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七十年代供销社主任-第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即使后面水产养殖大发展,会出现大量的养殖海参,海胆和鲍鱼,但在纯野生的海产品面前,依然是差了一截。
  受活体海鲜运输技术的限制,加之这部分海产品产量太少,南营岛一直没有这部分海产品的购销计划。
  如果她能找到合适的海鲜运输条件和收购商,那她就能把这部分海产品卖出去了!
  姚海芸还记得队里去年曾买过两台潜水器用来捕捞,因为新鲜,潜水器刚买回来那会儿队里很多人都去参观了,她也看过一眼,不过后来开学她回了学校学习,后来生产队到底用潜水器捕了多少东西,谁是潜水员,她也没关注过了。
  如果她提议合作,愿意收购他们捕捞来的海产品,岛上的生产队应该都不会拒绝。
  姚海芸这么一想豁然开朗,是啊,她怎么忘了海岛最大的优势。
  除了供销社外部创收,供销社内部的改革也刻不容缓,像郑军李广平之流,这种供销社的蛀虫,她早晚要揪出他们的狐狸尾巴依法惩处,不能让他们继续在供销社蹦跶了。
  在那之前,她要掌握确凿的证据。
  供销社岗位一直是国家统一分配,作为固定工,甭管供销社经营情况如何,该发的工资该有的待遇都要有,这也是郑军和李广平肆无忌惮的原因之一,因为她没有资格开除,除非他们犯了重大错误。
  看着眼前的负债,姚海芸想想就头疼,一到下班时间也没多待,飞快溜了。
  姚海芸下班回家的路上,离家里还有一段距离,老远听到楼顶上有人喊她的名字,她抬头一看,面前这个长着可爱娃娃脸的娇俏女孩正是她快半年未见的好朋友姚润喜。
  姚润喜坐在自家房顶上,一边挥手一边大声喊:“海芸!”
  姚海芸听到声音面上一喜,急忙朝她家走了过去,姚润喜踩着木梯子慢慢下来,亲切地挽着姚海芸的胳膊,“我就猜到你这个点该下班了,一直在房顶上等着你呢。”
  久别重逢,姚海芸也很开心,忙问道:“你什么时候回来的?我妈说你们去青虹岛了。”
  姚润喜的父亲姚大勇是油匠,通俗点说就是给家具上漆刷铜油的,谁家打了新家具,需要帮忙上漆画图案的,都会找姚大勇。
  姚大勇虽然是生产队的一员,但一般不需要干农活或者在海上工作,只需要每年年初跟生产队签个协议,每年交多少钱给队里,生产队再按照这个钱给他们记工分。
  姚润喜母亲去世得早,姚大勇带着女儿生活,因为南营岛本地每个月能接到的油匠活有限,为了生活,他经常是几个岛来回跑,一般一去就是一个多星期,吃住就在雇主家里。
  姚润喜初中毕业以后也跟着父亲做起了油匠工作,距今已经有七八个年头了,如今也是一位非常成熟的油匠匠人了。
  “今天下午刚坐船回来,回来的路上在码头那边买了点葡萄,你尝尝,挺甜的。”
  姚润喜掀开一直盖在果盘上的草编盖子,推到姚海芸面前,“别跟我客气。”
  两个人从上小学开始就是很好的朋友,一直当同桌,姚海芸在她面前也不拘谨,大方吃起了葡萄,轻声问她:“这个月还要走吗?”
  “我想走,但我爸不让我走,非让我这个月留在家里相亲,说我该嫁出去了。”
  姚海芸叹了口气,感同身受,“别说了,我爸妈也在催呢。”
  “我才不嫁呢。“
  姚润喜嘟着嘴,不满道:“你看咱们岛上的女人多苦啊,男人出海捕鱼一走就是几个星期,留老婆在家又是照顾孩子,又是侍奉公婆,还要织渔网挣工分,恨不得一个人分成几半用,好不容易等到男人回来了,回来就装大爷,还要各种使唤老婆做事。”
  姚海芸点点头,“是啊。”
  “所以嘛,为什么要嫁人啊。“
  姚润喜看向自己的好朋友,“你呢?你想嫁人吗?”
  姚海芸想了想,“我嘛,暂时不打算,起码之后三年绝对不结婚,至于以后,就看缘分吧,能遇到当然是好事,遇不到拉倒,我又不靠爱情生活。”
  姚润喜托着脸畅想,“啊……真希望有个帅哥从天而降!”
  姚海芸哈哈大笑,姚润喜想着想着忽然又停了,拍了拍她的手:“哦对,我今天回来还碰到建业哥了,他今天也回来了,说是会在岛上休息一周再走。“
  叶建业是跑运输船的,一个月大概跑两趟,平时不常回家。
  作为从小一起长大的小伙伴,姚海芸也很久没见到他了,笑道:“这么巧。”
  姚润喜朝她努努眼,“肯定是听说你回来了,所以也赶紧回来了呗。“
  姚海芸轻轻拧了下她的脸,“后续番外整理在滋,源峮妖儿污要死药死妖尔别胡说啊,对我们俩影响都不好。“
  “哪有人啊,这里只有我们俩。“
  姚润喜认真问道:“你真不喜欢他?”
  姚海芸表情坦然:“我喜欢他啊,但这只是朋友之间的喜欢,无关爱情。”
  她站了起来,“行了,我也该回家了,还有事要问我爸呢。”
  姚润喜在身后喊,“明天下班了来找我玩啊~”
  姚海芸冲她摆摆手,关上门继续往家走,家里孙宝秋也在,坐在厨房跟马兰英聊天,看到她回来了喊了声海芸。
  姚海芸走进厨房没看到姚昌盛,便问马兰英,“妈,我爸呢?”
  马兰英回道:“今天生产队开会,应该在老李家吧。”
  姚海芸留下来帮忙看火,马兰英往锅里滴了点油,把鱼干倒了进去。
  孙宝秋闲时就喜欢跟马兰英聊天,看着她说:“说起来,建业今年应该有24岁了吧?”
  马兰英回:“有了吧,我记得他跟芳芳来的那一年,我刚好生下海芸,那会儿他应该有四岁了。”
  孙宝秋啧啧,“那这个年纪沈芳芳咋还不给他说媒?她儿子19岁就说媒了,现在孙子都会下地跑了。”
  马兰英摇摇头:“谁知道呢?”
  “真够小气的,建业跟运输船跑运输,一个月工资据说有25块钱呢,算下来这些年挣了不少钱吧,听说工资全给她这个大姨了,每次回来还给她买衣服买吃的,她倒好,拿着这个钱给她儿子盖房子娶媳妇,也不管这个外甥了,让人一直打光棍,房子也不给安排一个,一大家子全挤在一起。”
  孙宝秋说起话来完全没停顿:“上次我想给建业说媒,就我娘家二嫂的小女儿,你也认识吧?人小姑娘长得可漂亮了,还有文化,我就跟她提了一嘴,谁知道沈芳芳这个女人跟我说建业还不急,再等两年。”
  “我呸,都24了还不急?再等两年他连二婚的都不好找,我就没见过这么自私的娘们。”
  马兰英无奈笑笑,深深为老闺蜜折服,“你呀,你这张嘴。”


第11章 
  锅里翻炒几下后,马兰英盖上了锅盖准备焖一会儿,直接说道:“说白了,你就是气她不让你给建业介绍你娘家二嫂的女儿吧。”
  这话是肯定句。
  叶建业个头高,人长得也帅,最重要的是跑运输的,不仅工资高,见过的市面也多,算是岛上年轻一辈里很优秀的男孩子。
  说媒这事,向来是男方家长要主动些,要不是叶建业真优秀,依孙宝秋娇蛮的性格,还真不可能委屈自己去求沈芳芳。
  心事被戳穿,孙宝秋也没生气,还在嘟囔沈芳芳,“你说她到底怎么想的?虽说建业是她妹妹的儿子,但怎么说也养了二十多年,现在是他们家的一份子了,更不要提这些年给他们家挣了多少钱了,于情于理,她也应该帮着安排婚事吧。”
  “心疼钱啊,结婚哪是上嘴唇碰下嘴唇就能办完的事,来来回回要花不少钱呢。”
  “所以要我说啊,她还是小气。”
  “甭管再怎么小气,建业好歹是她养大的,这么多年无论多穷也没缺他一口吃的,作为大姨也称职了。”
  孙宝秋撇撇嘴,不说话了,过了几秒忽然灵机一动,又说:“要不跟你家志华说媒吧?我看他也挺合适的,年龄差不多。”
  马兰英想到二儿子叹了口气,实话说:“我倒是想帮他找,但他这孩子性格你又不是不知道,固执得很,我们说的话他哪听!再说他现在在大西北当兵,一个月才给我们来一封信,哪有女孩子能受得了这样的生活。”
  孙宝秋想想也是,又将目光看向了姚海芸,姚海芸脑海中顿时警铃大作,急忙摆手说:“婶子,我也不需要啊,别打我的主意。”
  甭管男孩女孩,相亲嘛,提前相看总是好的,不然越晚越挑不着好的,孙宝秋看姚海芸找对象态度不积极,严肃道:“你怎么不需要,你现在正是需要的时候,相亲相得越早越容易找到好的,要不然你看咱们岛上二十来岁的男生也没几个,好的都被挑走了你怎么办?“
     奇   书  网   w  w     w  。 q i  s  h u 9  9 。 c o m
  马兰英一想孙宝秋说的也对,她先前一直以为姚海芸大学毕业后会留在城里,以后找对象也是城里的,也就没太操心过小女儿的婚事,被孙宝秋这么一提点有点急了,忙道:“那你身边有没有合适的?最好是有正式工作的,有合适的就让他们见见。”
  说媒可不是个容易的活,要考虑到男女双方的条件,说实在话,孙宝秋是不太乐意帮姚海芸说媒的,她这个条件在岛上可以说是绝无仅有,想找到配得上她的男孩子更是没有,偏偏马兰英也是个挑剔的,想当年大女儿姚海菲相亲的时候,也是挑挑拣拣见了十来个男孩才说成。
  孙宝秋表情纠结,轻声道:“你家海芸不好找啊,咱们岛上现在哪有大学生,去年刚考上的现在人家才上大一。”
  虽然急,但马兰英也不是什么女婿都要,她对此很有原则,跟孙宝秋强调说:“那也不能将就,我们就要大学生!不是大学生别往我们家领!”
  姚海芸正好想躲避相亲,顺水推舟跟着她妈的话说,“是啊婶子,不然我们没有共同话题,聊天的时候我说经济,他说捕鱼,他说的我能听懂,但我说的他可听不懂,说不定还说我看不起他,多伤男的自尊心。”
  孙宝秋一脸无奈,“行了行了,你们娘俩,真是一个比一个挑剔。”
  她心想,我倒是要看看你这个大学生女儿最后能找个什么对象。
  正说着话,姚志能跟徐友月也带着孩子们游泳回来了,姚宝瑞手里拎着一个小桶,“姑姑你看,我捡到好多海螺,什么颜色的都有。”
  “还有爸爸抓到的鲍鱼,这是他专门潜到深水里抓到的。”
  姚海芸看着侄子白嫩嫩手掌里的鲍鱼,来了兴趣,出来找到在院子里晾衣服的姚志能,问他:“哥,你这鲍鱼在哪抓的?”
  “不远,就咱们家前面那个海湾。”
  “好抓吗?”
  姚志能摇头,“不好抓,我潜到深水里面才找到这么一个。“
  看来只能运用潜水设备了,兄妹俩刚聊了几句,孙宝秋急匆匆从厨房走出来,谢绝了马兰英要留她吃饭的邀请,一溜小跑回了家。
  到了饭点姚昌盛还没回来,马兰英也不准备等了,给丈夫留了点饭菜,先让孩子们开饭了。
  今天的晚饭还算丰盛,马兰英难得没加粗粮,用细面蒸了一锅馒头,配上鱼干炖萝卜,味道一绝。
  其实姚家经济情况在岛上并不算太差,但养育四个孩子不容易,之前还供着在城里上学的姚海芸,马兰英节俭惯了,今年姚海芸有了正式工作,还答应以后每个月给她15元,儿子儿媳每个月给10元,还有丈夫姚昌盛的工资,马兰英终于能松口气,家里拮据的状况有所缓解,加上也有两个小孩子要补营养,她平时做饭也比之前要丰盛多了。
  姚海芸一直想着跟父亲商量潜水捕捞的事情,等啊等,一直等到晚上九点多姚昌盛才回来,她趁姚昌盛在厨房吃晚饭的功夫,凑到了他跟前,“爸,咱们队里的潜水器现在经常用吗?”
  “还好吧,一直是祁武林在用,捞的东西每家会分一点。”
  姚昌盛把馒头从中间撕开,把鱼干炖萝卜塞进去,直接一口咬了上去,转头问她:“你怎么想起问潜水器了?”
  姚海芸早在下班回来的路上就在脑海里把这个捕捞计划大致规划了一遍,说的时候也不见磕绊,很有条理,姚昌盛听完有些不相信,“有这么好的事?”
  刺参,海胆,鲍鱼这种东西,对他们渔民来说并不算稀罕物,吃多了甚至还有些烦,他没想到这些在市里的餐馆能卖出高价。
  姚海芸猛点头,继续劝父亲:“当然啦,我之前在省城上学的时候,那些大饭店,红烧刺参、葱烧刺参、海胆蒸蛋、鲍鱼捞饭还有鲍鱼炒鸡,这些菜都特别受欢迎,不仅是我在内陆的同学,就连生长在海边的同学,也喜欢去海鲜餐馆吃这些菜呢,吃了还想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