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众臣也跟着跪地高呼:“恭喜皇上贺喜皇上!”
“哈哈哈,确实值得贺喜!老六,去准备饭食,咱们中午不吃别的,就吃这新鲜的土豆。你让你王妃好好做,咱们也尝尝这土豆的味道。”
“是父皇。儿臣这就让她赶紧做。父皇还是移步庄子上吧。”
“你去忙你的,朕去看看你们种的那些红薯,等下朕自己会回去。”
叶寒瑜知道他家父皇这会儿正兴奋着,别说皇上,他也兴奋,三千八百多斤的亩产量,这是什么概念啊,简直闻所未闻,见所未见!
但现在不是他兴奋的时候,他得赶紧把父皇和众朝臣的午膳给安排上。
看着他匆匆离开的背影,太子不由的叹了口气,在他忙着拉拢朝臣的时候老六却在种地,他们这些人看不起种地的,殊不知六弟的做法才是真正的聪明人。
一个小小的土豆就闹出这么大的动静,听说,土豆旁边的暖棚里,还种着另一种叫红薯的作物,红薯若是也能一亩地长出几千斤来,老六这个瑜郡王爷的帽子也要换一换了吧。
叶寒瑜可不管太子在想啥,将那些被镐刨的伤了皮的土豆全都让人挑出来放一起,然后吩咐长工们将这些完整无损的土豆全都运回庄子上的地窖里。
顾婉宁就用那些伤了的土豆做起了菜,酸辣土豆丝,土豆丝炒肉,土豆炖鸡,土豆炖牛肉,炸土豆丸子,土豆饼,土豆饭等等……等皇上带着人从暖棚那边回来时,菜也差不多全出锅了,所有人都吃了一场丰盛的土豆宴。
其中最受喜欢的就是酸辣土豆丝,土豆炖鸡和土豆炖牛肉这三道菜,做了一大锅吃到最后这些菜连个汤都没剩,皇上边吃边点头:“这土豆好啊,即能做菜,又能当饭,等今年冬小麦收了就能马上种一茬土豆,三个多月也就能收了,还不耽误秋季继续种冬小麦,这么一来,咱们北方也能实现一年两熟,若套种的话,还能一年三熟。”
其实说一年三熟是不严谨的,但皇上这么说他们就得这么听,因为皇上说什么都是对的。
辰王吃饱喝足私下里找上叶寒瑜:“今年这个土豆种你说什么也得给皇叔留一点,皇叔喜欢吃这个菜呢!”
叶寒瑜道:“皇叔,土豆也就这些,今年能种出来的数量有限,但是红薯的话,我可以给皇叔留一些,那个也比土豆好吃,很甜,听我王妃说,还能出粉,用粉做的菜更好吃,您要不要?”
“土豆真不能匀一些?”
“不能,真不能。这些土豆种子原本也就三千多斤,撑死了能种十多亩地,加上今天这些也就最多五十多亩,父皇可是一下子又赏了我们三千亩地,就我们自己都不够种的,今年肯定不能往外匀了。
但红薯不一样,等再过一个多月,暖棚里那些红薯就能出了,等育出新苗,多了不行,一二亩地留您自家吃的量肯定是有的。”
辰王点头,他本来也不是要做生意种了红薯拿去卖的,无非就是图着吃个新鲜,既然侄儿说给他留一些红薯苗,他也就没啥好说的了。
“行,就这么招,你这个土豆得赶紧的种啊,才种几十亩地,实在是太少了。”
第431章 取消
确实有点少,几千斤的土豆听着多其实也没多少,要把四千亩地全种上,得全靠那些红薯了。
皇上吃过午饭便拿着一袋子土豆带着他的朝臣们满意的回了宫。
就在朝臣们都以为皇上会大肆奖励一番瑜郡王时,右相终于上了一封重病请退的折子,隔天皇上便在朝上提出取消丞相制,成立内阁的事。
“启禀皇上,大兴朝从建国之初便实行丞相制,皇上怎么能擅自更改开国皇帝的旨意呢?”
皇上道:“开国之初之所以设立丞相制,是因为靳、鲁两位大人陪太祖皇帝出生入死,三人亲如兄弟,大兴初建,两位大人便要功成身退,太祖皇帝为了留住二人才设立左右丞相之位,以示自己离不开两位大人辅佐的意思。
这丞相之位本就是为靳、鲁二位大人所立,如今二位大人早已不在,就连他们的家族都已没落,取消丞相制有何不妥?”
众朝臣哑口无言。
看这些人都不说话了,皇上又道:“两位丞相在时,就是由几位大学士和他们一起处理机要事务。
即日起成立内阁,内阁成员即为原来的五位大学士,大学士原为五品官,升为三品。
原督察院另立一位督察御使,品级正一品,右督御史鲁大人升任督察御史。”
原来的大学士,就是皇上的秘书,官职不高不说,还没什么话语权,如今不仅从正五品升为了正三品官,还不用在左右丞相的监督下做事了,可以说是地位上升了一大截。
督察院原来是左督御使和右督御使为督察院的最高长官,分别为正二品,现在则是右督御史连升两级,成为了正一品督察御史,左督御史张丛一下子沉了脸,原本他和鲁大人是同级,现在,人家成了自己的顶头上司,他心里简直憋屈极了。
然而皇上的话还没说完,“原御史大夫顾献升为正二品右督御史。”
鲁大人和顾献立刻出来叩头谢恩。
谁也没想到,取消了丞相制顾献竟然直接连升三级。
皇上让二人平身,“另外,所有朝臣的俸禄也要上调,一品从一品官年俸调整为六千两,禄米六千石,二品从二品官俸禄五千五百两,禄米五千五百石……”
“同样,贪污罪的标准改为五百两起步,凡犯贪污罪者,轻则重打二十大板,并收回所有贪污所得,罚银双倍,重则直接免官。”
意思就是,朕给你们长俸禄,你们若还去贪,那就别当官了,回家吃自己去吧。
众官员立刻不纠结取不取消丞相制这件事了,因为大家最关心的始终是自己的利益,反正,不取消丞相制,他们也做不了丞相,可是这次长俸禄却是与他们息息相关的。
“还有!”朝臣们平时都怕了听皇上说“还有”二字,可是今日这两字听在他们耳里分外的顺耳。
“兵部尚书官复原职,赏黄金五百两。”
得,与他们没什么关系,不知怎的,这些朝臣们竟然有些失望。
兵部尚书早就该官复原职了,毕竟当初在谈判桌上来的那么一出不过就是做戏,也好在当时顾献够嚣张,让老奸巨滑的明宣王信了兵部尚书的那番说辞,若换个人,肯定达不到那样的效果。
接下来,皇上就将九品十八阶的官员薪俸调整表发了下来,朝臣们是越看越兴奋。
原来的正从一品和正从二品官员俸银是每月一百八十两加禄米双倍,其他级别的官员没有双倍俸禄可拿,三品官一年就一千多两的俸禄加一千多石的禄米。
现在就好了,三品官一年光是俸禄就有四千五百两,还有四千五百石的禄米,就是区区九品小官每年也能领个1000两白银加同数量的禄米,要知道原来的九品官每月才能领三十两银子外加一点禄米。
下朝后,齐掌院,六部尚书、督察御使鲁大人、辰王和太子全被叫去了朝阳殿议事。
一是春闱在即,皇上依然命齐掌院负责这件事、
另外,皇上还要考察下面的官员,这个考察和吏部的考核完全不同,成员基本于皇族成员组成,太子安王,瑜郡王,二皇子三皇子五皇子七皇子再加一个督察御使,考核过程采取打分制,一个官员一个官员面试,连六部尚书都不能例外,综合分数高的留下,不合适的,春闱马上开始,自有人能随时顶上。
于是,当晚就有不少得到消息的官员匆匆活动起来,皇上的话还言犹在耳,收受五百两就是犯了受贿罪,见到那些提着礼物上门的,脾气好的,就被客客气气的请了出去,脾气不好的就直接被连人带礼物骂了出去。
在这风口浪尖上,谁敢收那些礼啊,他们又不想回家吃自己!
于是,从初十这天开始,由辰王带着一众侄子(苦熬三个多月,七皇子的小作文终于被皇上勉强通过了,禁足自然也就解了)和鲁御史组成的强大打分团便在各部转悠了起来。
大到尚书侍郎小到主事,每一个都会被察问一番,当然这些问题都是辰王私下找叶寒瑜研究后定下的,然后以辰王为首的打分团为他们每个人打分,打完分后的册子再全部呈给皇上御览,考察过的人才能继续留任或是升职,分过于低的要么被贬职,要么就只能回家吃自己了。
这些考察团的成员真以为只是打分就行了吗?他们还要列出如此打分的一二三点,当然你也可以说你对此人不熟不予置评,那就不需要打分了。
皇上主要看的就是六儿子的评价,其他人的评价并不重要,因为其他人只是被拉去陪绑的!
叶寒瑜的评价几乎写的是满满当当,有无能力以及优缺点,还有他们各自是谁的人,比如那位兵部的楚侍郎,上次青楼那件事中叶寒瑜就给楚侍郎做了标注,但那时并不知道他到底有什么问题。
但这次,叶寒瑜就直接写上了,楚侍郎就是安王的人。
若这件事是别人捅了出来的,或是安王一直老老实实的窝在安王府中当他的病秧子,皇上一定会怀疑那人别人用心,但很不可巧,他的儿子中最没有“上进心”的就是老六,他不会用这种办法阴别人。
第432章 面善
而他的大儿子明明前年的时候还是一副不久于人世的样子,被那个所谓的神医治了小一年就恢复的和正常人一样,并且,听说他的三个侍妾都有了身孕,其中一个都怀上四个多月了,还真是厉害呢。
一个病入膏肓之人,竟然能悄无声息的在六部和督察院收买了这么多官员,其能力真是不容小觑!
除此外,皇上还在这些人中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对照老六的评价,他写上是安王的人,那安王对那个的评价就会相对高一点,别人则是会低一些。
如果是太子的人,那太子的评分就会高一点,其他人的就会低一些。
至于他家老五,哦,他家老五不算,他的册子上就没有两个评过分的。
等这些人把京中所有部门都走完一遍,三皇子就马不停蹄的回了护国寺,连三皇子府都没能回上,主要是皇上怕他犯错误,这么长时间的清修都白修了。
接下来朝中的官员就开始了大地震,有升迁的,有调任的,还有降职的,朝中多出了好多空缺。
恰好,春闱开始了。
很多外地举子,早在去年末就赶到了京城,尤其是到了二月份的时候,京城随处可见外地赶考来的举子,二月初八这日,顾婉宁和叶寒瑜亲自送顾明熙进入考场,顾婉宁一边为他整理用具一边叮嘱,“大哥,别紧张正常发挥就行了。”
顾明熙无奈浅笑:“咱俩到底谁紧张,这些东西你都检查了三次了,现在是第四次,放心吧妹妹,哥哥肯定给你考个会元回来。”
顾婉宁抬头:“那倒也不必,别给自己太多的压力,咱家有爹一个光宗耀祖就行了,哥哥不用那么辛苦。”
顾明熙一噎,是哦,他爹这才进京多久,都已经是二品大员了,就算他这次会试中了头名,再在殿试中得了状元,顶多也就是混个从六品的翰林,等他爬到正二品的位置,还不知得等多少年呢!
边上站着的顾献:……闺女这话说的,他都不知道自己是该给个什么表情了。
“行了,差不多就进去吧,想当初你爹我考试的时候就一个人,拎着箱子就进了贡院,昏天暗地的考了三天三天又三天……”
“怪不得爹最后只考了个三十五名。”
“嘿,臭小子,照你这意思,你爹我考的名次低还是因为没人送了对吧?”
顾明熙顿时嘿嘿一笑,“这是您自己说的,我们可没说。”
顾献作势抬手,顾明熙灵敏闪避三连,然后拿过自己的东西赶紧去贡院门口排队接受检查了。
气的顾献狠狠一甩手,“行了,你们两个也回去该忙什么忙什么去吧,三日后也不用来接他,省得臭小子瞎得瑟。”
顾婉宁道:“爹不想女儿来接是想自己亲自来吧?放心女儿不和您争,明日我和王爷就要去庄子上,红薯再过几天就能出了,女儿得去守着。”
顾献点头:“你们两个好好种地,这个时候,干什么都不如种地。”
叶寒瑜明白岳父话中隐含的深意,老大和太子明着一副哥俩好的样子,暗地里斗的不可开交,前些日子这些举子开了个什么诗会,老大、老二、太子、老七三个各自去拉拢自己看上的人才,有名姓董的江南学子,因为一直摇摆不定,不知道被谁套了麻袋,腿瘸了,连这次的会试都不能参加了。
叶寒瑜是从五皇子那儿得到的消息,那位姓董的学子最后被五皇子救了下来,五皇子亲自派人去查,人就是老大命人打的,他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