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罗敷盯着那已经装载好的花本残片,试探着,提出了第一组线。
*
罗敷从睡梦里惊觉。睁开眼,茫然四顾。
灯烛鲜亮,几案整洁。眼前几片竹简,一支沾了墨的毛笔掉在右手边。
自己仍然是跪坐的姿势,双腿已经发麻了。一股子热气顺着筋脉冲击足尖,又是一阵刺痛。
再一抬头,脸颊火热。王放依然跪在她对面,笑吟吟的看着她,伸手指指自己左边脸颊上的酒窝。
然后提笔写一个字:“黥。”
转半圈,推到她面前。
罗敷倒还记得学过这个字。黥者,墨刑在面也。
她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这是“终朝理文案,薄暮不遑眠”读着读着书,睡着了?
自从韩虎被捉,秦夫人院子里的重重守卫,也慢慢的撤了。王放也就顺理成章的重新开始造访,虽然不敢让他来的太频。
她赶紧伸手擦脸。看看手指肚,并无墨迹,又从袖子里抽出丝帕,手忙脚乱的再擦。
王放眼看美人拭面,两只手痒痒,特别有冲动想伸手给她抹掉。忍了又忍,想起第一次“鸡鸣狗盗”时的“折戟沉沙”,还是决定规矩,起身给她取了面镜子。
镜子拿在手里,故意举得高,让她凑近半尺,探身来照。果然嗅到一丝丝熟悉的清香。
罗敷懒得理会他的这些小动作,快速检查一下自己领口袖口,谢天谢地。还好没流口水。
她低声问:“我……睡了多久?”
王放掐指一算,实话实说:“也就半本《道德经》的工夫吧。”
她耳根又有点发热。他就一直看着?简直丢死人。
“怎么不叫我?”
他板起脸,一本正经地说:“我是那种没人情味的先生吗?你知道睡着半截觉,让人拎起来,有多难受?我从小便下决心,以后要是有机会教别人,我的学生爱睡多久,便睡多久,我不管……”
罗敷抿嘴一笑。看来读书犯困是学生通病,不止她一个。
讪讪提起笔,思忖一刻。方才学到哪儿了?
王放却轻轻一扬手。拈住她的笔杆上端。
“阿姊,今天到这儿吧。你白日辛苦,也该早点歇。”
从清晨到下午,他在侍弄牛马的间隙,也时常踅到织坊门口瞧。
不光是他。白水营里不少年轻小伙子,也开始找借口经过织坊,来来回回的往里头瞄。
纤纤静女,经之络之,动摇多容,俯仰生姿。实在是不可多得的美景。
王放看在眼里,也不得不心疼敬佩。自古都是男耕女织,天经地义。以为男子多卖许多力气,女人们不过坐在家里动动手而已。
孰料织造之事,又何尝轻松了?他有自知之明,要是让他在那花楼上悬空劳作一整天,估计不到傍晚,就得倒栽下来。
她把自己弄这么累,晚间的识字功课,是不是相应的,可以停一停?
但他也不敢对她关心过甚。知道罗敷好强,要是被她误解成“瞧不起人”,那双杏眼儿那么一瞪,王放就觉得自己罪孽深重无地自容。
他沉默一阵,又旁敲侧击地建议:“其实现在大伙都真真正正的服你,把你当主母,也不需要太辛苦的读书了……”
罗敷很领情地没瞪他,但还是摇摇头,微笑着拒绝了他的好意:“现在是我自己想学了。只要你不嫌累,就请继续吧。”
顿了顿,怕他摇头,又补充:“看在我为了帮你寻阿父,也辛苦出力的份上。”
以前读书识字,都是为了冒充主公夫人,不得已做的功课。她还因此而挑剔嫌弃,觉得《论语》不实用。
可才过了短短几个月,她还真对读书起了兴趣。书中的世界大无穷,她在枯燥的穿梭织布的间隙,都忍不住回味那些鲜活的文字和故事。
也要归功于王放选教材选得好。要是让她天天读女诫,估计也坚持不了几天。
她简简单单一句话说出来,却见王放双手捂脸,肩膀沉重一颤,似乎是要掩面而泣。
她慌忙问:“你怎么了?”
王放夸张地一叹气:“我羞愧啊!我阿父要是有你这么个敏而好学的学生,估计当场要把我赶出去,收你当女儿……”
罗敷忍不住一笑,作势啐一口。千穿万穿马屁不穿,明知他说笑,却也心里受用。
轻轻叩桌子,提醒一句:“我不是女儿,是他夫人。”
王放张口结舌,似乎这才想起来她的身份。笑容淡了些,“嗯”一声。
罗敷莞尔。八字没一撇的事。他是有多怕凭空多出一个继母管束他?
“你阿父的留书上不是说了吗?许是他被别的女郎吸引走了,这才乐而忘返。你要讨好,也得讨好那个人去。”
王放假装一擦眼泪,装小白菜:“她抢我阿父,我才不认。”
罗敷嗤的一抿嘴。不跟他开玩笑,低声通报:“织锦已有一寸七分长了。暂时没看出有什么像样的花纹。这个线索要是行不通,咱们还得从头开始。我看你别抱太大希望,还是每天求求神,让先生早日自行回归吧。”
他脸上忽然闪过紧张之色,随后捻自己手指头,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低声问:“要是找到阿父,你不会真嫁他吧?”
她不假思索地回:“东海先生哪里看得上我。”
王放轻轻咬牙。这话说的!
“要是他看上了呢?”
王放细细琢磨这两句话,不满意。眨巴眼,悄悄给她拱手,几乎带着撒娇的口气,求她:“阿姊,再织快些嘛。”
但那织造的样子有多美,织造时便有多辛苦。眼见那花楼工作得缓慢而困难,一天能织出半寸算是顺利。
况且还时有跳线脱线的错误,需要拆开重织,每一次投梭,都是一次摸索。
底下的投梭工,只管穿梭,不太需要动脑,累了便换人。换下来的,尚且头晕眼花。
而罗敷作为唯一一个挽花工,不仅需要用力,更需要高强的的集中精神,和投梭工指点配合。一整天辛勤织造,从花楼上下来,她走路都发飘。远远一看背影,像株随风摇摆的蔓草。
她受不了。要是再不点头,这竖子不定怎么胡搅蛮缠。
只好应了,跟他保证:“最多一个月,给你织出一个循环来。”
王放喜出望外,脱口道:“那我回来时就能看到了。”
罗敷:“……你回来时?”
他垂首,过了好久,才慢慢点头,微微一笑,下决心开口。
“嗯,今日前来,本也要告诉阿姊,我要……出一趟门。约莫会有一个月,你见不到我。”
一面说,一面手底下不停,在竹简上刷刷写了几行字:诵读篇目若干,抄书若干,习字若干。
“这是一个月里的功课,我回来检查。”
他轻声说毕,毛笔放回笔洗,轻轻涮干净。水面扩散出墨纹,透出带着寒意的清香。
第40章 磨蹭
罗敷吃一惊; 第一反应是担忧。
“你……要走?要去哪儿?出什么事了?”
平日里; 王放闲呆不住,也偶尔会出营开小差。不是去集市踅摸新东西,就是放牛睡在了山坳里。但最多消失个一两天; 还没等大家发现他不见,他便会笑嘻嘻的重新出现。
但他从没离开过一个月之久。
罗敷没出过邯郸; 于地理上不甚熟悉,不知道一个月的工夫; 他能走到哪儿去。
他的心思机巧百变,虽然语气恭顺,但显然去意已决。便如当日,说带罗敷逃回家,就带她逃回家,一点也不计较后果。
这一点,和东海先生颇有些相通之处。
罗敷随口“嗯”一声,偶然抬头一看,他神色居然有九分半的凝重。并非狡猾顽童的那种“这是我俩的小秘密谁也别告诉啊”。
而是颇有些负图之托的意味,让她平白觉得,此一去,不知是福是祸。
她不由自主问:“去做什么?真不能说吗?”
他半开玩笑:“说了就不灵了回来再告诉你。总归不会是去杀人放火。”
罗敷点头,心里暗暗埋汰,要杀人放火,你也没那个能耐啊。
第37节
王放听她问得急切; 双眼一眨,只严肃了那么一刹那,随即笑道:“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 我们读书人也得出去游历山川; 不能总是憋在家里啊怎么,羡慕了?我也可以带你一块儿出去; 但你眼下有任务在身; 不能远游,甚憾矣……下次,下次有机会再说……”
罗敷皱眉看他。几个月来的点滴相处,已经让她练出了“从王放的东拉西扯里迅速提取重点”的本事。
见他不语,又低声催问:“你总得留个联络的地址,万一你逾时没回,我得派人去找你。”
王放很不争气的,双眼发热了一刻,随即扬起嘴角,笑笑。
“不远,也不危险……”
他睫毛闪烁,忽然极其自然地捉过了罗敷的右手。几个月以来头一次。
然后用戴手套的食指,不疾不徐地在她掌心写了两个字。
罗敷觉得掌心轻轻的痒,直通手腕肩头。她摒除杂念,用心看着他手指的轨迹。
“兖州?”
皱眉咂摸一刻。她草包一个,也不知多远多近,也不知东南西北。一个地名说了等于没说。
这才听到他后半句话:“……你可别跟别人说……我连子正兄都没告诉,就告诉你一人,怕你担忧……”
本能地想要再嘱咐两句风起渐凉,小心生病;路途不平,小心盗贼却又最终什么都没说。他又不是小孩,眼界见识比她不知高多少。
平日里,十九郎在她眼前没少晃荡,有时候逗她乐一乐,有时候惹她生个气。现在突然他要消失了,怎么觉得有点……
罗敷咬下嘴唇,答非所问:“有点心虚。”
十九郎倒瞧得起她。此后一个月,她在白水营中,便是孤立无援。
她自忖也不是没脚之蟹。根基已经扎稳,至今无人生疑。心虚归心虚,却也没到心慌的地步。
王放笑了,嘱咐一句:“和以前一样,你该怎么过,就怎么过。最近外面乱,莫要随意出门。遇事听子正兄的。”
罗敷追问:“要是出事了呢?要是我露馅了呢?要是让他发现我不是他主母呢?万一……万一东海先生突然回来了呢?”
王放撇撇嘴:“这叫杞人忧天。你……”
罗敷一愣,后头的话都没听见。闭目回忆这个典故。讲的什么来着……
王放哭笑不得,拿起笔,笔杆子轻轻敲她手背,让她别纠结这个。
“好好,万一真的那样,我教你一招万全之策,是我多年的经验心血集成……”
他目视罗敷,认认真真地一字一顿,“装病。等我回来。”
他朝她作揖告别,站起来,慢慢走向外间,套上鞋子,侧耳听了一会儿,确保巡夜的哨兵不曾经过。待要溜走,又忽然踟蹰。
他回来,声音带委屈:“阿姊,你不送我?”
罗敷觉得也该尽尽地主之谊,掌灯起身,微笑道:“我最多送你到门边啊。”
他唱不出反调,磨蹭再磨蹭,就是不动,最后目光定在她脸上,不敢看那双弧度优美的杏眼儿,只好看她鼻尖。
罗敷被他看得有点窘迫,低声问:“还有什么事?”
“有一件……”他语气十分诚恳,“我是在想,若暂时停课,以前的那些规矩什么的……还算数吗?”
罗敷想了好一阵,才记起来跟他定过什么“规矩”,无非是不许他趁着为人师表的机会,乱触乱碰讨人嫌。
她有点紧张,生硬问:“你问这个做什么?”
突然她一个激灵。鬓发被吹起,耳边一声低低的:“院中有人。”
……
罗敷重新点上灯烛,迅速收拾笔墨简帛,搅乱床上被褥,换上睡袍,再披一件外衣,套上木屐,故意笃笃走出声响。
然后持灯,走到门边,睡意朦胧地自语:“谁家的猫……”
她猛开门。门内门外同时一声轻叫。
门外凉风拂面。罗敷松口气:“……明绣!你来做什么?”
明绣眼中有些慌乱,脖子僵成个伸长的形状,还没来得及收回来。
她支支吾吾:“我……”
明绣自觉十分轻手轻脚,连呼吸声都压着。夫人是如何听见的!
经历过两次深夜不速之客一次是明绣,一次是韩虎罗敷和王放早就制定了一套紧急方案,以应对第三次突发情况。
秋风渐起,寒气遍生。罗敷用夏天收获的丝和麻,织成厚绢细布,给自己添了几套秋衣,也自然而然地添了个榆木衣箱请木匠小伙子们帮做的,放在内室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