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农女珍珠的悠闲生活-第13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冯氏也看到了王氏满脸的冷意,不过,她才不怕呢,她闺女刚给胡家添了大胖孙子,是胡家的大功臣。

    王氏生气又如何,好好的银子建什么免费学堂,还只对望林村的村民免费,呸,钱多烧着慌,干嘛不救济一下亲戚。

    “胡家的事情不劳你操心,你闺女是嫁到胡家来的,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这道理你懂吧,你问问这十里八乡的乡亲们,有谁家似你家这般,见天的盯着出嫁女家里的事情,我们老胡家上有老爷子,下有小孙子,家里的钱财怎么支配,轮不到你一个外姓人指手画脚。”王氏板着脸,语气严厉的指责。

    冯氏畏缩了一下,却又不服气的道:“我是外姓人没错,可我也是长林的丈母娘,他屋里的事情,我咋就管不得,你个老婆子,偏心小儿子,挣的银子大头都给了小儿子,你可是跟着大儿子养老的,你这么偏心,我不管着点,长林和明花名下的银子都给你补贴小儿子了,我可怜的闺女哟,婆家挣了钱,却一分不给大儿媳妇,这是过的什么日子哟,还不如跟娘回家吃糠咽菜来得舒服呢。”

    边拍大腿边嚎着,就差唱起长调来。

    王氏冷眼瞥过梁氏。

    梁氏一个哆嗦,头垂得更低。

    “是嘛,亲家是这么觉得呀,那正好,梁明花搅得我老胡家家宅不宁,好吃懒做忤逆婆婆,还经常背着胡家闲话是非,犯了七出里的大忌,亲家把你闺女领回去吧,等长林回来,写了休书,你我胡梁两家便再无瓜葛了。”王氏语气冰冷,态度冷硬。

    梁氏猛地抬头,脸色惨白不敢置信的看着自家婆婆。

    冯氏心里“咯噔”一下,这死老太婆,竟敢让长林休妻。

    “扑通”一声,梁氏扑到了婆婆脚下,抱着王氏的腿嚎啕大哭,“娘呀,是媳妇错了,媳妇再也不敢了,你大人大量,原谅我吧~”

    王氏不为所动,只冷冷地看向冯氏,“你不是说你闺女的日子难过么,这不正好,领着她回去过顺心的日子吧。”

    老宅的院子已经围了不少看热闹的村民,看这情形,都纷纷起哄。

    “可不是嘛,冯老婆子,你闺女在胡家日子难过,你领回去好好养着吧。”

    “哎呦,那长林不就可以另外娶个年轻漂亮的新媳妇了嘛。”

    “可不是嘛,以胡家现在的境况,谁家漂亮的小姑娘不娶得,还要看这胖婆娘。”众人一阵哄笑。

    冯氏脸上一阵青一阵白,她勉强撑起气势反驳,“亲家母,瞧你说的什么话,都说宁拆十座庙,不拆一桩婚,长林俩口子都二十年的老夫老妻,而且,明花这不刚给你添了大胖孙子么,你这么做,可不地道,就不怕别人戳你脊梁骨么?”

    “哼,我那孙子出生闹的事情,你不会这么快就忘记了吧,为着这件事,老胡家平白花了多少银子,那可都是你家闺*的好事,怎么?你们母女俩尽惦记着好事,自己做的糟心事就抛到脑后去了?”想起那二百两银子,还是靠珍珠挖了株人参卖掉,才凑够了的,王氏心中的火气蹭蹭直冒。

    梁氏紧紧地抱着婆婆的腿,害怕得全身发抖。

    是呀,胡家大房因为她的缘故,平白多花了二百两银子,那么多钱,婆婆事后没找她算账,已经是她的福气了。

    偏生,她亲娘作妖,非得眼红二叔家开办学堂的事情。

    揪着这事不依不饶,也不想想,单是那二百两,就足够建起多少间二叔那样的房屋了。

    也怪她,被她娘三言两语的挑起了嫉妒心,这才放任她娘在大房胡作非为。

    这下好了,惹恼了婆婆,要让长林休了她,梁氏越想越怕,哭得眼泪鼻涕流了一脸。

    冯氏被王氏这么一戳,气焰顿时散去,她“嘿嘿”干笑两声,知道如今她是讨不了好了,便换了张笑脸,“哎呦,亲家母呀,那也是为了你的大孙子花费的,也不能光怪明花呀,再说,那点小钱,对于你们胡家还不是小菜一碟。”

    小菜一碟?她还真敢说,王氏脸色一沉。

    “啊,哈哈~我想起来了,家里头还有事要忙,亲家母啊,今天的事,是我们母女的错,你要打要罚,尽管朝明花撒气,我老婆子就先走了啊。”冯氏边说边拨开人群往院外跑。

    “亲家,你这次不带她回去,下次再来,便直接带着休书嫁妆走吧。”王氏的声音冷冰冰的直击人心。

    冯氏听了,脚下的步伐更不敢停顿,飞一般的跑走了。

    很长一段时间,没敢出现在胡家老宅。

    梁氏经此事后,再也不敢拿乔,每日除了喂养小儿,便勤快的把老宅的杂事也揽了起来。

    相比冯氏的厚脸皮,胡玉珠的婆家人就显得通情达理多了,胡玉珠的婆婆刘氏在小平善的满月席上,带着小两口来过一次,除了比从前热情许多,倒没生出什么枝节。

    胡玉珠回娘家的次数多了起来,不过,也只就多了几次而已。

    原因无他,她和姥娘冯氏碰到一块的频率太大,她姥娘总拿她的肚子说事,成亲两年肚皮依旧没动静,本来就心情郁郁了,冯氏还见天的戳她心窝,胡玉珠心气不顺,两人针尖对麦芒,每次总是吵得不欢而散。

    胡玉珠气闷,干脆懒得回娘家了。

    最精明的还数胡秋香。

    自从上次从胡长贵手里骗到银子后,胡秋香的心情激动又忐忑。

    她设想过,要是她娘找到蒋家让她还钱,她该怎样应付。

    也设想过,要是胡长贵亲自来找她,她又该如何。

    还设想过,她这几年都不回娘家,银子的事情是不是,就能这样过去了。

    可是,她从没想到过,胡家根本没把这点钱看在眼里。

    她坐立难安的在家待了几个月,从隔壁马山村嫁过来的妇人告诉她,她娘家弟弟厉害了,在望林村口建了校舍,请了先生,开了免费学堂,成了十里八乡闻名的大事件。

    建校舍?请先生?开学堂?那不得花费好几百银子,才有可能办成的事情?

    长林长贵挣了那么多钱?

    自己拿了十几两银子,就忐忑不安的躲着不敢出门?胡秋香楞住,觉得自己似乎走错了方向。

    胡秋香第二天就带着蒋晓燕出发回了娘家。

    先对王氏一阵哭诉,承认了自己错误,随后把银子如数还给了闻讯而来的胡长贵,一再道歉表示自己的难处,最后,哀哀戚戚的诉说自家的不易。

    蒋晓燕一旁跟着她娘垂眸抹泪,一圈下来,哀兵政策果然奏效。

    王氏和胡长贵都大度的表示原谅。

    珍珠冷眼旁观,发现博取同情以弱示人,确实也是行之有效的手段。

    一家人再次和和美美的吃了顿饭。

    二日,胡秋香领着蒋晓燕在望林学堂附近逛了一圈。

    飞檐翘角,粉墙黛瓦,高大宽阔的建筑看红了两人的双眼。

    就连那路面都全是青石板铺设。

    这些,都是银子呀!

    胡秋香从她娘口中得知,二弟创办学堂的主意,竟然是胡珍珠的意思。

    一个小姑娘,几百两银子眼睛都不眨的,就投进了毫无回报的学堂里,只为博一个好名声么?

    胡秋香实在想不出,她娘那样精明干练的人,怎么会同意二弟家这般荒唐的放任小辈乱花银子。

    名声虽然重要,可要用那么多银子买来,实在太不划算了。

    她这般想,却不敢这般说。

    胡秋香带着蒋晓燕规规矩矩的在娘家待了两天后离开。

    离开前不免又是一顿捧心哭诉。

    得到的成果,让胡秋香和蒋晓燕心满意足。

    王氏给了五两银子和两匹细布,特地交代了,回去让她和家里人商量养兔子的事情。

    蒋家人口多,兔子可以多养一些,等养成规模后,卖兔子的收益不老少。

    胡秋香很是意动,回去没几天,便带着蒋家俩兄弟过来了。

    来得是蒋家的老大蒋金宝和老二蒋金财,老三蒋金元去了外地打散工。

    胡秋香嫁的是蒋家老二蒋金财。

    蒋家俩兄弟在老宅住了三天,花了两天时间,跟着赵虹山学习养兔的基本方法和主意事项。

    赵虹山养了几个月兔子,对养兔的各种事项都很熟悉,办事勤恳又认真,无论是放养的坡地还是圈养的兔棚,都打理得干干净净。

    珍珠很是满意,放心的把整个养兔区交给了他,只隔三差五的过来一趟,偷偷添加些空间秸秆给兔子加餐。

    蒋家兄弟三天后带着两只公兔十四只母兔急冲冲的赶回去了。

    他们看过胡家的变化后,对养兔的热情空前高涨。

    胡家去年还穷得叮当响,一朝得翻身,变化是不是普通的大。

    居然就敢学着乡绅名流般,办起了免费学堂。

    啧啧,瞧瞧当初畏畏缩缩老实胆怯的胡家老二,如今说话利索,大方自信,果真是钱财壮人胆呀。

    谁能想象得到,那样没有存在感老实憨厚的胡长贵,成为了十里八乡名声响亮的富贵乡绅。

    第一百九十二章 瞌睡送枕头

    他们老蒋家人口可比胡家多多啦,挖野菜割草料根本不成问题。

    蒋家兄弟原想多买些种兔的,不过,胡家卖种兔的价钱不便宜。

    十六只兔子,已经是他们能承受的极限了。

    胡家老太太一早告诉他们,所有的种兔都得按行情卖,就算是他们,也是一样的。

    而且,养兔的方法和注意事项都明确告诉他们了,要是再把兔子养死了,可就不能怪胡家了。

    先礼后兵,规矩得先立起来。

    这是珍珠说的。

    王氏执行得很彻底。

    胡老太太的对外形象一向强势刻板。

    她对这些前来学养兔买种兔的亲戚,心理本就不那么得劲,自家辛辛苦苦摸索出来的经验,花费些本钱买种兔,就能学到养兔的正确方法,这些所谓的亲戚还一付,你们挣了这么多钱,却还这么小气的嘴脸。

    想到这些,她气就不打一处来,老胡家的钱也是辛苦攒下的,凭什么要白送你们,光看到胡家发家后的景象,怎么不想想,当初他们穷得饭都吃不上的时候,哪个亲戚舍得多借一文钱给他们。

    不过,自家的家族亲眷,有能力还是得帮衬一下的,只要他们不得寸进尺贪得无厌,帮着他们摆脱贫困丰衣足食,王氏还是很乐意的。

    珍珠对这些频频上门的亲戚,没啥感觉。

    穷在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自古皆如此,宰相还有几门穷亲戚上门打秋风呢,何况他们这样的普通人家。

    还好,有糟心贪便宜的亲戚,也有坦诚真心对胡家的好亲戚。

    王宏生作为王氏的兄长,除了逢年过节和请酒宴客,平常的日子很少出现在胡家。

    用他的话来说,知道妹妹妹夫家的日子越过越好,他就心满意足了。

    上次望林学堂开学典礼,他让王保元送了半边新鲜的獐子肉,自己没有亲自前来,知道胡家事忙,去了妹妹还得招呼他,所以就不去给胡家添乱了。

    王氏又是感动又是气恼,她这个大哥从来都是为她着想,日子过得贫困的时候不动声色的帮衬她,等日子好过了反倒少上门了,怕给忙碌的他们添乱了。

    有这样一个真心为她的娘家兄长,王氏满满都是骄傲与暖心。

    珍珠对舅公一家还是很有好感的,穷不嫌弃富不高攀,立场明理而坦然,让她非常喜欢的处事态度。

    珍珠自觉有一种,投之以桃报之以李的心态,所以,每次王氏回王家寨的时候,她便让王氏带上自家加了灵泉的卤味和用灵泉浇灌的瓜豆,偶尔还掺上空间产的青菜,断断续续的食用,多少能改善一下王家人的身体状况。

    纷踏而来的远亲近友没有影响珍珠的好心情。

    在空间里移栽了一段时间的人参,比普通的人参价钱高了整整四倍,证明了空间人参和野生人参的区别,懂行的人还是看得出来的。

    珍珠自己比较过,除了多出一层隐隐地紫,别的似乎并无差别。

    所以,当王氏去清延古寺回来后,偷偷塞给她六百银票时,她是很惊讶的。

    这株人参在空间里栽的时间不长,就能卖出这样的高价,那空间里的那几株,养个三五年,不得卖上几千几万的价钱呀。

    那么多银子啊,她该用来干什么呢?

    这是她最近在苦恼的问题。

    “姐!姐!你快来,玉生哥和阿青哥回来啦。”平安的声音从前院响起。

    珍珠放下手里的缝制了一半的小衣,这是她第一次试着缝制,李氏给她裁好了样式,她照着缝制,缝得疏密不一,针脚也有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