹一口气。
  曹县令越说越起劲,“就这么说吧,就算我女儿是金仙,我也不会认,不能传宗接代的东西,有啥好认的,还不是一样让我不能好好见祖宗。”
  这些话,曹三小姐没听全,大步越过他离开了这儿。
  不过,曹县令说起话来还真是一言九鼎,他当真就是这么执拗的人。
  你让他去认,让他去要,他也不会去。
  人家傻不拉几的瞧不上。
第411章 牵一辈子
  这慕容大老爷乖乖地走后,老谭家都松了口气。
  夜里的时候,谭一两带着做好的神像回来了。
  神像是按照原来的比例做的,大概有一人高。
  谭一两派人用大马车拖来的。
  谭大妈瞧见的时候,喜欢得不行,招呼着一家人,一起把这神像放进了庙里。
  有了神像的庙,才算是真正的庙。
  封平村里渐渐陆续有人来供奉。
  才不到一个月,里面就有了香火。
  等着一开春,谭一两和谭二钱一个回了军营,另一个回了平阳县。
  谭二钱带着两大袋子的灵芝,托人去京城卖了。
  卖给了京城的大药房,赚了一大笔银子。
  他握着一大袋子的银子,一晚上没有睡,第二天找到了钟慕白。
  钟慕白笑着问道:“二钱啊,你找我有什么事?”
  谭二钱摸了摸后脑勺,支支吾吾半响之后,说道:“慕白啊,你觉得我们村里的那个庙灵验吗?”
  钟慕白顿了一下,笑道:“你娘说挺灵验的,怎么了?你今个怎么突然想到说这些?”
  谭二钱微微抬头,缓缓道:“我也觉得挺灵验的。”
  他说罢,上前握住了钟慕白,问道:“你还记得你跟仙女娘娘是怎么说的吗?”
  钟慕白被他温暖的大手握得脸颊通红,愣了半响,说不出话。
  谭二钱伸出另外一只手也握住她说道:“你说你想要有个一心一意对你好的如意郎君。”
  钟慕白颔首面带羞涩,点了点头。
  谭二钱爽朗笑着,继续道:“今后就让我来一心一意对你好吧。”
  以前的时候,他是年纪小不懂。
  再后来,他觉得自己事业无成,不想急着娶妻。
  但现在不一样了,他手里有着一笔能够让他发家的银子,还有着必胜的把握,他知道,自己一定能给钟慕白最好的生活,能一辈子爱她护她。
  所以他再也不想放开这双手。
  钟慕白平日里看似大大咧咧的,但是真的碰到这种事,脸皮还是有些薄,红着耳根子,想要抽回自己的手。
  谭二钱握着往回拽了拽,“别动,让我牵牵。”
  钟慕白听着心弦一动,渐渐安静下来,任由他牵着。
  不知过了多久。
  钟慕白抬眸,扬着唇角笑道:“好了,好了,二钱啊,你还想牵到什么时候?”
  谭二钱低头看着她的手,柔声缓缓道:“想牵一辈子。。。。。。”
  钟慕白的心的那潭水顿时掀起万丈波澜,久久不能平复。
  是啊,那庙可真灵验。
  她当真求来了一心人。
  与此同时,封平村的老谭家内。
  最近气色愈发红润的小七月跟着小六斤坐在自家门口拿着笔涂涂写写。
  小六斤虽然是初次那笔,但是却是有模有样,还能在纸上划出几笔。
  小七月则不一样,那只笔在她手里就是个玩意,左转转,右转转,玩得不亦乐乎。
  这年一过啊,两孩子就快三岁了,再过一两年就是正式能去学堂的年纪。
  谭大妈在做酱菜的时候,特地找了纸和笔给他们玩。
  没想到两个孩子还挺喜欢的。
  俞先生之前带着小六斤学过一段时间,但是小六斤却时常吵着要回家,吵着要小七月。
  他们两个平常在一起待习惯了,所以莫名有了依赖,就跟真的双胞胎一样。
  所以小六斤也就再也没有去了。
  谭大妈想着,等两个孩子都大了些,再一起送过去。
  瞅着这时间一天一天过,眼看啊,就快要到了啊。
  小孩子真是睁眼大。
  当然这肚子里的孩子也是。
  叶九儿肚子的孩子不知不觉也大了起来,算起来也是六七月的时候生产,也只有几个月了。
  叶九儿的挺着肚子来到屋外,手里端着玉米饼,朝小七月和小六斤招手道:“七月,六斤,来吃饼。”
  小七月和小六斤忙放下手里的东西,跑到了叶九儿跟前。
  屋子里的谭大妈瞅见了,朝小七月和小六斤问道:“小七月啊,小六斤,你们说你嫂嫂肚子里的是男娃娃,还是女娃娃。”
第412章 嫂嫂怀三胞胎
  封平村的人有个说法,你问年纪小的娃娃肚子里的孩子是男还是女,小娃娃都能说准。
  所以大人们常常会有意无意地开玩笑这么问。
  小七月听后,沉默着,好似在思考。
  小六斤却是想都没想说道:“是男娃娃,是男娃娃。”
  谭大妈听着并没有多高兴,相比孙子,她更想抱孙女。
  她生养了这么多儿子,只有小七月一个女儿,所以孙女再多,她也不愁。
  这时,小七月抬头眯着月儿眼睛笑道:“女娃娃,男娃娃,好多娃娃。”
  谭大妈听着原本还是很高兴的,但是总觉得这话有些奇怪,放下手里的活,再朝叶九儿的肚子看去,好像的确比平常孕妇大一些。
  难不成她的肚子里也是龙凤胎?!
  谭大妈想到此,连忙擦了手,起身来到叶九儿跟前说道:“九儿啊,你有没有觉得你的肚子有点大?”
  叶九儿低头看了看,“娘,我这也是头一次又身孕,也不知道什么是大,什么是小。”
  谭大妈眉头一皱,拉着叶九儿的手说道:“走,走,我带你去李大夫那儿看看。”
  叶九儿有些懵,“娘,娘,去大夫那儿干什么?”
  谭大妈朝屋里唤道:“他爹,你看着小七月和小六斤,我带九儿去李大夫那儿。”
  屋里忙活的谭老爹出门应道:“咋啦?九儿怎么了?”
  谭大妈拉着叶九儿走出了院门,“没事,没事,我就是带去看看,别急,别急。”
  叶九儿凑到谭大妈耳边说道:“娘,你不会怀疑我怀的是双胞胎吧?”
  谭大妈点头道:“是啊,你瞧着你这肚子确实要比以往的要大上许多。”
  叶九儿摸了摸自己的肚子,笑道:“娘啊,其实我早就怀疑了是双胞胎了,最近发现肚子里的孩子动得挺多的,有时候左边,右边都能感觉到脚踢。”
  谭大妈笑道:“估摸啊,真的是。”
  她们两个人去了李大夫那儿。
  李大夫给叶九儿把了脉,面露惊色,随后又渐渐恢复如常,缓缓说道:“胎养得不错,继续保持,若是有什么不适的地方,及时来找我。”
  谭大妈见着他没有说双胞胎的事情,自个提出来问道:“李大夫,我可不可以问下,九儿怀的是双胞胎吗?”
  李大夫摇头,“不是,不是。”
  谭大妈和叶九儿渐渐满是失落。
  李大夫随后又说道:“九儿啊,你这胎和其他有些不一样,后面月份大了,也要多注意一些,最好别干活了,能躺着就躺着。”
  叶九儿一惊,还以为是胎不稳,白着脸说道:“李大夫,你刚才不是说我的胎挺好的吗?”
  李大夫点头道:“是挺好的。”
  叶九儿疑惑道:“那你刚才说我能躺着就躺着?”
  李大夫这时才笑道:“九儿啊,你这肚子里可是怀了三个啊。”
  “啥?!啥?!”
  谭大妈和叶九儿都震惊不已。
  “啥,李大夫你刚才说几个?”
  李大夫笑道:“三个,我方才把了许久的脉,可以确定是三个。”
  在封平村双胞胎不难见到,但是三胞胎至今都没有几个啊。
  谭大妈和叶九儿脸上满是难以置信。
  李大夫转身抓了一些安胎药说道:“你们也别,九儿身子骨好,胎儿也稳,虽然是三胞胎,但是目前看来没有什么不一样,安胎药继续喝,等着月份大了注意休息就行。”
  叶九儿懵懵懂懂地点了点头,“是,李大夫。”
  这时,荣心宛走出来说道:“这三胞胎啊,唯一不好就是生产的时候可能会有风险,不过你放心,我以前认识一些不错的稳婆,等着你快要生产的前一个月,我都唤来,帮你把胎位正一正。”
  谭大妈听完她的话,原本震惊的心,更加紧张了。
  啥,三胞胎?这该咋生啊?!
  叶九儿年纪还小,低头看着自己圆鼓鼓的肚子,只当是喜事。
  谭大妈确实愁容满面。
  两人拿了安胎药回了府,将这个消息告诉了谭老爹。
  家里的人都只当这个是件高兴的事,欢声笑语络绎不绝。
  然而,夜里的时候。
  心事重重的谭大妈却独自一个人来到了庙里。
  她跪在供奉台前,朝着神像一连磕了几个响头。
  一边磕一边说道:“仙女娘娘啊,我不求孙子,不求孙女,更不求什么龙凤胎,我啊只求我儿媳妇能够顺顺利利走过这一遭。”
  “我只求我儿媳妇能在生产的时候平平安安,无灾无难。”
  “只要她好好的,我愿意每日都来给仙女娘娘叩拜。”
第413章 种田也是要发展的
  今年春日来得特别快,才二月出头,便是春风阵阵。
  封平村家家户户都开始忙着种田种地,去年虽然下了那么一场大雪,但春风一来,可谓是万物复苏。
  作为老谭家的顶梁柱,谭老爹也渐渐忙碌起来。
  家里没有一两和二钱,农活的重担都压到了谭老爹的身上,没过几日就累得病倒了。
  一家人急得团团转转,在孩子的眼中,父亲就好像是一座永远都不会倒的大山,替着家人默默撑着这片天。
  要是父亲倒了,那天也就塌了。
  谭老爹这么多年来很少生病,就算是生病也不会在家人跟前表露,他不希望自己这根顶梁柱因为出点小问题,就给家里人带来恐慌。
  但这次不一样,是真的病了。
  这些天,谭大妈为了叶九儿的胎,对谭老爹也有所忽视,所以看到的时候也吓了一跳,连忙出门去请李大夫。
  李大夫还没来,小七月和小六斤趴在谭老爹的床旁,握着他那双长满手茧子的手,你一句我一句说着:“爹,你怎么了?”
  “爹,你是累了吗?”
  “爹,你要是累了,就好好休息。”
  “我和妹妹帮你干活。”
  “对,我和哥哥帮你种菜。”
  “爹,你别担心,有我们呢。”
  两孩子说话跟个小大人一样,就想着安慰谭老爹。
  谭老爹扶着他的老腰,摸着他们二人的头笑道:“爹啊,不需要你们帮忙,只需要啊,你们健健康康长大就行。”
  “爹!”
  这时,谭三元回来了,丢下手里的书,大步走到谭老爹的床旁。
  以前一两和二钱不在的时候,都是三元帮着谭老爹干农活,但是三元今年八月就要去参加院试了,所以谭老爹不让他下地,逼着他去学堂。
  没想到年后才去了学堂几天,谭老爹就病倒了。
  他的心里十分内疚,蹲下身,朝谭老爹问道:“爹,你怎么样了?李大夫来看过没?”
  谭老爹扶着自己的腰说道:“没事,没事,估计是年纪大了,所以有些腰腿酸痛。”
  谭老爹现在四十都还没有,哪来的年纪大。
  不过封平村本身能活到六十的就很少。
  大多到了四五十的时候,就都已经是一身病痛了。
  除了是因为穷之外,还是因为常见劳作的关系,身子都累空了。
  谭三元为此十分重视,“爹,这些天你就别下地了,家里的田和地,都交给我,你就在休息一段时间。”
  谭老爹急了,“这可不行,你得去学堂念书,只有几个月你就要去参加院试了。”
  谭三元正色说道:“爹,我考取功名是为了什么?”
  谭老爹回道:“自然是功成名就,脱了这身穷籍。”
  谭三元再次问道:“那我脱了这身穷籍是为什么?”
  谭老爹正准备回话,谭三元自个说道:“为了我们一家人好,爹,你现在都病倒了,我要是还坐视不理的话,那我这书念得还有什么用?”
  “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