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不是,三元。”谭老爹想要解释。
他知道谭老爹是在担心什么,转言又道:“爹,我知道你是怕影响我院试,但是你放心,就算这几个月我不念书,院试也一样能过,而且还是榜首。”
这话是真的,这些年来,他可是把上辈子没读过的书都读了一遍,别说是院试,就算是殿试,他也能拿个榜三。
谭老爹可不信,“不行,不行,你去念你的书,家里的农活不要你管,你要是真的要管,平日里不念书的时候再来。”
谭三元看着自个这么坚持的爹,眉头微微皱着。
谭老爹的脾气一向都好,但是还孩子的事情上却是格外认真,要是谭三元真的坚持,他估计真的会发火。
小七月和小六斤坐在一旁,睁着两双黑溜溜的眼睛,看看谭三元看看谭老爹,好似也在纠结一般。
“爹,三元啊。”
叶九儿挺着大肚子从门口走来,“我有个好办法。”
她放在在外面的时候,把他们的话都听进去了,想到了法子才开口进门。
第414章 两个乖孩子
谭三元起身说道:“大嫂,你有什么好办法?”
叶九儿缓缓走来,将坐在床旁地上的小七月和小六斤牵起来,笑着回道:“我们家的田和地不算多,但是爹一个人种起来,的确是辛苦。我们为什么不花钱请几个长工,帮着一起种呢?”
“这,这能行吗?”谭老爹疑惑道。
像他们以前给别人做工的人,现在要请人来做工,还真是有些不适应。
叶九儿点头,“当然行,而且,爹你想想看看,娘和二钱的酱菜生意越做越大,这地里的菜明显都有些跟不上,不如我们就借着这个机会,再买一些地,然后请了长工一起种,省得到时候地里没菜了,还要去别家买。”
谭老爹皱着眉头思考了,半响后,回道:“这请一个人得花不少钱吧,那还不如我自己干。”
叶九儿说道:“不多,一般十文一人一天。”
“十文?!这还不多啊?”谭老爹都惊呆了,“想当初我做工最多五文一天,当年你娘卖酱菜的时候,还傻不拉几的卖三文一罐,不行,不行,这我就算是累死也得自己干。”
其实现在老谭家,除了一两和二钱各自手里的余钱之外,他们家里的银子也不少了。
只不过这人啊受过穷,对钱财就更加珍惜一些,一文也钱,十文更是命。
叶九儿忙解释道:“爹,我们又不天天请,农忙的时候请上几天就行了。”
谭老爹皱着眉头依旧没有同意。
还没等谭三元上前劝。
谭大妈走来说道:“请,请,一定得请。”
谭老爹抬头朝她看去,“春梅啊,你怎么也这么说?”
谭老妈将李大夫请了进来说道:“你啊,要是再病得这么几次,那药钱都可不只这个数了。”
李大夫走来,跟着笑道:“是啊,谭大哥,你也别舍不得银子,这身体还是最要紧的。”
谭老爹见着李大夫来了,准备起身。
李大夫走来,将他扶着,一边把脉,一边说道:“你先别动,我给你看看。”
谭老爹老实了,任由李大夫把脉。
半响后,李大夫收回手说道:“不是大问题,就是太累了。”
说完又给谭老爹看看腰,眉头微微一皱,“就是这腰的劳损比较严重,谭大哥啊,你这回真得请人了,这劳损最好在家养上一个月,日后等年纪大了,腰腿会好很多。”
“要是不养呢?”谭老爹问。
李大夫站起身,垂着头看向他,一本正经说道:“要是不养,你这老腰,不到五十怕是就不能再下地了。”
谭老爹一听可是吓着了,半天半天说不上话来。
谭大妈直接做决定,“请,请,一定得请,我等会儿就去村子里问人。”
说罢,转身带着李大夫和叶九儿出了门,临走的时候,不忘跟谭老爹嘱咐道:“你给我好好躺着!”
谭老爹吓得一激灵,这谁的话都能不听,但是自个婆娘的话,不能不听啊。
小七月和小六斤站在床旁,又上前拉着谭老爹的手。
两个孩子就像小兔子一样,把头并排刚在床沿上,睁着两葡萄眼睛,你一句,我一句地说道:“爹,你要银子吗?我有很多,都给你,都给你。”
“爹,我的也给你。”
小六斤说完,从兜里掏出来三个铜板,这还是过年的时候谭大妈给他压岁的,小孩子花不着银子,也就意思意思一下。
小七月也忙把自己兜里的三个铜板也拿出来,“爹,拿着吧,这样你就不累了。”
谭老爹看着肉肉小手掌上摊开的三个铜板,忍不住笑了起来,“七月,六斤,乖,爹不要,爹有银子。”
小六斤眨着眼睛,问道:“爹真的有银子吗?”
谭老爹重重点头,“有,有,所以这个你们留着吧,等下次去县里,让你二哥带你们去买糖吃。”
小七月乖巧地垂下头,“好吧,爹,有银子。”
小六斤跟着收回手,堵着小嘴儿,有些失落,“爹看不上我们的银子。”
小东西说出这么一句话,谭老爹忙拉着他说道:“爹没瞧不上,爹真的是有银子。”
小六斤也没生气,而是抬着头,用着天真的眼睛一本正经看着他说道:“爹,六斤将来也要挣大钱,让爹爹不再受苦受累。”
第415章 请到人了
谭老爹听着心头一暖,伸手将两孩子捞起来,抱在怀里,“好好,好,爹等着,等着。”
这边,谭大妈带着李大夫和叶九儿来到院子里。
谭大妈朝屋里瞅了一眼说道:“李大夫啊,我家这口子,这病真的没事?”
李大夫点头道:“没事,没事,真的没事,就是太劳累了,好好休息,养上一段时日就好了。”
谭大妈长叹了一口气,“以前一直以为他是个铁来着。。。。。。”
“娘,你别想太多,我们等把人请好了,爹也就轻松了。”叶九儿在一旁劝道。
谭大妈点了点点头,“嗯,没错。”
她说完,缓了缓神,拉着叶九儿说道:“这李大夫的表妹,也就是那位元夫人,她之前不是说给你请个稳婆来正正胎吗?”
叶九儿点头,“嗯,我知道。”
谭大妈扫了方才阴霾,笑道:“这人当真请到了,大概过个三四天,人就到我们封平村了。”
荣心宛这回请的不是别人,就是当年照顾荣妃胎的那位宫女。
那宫女是荣妃以前的心腹,最擅长养胎和接生。
常人道她,没有接生不了的胎。
只不过,当初荣妃来陆州府的时候,没有将她带上。
但是她也因为没有来陆州府,所以才保住了一条性命,后来她思念旧主,离开皇宫,跟着了荣心宛。
荣心宛这回是孤身一人来到封平村,为了不想暴露身份,所以一个人也没有来。
但是这次她为了叶九儿的胎,特地把她给请过来的。
毕竟一胎三个娃娃,弄不好可是出人命的事。
谭大妈不知道其中底细,但是见着荣心宛一身富贵,就知道这人来头不小。
“那太好了。”叶九儿听了很开心,她低头看向自己的肚子,一直紧悬的心微微松了一根弦,相比谭大妈担心她。
她自己更担心肚子里的孩子。
要是万一难产了,有一个没生出来,或者都没生出来,那可真是比要了她的命还要难受。
谭大妈说完此事后,跟着李大夫一道出门,将他送回了家,然后去寻人。
她啊,寻人的时候路过了曹县令家。
曹县令那破败的屋子,依旧是破败。
三女儿做着针线活,赚了点银子,养着他一口饭。
谭大妈踌躇了一下,还想着要不要请这曹县令来当长工,可是左右一想,还是别把这麻烦惹进屋了,连忙走了。
等到天黑的时候。
谭大妈请到人了,笑眯眯地回了家。
“他爹,他爹,长工我请到了。”
谭老爹下了床,来到堂屋前,问道:“你请了谁?”
谭大妈露出意味深长的笑,说道:“以前的周里长,你还记得吗?”
谭老爹点头,“记得,记得,当然记得。”
周里长自从没当里长之后,就带着一家人乖乖种田种地。
可毕竟以前都是过贯了大手大脚生活的,种地的那点银子,哪够他们生活。
谭大妈笑道:“我今个寻人的时候,正巧在路上撞见他啊,他啊正在为家里银子愁着,见着我要找长工,立马就自告奋勇了。”
谭老爹愣了一会儿,也跟着笑道:“这可真是巧啊,以前我给他家做工,现在他给我家做工。”
谭大妈点头,“是啊,还有,我原本说是打算给他十文一天的,可是我还没开口,他就自个说五文一天,说以前你是这个价,那他也是这个价。”
“真的?”谭老爹有些诧异。
谭大妈回道:“是真的,我听着也吓了一跳,不过他爹,这个周里长人也不坏,以前克扣你银子的事他婆娘不是他,所以我折中了一下,给他八文钱,可好?”
谭老爹想了想,应道:“这样也行,听你的。”
第416章 来了林嬷嬷
周里长和他那婆娘不同,为人和善,做了好几年的里长,去年刚开始种地的时候还有些不适应,但毕竟是农家人,学起来也快。
家里的田地不多,也还算是够种,平日里闲下的时间也不多,但是为了银子只能挤出时间来给老谭家干活。
干了几天之后,得了几十文钱,觉得还不错,就把自家的大儿子周大一并也叫上了。
谭大妈原本还有不愿意,但是瞧着周大勤快,也允了,不过他年纪小,能做的活也不多,也就一天给上四文钱。
算起来,谭大妈一天十文请了两个人。
有了人帮忙种地,谭老爹一连休息了,两三个月,把多年的腰伤劳损彻底养好了。
随着天气渐渐热起来,六月来了。
叶九儿的肚子越来越大,在林嬷嬷的调养下,胎还算是不错。
林嬷嬷就是荣心宛请来的那个稳婆。
因为是宫里长大的,所以十分有眼力见,看到了和皇上长得有几分像的谭三元,不仅没有出生,好默默装作不知道。
林嬷嬷原本是因为荣心宛的请求才来的,但是看到谭三元之后,她是心甘情愿留下的,谭三元是她旧主的儿子,那也是她的主子。
老谭家养了她的主子,那就是她的恩人。
这不,一大清早,她起床不仅把叶九儿的安胎药煮了,还把一家人的早饭给做了。
谭大妈受宠若惊,连忙从她手里接过蒸好的馒头,“林嬷嬷,你们我们家的客,怎么能让你亲自动手呢?”
“我呀闲着也是闲着,见着孩子们喜欢吃我做的馒头,所以就特地又做了一笼。”
林嬷嬷温和笑道,她长得白净,虽然快五十了,但是气色极好,又有宫里保养的那一套,所以瞧着跟着四十岁没什么差别,鲜有皱纹。
谭大妈初次见到她的时候,惊呆了,后来再三确认过她的年纪之后,羡慕不已。
她看着热腾腾的馒头不好意思道:“这也不行,林嬷嬷你是我们请来的客人,这些活呀,有我们做就行,你可千万别再做了,不然可是折煞了我们。”
林嬷嬷没有坚持,朝屋里瞅了一眼说道:“谭妹子,你家儿子和女儿可真是乖巧。”
谭大妈心里高兴,连忙笑道:“你别看着乖巧,其实啊,闹起来,也挺闹的。”
林嬷嬷趁机问道:“谭妹子,你一共是生了七个?”
谭大妈点头,“没错,是七个,我们家小七月最小。”
林嬷嬷继续试探道:“可真是有福气,你们那个老三瞧着年纪也不小了,多大了?”
谭大妈想了想说道:“虚岁啊大概有十二了。”
林嬷嬷暗自算了算时间,在心里更加确定,“这孩子长得俊俏,人也聪明,以后啊,一定大有作为。”
谭大妈一听,以为她是看中谭三元,笑道:“林嬷嬷,你这是有什么好人家介绍给我们三元?”
林嬷嬷干脆接下话,说道:“是啊,我娘家有个姑娘虚岁十三了,等着再过几年及笄之后,就准备许人家了,我瞧着你们三元还不错,不知道可不可以牵个红线,定个亲事。”
第417章 成长之路要开始了
谭大妈没有立马拒绝,但是心里并不是很愿意,她向来不喜欢这种娃娃亲,笑着回道:“这要看我们家三元,不过他最近忙着院试,估计还没有心思在这个上面。”
林嬷嬷知道她的意思,她本就没有这个人,见着话接下来了,也没有在这个话题上停留多久。
两个人了聊了几句以后,谭大妈回屋将孩子们叫起来吃饭。
小七月和小六斤跑在最前头,两个孩子再过半个月就要三岁了,个头长高了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