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偏偏她这副故作神秘的样子越发让秦云棋着迷,那月儿也放得开,伺候得他舒舒服服,时间一久,便生了要把这小娘们弄回府里的心思。
原以为这个件事会很难,没想到,他母亲高高兴兴的将人迎进了府里,顺便连他以前睡过的通房也给了名份,当然这些都是妾,包括月儿,当家主母他们是不用想的,因为武成侯那一关就过不了。
月儿前脚进府后脚武成侯就查出月儿曾是倚月楼的头牌,因为接客的时间不长,认识她的人并不多,赵牧已经被斩立决,当初,赵牧又放了她的身契,她现在就是个自由身。
武成侯气的摔坏了一套茶杯,儿子太不成器了,平时又有夫人护着,他真是想罚都不能够。
好在,嫡女还算听话,要不然他真的不知哪日就要活活被气死了。
这日,到了用午膳的时候,武成侯发现,厅里只有他和夫人两人。
“世子和大小姐呢?”
丫环忙道:“世子要和月姨娘一起用饭,大小姐,大小姐听说珠宝阁上了一批新货去挑选首饰了,只是大小姐去的时间不短,不知道为什么这会儿了还没回来。”
秦夫人道:“侯爷那么紧张干什么,孩子大了就有自己的心思了,说不定昭儿是遇了喜欢的小姐妹一起在外面吃了,来来来,侯爷快坐,他们不回来咱们就自己吃,正好妾身还嫌他们烦呢。”
武成侯最喜欢的就是夫人主动和他亲热,秦夫人起身来拉他,他就乐呵呵的坐下了,至于侯府的那些侍妾,夫人和侯爷用膳的时候,她们要么不被允许一起吃,要么只能在边上站着,或是为两人布菜。
今日秦夫人提前将那些妾打发了,武成侯看着越发高兴两分,席间不时的给夫人夹些菜,只是两人的饭刚用了一半,秦云昭就嗒嗒嗒的跑了进来。
武成侯立刻将筷子往桌子上一拍:“多大的人了还这么冒冒失失的,成何体统?越大越不成样子!”
秦云昭多少还是有点怕武成侯的,被父亲一骂,便傻在了当场,只用一双求旧的眼睛看向亲娘。
“好了,你也别说她了,昭儿早晚都要嫁出去,她年纪又到了,还能在咱们身边放肆几天?”
说罢又瞅了自己的女儿一眼:“还不快去洗手,赶紧过来用饭。”
见父亲没再发话,秦云昭一秒复活,“娘亲您看,女儿给您买了一套头面,特别的漂亮,可是花了女儿不少银子呢。”
武成侯道:“吃完饭再看,东西又跑不了。
不过,还知道给你母亲买首饰,算你懂事。”
秦云昭得意了:肯定要给娘亲买了,要不然下次父亲不让她出门怎么办?母亲高兴了,父亲才会高兴嘛!
洗了手,秦云昭坐到了饭桌上,“对了,父亲,今日女儿遇到了太子殿下。”
武成侯夹菜的手顿了顿,然后又若无其事的问道:“哦,你不是去买首饰了吗?怎么会遇到他?”
秦云昭兴奋的道:“他说他是为太子妃挑礼物,正巧女儿也要结账就帮着把女儿的账一起付了。
以前没觉得,这次看太子殿下,真是一位温文尔雅的谦谦君子。
对了,他还问女儿可有婚配来着。”
“你是怎么说的?”
“自然是实话实说啊,这种事又瞒不住,人家只要一打听就知道了。”
秦夫人高兴的道:“太子不会是看上咱们家昭儿了吧?也是,就咱们女儿这长相,太子看上也不是什么稀奇事!”
武成侯面色有些沉,再看女儿时,这丫头竟然红了脸,看来,太子这半日的功夫没白费啊。
“昭儿怎么想的?”
秦云昭羞道:“女儿自然是听父亲和母亲的。”
“侯爷,您不会是想?”
武成侯道:“本侯什么都没想,如果太子真的看上了昭儿,咱们自然推脱不得,但本侯还是觉得,昭儿不适合入东宫。”
秦云昭的脸一下子就垮了下来,她怎么就不适合入东宫了?
“爹,娘亲,你们慢慢吃吧,女儿先回房了。”说罢她便起身离开了。
第429章 哄人
秦夫人:“哎,这孩子,明明才吃了一口……”
武成侯的面色不太好,“行了,别管她了,饿了她自会自己找吃的。”
武成侯觉得,就算太子对自己的女儿有意,也要等上一段时间才行动,没想到,第二天太子就亲自上门了,口口声声要纳秦云昭为侧妃。
太子可娶一正妃两侧妃,如今东宫中只有一正一侧,没想到他竟然愿意把最后一个侧妃的位置给秦云昭,武成侯直觉的太子在算计什么。
他明面上是皇上的人,若把女儿嫁去东宫,这就给人一种信号,武成侯是太子的人。
所以武成侯并不想答应这门亲事,“太子殿下,小女一向是娇养着长大的,婚姻之事也会问过她的意见,要不然也不会让她拖到如今还没定下婆家。”
太子端起茶盏轻抿了一口,然后笑道:“侯爷的意思本宫明白,侯爷放心,本宫一定好好对待云昭,绝不会让她在东宫受半点委屈。”
看了眼武成侯,太子随即又抛出一枚诱饵:“侯爷半生戎马,如今却是一点兵权没有,就不觉得可惜吗?”
武成侯端茶的动作就是一顿。
太子又继续道:“只要昭儿入了东宫,本宫便会帮侯爷重掌兵权,以侯爷的本事,超过本宫的皇叔也不是没有可能。”
武成侯考虑了好一会儿,最后叹了口气,“年前时日太短,年后吧,还请太子找个好日子,风风光光的把昭儿迎进东宫。”
太子一拱手,“侯爷放心,本宫会按迎侧妃的礼节郑重其事的将昭儿娶进门儿。”
听到回话的秦夫人心中冷笑不止,按迎侧妃的礼节,不就是说不会特殊对待云昭?
……
太子离开后,武成侯赶紧换了衣服,坐上马车就进了宫。
“皇上,武成侯在殿外求见。”
“让他进来吧。”
武成侯很快被带进偏殿:“微臣叩见皇上,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起吧,急慌慌的来见朕,不会是因为太子和你女儿的婚事吧?”
武成侯刚起又跪下了:“回皇上的话,正是此事,今日太子突然来府里提亲,……”
“哈哈哈,爱卿放心吧,太子一早就将这件事与朕说了,朕还挺乐见其成的,只要爱卿的嫡女同意这也算是好事一桩了。”
武成侯赶紧叩头:“微臣谢过皇上。”
“谢什么?爱卿的女儿嫁给朕的太子,咱们可是做了亲家了,李长海,你去把朕的私库打开,捡着实用的挑上些给秦大小姐当嫁妆,也算朕的一点心意。”
武成侯只能再叩头:“微臣多谢皇上赏!”
武成侯并未在朝阳殿多待,他离开的时候,身后还跟着一串抬东西的小太监,来的时候武成侯的心情是极为忐忑的,回去的时候心中却是舒服极了,看来皇上并没有怀疑他,对他还是如之前一样的好。
太子要纳武成侯嫡女为侧妃的消息很快在京中传遍了,东宫的元良媛不知道摔坏了多少套茶具,太子答应她要把父亲调来京城,但直到今日也一直没有动静,家中已经催了不止一次,她这儿正愁着怎么和太子说呢,结果人家一转身就要娶个真爱回来。
这让她如何不气?
拿起手边的茶杯又要继续砸下,门外传来一道男子轻笑声:“哟,瞧瞧瞧瞧,本宫的美人这是生了多大的气,本宫若是晚来会儿,你还不得把这东宫给拆了?”
元良媛顿时心下一惊,然后赶紧屈膝行礼:“妾身见过太子殿下,殿下金安。”
“安什么呀?本宫的小美人都生气了,本宫还能安得了吗?”他家小美人生气的样子都是可爱的。
元良媛撒娇:“殿下~妾身错了还不行吗?可是,可是人家就是吃醋嘛!
妾身本来就不能常常见到殿下,殿下又要娶个侧妃进门,以后妾身还不得天天独守空房?”
“胡说八道!本宫和你在一起的时候最多,别的女人那里,本宫都多久没去了,这样你还不知足,那你干脆把本宫拴在你屋子里好了。”
元良媛被太子的话逗得笑出了声:“殿下就知道哄人家!”
“本宫还有更好听的呢,你要不要听?”
元良媛赶紧点头:“要啊要啊,殿下快说。”
“你父亲元知府已经进京了,本宫把他安排在本宫的私宅里,过两日就让你们父女见上一面。”
元良媛没想到,刚才她还在心里抱怨呢,这会儿太子就告诉她父亲已经进京了,她开心的差点一蹦三尺高,嘴里一直谢谢殿下谢谢殿下的谢个不停。
太子道:“光这么谢可不行,你这可是一点诚意都没有!”
元良媛立刻一扯太子的衣服妖媚一笑,“那妾身就这样谢,太子总能满意了吧?”
太子被她这一笑差点勾走了魂,脚步不由自主的就跟着元良媛去了内室。
至于他新娶的侧妃直接被 他抛到脑后了。
腊月二十八皇上封笔,今年的除夕难得的皇上没让臣子进宫过年,后宫嫔妃加上儿子儿媳,以及两个孙子一个孙女,基本都进了宫。
为什么是基本呢?福柔郡主被禁足,三皇子在护国寺,三皇子妃禁足,七皇子禁足,哪怕是过年这三位也没被放出来。
想想也挺好玩儿的,皇上一生气就让嫔妃儿子女儿儿媳妇的禁足,被他禁的,除夕宴上都显得清冷了两分。
不过清冷有清冷的好处,这些会挑事的全被禁足了,除夕夜过的特别安宁,没有任何意外发生,过了初五就正式上朝,初八这日叶寒瑜特意进了一趟宫。
“今日来,是有事吗?”
“父皇,王妃在庄子上种的土豆能收了,您要不要去看看?”
“哦?这就长好了,这才多长时间?”
叶寒瑜道:“王妃说,从种到熟,大约一百一十日左右。”
“那红薯呢?”
“估计还要一个多月才能成熟,红薯的叶子还绿的很,应该能再长一段时间。”
第430章 丰收
“好,明日朕就过去看看,看那土豆到底一亩地能有多少产量。”
叶寒瑜其实心里也没谱,但庄子上那些土豆秧都已经黄了,明显是不能再长,只能先挖出来。
地里还能重新打拢种红薯,红薯易栽,随便掐些红薯藤就行了。
庄子上,顾婉宁带着几个侍妾和婢女一大早就在厨房里忙活上了,地里的土豆种的并不多,不过是把出了芽的土豆挑了出来,种了三亩地左右,庄子上这些长工动动手,用不了一个时辰就能全刨出来了,但皇上要来,皇上来的话肯定还要带着不少官员,她就要早做准备了。
巳时初,皇上的车驾终于到了庄子上,他的身后还跟着一大帮的官员,辰王也在其中。
叶寒瑜被他父皇弄出的动静惊到了,他的庄子可不大,这么多的官员一起来,估计都坐不下。
“儿臣给父皇请安,父皇金安。”
皇上下了马车,向四周眺望了一圈,“快起吧,土豆是不是就种在北边的山脚下?”
“是的父皇。”
“走吧,先去收土豆,有话收完土豆再说。”
大臣们也全都下了马车,跟着往山脚下走,这时的地里麦苗都绿油油的,只不过与别处的地不同,这里的麦子,畦与畦之间有一些间隔,像是特意留出来的,皇上知道这中间的间隔就是去年秋季又种的白菜萝卜,白菜萝卜早就成熟采摘了下来,这些间隔也就空了下来。
战王年前命人送了一批牛羊回来,顾婉宁特意让人圈出的牛圈中此时养着上百头牛,今日要出的土豆不多,才三亩地,而且还是在暖棚里,所以就只能让长工用镐刨。
等皇上带着那些朝臣们进了暖棚,叶寒瑜请示过皇上,一声令下,站在地头早就准备好的长工们,挥动铁镐正式开干。
庄子上的妇人们或拿篮子或拿筐在后面捡,不大的功夫半人高的篓子里就放满了土豆,有专人抬着篓子放到称上称种,还有小孩专门在大人后面捡埋在土里的落蛋儿,人多地少,也就半个时辰的功夫,三亩地的土豆就全部出完了。
那些大人们见一篓篓的土豆被抬过来,忍不住激动的去数篓子的数量,大司农祁大人激动的道:“这些土豆亩产绝对超过两千斤了,高产,这才是真正的高产,天降祥瑞,天降祥瑞啊!”
负责统计斤数的小吏一度怀疑自己是算错了数目,自己算了三四遍不算,还让同伴也跟着一起算了两次,最后才敢报到皇上跟前:“皇上,这些地里一共收获了一万一千四百二十一斤土豆,平均亩产3807斤,这是大丰收啊,恭喜皇上贺喜皇上!”
众臣也跟着跪地高呼:“恭喜皇上贺喜皇上!”
“哈哈哈,确实值得贺喜!老六,去准备饭食,咱们中午不吃别的,就吃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