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村长也道:“丫头,你太客气了,就是一块荒田,你想要,叔给你就是了。”
余大娘也道:“对啊,你要是真的能种出药材,那大娘和你叔也总算心里安慰了些。反正那两块田,留在我们家也是没什么用。你要,拿去就是了。”
“那不行。”谢薇拒绝道:“这样村里人也会说我闲话的。”
余大娘揶揄道:“你也知道怕村里人说闲话?”
谢薇无奈一笑,“大娘,我还要面子的呢。”
余大娘和村长都不由得笑了起来。
最终,在谢薇的坚持下,村长和余大娘收了谢薇二十两的银子,把这两块田卖给了谢薇。
村里人听到这消息,纷纷在背后笑话谢薇傻,也有些羡慕村长一家,白捡了这二十两银子。
余大娘知道后,怒怼道:“当初让你们选,你们一个个都不选,如今倒是羡慕这二十两银子起来了?”
当晚,余大娘特意去买了两斤猪肉,烧得那肉香,传遍村里。
哼,气死那些人。
【作者有话说】
余大娘也很可爱啊,哈哈哈
第122章 刘成娶亲
秋收开始了,村里人也都忙碌起来。
家家户户都在开始收割稻子,一年的辛劳付出,终于到了收获的时候。
谢薇这段时间也很忙。
她买下那两块田后,把土重新翻了一遍,种上了一些不需要什么土壤要求,且能在秋天入种的药材,例如板蓝根、荆芥、车前子,白芷等。
村里人看她整日在田里忙碌不歇,也不知道忙些什么,大家也就背后说说,谢薇也没在意那些。
她自己原先的那块田里,原本种的几样药材才到了采收的时候,她留下一些种子,保存好,等明年春天了,又可以撒在田里播种了。
那些收集起来的药材,她自己在家里晾晒,有些是根或根茎入药的,她就切成块或段,是叶或种子入药的,就收集好,拿专门的药篓装起来。
总共收集起来,数量并不多,今年她大概种了有二十多品种的药材,但是成活只有十几味。
谢薇并未气馁,有了今年的经验,她相信明年会种出更多的药材出来。
她还打算明年再想办法种一些有些难度但药用价值更高的药材,例如三七,灵芝,西洋参这些等。
谢薇带着这些药材来到了县城,打算卖给药铺。
林家也做药材生意的,但他们家的药材生意主要都在京城或各地大一点的城镇,南岭这边只有一个药材集中收集地,而且他们做的都是大生意,他们签订的合同上也表明,从明年开始,谢薇的药材全部由林家对外销售。
谢薇如今这一点点的药材,顶多卖给医馆或是药材铺。
所以,谢薇带着药材去了康仁堂。
到了康仁堂,却看到大门关闭,门口挂着一个牌子,上面写着:主人家有喜,歇业三天。
谢薇疑惑不已,刘老爷家有什么喜事啊?
旁边刚好有人经过,谢薇问道:“这位大爷,请问一下,康仁堂的刘老爷家有何喜事?”
“这位姑娘,你还不知道吧?刘老爷家今天娶媳妇!”
谢薇缓缓问出一句:“……啥?”
“他家就在东街,你去看看就知道了,听说可热闹了。”
“是他儿子刘成娶媳妇吗?”
那位大爷斜了一眼谢薇,“你这姑娘问的奇怪,不是他儿子,难不成还是刘老爷吗?”
谢薇:“……”
她倒觉得,刘老爷娶媳妇都比刘成娶媳妇还正常点。
这前后还不到半个月的时间,怎么刘成倒娶媳妇了?
那大爷见谢薇古古怪怪的,随即就走了。
谢薇咬唇沉吟了一下,想着刘老爷人不错,他还救了茵茵一命,这份人情,她也该还他一下。
于是,她又去了另一家药材铺,把那些药材卖了以后,赶着牛车去了东街。
刚到东街口,就看到前面不远处一座宅院前热闹非凡,门口还挂着大红色喜字灯笼和红绸带。
刘老爷站在门前迎接宾客,谢薇把牛车拴好,也走了过去。
“刘老爷,恭喜恭喜。”
看到她,刘老爷明显一怔,随即笑呵呵地迎道:“谢姑娘,欢迎欢迎,里面有请。”
谢薇刚走了几步,突然听到身后传来一句:“江大人到。”
谢薇一愣,这江大人跟刘家是亲戚?
还没等她想清楚,身旁刚好有两位大婶在八卦这件事,她也就顺巧听了一耳朵。
原来,这江大人就是南岭人,小时候他读书时,曾受过刘老爷的照拂,两家的关系一直很亲近。
这一次,刘老爷娶儿媳妇,江大人前来参加婚宴,也说明他是一位知恩图报、重情重义之人。
谢薇听得正起劲呢,猛不丁被人拍了一下肩膀。
“嗨,薇薇,你怎么也过来了?”
谢薇吓了一跳,但她一向冷静,脸上也看不出太大的情绪,只是有些奇怪地问道:“你怎么也在?”
林织月有些无奈地道:“我嫂子她今天有些不舒服,我哥要带她去看大夫,我爹又不在家,只好让我过来代表林家了。”
林家、刘家都是住在这条街上,又同属于南岭的富商,刘家办喜事,林家理应要出席的。
“不过,幸好你也来了,这样我也不会无聊了。”林织月开心地说道。
谢薇正准备开口,身后突然传来一道略微惊讶的清朗嗓音:“谢姑娘,你也在?”
谢薇转过身,身边的林织月先是惊喜地喊了一句:“江大人!你怎么来了?”
江元廷看了一眼林织月,淡声道:“林小姐。”
林织月并没有在乎江元廷的冷淡,依旧笑得很开心,好奇地问道:“江大人,你是刘家的亲戚吗?”
“非也,只是刘老爷于我有恩。”
“这样啊,那你人还挺好的。”
“……”
江元廷一向待人清冷疏离,对于不熟之人,他更是没什么话好说。
他看向一旁的谢薇,“不知谢姑娘为何在此?”
谢薇正一副“与我无关”的神情看戏,突然被点名,她缓缓勾唇道:“我也是来喝喜酒的。”
江元廷:“……”
没过多久,新郎官迎着新娘子回来了。
门口的鞭炮声噼里啪啦地响起,孩童们捂着耳朵,蹦蹦跳跳地在周围嬉闹。大人们全都一脸好奇地盯着那八台大轿,似乎都想一窥里面新娘子的容貌。
刘家这次娶亲十分突然,从传出消息到今天,也不过几日的时间。
刘成在南岭县是出了名的纨绔,他整日游手好闲,拈花惹草的,稍微知道一些的人家,也绝不会把女儿嫁给他。
所以,大家都很好奇这个新娘子到底是何方神圣?
林织月轻轻地碰了碰谢薇的胳膊,“我听说,这新娘子是主动答应要嫁给刘成的。我真佩服这位姐妹,刘成什么样的人,我太清楚了。可惜了,一朵好花,插在了那啥上。”
林织月和刘成也算是从小一起长大的,小时候,她可没少被刘成欺负,长大一些后,她学了武功,才打得刘成见到她就躲。
对于刘成这次娶亲,其实林织月也很好奇来着。
远远地,只见刘成穿着喜服骑在马上,垂头耷脑的,脸上一点喜气都没有。
看他这神情,倒不像是要成亲,似乎要去坐牢似的。
林织月嘻嘻笑着,有些幸灾乐祸地道:“瞧他那样儿,肯定是被他爹逼着娶亲的。以后,有他受得了。”
谢薇没林织月那么八卦,只是提醒她:“你小点声说。”
两人说话间,迎亲的队伍也到了刘家大门口。
喜婆扬声道:“新娘子下轿咯——”
第123章 拜堂敬酒
喜轿微微往下压了一点,轿帘掀开,喜婆伸手掺着新娘子下了轿子。
在场围观的众人,一个个伸长了脖子等着。
刘成按照规矩,手中拿着大红花绸的一端,另一端由新娘子牵着。
两个人一前一后走着。
在喜婆的唱和声下,新娘子跨过了火盆,进了刘府的大门。
新郎新娘来到了正厅。
接下来,就是要拜堂了。
刘老爷坐在主座上,脸上笑得很开心。
江元廷身为县令,身份尊贵,自然坐在主座下第一的位置。其余位置都坐着刘家的一些德高望重的亲戚。
宾客们围满了正厅的周围,大家起哄起来,气氛很是热闹。
刘成和新娘子站在正厅内,他脸上满是抗拒,想到今天成亲这事,他就满肚子的憋屈。
突然,他在人群中看到了一张熟悉的脸。
他眼睛一亮,不管不顾地喊道:“谢薇,你也来了!”
“……”
四周突然安静下来。
谢薇再淡定,此时也忍不住一头黑线。
这丫是傻缺吗?
望着大家都随着刘成的目光看向自己,谢薇只好清咳一声,道:“恭贺刘公子新婚大喜!祝刘公子和刘夫人百年好合,早生贵子!”
刘成噎了一下,此时刘老爷也轻咳了一声,司仪反应过来,连忙扬声道:
“新郎新娘一拜天地!”
新娘转了身,面朝门口。
刘成却一脸幽怨地看着谢薇,似乎心有不甘。
谢薇微微侧身,不看他。
她可不想无辜躺枪。
司仪又说了一遍,周围也开始有人小声议论起来。
大家都盯着新郎官,不知道他怎么了。
刘老爷心里气得要死,可是这个场合,他也只能压着火气,用力咳嗽了几声,似乎是在提醒什么。
刘老爷眼神示意司仪,让他再说一遍!
司仪刚准备张口,却见刘成突然就转过身,跟新娘站在一起,两个人朝着门口拜了天地。
接下来,二拜高堂,夫妻对拜都很顺利。
“送入洞房——”
随着这句话,众人也开始起哄着,跟着新郎新娘一起去了新房。
林织月也想去凑热闹,她拉着谢薇一起。
谢薇没什么兴趣,她只想吃了喜宴就赶紧回家。
“织月,你去吧,我不去了。”
林织月看她不想去,也打消了念头,“那算了,我也不去了。”
喜宴开始了,两人找了一个位置坐下。
林织月还是忍不住有些好奇心,刚好她们身边坐着两位妇人在闲聊。林织月听了一下,大概是在说新娘子的事。
她忍不住问道:“两位夫人,刚才听你们说,这新娘子家里条件一般,为何会嫁进刘家呢?”
“姑娘,你有所不知,要说起这位新娘子,那真是个苦命的丫头啊。”
在两位妇人的讲述下,林织月和谢薇也终于知道了这次刘成成亲的由来。
话说,这新娘子姓方,三岁就没了娘,一直跟着爹在一起生活,她爹这些年一直在患病,家里的重担几乎都是她一个人在扛着。
方姑娘聪慧伶俐,心灵手巧,长得也十分秀丽。她有一手绣工,技艺超群。凭着这手艺,勉强能养家糊口,只是她爹的病一直不好,经常要抓药,家里的日子过得很拮据。
前段时间,刘老爷突然找到钱媒婆,说要给他儿子说亲。
刘成在南岭县那是出了名的不学无术,钱媒婆一张嘴都说破了,整个县城内的几个大户人家,有适龄女儿的,全都不答应跟刘家结亲。
刘老爷愁得头发都白了。
听说,就在这时,那方姑娘刚巧在康仁堂给她爹抓药,见刘老爷愁容满面的,她便提出,自己愿意嫁到刘家,只有一个要求:那就是要把爹带上。
刘老爷震惊之余,大喜过望。
这位方姑娘他是知道的,经常来康仁堂抓药,她爹的病也是刘老爷看得,不是什么大毛病,就是要一直休养着,一点都不能操劳。
方姑娘人温柔,又善良孝顺,再加上她聪明好学,这些年仅凭着给她爹抓药煎药的功夫,大部分的药材和药理都熟悉了。
这么看来,这位方姑娘倒是儿媳妇的合适人选,刚好他那儿子是个不成器的,若是能把方姑娘娶进门,那是他们刘家祖上积德了。
刘老爷当即就让钱媒婆去方家提亲了。
方父是不同意女儿嫁去刘家的,他知道自己身体不好,是他拖累了女儿。
后来,也不知道方姑娘是怎么说服了她爹,反正这门亲事,最后就成了。
听完后,林织月一脸惊叹。
“啧啧,真没想到,就刘成这样的,居然还有姑娘愿意主动嫁给他。”
谢薇忍笑道:“你怎么对他有那么大的成见啊?”
林织月冷哼一声道:“