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从东宫出去之后,刘瘟爬上自家马车,才刚进去,里面的人就粘了上来。两条柔若无骨的胳膊勾着她的脖子,扭着身子撒娇问她,“大人,事情如何?”
刘瘟呵呵笑着,手从宠侍的衣摆处探进去,急色的往里掏了一把,伸手狠狠抓了一把他的屁。股,将人往怀里按,亲吻。啃。咬他的脖子,说道:“我办事你还不放心?”
语气中尽显傲气,丝毫不见刚才在东宫书房里装孙女的模样。
那宠侍一听事情有着落了,顿时身体放的更软,配合着她的动作仰起脖子,抱住胸前衣襟里的脑袋,嘴角勾着妩媚的笑。
赶车的下人眼观鼻鼻观心,像是木头人一样面无表情,仿佛听不到身后不堪入耳的声音。
像刘瘟这种人不在少数,东宫的门槛这两日几乎被人踏平。
最后一位过来的人是东宫的幕僚,“殿下,这次的主考可不是尚书省的人,而是晋老。”
晋老是翰林学士,主管文翰,是个油盐不进的老顽固,眼里最看不得这些东西。
晋老已经年过花甲,平日里就在翰林院内,今年不知怎么回事,这位竟主动愿意做主考了。
幕僚不自觉的问出这话,蒋梧雍讥讽一笑,“还能是因为什么?用脚趾头想想都知道是老八搞的事儿。晋老一向喜欢她,她去边疆前只要在晋老耳边嘀咕两句,那老东西肯定会帮她。”
老东西资历深,在文人中又颇有威望,她主动请缨,皇上自然不会拒绝。
这老八,去了边疆还不消停!
蒋梧雍眼里尽显不耐烦之色,皱眉道:“今年做事时手脚都给我麻利小心点,要是谁被抓了尾巴,挡了我的财路,”她语气阴沉,“别怪我下手狠辣。”
幕僚头压的低,根本不敢去看蒋梧雍的脸色,唯唯诺诺的应道:“是。”
省试前一天举人要持面貌册证明其考生身份才能入场,所有考官比她们要提前入住贡院,这期间怕有泄题和舞弊之事,封锁贡院,所有人考试结束之前不许出去。
省试和乡试唯一不同的地方在于,乡试住的是窄小的号房,吃喝由自己准备,而省试却是每人一件屋子,里面炭盆被子热水都有,一日三餐由贡院提供。
每场考试都要经过搜身检查才能拿到试卷。
兆斋是这批举人中的一个,进了贡院后什么都不问,就对吃饭的事关注的紧。
兆斋的乡试是花了钱弄的名次,这次省试她哥哥说不用担心,每天吃饭时注意饭里的东西就行。
只要她认识字,不用寒窗苦读,轻轻松松的就能在省试上得个名次。哪怕过不了殿试,得不到三甲,但好歹也能混个官当当,在加上她上头有人,升官这事简直不要太容易。
她上头的这人不是别人,正是前几日刚给蒋梧雍送过礼的户部尚书刘瘟。
像兆斋这种格外关注三餐的人不在少数。
考生的饭都是一样的,唯一不同的就是有人米饭里夹杂了东西,有人没有。
为防舞弊,一般送给考生的饭都有人仔细检查。
可若是送饭的人和检查的人都是一伙的呢?
有目的有预谋有规模的大型舞弊,就这么“明目张胆”的在天子眼皮底下,在以公平为主旨的贡院内悄然发生着。
二月十七日,三场考试结束。
十八日,就在学子们即将出场时,两排御林军来势汹汹的将贡院团团围住。
为首的将军手持圣旨翻身下马,大步跨入贡院,站在台阶之上,眼睛扫过院子里一干神色各异的考生,沉声道:“今年省试,被报有舞弊之事,特此封锁贡院,所有学子,静候调查。”
魏悯闻言眉头一皱,心里莫名生出一股不好的预感。
果不其然,封锁贡院第二天,就有大概十来个人被御林军带走。魏悯就在其中,还是第一个被点名的。
舞弊之事被人在朝堂上,当着陛下的面捅出来之前,太女蒋梧雍没收到任何相关的消息。
她与考官不同,尊贵享福的身子也受不了贡院里堪比关入牢笼的日子,所以她并没有进入贡院。
蒋梧雍听到有人说省试有舞弊的时候,整个人都懵了一瞬。
这舞弊之事被发现,还要多亏了晋老的一个贪嘴的毛病。
晋老都六十多岁的人了,可牙齿全在,她这人没别的毛病,就是嘴馋。
听闻贡院里伙食平平无奇,可端到晋老面前的饭都是色香味俱全。
这好东西吃多了,晋老就想尝尝别的味道。也不知道是有意还是无意,在十五日最后一场考试中午,晋老就这么一个人溜达到了后厨里。
马上就是午时饭点,所有考生的饭都准备好了,正摆在长桌上,等到了时辰派人送过去。
晋老来的时候,后厨人不多,她也不客气,拿起筷子挑了其中一碗尝了尝。
等后厨管事发现她的身份时,顿时吓的脸色发白,腿都在打颤。
晋老尝了口菜,对身旁人冷汗淋淋的人点了点头,评价中肯,“虽说比不上我的那份,但味道也还行。”
管事嘴都打飘,“谢、谢座主称赞,您、您的饭已经做好了,我这就端给您。”
晋老抬手阻止她的动作,又伸手尝了口米饭。好巧不巧,她吃的正是里面有东西的那碗。
后厨管事几乎要跪下了。
晋老边嚼边点头,但没多久就微微皱起了眉头,从嘴里吐出一个东西。她放在手心里看了看,是包了层猪肠薄膜的纸条,很小一个。
看见这东西的那一刻,后厨管事“扑通”一声跪在地上,脸色灰白。
“这米饭倒是跟我那份米饭不一样啊,”晋老仿佛没看见跪在地上的人一样,小心翼翼的打开纸条,上面写的正是考题,她笑,“你们这些人就是贴心,我年龄大了,这东西若是放在我碗里,我一没注意可能就会吞进肚子里。”
说着晋老煞有其事的感叹一声,“的亏我牙好。”
牙好的晋老派人将管事关了起来,所有的饭换了一遍,并在当日出了贡院,找人商量此事。
晋老这事做的严密,贡院里的人没一个能出去给蒋梧雍通消息的,以至于她被皇上责骂时还没反应过来。
皇上骂的是她不尽心,居然有人在考生的饭里透露考题,并让人彻查此事。
这件事非同凡响,事关天下文人学子,若是处理不好,未免会寒了读书人的心。
这事要是没被晋老公然在朝堂上抖出来,皇上倒是可以不必这样彻查。
晋老和太女作为省试主考,皇上便让两人负责查清这事。
晋老很有主意,最后一场考试含有题目的饭被她换掉了,那就代表舞弊的人都是没有答案的,仔细查阅一下有哪些人前几场考的好,后面考的不好,一查就能查出来。
但查阅考生卷子说着容易做起来难,也不是一日两日就能查完的。
所以最好的方法,就是先把考生全扣下。
这事需要有人出来顶缸。
蒋梧雍虽然在书房里气的咬牙,但还是得想该怎么解决这事。
凡是涉及作弊的都是士族子弟,要是查出来一个,那就跟顺着藤摸瓜一样,全都能查出来,谁都别想跑掉。
批阅考卷的人中有蒋梧雍的视线,有人跟她透露了一个名字,魏悯。
青平省的解元,估计也是这次省试的会元,但,出身寒门。
蒋梧雍听到后面四个字,心瞬间安了下来,出身寒门背后无人,那就可以推出去了。
只要她承认舞弊之事,承认后厨的管事是她亲戚,管事之所以会在饭里透露题目,都是为了她,那这事就简单了。
哪怕被查出来所有饭里都有考题也好解释,毕竟米饭都长得一样,怕弄混了不知道哪个里有题目,干脆都放了一个。
这理由漏洞再多也无所谓,因为她保的可是士族的利益和脸色。
蒋梧雍笑了,让人把可能涉及舞弊的人关入刑部。
魏悯,自然是第一个进去。
作者有话要说: 修改了一下省试考完的日期,十五日开始,考三天,结束时是十八日,昨天没检查出来,今天修改一下
第25章 大凶
刑部一向是拷问犯人的地方; 允许用刑。而像魏悯这种举人身份; 就算身负嫌疑; 那也该是关在大理寺里等候提审询问。
而魏悯等人,偏偏被关到了刑部。
被御林军带走的时候,魏悯仔细观察了一下; 凡是衣着华丽的举人; 都是被恭恭敬敬请走的; 而像她们这种寒门考生,却是被推搡着往前走; 但凡有反抗之意的,就会遭到暴力镇压。
魏悯知道这趟非去不可,态度也很配合; 这才免去皮肉之苦。
刑部大牢阴暗潮湿不见天日; 只有牢房之间的过道两旁放着烛火摇曳的烛台。通过这微弱的光亮,隐约可以看到关在牢房里面的犯人。
幽闭无光的地方; 最能摧垮人的意志。关在这种地方,时间久了你都会以为自己就是个见不得天日的老鼠,只配活在这种阴暗的地方里苟且偷生。
按太女的说法; 舞弊乃是大罪; 所以魏悯等人脚上手上都被扣上了沉重的锁链。
脚步挪动时; 脚上的铁链和牢房里的石板撞出的“锒铛”声,在这种阴暗安静的地方,显得格外的脆响。
听到这种声音,牢房里蹲在阴暗处的犯人像是被惊醒一样; 全都爬出来,双手抓着铁栏,拼命挤着脸往外看,嘴里叫喊着,“大人,大人,我知道错了,放我出去!放我出去!!”
好不容易见到有人过来,这些犯人忙将胳膊从铁栏里伸出来,伸手去抓狱卒的衣摆鞋子,近似魔怔的哀求道:“求求你放我出去,你让我做什么都行!我受够了,受够了,再关下去我就要疯了!”
狱卒厌恶的缩回腿,像是看什么恶心东西一样皱起眉头,拿起腰间挂着的铁棍,毫不留情的往那伸出来的胳膊上打。
魏悯等人站在狱卒中间,离的这么近,几乎都能听到铁棍打断骨头时发出的“咔嚓”声。
犯人一声哀嚎,那条胳膊就这么软趴趴的垂了下来。
被关进来的这群举人哪里见过这种场面,顿时吓的缩着肩膀脸色发白,胆子稍微小一点的,都哆嗦着腿哭了出来。
魏悯冷眼看着这一切,垂在身侧缩在袖子里的手慢慢紧攥成拳。
这一棍就像是个威慑,无声的在告诉她们这些人,如果不听话,这就是她们的下场。
凡是被怀疑的举人都被单独关了起来,每人一间牢笼,等候询问。
第24节
魏悯不知道别的举人都是什么时候被提审的,反正她是进来后的当天。
魏悯被狱卒带到一个摆满刑具的拷问屋里。
屋中光亮微弱,只有正对着门处摆着张放着烛台的书案,书案前面坐着个身着紫色官服官员,橘色烛光映在她油腻的脸上,更显反胃。
本朝能身着紫色官服又出现在刑部的大臣,只有从二品的刑部尚书。
魏悯被人按着肩膀坐在书案前的椅子上,一张白纸平整的铺在她面前。
“说说你与犯人何物是什么关系。”刑部尚书怕魏悯不知道,还好心的提醒道:“就是被晋老当场捉住帮考生舞弊透露考题的后厨管事。”
魏悯先是垂眸看了眼面前的白纸,才抬起眼皮看向对面的人,问道:“我应该和她是什么关系?”
刑部尚书闻言不由得挑眉,脸上露出些许笑意,似乎是满足魏悯的上道,她右手手指轻点着面前书案上一张密密麻麻写满字的纸,说道:“何物有个考省试的表侄女,今年正好十七岁。”
魏悯瞬间就明白为什么被捉来的举人看着年龄都不大了。但刚好十七岁,和她同龄,这是不是太过于巧合了?
魏悯沉吟片刻,眼睛盯着刑部尚书的眼睛,问道:“我若是有这个表亲呢?”
刑部尚书笑着仰靠在身后的椅背上,十指交叉放在挺起来的肚子上,“舞弊可是大罪……不过念在你主动招供,就不必动刑了,自然,也不会亏待你的家人。”
这意思就是魏悯是别指望有命活下来了,但她死前能免除皮肉之苦,死后家里能拿到几两打发银子。
魏悯心里发沉,手指攥了攥,皱着眉头脸上露出犹豫挣扎之色,显然是副一时下不了决心的模样。
刑部尚书见魏悯这样,开恩的说道:“我给你一天时间考虑。你是个聪明人,知道该怎么做,可别让我失望。”
出了拷问房后,魏悯只觉得踏在石板上的脚格外沉重,脚踝上的镣铐像有千斤重,坠着她抬起的腿,每走一步仿佛都要用尽她身上所有的力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